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1505

  如果皇位交接的还比较平稳,站错队也许还不会太惨,可如果皇位交接过程十分激烈,甚至流血政变,那站错队的可能就要牵连到整个家族。
  这是以前秦琅一直想要避免的,所以他很用心的去辅佐承乾,就是希望承乾这个嫡长的皇太子能够稳稳当当的继位,这样不会有厉害的夺嫡党争,他们这些人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凶险的麻烦。
  可谁料到,十年了,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房玄龄是个稳重的人,他不至于吧?”秦琼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有些天真。
  秦琅只能说秦琼这些年远离政治中枢,敏感性不行了,或者说他很不愿意去参与这些,就如当年他虽是秦王府心腹,却还想着能够避免皇家骨肉相残一样。
  “阿你,你莫要忘记,梁国公当年可是圣人夺嫡的坚定支持者啊。”
  老房当年坚定坚持李世民夺嫡,甚至是最后关头流血兵变计划,他也是主张者,所以别看平时老房为人和气,对谁都十分客气,可老房骨子里也不是什么善茬的。
  能在朝堂上稳坐十年首相之位的,本就不是什么一般人,那可是非常残酷的朝堂之上,多少人盯着那位置,稍有不慎,那就是粉身碎骨的。
  老好人,绝对当不了十年宰相。
  当年房玄龄能一心拥李世民夺嫡,今日他为何就不会早选定李泰,准备拥这位夺嫡呢?
  毕竟承乾虽是嫡长,但这两年表现并不算好,尤其是跟李泰相比,就更有差距了。
  房玄龄天天呆在中枢,经常陪着皇帝,他比别人更能清楚的感受到两位皇子的差距,尤其是皇帝的心意,所以他下注魏王,也不稀奇。
  人到了房玄龄这样的位置,有几个能够跟秦琼一样淡泊名利?
  房玄龄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子孙,为家族着想,他是宰相,可若是站错了队,将来在新朝他和房家也是很危险的,君不见武德朝的裴寂,那也是当了九年首相的人,太上皇第一心腹,最终在贞观朝的下场多惨?
  一次次的被打压,最后致仕勒令回老家养老都还没被放过,依然被定了谋反罪,流放西南,最后还死在西南夷人手里,死的可谓是不明不白,他的家族子弟皆被除籍流放边地,女子大多没入掖庭。
  这可是前车之鉴啊。
  老房也没的选择,不想重蹈裴寂的覆辙,那只有提前就下注到赢家那边,早就站好队。
  只是老房凭什么就认为太子一定会被废,凭什么认为魏王一定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只是他的想法,还是他从李世民那里看出端倪了?
第947章
各为其主
  秦琅回朝,进封司空,加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太子詹事,摄兵部事。
  因在国丧期间,卫国公府闭门谢客,倒也没有人来吃闭门羹,这个时期也不方便往来。
  接下来几日,秦琅先到政事堂报到,与几位宰相们负责中枢事务,当前第一要务还是送灵献陵,为大行太上皇帝安葬入土。
  一切都算有条不紊。
  政事堂里温彦博、杨师道这老伙计回来,跟大家倒也处的还算表面和气,堂议过后,各自散去。
  秦琅回到自己的公房,刚坐下。
  长孙无忌就先进来了,“你几年没在京了,也不知道你这里还有没茶叶存着,便给你拿了一点来,尝尝我这茶叶,皇后赏的义兴紫笋,味道偏淡,但香味不错,回甘,茶汤也清。”
  “顺便给你带了套义兴紫砂壶茶具,也是皇后赏的,用来泡这义兴紫笋绝配。”
  秦琅笑着将他迎进来。
  屋里有一个壁炉,里面的松木劈柴毕毕剥剥的燃烧着,发出温暖的橘红色火焰。
  这种壁炉,算是早前铁皮炉子的进化版本,烤起来更舒适,而且同样无烟,也能坐水煮茶,甚至能烤山药。
  长孙无忌也不客气的坐在炉前,秦琅便提起水壶冲泡他拿来的紫笋。
  “温仆射就喜欢烤银炭,还要直接把炭炉上罩个竹笼,直接把脚放上面烤,还要盖个毯子,老气横秋的烤法,不温不火的,哪有这壁炉烤的舒服。”长孙道。
  沸水冲入,紫笋在水里翻转。
  秦琅把第一泡茶直接倒掉,算是洗茶。他爱喝绿茶,一般不洗,但是待客,还是会冲洗一遍。
  绿茶冲洗后,会少许多香味,甚至口感也不够醇,这不像是普洱。
  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茶上,他过来也明显不是真来喝茶的。
  “三郎一会要去东宫吧?”长孙无忌问。
  “我昨日回京,圣人便召我入宫,出来时,我与殿下在宫前相遇,在马车里坐着聊了几句。”秦琅一边冲着茶,一边道。
  长孙无忌转头瞧了眼门口。
  “聊了什么?”
  秦琅笑笑,“聊什么估计长孙公也能猜到。”
  “你怎么说?”长孙无忌盯着秦琅,一边端起茶杯就往嘴里送。
  “小心烫嘴。”
  话落,长孙已经烫了嘴,他连忙放下茶杯,有些恼。
  “长孙公,心急不得啊。”
  长孙无忌叹气,“如何能不心急啊,这几年,你在岭南我在西域,忙着为大唐开疆拓土,征服蛮夷,倒是一时大意,忘记京中的太子殿下了。我现在心里堵的慌,你要是能早点回来就好了。”
  承乾一心想要休妻,这事越闹越厉害,已经有些不可收拾了。
  之前长孙无忌也不止一次劝他忍一下,可自从得知苏氏不能生后,承乾便不愿意忍了。
  “都是侯君集那个王八蛋,若不是他女儿那个狐媚子一心蛊惑太子,太子也不会这么犯浑。如今这事已经闹的沸沸扬扬,遮都遮掩不住了,已经有官员开始弹劾太子了。”
  长孙无忌气的压低声声狠狠道,“要我说,就得向圣人讨道旨意,直接赐死那个侯氏狐狸精!”
  秦琅摇头。
  “万万不可,殿下如今血气方刚,正是顺毛驴的年纪,顺的逆不得。他现在最宠侯氏,若是长孙公让圣人赐死侯氏,只怕就会结下死结,这不是解决事情之法。”
  长孙无忌无奈,“该说的我也说过了,该劝的也劝过了,可奈何他就是听不进去,我能奈何,眼看着现在非议越来越多,圣人眼中不满一分增加一分,我也很急啊!”
  “急也不能这样做,越逼太子就会越拗,到时犯起倔干出什么糊涂事来,后悔的还是我们!”秦琅耐心劝说着,“还是得找机会好好开导一下太子,苏氏这事急不得,得慢慢来。如今大家都盯着,稍不有慎,可是会出大乱的。”
  “是啊,有些人一直盯着呢,巴不得出乱子。”长孙说这话的时候,用手指了指房玄龄的公房。
  “我没料到,他居然是这样的人,居然背后捅我们的刀子啊,当初我们也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长孙无忌明显也很清楚房玄龄并不支持承乾这事。
  他突然凑近来一些,“三郎,咱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太子要劝,可一时半会也劝不动,我们还得防着那些两面三刀的人,对这种人,就得下狠手,敲山震虎,杀一儆百,否则在他们带动下,只怕会越来越严重,绝不能开这个口子。”
  “咱们想办法,把他干下去。”
  秦琅却只是捧着茶杯没接话,房玄龄跟长孙无忌都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长孙无忌还是皇后的哥哥,因此属于外戚,李世民有时用起来还得有些顾忌,但房玄龄却没这种顾忌,因此这些年一直都是居于首辅之位,就算如今李世民调整中枢三省的地位,加强中书门下地位,把尚书省排到最后,可想轻易的去房玄龄仍然太难。
  “房玄龄在中枢为相十年,肯定也办过一些有问题的差事,咱们揪出来一件,然后让人弹劾他,把他掀下去,罢了他的相职。”
  “长孙公,房相在朝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圣人心中的地位,你我可是非常清楚的,除非是铁证如山的谋逆做乱,否则,轻易是动不了房公的,甚至可能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不值得。”
  “那就告他谋反之罪。”长孙无忌恶狠狠道。
  虽然曾经是并肩战斗的伙伴,可如今大家各为其主,也就没有什么客气可言了。
  既然房玄龄非要弃太子而支持魏王,那就别怪他长孙无忌不客气,虽说李泰也是他亲外甥,但事关储君之事,长孙无忌也没法两面兼顾的,他也只能选一边。
  “有证据吗?若是没证据的诬告,最后可是要反坐,后果很严重的。而且如果我们来弹劾房相谋反,圣人估计都不会去深究,只会认定是我们互相倾轧,最后可能是各打五十大板,事情不了了之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你就要眼看着他们咄咄逼人?”长孙无忌也恼,承乾不争气,秦琅不帮忙。
  “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两个办法,上策,我奏请圣人,辞去东宫太子詹事一职,荐举由房相兼任太子詹事,并加太子太师,并把他两个儿子房遗爱房遗直都调到东宫任职,这样一来,就能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房公支持太子,房家支持太子。”
  长孙无忌听了却皱眉,“房玄龄这人我很了解,表面和气,其实是个笑面虎,决定的事情是很难更改的,都是一条道走到黑,当年我们支持圣人,不管建成如何收买拉拢,他也都不曾改变过,如今想这么就把他拉过来,只怕难。”
  “你还有一个办法呢?”
  秦琅喝了口茶,“总得试试才行,至于另一个办法,就是下下之策了。萧瑀和杨师道不是支持吴王吗?那么他们不仅是太子之敌,也一样视魏王为敌,我们可以找个人提醒下萧相杨相,让他们先斗起来就好。如果能收集到一点魏王或者是魏王党核心的一些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弹劾。”
  “驱虎吞狼?”长孙无忌不由的拍了一下大腿,“还是这招好,这明明就是上上之策,怎么能说是下下之策呢?”
  “长孙公可要想好了,如今总还是比较平稳的局面,这战端要是一开,只怕以后就是永无宁日了,到时可就斗争激烈了。”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事是他们先挑起来的,我们怕什么?谁敢来挑衅,我们就打谁,绝不让他们心存半分侥幸!”
  长孙无忌茶也没兴趣喝了,嘱咐秦琅有空多开导开导下太子,然后便匆匆走了,估计是想办法搜罗魏王党的黑材料,然后暗里交到萧瑀他们手里去了。
  秦琅坐着烤了一会炉火,一壶茶冲了三泡,寡淡无味了。
  他放下茶杯,回到书案前,拿起墨开始在砚台上磨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