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1505

  说来两人也都有国公爵位,唐俭是莒国公,郑元璹是沛国公,两人那都是名门显宦之后,家世比起秦琼那不知道强多少。就算是在武德朝时,那都已经是核心重臣,可现在才几年啊。
  人家秦琼都已经位至三公之司徒,父子皆封公了。
  “不走了,今天就先到这休息一下吧。”唐俭心里也有点小情绪了,上次皇帝派他出使突厥,结果他还没到颉利汗庭呢,李靖就发起突袭了,搞的颉利仓惶出逃,他也白跑了一趟。
  这次辛苦的赶来陇右,眼看快到了,又来这一出。
  “还有酒没,开一坛,喝两杯,一醉方休。”
  郑元璹也无奈道,“嗯,喝两杯也好。”
  无素的轻敌狂妄愚蠢,细封步赖的不争气,拓跋赤辞的奸诈无情,这些他们已经都懒得去想了,反正功劳都是秦琼父子的。
  苏定方、张士贵等人运气好,也跟着狂捞了一笔军功,可气的就是他们这些人,辛苦的赶路,结果屁也没捞着一个。
  战事结束,尘埃已定,跟他们已经毫无关系了。
  数日后。
  叠州城下,秦琅下山迎接远道而来的秦琼一行。
  唐俭和郑元璹这两个失意的人,也跟着他的队伍里。
  “细封步赖可还好?”秦琼拥抱过儿子后,问他。
  “这些天被我邀请到叠州城里好吃好喝伺候着呢,我今早看他好像都长胖了几斤了,刚才还说要来迎接阿爷,我让他在城里候着。”
  秦琼告诉儿子,“陛下已经来了新的旨意,赐封细封步赖为轨州刺史,以其地设置轨州,羁縻统治。”
  “不会就这样放虎归山吧?羌人虽降,可没多少信誉的。”秦琅说道。
  “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的,细封步赖、费听长胜、野利仁利等首领,将被召往长安拜见天子,还有可能以后要暂留京师,并让他们的子弟加入禁军侍卫,或入国子监读书,另还有可能要各部送女儿入京,赐婚给诸王或勋贵为妾。”
  朝廷虽要招抚党项,可也不是说对他们真的就信任,细封步赖等投降后,后面还会有很多事情。
  朝廷要保持对投降的羌人的影响力,最基本的几个手段就是先设羁縻州,授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等,对一些实力强大的首领可能还会封爵。然后还会召一些首领入长安随驾,或是让他们送子弟入京做禁卫,或是国子监读书,甚至可能让他们送女儿进京联姻。
  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对归附蛮夷的影响力,大唐现在做这些已经做的很顺手了,之前便是如此对付突厥人的。
  子弟入京不管是做侍卫还是国子监读书,其实都是质子。设立羁縻州,则是公开把这些蛮夷之地,正式纳入天朝体系,定下君臣宗藩的名份,以后就有法理可依。
  细封步赖的结果还是不错的,皇帝以其地设置轨州,封其为轨州刺史,并召他入京面圣。
  秦琼还告诉秦琅,把利部利也被皇帝封为诺州刺史,地在松州西北,另一个兵败归附秦琼的羌人酋长别丛卧施这次被封为阔州刺史,而宕昌羌首领梁弥真被封为奉州刺史。
  三州皆设于松州西北甘松岭外。
  细封步赖的轨州则在后世的阿坝,那里本就是细封部族的地盘。
  费听长胜和野利仁利,分别授封为崌州刺史和岩州刺史。
  加上还有一位雪山羌首领被授为远州刺史。
  这次皇帝对投降的羌人,一共设了轨、诺、阔、崌、奉、岩、远七个羁糜州。为此皇帝还特别提升松州为都督府,世封松州刺史秦琼兼领松州都督,领轨诺阔等七党项羁縻州。
  一众归附的党项羌首领,皆授以官职。
  对这个结果,秦琅也只能说朝廷还是有些软了,但考虑到眼下大唐也是灾情未安,这时也确实无力再在西南打一场大战,暂时的忍让倒也能理解,反正大唐总还是胜利者。
  又开疆了嘛。
  虽说是羁縻州,可也一样新增了七州之地啊。
  至于说那些战死的羌人,那就只能自认倒霉白死了。
  就如宕昌羌一样,先前做拓跋羌的急先锋,五千人马进犯,结果甘松岭一战死了大半,剩下的俘虏也大部份让秦琅送到成都卖为奴隶了,只有小部份甘松岭之战后归附了秦琼,加入了他的部下,所以现在那位梁弥真倒是运气好,封他做了奉州刺史,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盘继续放牧。
  细封步赖等降羌在叠州城中,拜见秦琼和唐俭等,接下皇帝赐封旨意,一个个终于松了口气,吊着的那颗不安的心,也落地了。
  这些天等着大唐的处置结果,也是相当煎熬的。
  至于说朝廷提的那些要求,细封步赖都一口气答应下来了。其实羌人经常寇边不假,但有时打不赢,尤其是被逮着的情况下,也是会认怂甚至是投降的。比如在隋朝时,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宁丛,就曾经兵败后投降归附了隋朝。
  这种事情党项人也见怪不怪,也不以为耻,强者为尊吗。
  去长安做几年客,甚至是交出几个子侄去京城做质子,再送几个女儿啥的,都是本就应有之事。
  细封步赖等跪接圣旨,朝北拜谢。
  好一幕汉羌和谐的画面,秦琅坐在一边看的都有几分感动了。
  你看人家羌人,多热情好客,热爱和平啊。
  最早跟大唐交手,也是最早认怂归附的把利部利甚至有点小得意,觉得自己当初认怂归附是正确的,你看细封步赖这样的党项八大族长之一的大人物,现在不也一样归附大唐了,还跟自己一样也是个刺史呢。
  “诸位刺史请起,以后呢,咱们就都是大唐臣子,同殿为臣,就更应当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了。拓跋赤辞那样冥顽不灵的狗贼,咱们以后一起对付。”
  秦琅笑着说道。
  细封步赖赶紧点头,说以后跟拓跋赤辞那个王八蛋誓不两立,说到激动处,细封步赖还带头拔出刀子,在自己脸上割了一道,其它六位刺史,也一起割面起誓。
  秦琼也拿出刀子割破手掌,放血入酒中,邀请他们歃血为盟,相约友好,互不相犯。
  七位刺史赶紧又把手割破放了许多血,喝下血酒,起誓承诺以后都只从都督号令,约束部下不敢犯边云云。
  最后唐俭出来传达了皇帝的又一道旨意,让七位刺史以后为朝廷牧马,每部每年进贡战马百匹,牛二百头,羊千只。
  这是土贡,不是税赋。
  细封步赖等这时也不敢讨价还价,全都一口应承下来了,就算是梁弥真这样如今只剩下不到千人的实力,可也不敢说这贡额太高。
  当然,做为大唐的羁縻刺史,他们以后还要听从朝廷征召出兵协助做战的义务,每隔三年,各州刺史还要入京朝见一次天子。
  细封步赖试探着问,“拓跋赤辞逃回去后,必然惶恐不安,此刻说不定已经派人去伏俟城搬援兵去了。若是要征讨拓跋赤辞,还请发速发兵,我细封部愿为前锋。”
  秦琼摇了摇头。
  “细封刺史忠心可嘉,不过诸部眼下也需要休整恢复,故此,请几位刺史带上子侄等前往洛阳朝见天子,接受印绶鱼符。各位的部族人马,就先各自返回部落休整,至于何时征讨拓跋赤辞等,此事听朝廷安排。”
  细封步赖暗松口气,不用打仗就好,真打起来,只怕细封步赖又得再添伤亡了。
第538章
胜者为王
  叠州城下。
  秦琅爷俩站在羌河岸边,目送着羌人排成长队向西而行,这些羌人在叠州做了半个月俘虏,如今终于被放走。
  细封步赖等一众首领也站在岸边为族人们送行,这些大大小小的首领都授官,也被要求要亲自赴洛阳拜见天子,面谢君恩。每人都还留下了数个子侄,这些首领子弟,也被皇帝降恩,将在长安赐给他们翊卫之职,留在长安侍卫天子,学习中原汉家礼仪制度文化等。
  有唐军将士们在旁边,细封步赖等都是强打笑脸,不敢有任何不满表现。事实上,没有谁真正开心的起来。
  大唐的皇帝授给他们刺史等官职,但是他们每一个心里都在滴血。
  细封步赖率领五万羌骑白水河入寇大唐,虽然打下了扶文两州,可实际上好处没捞到多少,最终伤亡了一万余人马。
  除了先前因秦琅深入党项,细封步赖分批调了一万人回去外,那五万人马现在也只有不到两万八能返回了。
  就算有部份俘虏,大唐后续能够放还,那这次他们也起码损失在近万人。这还没包括拓跋部和他附庸的那几次战败后的重大损失,那都是近三万了。
  不过细封步赖现在可没心思管那家伙的死活,他们关键时候抛下了自己,太可恶了。
  离去的羌人,全都步行。
  他们的马大多数在先前突围时因缺草而饿死饿瘦,现在要离开,秦琅说要替羌人兄弟们把那些瘦马养一养,免的路上死了可惜。但实际上,谁不知道秦三郎那微笑的面孔下,是如何可怕。
  他说留着帮忙养肥,实际上就是没收了。
  所有离去的羌人,每人背了一些肉,然后一人带了把刀子,一个水壶,仅此而已。
  他们的武器装备,长矛铁刀斧子盾牌皮甲铁甲等等,秦琅全微笑着说要替他们修补,说等修补后好再送还给他们。
  谁相信啊。
  明摆着就是不肯再吐出来了,那些东西当初他们投降时就被秦琅拿走了,是他的战利品。
  关于这事,细封步赖其实倒是委婉的提出过抗议,希望秦琅能发还武器,说此去路途遥远,担心被拓跋部等半路袭击。
  可秦琅却说他们现在没马,带着这些破甲烂刀也是个负担,所以就先留在这好了。
  甚至秦琅先前缴获的那些牛羊也一点没还给,只分了点肉。
  这点肉,他们只能勉强回到到家乡。
  甚至七部还有区别待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