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456

  牛有道点头:“好,大哥这话我记住了,公是公,私是私,若有机会我定把这句话送还给大哥,还望大哥到时别怪罪。”
  封恩泰苦笑摇头,摆了摆手,不想再谈这个,有些事情他身为天玉门弟子也不好胳膊肘往外拐,多说无益。
  稍等一阵,商朝宗和凤若男也回来了,凤凌波和彭玉兰夫妇亲自送了出来。
  到了众人面前,彭玉兰当着众人的面,叮嘱女儿恪守妇道好好照顾丈夫之类的。
  旁观者大多听出了点别的味道,这是知道自家阴谋夺权做的不地道,说点好听话聊表歉意安抚商朝宗还是怎的?
  其实凤凌波夫妇也知道,这边摆明了在联手打压和欺负商朝宗,女儿却是嫁给了商朝宗的,商朝宗回头真要拿他们女儿出气的话,女儿的日子也难过。可有些事情也管不得那么多了,总有一头要做取舍,女儿毕竟是嫁出去了,两个儿子的前途却是摆在眼前要争取的。
  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无非是自家好了也能关照女儿。
  凤若男心中苦的很,娘家这样做,让她情何以堪,她今后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商朝宗,商朝宗养几个小妾的话,她又能说什么?
  凤凌波站在了牛有道的跟前,笑道:“牛有道,好久不见,果然是年长了,比之当年少了几分青涩。”
  牛有道笑回:“的确是好久不见,凤都督气色可比当年见时好多了,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说来,我还真是凤都督的福星。”
  凤凌波哦了声,问:“怎讲?”
  牛有道:“凤都督试想,我第一次见都督,都督嫁女儿,可谓大喜。这次再见都督,又见证了都督手握五郡兵马统调大权,这又是一喜。这般一盘算,我可不就是凤都督的福星吗?看来凤都督要与我多见见面才好。”
  凤凌波嘴上笑呵呵,心中却呸了一声,嫁女儿当时是觉得大喜,回头就发现被坑了,这厮还有脸提那事?
  当初他一直以为是蓝若亭出谋划策干的好事,直到后来风闻了牛有道的种种事迹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受了牛有道的蒙骗,哪是什么蓝若亭,分明就是这厮干的好事。
  两人相视而笑,目中皆有意味深长神色。
  青山郡来的一群人就此下山离去,封恩泰也给面子,硬是将一行送下了山。
  另三位郡守倒是没那么快离去,又在天玉门逗留了小半天才走人。
  几人走时,已是傍晚时分,凤凌波夫妇暂时没有离开的意思,要小住几日。
  有些事情要等到天玉门这边做最后的协调,谈好的事情需要有落实下去的计划。
  落霞满天,山水一色,凤凌波夫妇陪同在彭又在的身后,一起走上了山巅饱览美景。
  眺望红彤彤半落天涯的红日,彭又在道:“你们那个女婿怕是对你们夫妇有了意见。”
  彭玉兰道:“父亲就算将他彻底免职,他也只能是认了。”
  “认了?”彭又在偏头斜她一眼,继而又看向凤凌波,“商朝宗手上那二十万人马,让你立刻上手,你能控制住吗?”
  “这……”凤凌波略显犹豫,最终回道:“商朝宗若是能配合的话,自然能控制,若是不肯配合的话……商朝宗在两郡立足之后,宁王商建伯一些失散或躲藏的旧部以蒙山鸣为首,都陆续现身投靠了商朝宗,这些人都是统兵治军的能手,死忠于商建伯,如今自然也忠于商朝宗,这二十万人马其他人怕是没那么好驾驭。”
  彭又在又看向了女儿,那眼神仿佛在说,你都听到了?冷笑道:“二十万人马,不是一碗饭,你以为谁想吃都能吃下去?胃口不好会撑死人的!逼得狗急跳墙的话,商朝宗一句话就能让五郡大乱。他背后还有那个牛有道,那家伙也不是什么善茬。”
  彭玉兰:“父亲,照你这样说的话,就算打下了南州,他手上握着二十万人马,我们照样不好办。”
  彭又在:“现在地盘施展不开,的确不好动他手上的兵权,再者为了保障攻打顺利,还要倚仗他手上的人马,尤其是英扬武烈卫,所以不能逼之过甚,得稳住他。待到战事一起,兵马统调的指挥权在凌波手上,硬仗都交给他的人去打,能消耗掉他手上的一部分实力。等到战事结束,已趁着战时将他的人马都四处调遣开了,凌波可调集人马将他的人马进行切割控制,只要将他的人马给切割控制住了无法再聚众闹事,就能解除掉他的兵权。”
  彭玉兰恍然大悟。
  彭又在转身,“所以你们夫妇现在要极力安抚他,要稳住他,要让他放心,不要激怒他,放低姿态,一切都要等到打下南州再说,明白吗?”
  “是!”夫妇二人点头应下,凤凌波随后又问:“父亲也说了那个牛有道不是善茬,事后这个牛有道怎么处置?”
  彭又在冷眼道:“这个不用你操心,你做好自己的事便可。”
  对天玉门来说,战后只要拿下了商朝宗,只要大局已定,只要牛有道对南州大局没了影响力,牛有道的事情倒是好办了。
  夫妇二人离去时,封恩泰和陈庭秀来到,与夫妇二人错身而过。
  走到彭又在身边,封恩泰回头看了看下山的夫妇二人,叹了声,“掌门师兄,说句您不高兴的话,平心而论,论能力,凤凌波未必比得上商朝宗那边。”言下之意似乎在问,真的要把南州交给凤凌波来坐镇吗?
  陈庭秀嗤了声,“封师弟,打下南州后,咱们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人,不是商朝宗那种野心勃勃、穷兵黩武之人,其中道理你应该明白!”
  ……
  武历五二七年,年末。
  青山郡郡城,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做着除旧迎新的准备。
  又是一年好光景到年终,庸平郡王的治理下,百姓温饱安康,让整座郡城在年终都蒙上了喜庆气氛。
  大人忙碌,小儿在街头嬉戏追逐,贩夫走卒川流不息。
  郡守府的阁楼上,大块头的凤若男一身女儿妆,独自凭栏眺望,听着府外的嘈杂声,不断有百姓高喊感谢商朝宗的声音。
  要过年了,两郡进行了全面梳理上报,对所有在籍的特别困难的百姓发放一些粮食,至少让百姓过年能吃上一顿,不求吃好,至少能吃上一顿饱的。
  青山郡郡城的粮食发放点就在郡守府外。
  外面的感谢声却化解不了凤若男眉宇间的哀伤,有件事情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娘家那边居然物色了一对美婢送给商朝宗……
  庭院内,商朝宗亲自推着轮椅,推着轮椅上的蒙山鸣走动,回家过年的商淑清和蓝若亭在一旁陪同。
  听了听外面的动静,蒙山鸣问了声,“王爷,牛有道那边还没动静吗?”
  商朝宗摇头:“一直没离开过,也不见与外面任何人有什么来往,清儿在那边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准备。他还是那句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我们顺着天玉门的意来。”
  蒙山鸣叹道:“这位道爷是真沉的住气啊,但愿他是真沉的住气。”
  这话听着有点矛盾,商淑清却知道是什么意思,出声道:“蒙伯伯大可放心,道爷既然说了会帮忙,应该不会坐视不理,我倒觉得他没什么动静反而是说明他有把握,真要是动静太大,我反而要提心吊胆。”
  蒙山鸣:“郡主,不是不信任他,而是把二十万弟兄的将来压在对他的信任上,这无异于赌博啊!为将者,这样做合适吗?按理说,我们应该早做另一手的准备,可他又不让我们妄动。”
  商淑清沉默……
  茅庐,庭院中,牛有道拿着花洒给盆里的一株黑牡丹浇水,叶子上沾染的灰尘令他皱眉,回头看了看远处灰蒙蒙的天空。
  “皱着眉头干嘛。”管芳仪走了过来。
  牛有道:“灰大了不少。”
  管芳仪:“那边的匠作营日夜烧火赶造兵器闹的。”
  浇完水,放下花洒,牛有道踱步出了山庄,站在山庄外看向烟雾升腾起的方向,嘀咕自语道:“忍了几年终是忍不住了,看来是风雨在即!”
第四一四章
游说逍遥宫
  管芳仪出现在他身边,“要开战了吗?”
  牛有道:“对天玉门目前的实力来说,吃下南州有些勉强,可只要拿下了南州,天玉门这个修行门派就进入了另一个层次,彭又在将会成为天玉门有史以来最浓墨重彩的一任掌门,继任者除非有更大的成就,否则难以否认彭又在的功绩,南州怕是要被彭家的后人占据许久,对彭又在来说公私兼顾,势在必行!而南州对商朝宗来说,是实力扩张和登上更大舞台的必经跳板。天玉门忍不住了,商朝宗也忍不住了。”
  管芳仪叹道:“战火一起,有些人能如愿,却又不知多少人将要家破人亡。”
  “在这乱世感叹这个没任何意义,走,去看看。”牛有道抬手指了指匠作营方向,两人一起飘然下山。
  山下,遇见袁风等人驾马驰骋而来,牛有道伸手拦了一下,要了两匹坐骑。
  如今商朝宗手头的战马数量宽裕了,这山中也留了几百匹给这里的人备用,对袁罡等人来说正合适,主动要求打理,手下人员长期在马背上磨合。
  两人翻身上马之际,牛有道多瞅了元大湖和谷有年一眼,对这两个缺胳膊少腿的老头,既然是袁罡带来的,他也没过问过什么。
  他与管芳仪只是顺手找个代步工具而已,没有驰骋,不疾不徐地骑马晃悠出了山谷。
  管芳仪裙袂飘飘,手摇团扇在马背,美目左顾右盼,潇洒悠哉。
  抵达匠作营,马扔给守卫看着,两人入内参观,只见抹过油防锈的成捆刀枪装车,还有一叠叠战甲成捆,都在陆续装车押运出去。
  空气中充斥着烟火味,有木匠在组装攻城用的抛石车。
  砰!山后传来的骤响吸引了两人过去一看究竟。
  来到山后,只见一排攻城弩排列,工匠正在进行测试,一支精钢长矛装入射槽内,几人合力手拽脚蹬很是费力地上了弦。随着一名工匠挥舞木槌一砸机簧,砰一声砸响,长矛瞬间呼啸而出,咣正中对面石壁上用漆涂抹过的射点。
  碎石哗啦掉落,颤微微的长矛狠插了一截进入石壁,这威力实在是不小。
  管芳仪看的眼皮直跳,道:“大军作战时,这东西对修士的威胁最大,金丹以下修为的修士根本扛不住。”
  ……
  燕京,同样年味渐浓,穷也好,富也罢,都要迈过这年关。
  大司空府邸,南州刺史周守贤跪地俯首,额头抵在地上,对着端坐在案后的大司空童陌啜泣。
  本是车拉马拽了礼物来送年的,说到难过处,却是忍不住哭泣。
  童陌叹道:“周兄,不至于如此,快快起来。”
  周守贤抬头,哽咽,指着门外,“相爷,南州下五郡,准备多时,大量囤积粮草和刀兵,整日秣马厉兵,刀已经磨利了,箭已在弦上,随时要挥兵北上吞并南州,下官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朝廷若再不出兵增援,悔之晚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4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