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505

  “咱秦家的家兵当然个个勇悍无双,但我这次不是还带了二十几个司里弟兄们,这些人里既有以前长安县不良人,也有市坊游侠儿等,咱们这次可是要去河北,到时说不定还要干仗,所以现在提前演练演练嘛,总得加强下配合的默契才行。”
  “我看三郎就是闲的没事干。”秦勇很不给面子。
  秦琅嘿嘿一笑,“就请勇哥安排。”
  把骆驼围成一个大圈,然后烧了几堆篝火,再搭起几个帐篷,一个简易的营地就算完成了。
  火上架着锅,有的锅里在煮汤饼,有的锅里在煮渭河里网起的鲤鱼汤,还有的火边在炖肉。
  风干的羊肉干,加上一锅水,再撒点盐,再扔点野菜,那股子咸香让人直流口水。
  大锤公子秦用根本不管营地护卫的事情,这事都交给了秦勇,他就坐在秦琅身边,充当着秦琅的贴身保镖,至于魏征,依然在看着书。
  刘九和林三则等着吃饭。
  一片和谐的野营样子。
  秦琅躲在纱帐里,免的被蚊蝇叮咬,本来最好是能冲个凉,或是下渭河洗个澡最舒服,但考虑到今晚可能会有朋友来,所以只能忍着呢。
  “老魏啊,你说今晚来的朋友多不多?”
  魏征看几页书,抿一口酒。
  “招蜂引蝶。”
  “其实我就是想瞧瞧这些绿林好汉们!”
  “等见到了就会让你很失望的,没什么绿林好汉,如今江湖上只剩下一群宵小盗贼而已。”魏征道。
  “老魏啊,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当年不也是那江湖里的一份子嘛。”
  “那不一样,当年我投身义军,我们是以推翻暴政解民倒悬为目标,可如今那些人,却真的只是一群盗贼而已。”
  用魏征的话说,当年他们是被杨广逼的没办法造反,可如今这些还在江湖里的人,能选择上岸却依然不肯上来,那就是本性坏透了。
  切着炖肉的刘九耳朵抖动了几下。
  “三郎,你等待的朋友们来了。”
  “还不少呢!”
第80章
匹马孤剑,崩围陷阵
  银面韦陀秦勇领着十八名秦府家兵缓缓走出。
  他们也已经察觉到了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列阵!”
  秦勇大步上前,直接走到最前面立定,盘龙棍插进地里,两壶六十支羽箭一壶拿出,箭插在地上,一壶依然背在身上。
  长弓上弦。
  一名高大的年轻人紧随其后,他手持着一杆长矛,锋利的矛头下悬着一面黑色三角旗。两个个头稍矮但很粗壮的汉子站到了他的左右,两人没持矛,腰间各一把横刀,手上一面团牌,背上长弓。
  又是四名汉子默默的上前,站到了第三排。
  ……
  秦琅走出帐子,站在骆驼圈起的营地里打量着圈外列阵的秦勇他们。
  魏征也收起了书,站在他旁边打量。
  “不愧是齐国公的亲兵队,这站位,最标准的战队了。队头站最前面,旗手和护旗紧随其后,然后逐排增多,最后一排是队副执长刀督战。”
  “有队头引战,有队副督战,有长矛、盾手,也有刀牌手跳荡兵,更兼人人持弓引弩,全队呈三角突击队形,充满进攻之势!”
  那边刘九跟刘三见了那十九名秦家家兵的站位后,也都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气。
  “娘的,才十九人,一个不完整的战队,却仿佛一个战团般的威压,了得。三儿,咱们也帮兄弟们压下阵!”
  刘九和林三便招来二十个手下游侠儿,两人各统一队十人,翻身上马,站在营地两侧,既护卫营地,也随时可以支援秦勇的战队。
  魏征左右打探了他们几眼,“不愧是边塞游侠儿,这骑射还真是天生的本领,步骑协同配合,虽区区不过三十余人,但就算面对十倍的贼匪,也稳了。”
  说实话,秦琅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正规的战法,之前玄武门时他带着虽然一两千人,可都是乌合之众。
  如今秦勇他们人少,但这站位,这气势却完全不同。
  “为何不排成方阵呢?”秦琅问。
  他记得老外电影里的那些冷兵器战争,最喜欢就是密集的长枪阵,越密集越好,也都是方方正正的。
  比如罗马军团步兵阵,比如马其顿方阵、西班牙长枪阵等。
  魏征有些意外的瞧了秦琅一眼,觉得做为将门之子不应当问这样的外行问题啊。
  “三郎可知何为军,何为阵?”
  “军不就是士兵,阵不就是阵形吗?”
  魏征摇头,“错,大错特错也,阵不是阵形,阵是作战体系是指挥系统,我大唐一个标准的战术兵团是两千八百战兵,其中步兵一千八,骑兵一千。”
  “步兵是主力,步兵又分成三类,第一类便是基本步兵,五百人,五十人编为一个战队,共十个战队,列边长十丈的三角形队列,队长要站在最前端,称为引战。这个队头必须得是最勇猛最能打的。”
  队副提长刀站最后面,是督战的,谁敢后撤逃跑就要一刀砍了。一个五十人的战队,一共八行,第一行队长一人,第二行旗手和两个护旗三人,第三行七个步兵,第四行八个步兵,到第七行十一个步兵,第八行一个队副。
  这样的战队是大唐最基本的战术小队,可以搭积木一样组成大小不等的阵列,最常用的,便是前一后二的三个战队一百五十人的大战队。
  然后按照战场情况,这些战队又可以布置成前后几条战线。
  然后唐军步兵的第二类,便是弓弩手,他们基本上是部署在基本战队的两侧。
  第三队步兵是机动步兵,也是五百人,组成十个机动战队做为预备队。
  然后骑兵则是两侧部署。
  “看到没有,我大唐军队的核心战术,就是步兵。步兵的核心就是基本战队。每个战队都有旗手,这是因为队旗正是这支兵团指挥的核心,将军校尉们通过令旗直接在战场上指挥各个战队,各个战队按照旗手的战旗指引进退。”
  “再辅以锣鼓军号,于是便有了一个完整的军阵。一支军队只要训练有素,熟悉号令,配合默契,那么理论上就算是十万人也可以全部摆在一个战场之上。通过主帅的纛旗、将军的号旗,各团队的团旗队旗,通过金鼓号令,通过望车等,能让十几里战场上的军队都能听从指挥。”
  按魏征的话来讲,无论是多少人的军队,都必须得有这样的指挥体系,方能称为军阵,否则人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
  而一支军队,一旦指挥体系崩了,军阵也就崩了。
  “打仗是一门学问,指挥更是高深的技艺,如果只是勇悍能打,那最多只适合当个引战的队头而已,但凡指挥一团、一军的将校,都得懂得如何指挥方行。”
  说到这,魏征怀疑的望向秦琅,“三郎难道这些也不懂?”
  “不是不懂,是不记得了。”秦琅辩解,“我之前打球坠马受伤,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
  “那真是可惜了,指挥作战,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秦琅不在意魏征的可惜之情,他倒是明白了不少这时代的军事作战思想,为何秦勇他们用锥形阵?为何老外喜欢用方阵?
  这体现的还是唐军注重进攻的战术思想。
  而步兵还分成三种类型,又辅以骑兵,这种多兵种协同作战,更是极为先进。
  那种提一把大砍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从早上砍到晚上的,只可能是混混之间斗殴,顶多贼匪之间火并。
  但凡稍正规点能称为军队的,都不可能这样乱砍。
  军队讲究的是令行禁止,该进就进,该停就停,该退就退,把一个个战队凝聚成一个整体,一个个战队,最后凝聚成钢铁般意志的军阵。
  甚至开战前,就得根据敌人的数量、强弱来制订布阵方案。
  秦勇只有十九人,不满一个基本战队。
  但他们依然还是排成数排,秦勇亲自引战。
  “这战队人会不会太少了,影响战队的效果?”
  大锤公子秦用却很自信的道,“三郎可莫小瞧了他们,当年我和阿勇率领着阿郎的亲军,什么样的恶仗没打过?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
  “可他们没披甲!”
  秦琅出来是带了铠甲的,但秦勇他们却都没披甲。
  “用不着,真要披了甲,那贼人岂不知道这是陷阱,早就跑了。就算是现在,阿勇他们这样列阵,但凡有点见识的山贼都会跑。”
  确实,哪个商队的护卫,能够摆出正规军的战队队形来,哪个商队护卫能够有这么多长矛、长弓、横刀、盾牌呢?
  虽然朝廷不禁民间拥有弓箭短刀,但长矛盾牌可都是和铠甲一样严禁拥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