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505

  但征召上番入镇戍的府兵,却就直属于都督府。
  秦琅打算在岭南直接编设三十个折冲军府,也是为了便于这些兵到各都督府下的镇戍当番镇守,避免千里迢迢的轮番上值,二来,府兵平时轮番当值,只部份抽调上番,多数在府务农耕种或是定期轮训,但只是军府是在岭南,那么一旦岭南有事的时候,这些府兵也还是能够迅速动员征召起来的,比起军府远在中原的关陇山东等地,有事再征召南下,可就快太多,起码相差一两个月的时间。
  要想控制住岭南广阔的地区,首先军事上的威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你这次可以把那些豪强们调走北上,但不可能一直扔在北边,总要回来的时候。
  不管你给这些人的私兵安上团结兵或是乡勇的名头,终究仍然是一支武装力量,依然是会随时威胁到大唐对岭南的控制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得朝廷在岭南有实实在在,且就在岭南的强大军事力量才行,光靠大唐在中原的军事力量,终究是鞭长莫及的。
  先前朝廷在岭南已经开始设置军府,增设镇戍兵,但步子还是太小了点,一来是钱粮兵员的问题,二来也是考虑到岭南地方势力的感受,徐徐图之。
  可这次岭南大乱过后,秦琅认为干脆就快刀斩乱麻,借着大唐平乱的余威还在,一步到位。
  向来是强硬派的李大亮对此倒是表示完全支持,他之前折了八千精锐,可是让安南实力大降,而朝廷的补充迟迟不至,长久下去,可是很不安全的。
  “朝廷会同意咱们迈这么大步子吗?”
  “我来跟陛下陈奏,点选府兵、颁授军田,置办府兵装备,还有点选团结兵、置办土团装备所需要的钱粮,我们岭南可以自己承担,所需装备我们拿留州的税赋向朝廷的卫尉寺购买,不需要朝廷供应,这样的话,朝廷没理由不同意。”
  李大亮提醒秦琅,虽然如此,可如果一下子增加几万府兵,就意味着要颁授几百万亩军田,这些军田是免租赋的,另外这几万府兵也都将成为不课丁,朝廷也将损失许多税赋收入。
  而土团虽然待遇不如府兵,可也还是得有不少福利等优惠的。
  “这个我们都可以自己补偿朝廷,我们岭南现在缺地吗?不缺,有大片的荒地,拿来颁授给府兵,甚至团结兵都是绰绰有余的,再者,等军府、镇戍、团结营设立后,我们还可以推行军屯政策,让这些士兵在镇守训练之余,还兼顾屯田耕种,这军粮问题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的。”
  “而其它的开支等,我们岭南现在大兴海贸,我们留州的税赋,拿出些来补偿朝廷,也是完全能做到的。”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都不是问题。
  秦琅始终坚持要在岭南扩编兵马的,没有一支强大的武力,不可能彻底扭转这边的局势,不可能真正打破和改变这里的格局。
  牛见虎腆着个脸过来,“三郎啊,你们这招兵买马大肆扩张的,能不能帮我把南海水师也给扩编一下啊。”
  “你水师现在有六千人马了,还不够吗?”
  “谁还嫌人多啊?”牛见虎不客气的道。
  “扩编是别想了,水师终究是水师,朝廷也不可能搞的太大的,不过呢,我倒也是有办法帮你们稍提升一下实力。”秦琅笑着道。
  “快说是什么办法。”牛见虎急道,难得能当上一军统帅,谁不想兵强马壮呢。
  “你看我们大唐边疆各地,现在都在推行土团制度,建立团结兵营,来做为镇戍兵的补充,你们水师,也完全可以弄一些辅兵嘛。”
  “水师怎么弄?”
  “这南海上这么多条船在跑着,出一个政策,把广交钦桂诸港的商船,让他们统一登记,也接受你们水师的指挥,对一些在南海上跑的大商船,你可以让他们编到水师的预备役序列中,你还可以安排这些商船轮流接受一定时间的训练,甚至可以给每条船上授予几个预备役的参军啊教头啊队头旅帅等职,编设番号,授予旗帜等等。”
  “平时呢,他们仍然跑自己的船做自己的买卖,但也得为你们提供一些消息情报之类的,而一旦有战事,你可以视情况征召这些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商船和水手们,为你们运输物资军械,甚至是协助作战,如此一来,你水师岂不是一下子多了成百上千的预备役船只和成千上万的预备性水手?”
  “这也行?”
  “有什么不行的?”
  牛见虎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那些商船真会听令吗?”
  “有政策,他们敢不听吗?”秦琅提醒牛见虎,“你可是南海水师提督,这些商船可都要在你的地盘上跑海的,谁敢不奉令,你们难道是吃干饭的?”
  “可如果没好处,别人也不情不愿吧?”
  “怎么没好处呢,加入水师预备役,首先就是能够得到你们水师预备役番号旗帜,还能得到你们水师的定期训练,甚至是派参军、教头指导,更不用说在海上你们肯定会对这些自己的船格外优待保护的,再有一个,你们还可以让这些预备役商船与你们情报共享等等,总之只要去做,抱起团来当然更加强大……”
  在苍茫的大海上,再大的海船也是渺小的,得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所以海上多个朋友,总多一分安全。
  商船们加入水师预备役,虽然可能需要每年抽出些时间去训练,甚至得接受统一的调度等等,但好处也是看的见的,不说这个那个的,只要成为预备役,就可以走水师的渠道,从朝廷卫尉寺采买精良的一些武器装备。
  虽说一些强大的军械肯定买不到,但一般的刀枪箭矢肯定是没问题的,甚至价格肯定还能有些优惠,把商船变成武装商船,对走远洋的商人们来说,这是很有诱惑力的。
  自己去买,渠道肯定是问题,价格也肯定更高。
  牛见虎所需要的不过是发一张预备役的凭证,发一面番号旗帜,定期轮训下他们就行了,要做的事不多,可却能凭白增添大量的预备役商船,多好的事。
  “谢三郎,你真是我的好兄弟,这么一来,我也千军万马实力大增了。”
  “别急着乐,你编设预备役,也要注重纪律,不能有违法乱纪的船,再者你也得照顾们的利益,否则连自己人都保护不了,哪家商船愿意跟着你们南海舰队?”
  “还有一点,不是船越多越好,别一来就随便滥授预备役,搞的鱼龙混杂,败坏南海水师的名头,记得要加强资格审核,招进来后还要注重跟踪管理监督,别到时把亦商亦盗的也招进来,败坏自己名声。宁缺勿滥,要精一些,南海水师的旗帜,不能被人随便败坏了去。”
  “谢三郎指点,我一定宁缺勿滥,好好审核。”
  秦琅敲打着桌案,“你们南海水师是守护南海海面这一块的,而我这个岭南九府经略使,主要管的是陆地这一块,虽不直接管你们水师,可海上的商船对岭南可是极为重要的,我希望我们以后能够通力合作,让南海这一片海域可以海贸兴盛,没有海盗和走私。”
  “这个三郎请放心,你可不仅是岭南九府经略使,你还是我们水师的总督呢,到现在这差使不也还兼着嘛,我们可是你的人啊。”牛见虎呵呵笑道。
  “水师已经编练的差不多了,我这次会向陛下请辞这个兼差的,以后你们就得自己干了。”
  “别啊,你可是我们水师的建立者,咱们水师可都是三郎你的人,你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啊,我们还没长大呢!”
  “呸,水师那是大唐的水师,我秦三郎也只是奉旨督办编练,如今编练既成,我自然也就当交卸差使,以后万不可再这般胡言乱语了。”秦琅正色提醒牛见虎,要是这话传出去,让侯君集这样的人听到,到时说大唐水师是秦家水军,岂不是会很麻烦?
第889章
不服
  端午过后。
  红河南岸,一只羊皮筏子乘着暗夜浮过河面靠近岸边,几个和蛮跳上了岸。不久后,他们进入岸边一处树林,几声夜枭叫声过后,林里一伙人出来接头,他们轻语一阵,很快便牵出马匹,翻身上马纵驰而去。
  罗盘甸,和尼大寨拉沙。
  这座和蛮大寨如今成了南蛮的中心,在南蛮武皇孟谷悮的号召下,和蛮诸部纷纷汇聚而来,更有许多其它蛮部,诸如银齿蛮、金齿蛮、白衣蛮、绣面蛮、绣脚蛮、花衣蛮等等,众多蛮部首领带领着各部蛮前来,封官受赏,皆大欢喜。
  寨子里天天杀猪宰牛,摆起十里流水长席,没有桌几茶案没关系,直接山上扯来松针铺在路上,也不需要什么餐盘碗碟,直接砍来芭蕉树叶铺在松针上,大锅炖煮好的猪牛肉,捞出来直接切成坨坨块,然后铺在那些树叶上,蛮子们或蹲或坐,直接拿手抓,好不痛快。
  也没有什么调味料,煮肉的时候下了点盐,仅此而已,再配上米饭,蛮子们却吃的非常开心,真正的大餐。
  这么多蛮子聚一起,每天吃喝都是笔非常大的数字消耗。
  大和蛮国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接下来该干嘛,其实就连蛮皇孟谷悮自己也不太清楚。
  看着寨子热闹的场面,他其实很陶醉的,十分满足。
  “大鬼主,侬三娘回来了。”
  孟谷悮皱眉,“说了多少遍了,现在起,都得称呼朕为陛下,大鬼主那是过去的称呼了,还有,侬三娘也是你们叫的?得称呼她为句町王殿下,或是左元帅又或侬大都督,记住了吗?”
  身前的蛮子明显有些不太习惯这改变。
  “三娘回来何事,她不是在训练兵马吗?”
  侬金虎一袭铠甲从红河南岸返回拉沙,见到寨子成了个热闹的大集一般,到处有人醉躺在地呼呼大睡,寨子周上到处是胡乱搭建的窝棚,甚至一路过来,已经遇到好几起蛮子打架斗殴的事情了,乱的一团糟。
  见到孟谷悮,侬金虎直接道,“秦琅回交州去了,而且近来拉沙巴玛上唐人的水师战船也明显的减少了,我派人到对岸打探消息,得知秦琅已经返回交州,而唐国皇帝似乎正要与北方草原上的薛延陀和辽东的高句丽开战,所以要从岭南抽调两万精锐北上,并调走了秦琅带来的大部份水师……”
  孟谷悮听了松口气,端起酒杯,“好消息啊,如此一来,不用再担心唐人会打过巴沙拉玛来了,嗯,那明日召集诸部首领,让大家各自返回部落寨子吧,这么多人聚一起,朕也头疼啊,整天不是打架斗殴,就是喝酒闹事,朕的巴沙都快成大集了……”
  侬金虎听了这话,不由的皱眉。
  “陛下,不能遣散各部,恰相反,眼下对岸唐人空虚,正是我们发起反攻的好时机,我以为咱们不但不能遣散各部,相反还要加紧训练,多派斥候过江侦察打探敌情,待掌握敌人动静虚实之后,找机会一举杀过江去。”
  孟谷悮明显对这反攻计划不太感兴趣,上次一战,虽然侥幸灭了八千交州精锐唐军,但他们却伤亡近两万,死伤的数字让他心疼无比,孟氏部可谓是也元气大伤。
  如今只要唐人不过江来,他就心满意足了,哪还敢再去主动过江挑衅唐人?
  “你先不要急,朕已经派人去滇东,正与东爨联络,爨乾福对唐人的步步紧逼也十分不满,如今也正暗里召集诸部,准备跟唐人宣战呢,咱们静待时机,到时南北呼应,一起夹击通海的唐人!”
  侬金虎却对东爨不抱什么幻想。
  “陛下,我们打我们自己的仗,那西爨的爨归王把自己的妻子都送给姓秦的了,东爨也未必真能硬骨气,他们不过是想造势吓吓唐人,好讲点条件而已,要打,我们自己打。”
  “三娘啊,切不可心急啊,我知道你有丧子之痛,家园至今不能回,可朕又何尝不想杀回侬人河畔,只是我们已经在唐人手下吃过大亏,得吸取教训,没有足够的实力前,切不可再冲动了。”
  “陛下是被唐人打怕了?”
  孟谷悮瞧了瞧左右,见四下无人,点了点头,“没错,朕确实是被唐人打怕了,成千上万的青壮啊,就那么成片成片的倒下,鲜血都染红了侬人河,那场面现在经常还浮现在我的睡梦里,让我在梦中惊醒,阿侬,我们都经历过大败,也承受着伤痛,可我们更要正视与唐人的差距,我们现在没那个实力挑战他们,不妨暂时在这江南忍辱负重,安心休养,待到将来时机成熟之时,再反攻不迟啊。”
  侬金虎细细打量这位刚称帝不久的蛮皇,发现他确实苍老了许多,在那身华丽的锦绣龙袍下,是一个老人,雄心不再。她怀疑,如果再回到侬人河血战那天,再给现在的孟谷悮一个选择的机会,他是否还有胆气再率八百轻骑冲击八千唐人大阵。
  侬金虎摇头。
  她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
  “陛下,我跟唐人屡屡交战,甚至屡战屡败,但我也屡败屡战,没有人比我对唐人更了解,打了这么多仗,我也对唐人敬畏无比,甚至是有些怕了他们,但是,就算到了今天,我也从没有服过他们。”
  “仗打输不怕,怕的是没有再战的勇气,只要一息尚存,就当战斗到底。唐人虽强,但他们也不是铁打的,唐人也会有弱点,也会有破绽。就如现在,他们那位有战神之名的卫国公秦琅返回交州,听说还马上要返回广州,继续做他的岭南三广九府经略使兼广州大都督、刺史,他管辖的重心在广东道,对于我们这边,本来就鞭长莫及,这通海道是他硬生生从云南道割下来的一块肉,现在交给广南道代管,早就惹的云南爨氏不满,如今秦琅不在,留下一个程处默任通海都督继续坐镇!”
  “那程处默虽说打仗也很勇猛,但却绝没有秦琅那样掌控一方的本事,现在随着秦琅和许多唐军的撤离,通海镇正是一个空虚期,我们若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打上一场大胜仗,打一个翻身仗,难道真要等到他们稳固通海之后,到时再大举南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