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6/1505

  番满了还要纳资,就是交钱。
  当然,如果遇到战事等应召出征,自然也能算是番上时间,可以减去相应,加快速度。
  可就算是云骑尉只番最短的五年,并且运气好遇到出征打仗等且还幸存,攒够了番上时间,也出的起那笔不菲的纳资钱,也并不是直接就能授七品官阶的。
  大唐勋官虽体面,但在勋转阶的时候,除了番上和纳资的明确规定外,还有一条,就是得降等授阶,惯例是降三大阶。
  也就是视七品的勋官实际授阶的时候,最高只可授从九下品。
  正五品的勋官,最高可授正九品。
  而最高的上柱国,视正二品,但转授散阶时最高只能授正六品上。
  上柱国在大唐百万军中,都是万里挑一的顶级战士,可若无其它官阶职务,转散阶也只最高授到正六品上。
  大唐靠战功得上柱国的将士并不多,其中还大半是领兵将帅,真正说普通士兵能以军功录勋升转到上柱国的,那就更是百万军中都才能有一两个,可这样的兵王,也最多只能授到正六品上。
  所以勋官看似很荣耀,但普通百姓投军后,想从兵到官,还是太难太难了。
  而就算获得了散官,其实也只是才刚跨进了仕途的门槛。授得散阶,只是获得了一个出身,也就是做官的资格。
  有了散官之后,还得候选,对于勋官出身的府兵或募兵来说,就需要继续上番或纳资,直到最后获得官职,这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仕途。
  而勋官候选,往往比授阶还更难。
  秦不器也是大小十余战过来的,还参与了数十场剿贼平蛮的战斗,但现在也仅只有一个二转云骑尉的勋。
  衙内第八团旗手,平时在团中也算是享受军官待遇的,跟队副算是一级吧,但队副一般都是从九品职,且往往也都是正从九品的官阶在身了。
  他这个旗手却既无阶也无职。
  这些,跟一个蛮子其实也说不清。
  他们眼里,视七品跟七品,不知道区别在哪,只有秦不器才知道,这个视七品其实距离真正的七品到底差了多少。
  “环姓,倒还真是少见。”
  “我们大小环寨皆姓环,据传祖上曾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宫禁军环列之尹,其后人便以环为姓氏,环姓郡望淮南,在两汉时还很兴盛,我们两环寨据说是在东汉初时,淮南环氏一支随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战,曾北击乌桓,西破陇羌,南征交趾,打到过天南。
  后来马伏波征黔中五溪蛮时病逝,我们的祖先便留随军留在当地,后来渐渐往西南迁移至此,有了如今的两环寨近三千户环氏子孙。”
  秦不器倒是大为惊讶,本以为姓环,只是跟韦姓侬姓等一样,是他们随便取的一个姓,谁知道还这么大有来头。
  这么说来这些人倒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百越的人的南蛮,反而是跟冯宁爨谢等一样,在几百年前随中南王朝南下开疆拓土的汉人先民了。
  可看着他们现在那模样,确实找不到什么淮南环氏的样子,更别说楚国环列之尹的王宫禁卫官的半分气势了。
  他们早就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里,泯然于众蛮也。
第981章
祁连山下埋伏兵
  “报!”
  祁连山下,一骑飞至。
  “报大汗,找到唐军的踪迹了,汉蕃步骑共计八万,已出鄯州界,目前正在海晏城休整。”
  胡骑面前,数十骑林立。
  为首者正是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的同父异母兄弟,曾经在野马台滩杀掉了自己丈人天柱王降唐,被封为河源都督、河源郡王的慕容承。
  “才刚出鄯州?侯君集不是早就起兵了吗,这是打仗还是游猎,这么磨磨蹭蹭?”
  “唐国太子李承乾与诺曷钵同行,唐太子沿途打猎,游山玩水,所过之处,还让侯君集到处为他寻找美人,经常走一天停三天……”
  “哈哈哈,这真是天佑我也!”
  慕容承哈哈大笑,“吐谷浑大汗的子孙们,吐谷浑汗国的勇士们,报仇血恨的时候到了!”
  他拔出刀在自己的脸上划了几道口子,任鲜血流下,又削下一条发辫,举着对天起誓。
  “唐国背弃昔日与我吐谷浑之盟约,攻我部落,夺我子民,抢我牲畜,占我土地,甚至还杀害了我的父亲,如今,血债血偿,我必将亲手割下李承乾的首级,挖出他的心肝来祭祀我父汗在天之灵,来告祭那些被唐人杀死的吐谷浑勇士们!”
  “复仇!”
  慕容承的身后,漫山遍野都是吐谷浑人的帐篷,遍地的牛羊,无数的牧民牵着战马,挥舞着长矛短刀,齐声高吼着复仇。
  ……
  广西。
  宜州,龙江。
  大环寨前的竞技比赛,完全就是碾压,唐军派出的选手,碾压了一个又一个蛮子,不仅在骑马、射击,击剑这些项目上打的蛮子体无完肤,就是在游泳、划船这样的项目上,长于龙江畔的大小环寨蛮子,都一样不及。
  唐军派出的选手包揽了所有个人的金银铜奖牌,另外团体赛也都勇得第一,陈宁杨冯等这些岭南土豪客则争夺第二,要不是团体赛官军只能派一队,前三一样都要落入官军手里。
  比赛进行了三天,热闹非凡。
  唐军们除了第一天还保持阵列,耀武扬威,第二天开始,完全就成了运动联欢会了,换上了轻松些的便袍,悠闲的享受着眼前的热闹。
  蛮子们被一次又一次的击败,打的他们一点自信都没了。
  不仅是大小环寨,就是其它那些征召随军而来的蛮酋俚帅豪强们,也都被震慑的不轻。
  就相当于拿着把大铁锤,将这些人原来的那点小自信小狂妄,一锤一锤的敲碎,然后一直敲一直敲,敲到碎成了粉尘为止。
  “秦不器。”
  比赛全部结束,秦琅亲自为胜利者颁奖。
  秦不器在这三天的比赛里,表现抢眼,这家伙不仅凭一把七尺双手大剑暴虐蛮子,而且后来还参加了赛马、划船、游泳、射箭、投矛等多个项目,一个包揽了十三个单人项目的金牌。
  一块金灿灿的金牌,用一根红绸拴着,这些临时打造出来的金牌,纯金打造,每个重达二两,上面还铭刻着文字。
  秦不器激动的弯下腰低头,让卫公帮他戴上金牌,戴好后,他忍不住拿起金牌放嘴里咬了一口,留下了两排牙印。
  “放心,这都是足金,比开元金币还要足。”
  金怕石头银怕火,纯金较软所以做为货币来流通时,其实是加入了银铜混铸,这样既增加了金币的韧性又增加了耐磨性,另一方面,朝廷通过这种控制成色含量的办法,来控制金银币的成本,保持铸币的利润空间,让毁币融铸成器的人无利可图。
  但又不能成色太低,否则既会导致信用降低,也会让私铸盗铸风险加大。
  因此,朝廷的金银币一真是控制在成色八成八左右。
  虽然贞观改革以来,金银币大量铸造,且以标准面额使用,不得毁损剪取使用,但金银毕竟很贵重,一般人平时也用不上金银,尤其是金币。
  近年工商大兴,钱热起来。
  金银越发贵重,过去是一两银折铜钱一千五,一两金折银五两左右,折钱八千。
  金银比例一比五。
  但是随着海贸大兴,海外胡商们也看到了商机,开始大量的把白银运来大唐,这主要就是因为在海外,许多外国金贵银贱,相差巨大。
  比如说在法兰克国,金银比价达到了一比十三,甚至有时一比十五,在东罗马、西哥特、波斯等国,也大致是在这个水平左右。
  大唐一比五的金银比,这就是巨大的商机。
  最早是一些聪明的胡商贩运香料、奴隶等值钱的东西来大唐,换取黄金瓷器丝绸等运回去,再换成香料、白银等运来。
  后来有人就干脆只做金银倒卖,一箱箱白银运来,一箱箱黄金运回去。在大唐用五比一银换金,到了西方,再用一换十二十三的金子换银,这般来回的折腾,甚至比贩卖香料还赚钱。
  后来大唐很快发现了这个漏洞,立马出新规堵上,禁止金银铜钱,以及金银铜器流出境,严厉打击。
  后来又出了许多新规,甚至金银比例也开始调整,逐渐接近国际金银比价,从一比五,到一比六、一比八,直到如今大致稳定在一比十。
  大唐仍然继续禁止金银铜币和器物出口,但却允许进口。
  这给了许多胡商们继续倒卖赚钱的机会,但大唐很欢迎这些真金白银的流入,如今倭国是大唐最大的海外铜料和银料进口国,天竺、波斯、罗马、法兰克等成为主要的黄金进口地。
  大唐体量巨大,虽然每年大量流入金银,可在以贵金属实物货币为主的经体制下,这些流入的金银铜主要被用于铸造货币,并在大唐流通开来,甚至渐把海东四国也纳入了大唐货币流通区,巨大的需求,使的这些海量的金银流入后,虽然改善了钱荒,但却并没导致金银的贬值。
  一枚成色百分之八十八的开元金币,能换十枚开元银币,能够兑换两万铜钱。
  金铜比由过去的一比八,到现在一比二十,铜钱其实并没贬值,依然十分坚持,只是金大幅度升值了许多。
  所以如今百姓对于金币、黄金更加喜欢。
  只是朝廷对金银币的管理很严格,禁私藏囤积超过数量的,且对黄金器物的拥有佩带,也更加严明了等级。
  没有身份的平民,只能戴限定的少部份金饰,金器不许私有,而贱民奴隶,连金饰的佩带资格都没。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保障黄金做为货币的属于强化,更好的做为货币流通。但这也更进一步的提升了黄金的社会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