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1505

  “结社率?哼,原来是此人手下,难怪如此嚣张。”秦琅对于结社率却是知晓的,因为这人其实身份还挺尊贵,因为他是曾率四十万骑围杨广于雁门的那个始毕可汗的儿子,也是突利可汗的弟弟,是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的侄子,杨国忠是他的堂兄。
  这个结社率在颉利被擒入长安后,见兄长突利可汗主动归附大唐后,在漠北也站不住脚了,于是便跟着跑来长安归附。
  李世民授突利为北平郡王,但却只授了结社率一个中郎将的职位,虽说是个实职,但是结社率对自己只能给李世民守卫宫廷护卫很是不满,连个爵位都没,他向朝廷索要都督之职,大将军之位和郡王之爵。
  理由是连阿史那思摩那种胡人杂种都能在大唐封王,他更有资格,毕竟他是高贵的金狼子孙。
  可李世民哪会理他,毕竟突利能封王,不仅是突利是始毕可汗儿子,也是因为他是突厥的小可汗,更曾在大唐灭颉利前后立过很多功劳,而且他还是李世民曾经结拜过的兄弟,又是主动带着许多地盘和人马来归附的,自然就能封王,封大将军、都督等。
  可结社率不理会,一心索要更高职位官爵,朝廷不给,就心生怨气,最后甚至把这怨气撒到兄长身上,直接向朝廷诬告突利谋反,想弄死突利,然后继承突利的爵位、地盘、人口。只是突利毕竟还是比较识时务的人,本就是主动归附,又哪会谋反。
  最后结果,皇帝也没有处置结社率,但更加不为皇帝所喜。
  等到结社率另一个兄长欲谷设从西域来附,朝廷直接授封他上谷郡王封大将军,这又让结社率心情怨恨,没多久,突利病逝,结社率又主动上表,要求继承兄长的爵位,理由是侄子贺逻鹘年纪太小,而且是突利跟隋朝的淮南公主所生。
  但最后政事堂依然没理会他,还是让贺逻鹘承袭了北平郡王爵位。
  本来结社率是突厥贵人,老实点,在长安城还是能混的开的,毕竟始毕可汗的亲儿子嘛,他两个兄长就都先后封王了,可这家伙本事没有,脾气倒挺暴。
  几次被拒后,就有些破罐子破摔了,平时也是鲁莽乱来,手下的突厥狼卫也都一个德性,真当长安是他们大草原一样。
  秦琅冷哼几声,“让这些突厥人向商人们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另外送到大明宫工地去搬半个月砖!”
  可对于秦琅这个处置,这群突厥人居然还拔出了刀子来,大声辱骂秦琅,公然蔑视王法,无视宰相权威。
  “这些人敢公然对宰相亮刀子,何罪?”
  张超大声回道,“可将这些人乱棒杖杀当街!”
  “那就打死吧。”秦琅也不跟他们客气了。
  “我等可是禁军军官,你们敢!”
  这群突厥人亮出自己的铜牌,他们是结社率的手下,也同样是左卫的武官,唐灭东突厥,大量的突厥贵族投降内附,李世民对他们授予大将军、中郎将等官职爵位,甚至连他们带来的许多护卫也都编入了禁军之中,仍归属他们原来的酋长首领们统领。
  这本来体现的也是天可汗的仁慈包容,另一方面也是充实禁军力量。
  看着这群突厥胡人的叫嚣,秦琅只是摇了摇头。
  “打!”
  “打死为止。”
  张超小声提醒秦琅,“若他们只是结率社的手下还好,可他们既然都是左卫武官,是否?”
  “怎么?难道我还打不得了?”
  “那倒不是,只是毕竟是朝廷武官。”
  秦琅却只是哈哈一笑,“干犯律法,我曾经连王君廓、罗艺都斩杀过,还会怕几个小突厥武官?”
  这边的动静,早就引来了许多行人驻足观看,都想看看这些经常在长安横行不法的胡人官员们这次如何被处置。
  想不到他们亮出军官身份后,还是被秦琅如此不客气的下令杖打。
  秦琅的护卫都是一等一的精锐,迅速将这些人以弓弩逼迫下马,然后当街就杖打起来,一杖接一杖,毫不留情。
  没有打十杖二十杖就停手,而是一直打到血肉四溅,打到这些人没了声息为止。
  “报秦相,都杖毙当场!”
  “把这些尸体送到京兆府衙门,然后通知结社率,让他来收尸。”冷冷说完,秦琅便继续往东宫去了。
  长安有许多归化的胡人贵族,如今在朝中也都是高官厚禄,封王封公,当大将军中郎将,这事情其实早就让长安许多人看不惯了。
  谁能看的惯呢,对武将们来说,大家真刀真枪,一刀一刀的战场上拿命拼搏,最后可能也才只捞到一个将军职,有些人甚至爵位都没封上。
  这些胡虏凭什么一来就封王封公当大将军?
  特别是这好些封王封公的胡虏还曾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呢。
  而朝中那些文官就更不满了,特别是那些士族门阀出身的,本来就自视甚高,向来有优越感,那些真刀真枪拼下公侯爵位的新贵,他们都看不惯,瞧不起。
  如今一群蛮夷,也跃居朝堂高位,把他们踩在底下,更是不爽。
  可这也是皇帝钦定的政策,要拉拢团结这些归附的蛮夷们,大家不满归不满,又不能改变什么。
  东突厥灭亡归附,吐谷浑灭亡归附,党项归附,甚至是伊吾归附,岭南归附,契丹等归附,这几年,归附的蛮夷百越太多了,导致长安城里,遍地都是这些蛮夷。
  皇帝经常说胡越共舞,盛世景象,可长安城里数万家胡人在,也确实让人不满,尤其是许多蛮夷们反而享有许多特权,甚至对唐人优越起来。
  秦琅当街杖杀了一群左卫武官的消息迅速传出,开始左卫衙门听到后,一群大将还在发火呢,秦三郎怎么一点面子不给我们左卫?他以前也还是左卫郎官出身的呢。
  等听说被杖死的是那些突厥人后,一个个立马愤怒尽去,全都回去继续喝茶去了。
  突厥人嘛,反正都不是自己人,平时他们也早看不惯了,死了就死了,谁让他们去惹秦三郎呢,不知道那位叫铁面天王吗?
  消息报到宫里。
  正和长孙皇后教李治下棋的皇帝听完禀报,只是嗯了一声,就没有然后了。
  “这些胡人仗着陛下的恩宠,也确实有些越来越过份了,臣妾在宫中都经常能听闻到他们的蛮横不法,如今遇到三郎,算是撞上铁壁了。”
  李世民只是呵呵一笑,并不置可否。
  但既然皇帝不吭声,自然也就是默认支持了秦琅的行动。
  “朕本想让承乾到京兆府好好历练历练下,结果倒成了秦三郎大施拳脚展雄风了,失算了。”
  “太子毕竟年幼,再说秦琅做事,也是在太子名下,若没太子在上面顶着,他也没这么顺利在京兆府大展拳脚不是,太子也替他担了风险,功劳自然也有太子的一份。”皇后道。
  李世民突然道,“这三月的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阴雨连绵,太极宫里潮湿,朕倒想去骊山泡泡温汤了,皇后也正好带上丽质他们姐弟几个一起去住段时间。”
  “那长安呢?”
  “让承乾监国便是,太子渐长,已经元服,如今看来,他表现还算可以,朕便也让他多分担分担些,也让朕放松一下。”
  “陛下真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骊山也就在长安左近,况且政事堂宰相们也还在京留守主持政务,能出什么事。”
  李世民倒也干脆,当即传旨,御驾巡骊山,皇后和诸公主皇子们随行。
  诏令太子监国摄政,政事堂宰相与东宫詹事府联合执政办公,下完旨意,当天就收拾东西,在羽林军百骑营的护卫下离开长安去骊山泡温泉了。
  至于秦琅当待杖杀了十几个六七品的左卫突厥武官一事,皇帝屁都没放一个。
  皇帝留下一道旨意,非军国重事不要禀报打扰他,诸事由皇太子处置。
第684章
东西二府
  太子坐在东宫崇教殿理政,软脚幞头搭配圆领袍衫,却也极似其父皇。
  “殿下,这是臣与詹事府拟订的《关于在京兆府率先试点实行百姓最低生活保障法的通知》,”秦琅把一份低保法递到太子面前。
  承乾刚刚签署完保甲法和治安法,以及工商法三个新法案,秦琅又将一份低保法送到面前。
  “低保法将把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尤其是对于孤儿、鳏寡老人等将重点照顾,尽量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赡,让京畿贫困孤寡残疾也能沐浴到我大唐天恩!”
  这个低保法是先在京畿试点推行,率先于长安城内对长安、万年两县居民推行,然后再推行到京城外的二十个畿县,等试行效果后,再渐渐推行全国。
  东宫在秦琅的主持下,一连推出多道新法,自然也是为了让太子有拿的出手的政绩来,上任第一把火先整顿了治安,拍了苍蝇威吓了老虎。这第二步,当然还是得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让大家过好日子,这才是根本。
  保甲法和治安法,都是主要维护治安的,工商法又叫工商管理条例,健全长安的工商管理制度,以保障长安经济的发展,依法设立工商所,健全组织,制度化、规范化。以适应下一步,京兆府将在全长安打破两市制度,推进坊市经济,各坊都要陆续拆坊墙设街市,全面加强街市经济,甚至在城门外划出地方搞城关经济,在京郊设立作坊区、仓库区等工商经济区。
  一道道新法,都是目标明确。
  低保法就是一个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工商法是为赚钱,治安法和保甲法是为维稳,赚了钱当然还得花,花得花对地方。
  “百姓年七十以上者,由官府拔出一丁之税奉养。”
  “若贫无产业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肉五斤,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絮一斤。”
  “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年。”
  “八十岁以上老人还将赐勋,九十以上老人授散官!”
  各地建立养济院,收养无儿孙奉养的孤寡老人,并收留一些智障残废,并由官府出钱收养弃婴、父母逝世的孤儿。
  各地还修建漏泽园,就是国家公墓,以免费收葬那些贫穷的死者。
  “我们还将率先在长安、万年两县,各建三所惠人药所,诊疗贫病军民疾患,由东宫典药局拔派医士、药师,以及经费和药材,每所设一医官提领,并拟于每科明医科取内、外科举子各十人入东宫典药局进修后专派惠人药所。”
  秦琅拟的这个惠人药所,是一个福利性的医疗保障机构,由东宫典药局主管,并从每科明医科考生中特录取内外科生各十人,典药局委培,然后定向派到惠人药所。而惠人药所的药材,由拟由各地药材产地课税抽分进入惠人药所的大药房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