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1505

  一将率领数骑出关迎接。
  “果毅都尉席君买恭候辅国大将军!”
  秦琅看着这员年轻的将领,笑着道,“上次一别,这都三年了吧!”
  蜂腰猿臂,高大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席君买笑着点头,“确实三年多了,属下在这蜀地,时常想念当初跟着大将军长安靖乱、终南山招降,幽州平叛的往事呢,那个时候跟在大将军身边最痛快了,大将军提携照顾,让我来这蜀地做了果毅都尉,一呆就是三年,实在是太无聊了,你瞧我这都胖了三十斤了,一听说大将军要去松州讨伐羌人,我立马就赶过来在此等候了。”
  席君买当初是李世民秦王府里的一员侍卫,玄武门当日,秦琅激战玄武门,后来提着太子建成的首级去救援秦王府,李世民便拔了席君买等一队侍卫跟随过去。
  他跟秦琅一路杀到秦王府,救下了长孙王妃和世子承乾。后来又跟秦琅去终南山招降了薛万彻谢叔方等,当时可是亲眼瞧见秦琅是如何与谢叔方走马斗将,并用一招撒手锏把谢叔方打落马下,让薛冯等归降的。
  后来又调入了镇抚司,跟着秦琅去了河北幽州,参与了平定李瑗王君廓的谋反。后来回朝,秦琅为他表功请封,他做为秦王府的侍卫,也因此得授了一个果毅都尉的武职外放蜀地。
  只是一呆三年,这地方舒适倒是挺舒适,可舒适的都让人发福,甚至磨灭志向。
  秦琅知道这小子向来勇猛彪悍,对他前来很是喜欢。
  “确实胖了,还能骑的动马开的动弓不?”
  “大将军说笑了,虽说胖了三十斤,但依然能开六石铁胎弓,就是双人弩我也能单手开,我的陌刀舞的更溜了,骑术也更精湛了。”
  胖归胖,但不影响本事。
  “那就好,你带了多少人来?”
  “二百轻骑,数量少了点,只是我想着此去松州路不好走,所以就挑了我素常精心训练的二百轻骑前来,兵虽少,但够精。”
  秦琅点了点头。
  故桃关本名桃关,在泯江东岸边,这里是成都通往松、茂等西北山区的唯一必经之路,也是通往羌地的要道。
  桃关西面是连绵不绝的岷山群峰深谷,一面则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
  桃关北还当风穴,一二里路,昼夜起风,飞沙扬石,这倒是因为狭长的谷道的通风效应,这种情况,秦琅后世在大理旅行的时候,曾经感受过。大理风花雪月,苍山雪洱海月上关风下关花,上关的风就很奇特,日夜有风且风迎面来,结果头上的帽子还总被吹到前面去。
  秦琅回首,身后是连绵的队伍蜿蜒而来。
  他从利州而来,虽然路途远了许多,可过了剑门,就是一马平川的蜀地大平原,道路好走,而且还能顺水行舟,一路抵达成都倒是十分顺捷方便,一日行数百里路。
  若不是要沿途接收召集的府兵、义勇,秦琅应当还能更早点到这。
  “大将军,救兵如救火,兵在精不在多,这么多人马,反倒影响行军速度,加重后勤负担。”席君马看着那么多兵,也不由的提醒秦琅。
  秦琅点了点头,说出自己的计划。
  “既然要打,那就要打狠点,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我们这次来可不仅是去援松州,而是要去讨党项羌的,要把他们打痛,不仅要守松州,我还要越过甘松岭,打进党项羌。”
  所以秦琅这次以太子令召集了不少蜀地府兵、义勇,就是要准备打大仗的。
  他召集的兵马,准备在桃关这分兵。
  轻骑精锐先行,奔赴松州救援。
  后续的志愿义勇和乡兵土团,则押送着粮草器械,紧随而来。
  轻骑是去解松州之围的,后续的大部队是要为攻入党项准备的。
  这次秦琅已经调集了两万多人,这是一个标准的大唐战术兵团,在岷山群山里,两万多人的规模,可以说也是差不多达到补给供应的极限了。
  “这几位是太子旅贲军的将领,太子左卫率副率苏定方、中郎将梁建方、高侃、高甄生!”
  席君买先跟苏定方打了个招呼,“幽州一别,跟苏将军也是数年不见了,如今苏将军可是让俺羡慕啊,生擒颉利可汗啊,我却只能呆在这蜀地喝凉茶。”
  苏定方这次也是主动请缨来的,就为了能够再得到一个打仗证明自己的机会,他要向那些军界大佬们证明,自己并不只是运气好碰上了颉利才得以立功的,他一样能打硬仗打狠仗。
  “席兄,咱们这次一起,到时把那党项羌酋给擒了,一起再立他个大功!”
  高侃三将也都是跃跃欲试,都是来这里挣军功的。
  桃关下。
  秦琅命苏定方统领三千轻骑部队,以席君买率领本部二百轻骑为前锋斥候先行,高侃梁建方高甄生三位旅贲中郎将各统一千轻骑随后。
  秦琅也带着老铁枪与附离狼卫都、银鞍铁禄都、黑云长剑都三百亲兵同行。
  以太子委任的左羽林将军张士贵统领后面的两万乡兵、义勇,以剑南道常平使贾润甫负责随军转运粮草军械。
  得了前锋差事的席君买兴奋的拍打着胸脯,“末将必不辱使命!”
  一声呼啸,二百麾下轻骑齐皆上马,打马出桃关,率先向松州奔驰而去。
  距离松州,还有五百里!
第517章
游骑兵
  千军万马奔行于山谷之间。
  肩扛弩机的折冲府弩手们追随着一面面猎猎军旗,如蚂蚁行军。手持长矛的巴蜀乡兵,背弓带刀的蜀中游侠、义勇们,一路高呼着激昂的战歌前进。
  一匹匹骡马,满载着军帐、粮食、器械组成蜿蜒巨龙。
  淮阳王李道明骑着匹枣红马,身披黑光甲,伫立山坡,看着这条巨龙也不由的精神振奋,这位宗室本想跟秦琅的轻骑行动,可秦琅不带他。
  做为如今宗室里少有的几位郡王,李道明能跟道宗、神通、孝恭等一起封王,倒不是因为他很厉害。事实相反,大唐立国时,其实李道明才十来岁,他初封武都郡公。
  不过李道明有个很厉害的兄长李道玄。
  李道玄开国时才十四岁,就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淮阳王,骑射了得,举止文雅,跟堂兄李世民的关系最好,打小就是李世民的小跟班。打刘武周破宋金刚时,十七岁的李道玄就率轻骑冲入敌阵,破阵后甲衣上遍插羽箭。
  打王世充,又是屡任先锋,跳荡无双,屡屡摧锋陷阵。
  当时秦王李世民身边,有一大一小两员无双猛将,大的就是秦琼,小的便是李道玄。那时谁敢在李世民军阵前张狂,李世民便会让秦琼过去教他做人。而两军交阵之时,李道玄却跟条疯狗一样,每次都是奋勇争先冲入敌阵,最先破敌。
  后来李道玄随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后,出任洛州总管,留守洛阳。
  刘黑闼反,李道玄被任命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奉命征讨。
  这是李道玄第一次独立统军,也是他头一次离开李世民单独做战。战事一开始,李道玄如以往一样亲率精锐率先杀入了敌阵之中。可是这一次,没有秦琼也没有李世民接应他,他的副将史万宝得到的军令是随后杀入,可他却故意按兵不动,他说李道玄是个毛孩子,跟着他乱冲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李道玄孤军陷入重围,史万宝却坐观其败,最终十九岁的李道玄被俘,拒不投降而遭杀害。而本想用李道玄做诱饵,自己好收渔人这利的史万宝,并没能得意,他被刘黑闼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而逃。
  李道玄死后,李世民曾为他痛哭,说道玄喜欢模仿他,自己有责任。但实际上,李世民和秦琼等都很清楚,这个人人都喜欢的拼命李郎,其实是死于李世民兄弟之争。
  道玄是李世民铁杆小弟,史万宝号长安大侠,他兄长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他跟许多关陇贵族豪强一样,其实都是支持建成的。道玄挂帅征讨刘黑闼,他故意让道玄兵败,本想自己捡个便宜灭了刘黑闼立一大功,谁料刘黑闼是个他对付不了的狠人。
  道玄死后,李世民把当时才十来岁的道明带在身边教兵法,由秦琼教骑射。因为道玄死的早,还未娶妻生子,故李世民特意奏请皇帝以道明为嗣,袭承淮阳王之爵。
  哪怕后来李世民对宗室下手,削他们的爵,甚至逼反了好几个,将他们诛杀,但年轻的李道明丝毫不受影响,淮阳王的爵位也不曾有半点削降。
  如今也才十九岁的李道明,爵封淮阳王,官拜左骁卫将军。他是秦琼亲传的门生,所以当听说秦琼在松州被援,立即从洛阳赶回了长安。
  秦琅不想带这位,虽然他总说自己得了秦琼真传,骑射无双,可秦琅还是担心万一这年轻的郡王挂在川西,到时可就麻烦了。
  最后甩不开,只好让他跟着张士贵统领中军。
  十九岁的淮阳王摘下自己的六石硬弓,在马上做了个挽弓之势,一声弦响。
  一支羽箭离弦而去。
  一道哀鸣声传来,一只黑雕中箭落下。
  贾润甫催马过来,“郡王真是好箭法,我刚才连雕都没发现,结果郡王就已经一箭落雕了呢。”
  李道明有些小得意,“我这箭术可是深得秦司徒真传的,就我这弓,那都是以前老师送的。”
  贾是秦琼元配的兄长,因此还能充下李道明的长辈,他捋捋胡须,“这算算时间,三郎他们应当也要到松州了吧?”
  “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去松州杀党项羌!”李道明恨恨道,对于秦琅不带他走,他还是有几分耿耿于怀的。
  ……
  泯江畔,松州城外。
  席君买正率领麾下二百精骑在河谷飞驰。
  他们以迅雷不疾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杀出,二百骑展开疏阔的阵型,三骑一组,三组一队……
  如同是一个个锋矢,锋利而迅疾。
  他们在搜捕党项人的斥候轻骑。
  秦琅站在后面的山坡上,远远看到了这场属于骑士们的角度。
  轻骑如飞,三三两两的相互掩护,你追我逐,弓来箭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