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505

  崔氏是什么人,秦琅心里很清楚。
  也不能说崔氏两面人,或是刻薄小气什么的,名门出身的五姓女,大家闺秀,学问见识甚至是礼仪规矩等那都是没的说的,打理起这么大的一个齐国公府也是井井有条,甚至还特别擅长理财,生财有道。
  至于说她偏爱自己所生的一子二女,那也是人之常情,自己的孩子自己爱,很正常。庶出的四郎怀道和六郎善道,平时在府里不怎么受待见,但崔氏也并没有少了他们的半点吃用之类的,各种该有的也是一份没少过,甚至月钱等还经常有增添。
  崔氏算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当家娘子的模样了。
  两人之间不曾红过脸,大家都是体面人,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用不着弄的脸上难堪。
  就如之前秦琅没少帮衬家里,帮着齐府这边经营一些买卖,甚至直接让他们入股分红,坐享收益,每年逢年过节等,都还要置办不少礼物,甚至哪一年都没少过一大笔孝敬。
  所以先前秦琼打算给秦琅送娉礼,准备五百万,这些其实本来就几乎都是秦琅帮着攒下的。
  但是崔氏不这么想,她认为秦琅虽有出息,可当初已经分家出去了,也是分了家产的,虽说当初秦琅没要多少,可那是他自己不要,分过了就是分过了,那就是两家人。
  分家后的秦琅,每年给家里的孝敬这些,那是他自己有孝心,但进了齐府的,就是齐府的财产家业了,秦琅当然不可能再往回拿,甚至她坚决认为,这些将来都应当是嫡子五郎的。
  为这事,秦琼跟崔氏还大吵过一架,秦琅远在岭南,却也是听到了些情况的。
  他还特意为此给秦琼和崔氏各写了一封信,说娉礼自己早就准备好了,用不着齐府这边费心出力,齐府的产业将来都留给兄弟们。
  后来崔氏回了封信,却是把秦琼答应他的分家之法告诉秦琅,并希望能够得到秦琅的支持,也算是做个见证。
  对这个明显比较偏向老五的分家法,秦琅也只是笑笑,宗法社会,关于家族产业的所有和继承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庶子确实是没什么资格和能力去与嫡子争的。
  别说崔氏给嫡子要的多,就是全要走,一点不给庶子们,其实也是没地方告状去的,就好比唐律里明文规定了,家族的财产,只有户主有所有权和处置权,比如虽然平时可能女人当家管钱,但女人并没有私自处置财产的权力的,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
  在家族中,家族的成员,也没有私产可言,所有家族财产,都是归户主名下,由他处置的,这种律法规定,与后世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再一个涉及到财产继承、分割等问题,也是完全不同。首先,女子一般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而外室所生的私生子也没有,甚至奴婢、贱妾所生的婢生子,有时也是完全没有。
  妾侍所生的庶子,虽是合法婚生子,但不是正室所生嫡子,其继承权往往很弱。
  就看父母愿意给多少,而不是你该得多少。
  当初秦琅要求从家里分家出去另立门户,也是不愿意有这种家庭束缚和理不乱的纠纷,所以干脆自己出去另过,也不要什么财产。
  其实,如果当初秦琅不正式分家另立门户,那么按照大唐的律法,秦琅是没有私人财产的,就算他再能赚钱,他的所有财产也都应当是归户主秦琼所有,一切财产处置权在秦琼,而崔氏做为秦琼的当家娘子,实际上是享有分配处置权的。
  他分出去后,反而没有这些麻烦事了,他就是户主了。
  这也是他分家分的早,李世民夺位称帝之后,就天天喊着要以孝为本,以孝治国,所以后来在制订贞观律的时候,就对分家这事做了专门的规定,要求父母在,兄弟不得分家。
  也就是只有父母都不在了之后,才能分家,否则就是不孝,要治罪。如秦琅之前的情况下分家,就是不被允许的。
  “广道,快拜见你阿兄,在那愣什么,这孩子,平时读书倒是挺聪明的,这会倒是呆起来了。”崔氏拉着老五给秦琅行礼。
  老五秦珣秦广道,站在那里长的高高瘦瘦的,脸上还长了许多青春痘,跟崔氏更像一些,但眉目间也有秦琼的影子,只是太瘦了,跟个竹竿似的,个子是高,就是瘦。
  当初秦琅分家出去的时候,老五才三岁,如今都十三了,在崇贤馆读书,身上呢也早有了一个县公的虚爵,当然,秦琼的齐国公爵位和世封松州都督职,将来也是要交给他的,毕竟秦琼如今嫡子就这一个,其它的都是庶子。
  最有出息的秦琅,则早就另立门户,如今的出息并不亚于老子。
  秦琅拉着这个跟自己生份的兄弟在旁边坐下,问了几句功课之类的,“圣人书要读,但是也不能不练武,咱阿爷可是大唐战神,你将来继承齐公爵位,是要做松州都督的,那是边地蛮边,没有点弓马本事,不会统兵打仗,那可是镇不住蛮夷的。”
  “多吃点牛肉,每天早点起来先跑个十里跑,然后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去读书,听我的,效果还更好。”
  崔氏听着这些话,心下有些不满,她是不希望儿子将来当什么武将的,所以平时她都不让儿子练什么弓马,只让他读书,学的也是琴棋书画这样的雅事。不过在有出息的庶三子面前,她还是尽量保持着面上的微笑,并没当场反对。
第945章
魏党吴党
  四郎和六郎听闻阿兄回来了,也是赶紧过来拜见,这两兄弟倒是跟秦琅比较亲近,平时书信往来也多些,因为庶子身份,平时父亲不在京,崔氏对他们较为疏远,倒是秦琅总惦记着兄弟们。
  经常给兄弟俩寄东西,生日时也总不会忘记。
  “阿兄这次回来路上好快啊。”
  这兄弟俩跟老五其实差不多大,老四与老五同一年的,也是十三,老六今年十二。可这兄弟俩跟老五站一起,立时就相差好大,老四老六长的十分壮实,好像就是更年轻点的秦琅。
  老五虽跟哥俩也一样高,可瘦了一大圈。老五听崔氏的教导,平时很少去碰弓马,可老四老六虽在国子监里读书,却在监里建立了一支自己的马球队。他们的坐骑和球具等,都是秦琅支持的,兄弟俩的马球技术精湛,带领的球队,今年还取得了国子监马球比赛的第三名佳绩。
  不过兄弟俩对于诗书经典这些倒就有些不太喜欢了,文化成绩非常一般,两人也早立志将来要投身军伍,不负秦氏将门威名,都以阿爷阿兄为偶像。
  “四郎六郎快坐下,大呼小叫的做甚。”崔氏不满。
  兄弟俩个一下子都老实了许多。
  秦琅见状也没说什么。
  聊了一会家常,崔氏赶着老四老六回去,硬是让老五多留了一会。
  “三郎今晚就别过平康坊那边了,外面雨大,干脆留下来歇息一晚,我让五郎陪着你。”崔氏道。
  秦琅却笑着说道,“五弟读书辛苦,我就不打扰了,五弟也早点去休息吧,等过些天事情都处理完了,我再来跟五弟好好亲近亲近。今晚我跟阿爷一起睡吧。”
  秦琼点头,“嗯,这几年我们爷俩倒是很少见面,我在松州你在京,我回京城你却又去岭南。最近我也总是失眠睡不好,正好你陪我聊聊天。”
  爷俩这十年来,确实很有谈心。
  崔氏还想让秦琅跟儿子亲近亲近,结果秦琼皱起眉来,崔氏只好讪笑着带五郎下去。
  齐国公府很大,足有二百多亩地,这在京师长安可是极其难得的。
  京中有这么大府第的勋贵其实也就那么十几家,比如尉迟恭,他当年靠着玄武门救驾之功,所以事后李世民直接把齐王元吉的府第和财产都赏赐给了他,让他直接就成了长安顶级富豪之一。
  当然,秦琅的卫国公府,那也是跟齐府不相上下的。
  秦琅虽早分家出去了,但秦琼一直给儿子保留了他原来的那个院子,屋里陈设等一应俱全,甚至该有的仆役等也从没少过,仍每天洒扫,十分干净整洁。
  秦琼特意带秦琅回到这里来睡。
  爷俩抵足而眠,同榻而卧。
  “崔氏这人其实心地不坏,对四郎六郎虽不亲近,但也还算可以,你也不要在意。”秦琼开口,反倒是为崔氏说起好话来。
  秦琅头枕着自己双臂,屋里很暖和,床上用品也都是高档货,天鹅绒盖被,熊皮垫背。
  枕头蓬松,屋里还熏了香。
  “我知道的,只是大娘子好像一心要老五习文,习文本来没什么,可却一点弓马都不让练,就有些过了,你看他那身体,瘦的跟竹竿似的,这都读成文弱书手了,再这么下去,可就要手无缚鸡之力了,就算五姓七家的子弟,也没有这么个读法的吧,谁不是君子六艺,文武兼修呢?”
  秦琼叹声气,“我之前一直呆在松州,没顾及到,这次回来虽在京两年了,可老五已经成这样了,我让他习练弓马,可却没半点底子,根本练不成了,而且崔氏也不愿意,弄来弄去,我也烦了,随他吧。”
  秦琅于是也不再说这事,爷俩沉默了许久,都有千言万语要说,可一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京中有传言,说你在岭南十分跋扈,私通林邑女王,甚至是强夺云南爨弘达儿媳?”
  “阿爷信么?”
  “我可记得你当初甘冒风险收留郑氏之事呢。”秦琼不客气的道。
  秦琅不免脸红,当初年少轻狂,做事不经大脑,全凭一时意气。想到郑十三娘,他又不由的黯然,这个女子很特别,谁曾想到后来入宫后,却会这般早就香消玉殒呢。
  “年轻人风流好色,我能理解,只是有些事情得有个度,不能越线。我秦家虽不如五姓七家那般名门大阀,但也是传承数百年,家规严格,你不能年轻得意,就忘形了。”
  秦琅沉默了一会。
  “阿爷这两年在京中,觉得太子行事如何?”
  秦琼愣了一下。
  “太子长大了。”良久,他只说了这么一句。
  “嗯,是长大了,也乱来了。”
  秦琼道,“其实倒也还好,毕竟太子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这几年圣人给东宫的权力越来越大,太子经常监国摄政,而且雍州府也都由太子亲领着。”
  承乾手里的权力大了,事也做的多,当然就可能会有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就算是当今天子,也并不是每件事都做的完全对十分好的。
  就比如说郑十娘,她就死的有些让人扼腕叹惜。
  “六皇子齐王李愔,那才叫飞扬跋扈,为非作歹,不听教诲。”秦琼说起那位跟老四三兄弟差不多大的皇六子,不由的摇头,那位现在长安城是出了名的顽劣。
  李世民都不止一次的骂他禽兽不如。
  相比之下,承乾虽然让不少人觉得有些失望,但其实也只是期望过高,突然有了落差而已。
  “事情只怕没有那么简单的。”秦琅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民间也还有一句老话,一顿饭教坏一个崽,一顿食也能惯坏一头猪。
  “阿爷这两年在京,经常陪伴圣人身边,圣人对魏王泰,究竟是何心思?”
  秦琼没料到秦琅问这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