贞观俗人(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1505

  “说出你的解决办法!”
  李世民如一头猛虎一样盯着他,这让秦琅很不自在,自己也不是神,刚回来还没缓过神来,哪有什么解决办法。
  可皇帝那目光,就吃定他了。
  “陛下,老话说大灾之后往往伴有大疫,这说明疫情跟灾情是伴生关系,灾后生疫,疫情爆发的根源在于灾情。因为灾情,给了一些疫情爆发的条件。比如说水患后,滋生疫病,或是饥民饿死后得不到及时的掩埋,滋生瘟情等……”
  这种说法倒不新鲜,李世民也不想听,“朕问的是解决办法,不是让你说来龙去脉。”
  秦琅无奈。
  “臣以为,现在这情况,得双管齐下,饥荒和疫情一起处理。”
  “具体办法!”
  秦琅想哭,朝廷那么多人想不出办法,他有个屁的办法。可看到皇帝和秦琼那期盼的眼神,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臣之前在镇抚司时,接触过一个药王弟子,曾经跟他交谈中,得知药王早些年也对痘疮深入研究,他似乎找到了一个法子。”
  李世民呼吸粗重起来。
  “快说,什么法子!”
  其实秦琅哪接触过什么药王弟子啊,据他所知,孙思邈应当还活着,但隐居在深山里编写医书,年纪也确实大了。
  不过从后世的一些记载里,似乎有提到过孙思邈晚年的时候,确实研究过痘疮,还是最早提出用取自天花病人口疮中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的人。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新方向。
  只不过孙没来的及在这上面深入研究,就去世了。
  后来的医家,就根据孙思邈提出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有了人痘接种法来预防痘疮。
  汉代时从岭南传入的天花病毒,在中原经过上千年的传染后,到了唐宋时期,基本上成人已经有了免疫力,痘疮已经只能侵袭儿童,于是也就列入到了小儿科病类。
  一直到明朝,人痘接种法,十分成熟,能让天花防治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如果达不到,就还要被问罪,是本事不行。
  可知那个时候确实已经很成熟,也证明当年孙思邈的研究方向确实是对的,这确实是儿科病,接种法更是可行的。
  但是现在,谁知道啊!
  这孙药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的研究估计也还只是理论,并且没有随着他的医书正式传播开来呢。
  但孙药王人找不着,皇帝又来催问办法。
  秦琅也只得把孙药王先提出来做个挡箭牌,虚构了一个子虚乌有的药王徒弟,说他曾提过这种接种预防法。
  这样一来,就算真找到药王,那这法子确实是有的,也不会有怀疑。
  再一个,万一这法子不好用,那也是药王的研究有误,也不可能追究到他秦琅头上来。
  当然,他相信这个法子肯定是管用的,可若是这法子是他想出来的,就未免太跨界了点,也难有说服力,毕竟痘疮这么可怕的东西,怎么还能主动的接种呢,这不是传染?
  打着药王的旗号,就有说服力了,也免除了他秦琅无所不能这种让人惊异的事实。
  “陛下,据药王研究,经过近千年的中原传染,痘疮如今已经很难在成人身上发作,基本上只能侵袭儿童,他们抵抗力差,所以若是能够提前接种痘种来预防感染,那么就不怕再被传染。”
  李世民觉得有点天方夜谭般的感觉,可秦琅这小子向来办事牢靠,他这样说,让他未免有些期盼起来。
  “朕已经派人寻找药王许久了,都不曾找到他的踪迹。”皇帝盯着秦琅,“朕会派人继续寻找药王,但是找到他之前,关于如何接种这事,你组织御医和民间民医先研究。”
  “朕也可以给你一些少儿奴隶试验。”
  皇帝说出这话时,咬牙切齿的。
  虽是奴隶,可也是一条条生命,一旦试验失败,那就是害死了他们。
  “关于饥情,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也没有良策。臣建议,陛下率长安军民迁往洛阳就食。”
  “可以。”李世民点头,事实上朝堂上已经有很多声音,提出暂时迁往洛阳,这样起码能解决长安的君臣和宿卫的七万多兵马的粮食问题。
  君臣一阵沉默。
  皇帝大臣和禁军前往洛阳,有粮食等着,沿途肯定也能得到食物供应,可其它百姓,就不可能有这个待遇了。
  甚至河南的百姓也一样要往淮南江南等地去讨饭,洛阳的粮食也是从南边运来的,而且通过运河运来的粮食也一样有限,供应了皇帝百官禁军,就不可能还能再供应的了百姓。
  “陛下,太子殿下,和长乐公主都还好吧?”秦琅问。
  “承乾先前也染上痘疮,不过反应较轻,现在还在隔离观察。长乐还好,没有事,现在由杨妃照看着。”
第476章
清算弑君者
  早朝。
  金殿上,皇帝目光如电,扫视群臣。
  “天地定位,君臣之义已彰。卑高既陈,人伦之道斯著。”
  皇帝一开场的话,就让满殿大臣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的早朝,皇帝特意扩大了与会规模,不仅是常参官早朝,而是按朔望大朝的规格,把大朝会的官员们都叫来朝会了。
  本以为要议的是饥情和疫情。
  怎么还一开始就说什么天地定下君臣之位,君臣道义早分明,高低地位早已陈述,人伦之道明确?
  什么意思?
  有那敏感的官员,马上意思到这是有大事情发生了。
  不少官员纷纷望向了殿中排在前面的那个年轻人,秦琅。半年没有出现在朝会上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有半点动静,不是说还在岭南封地吗?
  还有秦琼,这位大唐司空,今天居然一身绢甲上殿,这也是稀奇事了,秦琼自称病辞相之后,可是难得上朝。
  这秦家爷俩今天一同上殿,这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长孙无忌站在那里不动声色,可他却是知道秦琅是昨天黄昏时入京的,而且皇帝昨晚居然和秦琼微服降临卫国公府。
  据说皇帝出宫时心事重重,表情凝重。而到了快天亮时才离开卫国公府,脸上却是眉头舒展,难得的轻松之态。
  这翁婿聊了一夜,聊了什么?
  能让这段时间如此憔悴的皇帝都眉头舒展?
  皇帝略微停顿之后,又继续道,“正因此才风俗淳厚,教化天下。既然时常经历治乱,君主有昏庸也有英明,但疾风知劲草,留芳千古的忠臣不会断绝。剖心焚体,视死如归,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七尺之躯,不重视自己的性命?”
  “只是由于君臣义重,等级名份和礼教在前,故能在当时明白大节,在身后树立清名。至于赵高杀害秦二世,董卓毒杀弘农王,人神所痛恨,就算是不同朝代也共同愤恨。”
  “况且那庸俗小人,胸怀凶狠叛逆,朕闲暇时观看典籍,莫不诛夷。”
  “辰州刺史、长蛇县男裴虔通,过去在隋朝,曾寄身于晋王杨广手下,炀帝由于潜邸之情,特加喜爱宠信。可此人心无君上,谋逆弑君,密探时机,招集群丑,长戟流矢,一朝窃发。天下之恶,孰云可忍!”
  裴虔通?
  满殿大臣更加一头雾水了,怎么说到这家伙了?
  这家伙现任辰州刺史,还有个长蛇县男爵位,他在前朝时是隋臣,参与了宇文化及的江都弑君兵变,后来归附大唐,也得了官职。
  这转眼都十来年了,怎么又要翻旧账了?
  问题是,皇帝为何这个时候要来翻这个旧账啊?要说逆臣,李家不也是造前朝的反?
  秦琅坐在那里也一样是很安静。
  皇帝不然不会做那没头没脑的事情,君王做事,都是有原因的。越是觉得奇怪的事情,越有来头,背后原因更复杂。
  那边皇帝李世民已经宣布对这种逆臣不能容忍,要追究到底,说要夷其宗族斩其头颅焚其尸体,以彰大戮。
  可又话锋一转。
  “然年代异时,累逢赦令,可特免极刑。”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除名削爵,迁配武安州。”
  一听说最后夺官除爵发配武安州,所有官员都把目光望向了秦琅,觉得这事情更应当与他有关,否则好好的一个刺史,怎么就偏要发配武安州?
  秦琅如老僧入定,不理会众人目光。
  这事他提前不知道,皇帝也没说过,但他在那里细细思量,但是能猜测出李世民的一些意图来。
  昨天皇帝在卫国公府跟他聊到半夜,后来困了,就在他府中休息,秦琼秦琅爷俩都披上了铠甲为皇帝站岗守卫。
  皇帝出人意料的睡了一夜安稳觉,一觉睡到快天亮,起来后还称赞昨晚是难得没有建成和元吉来梦中寻他,大赞秦家爷俩不愧是天王。
  秦琼说以后他们爷俩愿意天天给皇帝站岗,李世民说岂敢劳累两位国之柱石天天站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