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1505

  老刘推门柴门,咳嗽一声。
  老刘妻子张氏从厨房出声,“饭做好了,就等你了,开饭。”
  老刘放下锄头,小儿子已经给他用葫芦从水缸里舀了水过来给他洗手洗脚,女儿则从厨房拿出家里备下的松明。
  暮色下。
  满是油脂的松明燃烧起来,发出一抹黄色的光亮,照亮了这个家。
  里屋的织布声停下,刘母脚步蹒跚的走出来,老刘的另两个女儿也走出来。
  男耕女织,男在外女在内,从中原移民过来,平登堡里的移民们仍然保持着这份传统。
  农忙之时,全家下地抢种抢收,平时男人负责照顾地里庄稼和上山打柴,女人们则要养蚕织布,家里人一年四季的穿着,都是自给,还要拿出些丝和布去卖了补贴家用。
  松明烛其实就是一些含油特别多的树枝伐下来后,劈开晒干,然后再绑起来充做照明之物,这种松枝油脂高烧起来容易,但消耗大,且烟多。
  可对于这些普通的百姓们来说,晚上的照明是用不起油灯和蜡烛的。蜡烛是贵族才用的起的,那是用蜜腊和一些白蜡虫屎做成的,生产不易,价格很高,一支普通的蜡烛都有数十文钱,一支蜡烛能买二斗米,这不是普通百姓能用的起的。
  而油灯费用也不低,从动物油脂到植物油,但便宜的油一斤也总得几十钱。
  所以对于如老刘这样的普通百姓来说,晚上是黑暗的,他们晚上一般是冬天烧一堆火既取暖又充当照明,而夏天的时候,则多是直接用点松明枝等做个火把。
  这些山上寻找来的松枝,费些功夫不用本钱。
  不是农忙时节,晚餐很简单。
  就着昏暗的灯光,一家几口人围坐厅中桌前,搭着芋丝煮的米饭,芋杆制成的芋酸菜,小儿子以前钓的鱼晒成的小鱼干泡发后煮的干杂鱼汤,还有一个野菜水煮。
  刘氏给婆婆先盛好饭,再给老刘盛,儿女们则自己盛饭。
  一家人吃饭很安静,也吃的很快。
  虽然晚餐简单,可大家却很知足,经历过隋末乱世,忍受过饥饿煎熬的老刘他们,不会浪费一粒粮食,虽然现在早已经不缺粮了,天天吃白米饭都可以,但老刘家很少吃白米饭,总会搭一些杂粮。
  不是搭芋头,就是搭山药,要么搭上高粱,要么搭些时令蔬菜野菜,老刘家也养猪,还养了鸡和鸭,但是家里很少吃肉,也就逢年过节时,才会从灶膛上挂的熏肉上割一点点下来打打牙祭。
  鸡鸭下的蛋,平时都是攒起来卖的,也只是家人过生日的时候,才会特意煮两个鸡蛋给寿星。
  吃完一碗芋头饭,老刘抹了把嘴,又低头仔细的检查了遍陶碗,确认没有剩下一粒粮食后,才放下了碗。
  “小六把鱼汤吃了。”老刘偏爱的对小儿子说道,独臂端起最后一点菜汤倒进儿子的饭碗,看着儿子把他吃的干干净净。
  “爹,今天乡里来人,说武安州提升至一级战备警戒,十四岁以未成丁的中男,也抽调部份到县里集结待命,我被点中了。”
  老刘愣了一下。
  “你大哥先前随着钱兵曹出征关北,你二哥前些天又做为团结兵被征往镇南关了,你是我最后一个儿子了,怎么还要征你?”
  小刘放下碗,也抹了下嘴,“我想去。”
  老刘叹口气,“打仗总是很危险的。”
  “乡里说我们只是去县里集结待命,做些训练,顶多协助下县城治安防守,不会去打仗的。而且说了,去了县里,吃住县里全包,而且每天还有一升粮、十文钱的补贴呢。说不定,到时还能再发一套衣衫鞋袜。”小刘今年十四,生于大唐立国那一年,那一年隋朝天子杨广在江都被弑杀。
  “什么时候走?”老刘叹声气,问。
  “明天一早,咱们平登堡一共有十个人,另外咱们钱郎君封地的另外两个屯,也还各有五个人,一共是二十人。”
  老刘沉默着,一张满是皱纹的脸,在明暗不定的松烟微光中,犹如雕刻。
第824章
人鱼
  平登堡不远的骑士城堡里,石头垒起的堡楼中,领主钱德兴的妻儿们也在晚餐。
  石厅里大实木台桌上,摆着两个银制的烛台,烛台上各插着三支蜡烛。
  晚餐使用六支蜡烛,充分的展示了他们做为骑士的地位。虽然骑士只是封地上最低级的贵族,可做为卫国公秦琅的推恩再封之臣,他们也确确实实是贵族。
  钱家有秦琅分封给他们的骑士采邑,平登河谷的三座屯庄和一座骑士堡,拥有数百户领民和一座小矿山,有大片的田地。钱家不仅是平登河谷最大的地主,占有许多田地,同时还是那个矿山的东家。
  并且,他还拥有着骑士特权,享受平登骑士领采邑三个村子的部份经济特权。秦琅把自己拥有的三分之一税赋权,又推恩分给了钱家三分之一。于是,钱家实际上拥有三个村子九分之一的税赋收益。
  当然,若仅是那点税赋收益,其实不多,但钱德兴做为封臣骑士,还享受不少隐性福利,比如钱家做为骑士领主,可以拥有十副铠甲,可以有十名骑士侍从,拥有一百名乡勇,在战争时,他们可以受征召出兵打仗。
  而打仗,也是武安州封臣们的福利,因为打仗有机会得战利品,还有机会立功受赏。
  在中原,府兵点选要求严格,非地主豪强子弟一般都很难选的上。
  钱家餐桌烛台上的蜡烛,不是一般的蜡烛,而是近年几武安州新兴的鲸油蜡烛,秦家有一支专门的捕鲸船队,深入南海之中追逐捕杀鲸鱼,一出海往往就是一年半载,要满载才归。
  捕杀的鲸鱼熬油,鲸鱼脂,鲸鱼骨鲸脑等都能熬出鲸油脂,鲸油脂运回武安州后,太平港内有一家专门的鲸鱼蜡烛厂,相比起传统的蜡烛,鲸脂鲸脑蜡烛却有许多优势。
  不过把鲸脑油制成蜡烛,却并不容易,这是项很先进很复杂的技术。
  中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鲸油照明,一般叫做人鱼油或鲛人油,比如秦始皇的地下皇陵里有长明灯,据说就是用鲸鱼油,而且听说储量极大,借着微弱的空气,能够燃烧照明数百年不熄。
  秦家的鲸脑油蜡烛厂生产出来的优质蜡烛,纯度十分高,能够充分燃烧,不会有黑烟,也不会有异味。就算是次一点的也远比一般的动物油脂蜡烛强许多,甚至能散发很好闻的香味。
  比起原料稀少的蜜蜂蜡或白蜡虫屎加工的蜡烛,鲸脑油蜡烛无疑原料更加稳定和充足。
  每年秋天,鲸油厂将从鲸鱼头部取得的鲸脑油和鲸鱼油开始提纯,先在锅里加热,让鲸脑油熔化成液态,再去除其中的水分或其它可能是在船上运输时混进去的杂质,最后将高温又粘稠的液体从锅里倒进木桶中,在仓库里储存一个冬天。
  低温条件下的鲸脑油会凝结成半固体的颗粒状物质,等温度升高后,这种颗粒状物质开始软化的时候,工人们再把木桶里储存的鲸脑油取出来装进羊毛编织袋里扎紧袋口,然后将它们放到巨大的木头压榨机里进行压榨,巨大的压力,将羊毛纺织袋里的鲸脑油压榨出来,这些冬天里压榨出的鲸油,是质量最好的。
  剩在袋中的残渣也不会浪费,重新倒进锅里加热,再重新倒进木桶里储存,直到早春天气转暖之后,再次进行压榨,这次压榨出来的就叫春榨油,比冬榨油品质差一点,但也一样能加工出品相很好的蜡烛。
  二次压榨后剩下的渣子又干又脆,呈灰、棕或黄黑色,蜡烛厂会再次加热这些残渣,然后加入秘方碱性配料,这样便能够将残渣漂白。
  最后在高温中,碱性配料会从溶液中蒸发出去,剩下的重新变为白色的蜡,灌注进模具便又能制成洁白的蜡烛了。
  不过这种蜡烛虽依然白,但却已经没有了那种特有的鲸香。
  秦家的鲸油蜡烛厂几乎是独一份,虽然沿海一直有捕杀鲸鱼炼油的习惯,但他们一般都是粗制鲸油,然后弄成鲸鱼膏,直接用来燃烧照明,实际上就相当于是鲸油灯。
  并没有掌握把鲸油提炼加工制成固状蜡烛的技术。
  所以当秦家开始大量收购鲸油,并且自己也组建捕鲸队后,秦家拥有了大量的蜡烛原料,这使的他们比其它的蜡烛厂拥有了十分充足的原料来源,加上鲸油蜡烛的独特性和芬香,于是秦家的蜡烛厂在一番营销炒作之后,打着鲛人泪的旗号销售,特别是在包装上很是用心,于是迅速成为了高端蜡烛的代名词。
  不是每一根蜡烛都是鲛人泪。
  鲛人泪蜡烛,滴滴照亮你的美!
  就连最次的三锅油,秦家都加上一些香料进去增香,使的变成了各种香味的独特香烛,照样跑火。
  钱家做为武安州的骑士领主,购买鲸油蜡烛自然要便利了许多,事实上钱家就有在贩卖鲸油蜡烛,从太平港蜡烛厂订购蜡烛,然后再贩销到更远的地方去,从中每年也能赚上不少。
  因此对于钱家来说,一顿晚餐点六支鲸油香烛不算什么,既展示实力,还能做宣传广告。
  秦夫人的晚餐是新鲜的海鱼刺身,抹上一点芥末,既新鲜又有味,再配上一盅胡椒羊肉汤,让人享受。
  管家带着佣人服侍用餐,还有一群年轻的男孩子站在一边,可他们却衣着光鲜,并不是奴隶仆从,这些是钱德兴家骑士侍从们的子弟,被称为武家弟子。
  他们的父亲是钱德兴的家兵,为钱德兴承担护卫,管理领地,训练民兵等职责,打仗的时候为他冲锋陷阵。
  他们一般也是领地里的地主,拥有不少田地,所以专门习练骑射战阵,他们的子弟也很小就开始学习武艺,并且在满六岁后,送到领主家来做见习侍从,学习贵族礼仪。
  并在骑士堡的学堂里跟骑士领主的子弟一起读书学习,学习文化礼仪、骑射战阵等。
  将来成年后,这些人也会跟着上战场,甚至继承他们父兄们的骑士侍从的位置,甚至有可能在为卫国公作战中立功,也成为一名受封骑士。
  甚至每年,卫国公都还会从各个骑士家的这些见习侍从少年里,挑一些好苗子到自己身边,亲自教导培训。
  “这些鲸油蜡烛真不错。”
  大娘子很惬意的享受着这鲸油蜡烛带来的光明,曾经以为来岭南是受罪,却想不到在这边倒是越来越享受了。
  吃不尽的新鲜海鲜,各式的美味水果,更别说曾经被人瞧不起的国公府卑贱庶子的娘子,如今在这个小地方,却也成为高高在上的领主夫人,虽有在山沟里,可在长安地位卑下,国公府里都总有人睬,到了这却人人尊敬,天壤之别。
  “祖父来信说这些鲛人蜡烛非常好,他十分喜欢,说它能够提供通透的白色的亮光,晚上读书看信也十分适宜,再不会发生烛花打爆溅到书上烧坏书的糟心事了。”
  “还说这种蜡烛质地坚硬,可以直接手持,就算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会熔化,它的烛泪也不会像其它蜡烛那样留下油腻的污渍,而且这种蜡烛燃烧更持久,特别是几乎不需要剪灯芯。”
  大娘子林氏微微一笑,眼里有丝不屑一闪而过。
  她那个公公郇国公钱九陇啊,当初说的好听支持庶子出去别闯天地,可其实以前从来没有怎么真正看重过这个庶子,他们离开郇国公府,其实更像是被扫地出门,国公府的万贯家财,也只是随便打发了点东西给他们,就算彻底的划清界线了。
  他只怕也想不到这个当初背井离乡,远离繁华长安,跑去岭南的庶子,如今已经凭自己的本事站起来了吧。
  随卫国公来到这个蛮荒之地,凭一腔血勇屡立功勋,不仅拥有了如今这数百户的采邑领地,更也有了小万贯的产业,现在每年光是贩售这鲸油蜡烛,一年就能为他们家带来超过千贯之利。
  丈夫甚至已经计划要向造船厂订制一条捕鲸船,雇佣船长水手下海捕鲸,以更稳固与蜡烛厂的关系,同时从捕鲸这行中再开拓一条财路。
  林娘子最关心的还是丈夫的仕途,丈夫刚升任武安州的兵曹参军事,这次又得到重任,领着几千人马驻守石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