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1456

  金甲老将朝樊秀冷哼一声,坐下了。
  此人乃赵国大都督,统领赵国兵马大权,职位相当于燕国的大司马,满门忠烈,父子两代包括他在内,有三人皆为赵国大都督,可见赵国对庞家之厚待。
  只是庞家的运气似乎有些不好,其父任赵国大都督时,与齐国一战,死于如今的齐国上将军呼延无恨之手,连尸首都未找回。其兄接任大都督之位后,与燕国一战,又被宁王商建伯逼入绝境,绝境中不肯被俘,拔剑自刎,尸首还是如今的太后商幼兰出面从燕国手中讨回来的。
  庞腾此番来,知道有一场口舌之争,特意穿了一身战甲来。
  其实是海无极让他来的,最近朝中议论纷纷,海无极不胜其扰,让庞腾来辩。
  七国当中有两位统揽兵马大权的大都督,赵国的金甲庞腾,宋国的银甲罗照。
  庞腾年过六旬,年岁已老,迟暮之前欲报赵国对庞家之大恩。
  罗照十四岁从军,十八岁率部与燕国英扬武烈卫交锋一场,全身而退,得以天下扬名,被宋皇收为义子,赐予银甲战袍,二十三岁便擢升为宋国大都督,如今也才三十三岁,文武双全,加之相貌俊俏,妻为绝代佳人,真正是意气风发,一代风流,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有大臣站在樊秀那边,出声道:“大都督,攀大人也是一片为国之心,一旦韩宋坐大,我赵国危矣!”
  庞腾横眉冷眼以对,“坐大?如今的局势,诸国皆卷入其中,韩宋想坐大没那么容易,诸位多虑了。现今,我赵国坐等粮草战马送上门来,哪找这样的好事去,岂可错过?送上门的军需可就近囤积,坐等韩、宋、燕三国消耗下去,待三国虚弱不堪之际,我赵国可趁势横扫,夺三国如探囊取物,如此大好良机岂可错过?”
  那大臣问:“齐卫岂能坐视?一旦趁我出兵,后背偷袭,如何是好?”
  庞腾:“晋国虎视眈眈,齐卫必不敢倾巢而出,最多出一小部联军施压,我可派一部人马纠缠骚扰迟滞,尽量拖住,大事可成!”
  樊秀沉声道:“大都督,凡事岂能如你想的这般美好,若出变故,如何是好?陛下,老臣还是那句话,目前的局势不可轻易改变,否则将万劫不复啊!”
  “一群朽木,胡言乱语,不知军事,难以开窍。”庞腾又站了起来,朝海无极拱手道:“陛下不必理会这群酸腐,目前无论如何不能出兵,只可坐视,无论是向韩国施压,还是最终出兵横扫,主动权皆在我手,哪怕是打不成,坐视东三国消耗到哀鸣,对我赵国也是好事一桩。”
  海无极嗯了声,对众臣道:“庞老将军此计甚妙!”
  ……
  晋国皇宫大殿内,取暖的火盆座座,在座皆是核心大臣,级别不够的难以涉及高级机密。
  计划不如变化,许多事情是随着形势而变的,邵平波同样在舌战群臣。
  晋国虽穷,志却不穷,民风强势,对赵国坐收三成输送燕国物资的事耿耿于怀,尤其是对晋国如此忍气吞声向赵国低头更是不满,群臣吵的不行。
  “过刚易折,一味刚强不可取,当刚柔相济。赵国庞家,两代蒙羞,庞腾性情刚烈,久有雪耻之心,海无极雄心则如干柴,若有机会,庞腾必将其吹燃,一发而不可收。给赵国的三成物资不是肥肉,而是送给赵国的断肠药,让他积蓄下大批物资,正是为了壮其胆、促其行。”
  “此时赵国必然坐视东三国消耗,待时机一到,海无极必然出兵横扫。齐卫忧心赵国坐大,又忌惮我晋国,只敢以小部人马东征施压,定然难以挽回赵国不肯错失千载难逢良机之雄心。我等可坐视,坐视三国消耗变成四国消耗。坐视下去,眼见赵国要坐大,齐卫绷不住必然要来求我晋国商谈。”
  “我晋国可趁此良机,约齐卫组成东征联军,此等关口,四国已疲耗虚弱,两国必然答应一起瓜分四国,如此一来,我晋国被齐卫封锁多年之局势可破,地广人多有了资源积蓄实力,再伺机收拾齐卫不在话下……”
  一身银狐裘披的邵平波踱步在在座的群臣之间来回,侃侃而谈,可谓光芒四射。
  高坐首位的太叔雄不时打量群臣,见群臣皆露出了若有所思神色,不禁微微一笑。
第六三一章
执行不力者,灭!
  江畔大船小船无数,对面便是燕国,两军隔江对垒。
  宋国大都督罗照,相貌俊逸,身材高大,有玉面郎君雅号,一身银甲临江岸登高,星眸远眺,手扶腰间宝剑,白披迎风猎猎,滚滚江水皱。
  看了一阵,扭头转身而回,有人牵来白马,罗照翻身上马,策马而去,护卫随行。
  回到中军帐内,正欲解下肩披,有人从身后靠近,为他卸甲。
  罗照鼻翼微动,目光低垂,看到从身后绕到脖子前的一双白皙解带柔荑,嘴角浮现一抹莞尔,锵一声拔剑,猛然转身,横剑在一身材瘦小的小卒脖子上,喝道:“哪来的刺客?”
  戴着毡帽的小卒吓一跳,惊慌抬头,露出花容月貌,见到罗照脸上戏谑笑意,立刻知道自己被耍了。
  本想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反倒被他吓一跳。
  哪还管什么宝剑不宝剑的,颀长白皙脖子立刻一抬,硬往剑锋上撞去,莺语道:“你杀我试试。”
  一口贝齿洁白,声音甚是好听。
  小卒不是别人,正是女扮男装的冯官儿,罗照的结发妻子。
  一身士卒男装,也难掩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绝色。
  两人相识于宋国京城,正是百花绽放的季节。
  罗照征战归来,率领人马入城,银枪白马,银甲白披,英姿飒爽,就在前头,不知引来多少佳丽羞涩私语。
  凌霄阁下山,京城游玩的冯官儿也因大军进城让路在人群中,从群众低语中知道了那银枪白马的将军是谁。
  本已从她身旁经过了,身后院墙里面的树上一声鸟鸣,引得罗照回眸一看,看到了路边的她,两人四目相对在了一起,便再难分开。罗照勒停战马抬手,大军停止了前进。
  罗照拨马而回,马蹄声踏踏到了她的跟前,居高临下看着她。
  尚是少女年华的冯官儿不服,傲然抬头对峙。
  打量一阵的罗照笑了,抱枪拱手道:“本将罗照,愿与姑娘白头偕老。”
  前后左右人群顿时哗然,而罗照已俯身,对她伸出了一只手。
  冯官儿有点脸红,鄙视道:“你好歹是宋国将军,如此无礼,丢不丢人?”
  “我不怕,姑娘怕吗?”罗照笑问。
  鬼使神差的,冯官儿伸出了手放入了他的掌中,继而一声嘤咛惊呼,已被罗照挥臂提上马来,抱入怀中同乘一骑。
  冯官儿随行大惊,喝道:“罗将军,不得无礼!”
  罗照哪管他们,在喝斥追赶声中单枪匹马而去,扔下了身后大军,纵马狂奔,直奔皇城。
  一路惊讶声中,数不尽的风流羡艳目光。
  将冯官儿带入宫中直面宋皇,请皇帝赐婚,开这口时居然连冯官儿是谁连名字都不知道,宋皇被他闹了个莫名其妙。
  幸好宋皇身边有人认识冯官儿,知道冯官儿是凌霄阁上任掌门的孙女。
  知道身份倒是好办了,皇帝的义子配凌霄阁上任掌门的孙女倒也算是门当户对,宋皇答应倒是答应了,不过却说要凌霄阁同意,毕竟冯官儿的身份摆在那。
  皇帝答应便行,罗照牵了冯官儿出宫时,被凌霄阁镇守皇宫的人拦下了。
  罗照递出手中宝剑给冯官儿,两人心有灵犀,冯官儿顺势拔剑而出,勒令凌霄阁的人退开。
  就这样,罗照将冯官儿带回了家。皇宫内派人来提醒,让罗照不要乱来,等凌霄阁答应了再说。
  罗照说错过了便要后悔此生,容不得凌霄阁反悔,先把人睡了再说!
  还真是说做就做,婚事是以后的事,当天就把洞房的事给提前办了。
  凌霄阁果然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了,都已经这样了,也只能是答应了。只是凌霄阁内不知多少弟子对这位前掌门的孙女倾心,谁能想到会突然被一个外人给摘了,许多凌霄阁弟子黯然神伤。
  宋皇也憋的够呛,本想将自己的女儿,一位公主嫁给罗照的,谁能想到一向稳重的罗照居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此时,罗照怕误伤,手中宝剑怀里一撤,看也不看,唰一声便已宝剑归鞘,换来胸前一双粉拳乱捶。
  罗照哈哈大笑,抓了她双腕。
  冯官儿笑问:“怎知是我?”
  罗照:“闻香识美人。”
  冯官儿窃笑不已。
  罗照却忽变得一脸严肃,“你怎么来了?”
  冯官儿明眸忽闪,双臂勾了他脖子,含情脉脉地仰望道:“想你了,伴你身边,为你红袖添香可好?”
  罗照摇头:“军中不容儿女私情,速归!”
  冯官儿脚尖一垫,樱唇印在了他的唇上,搂紧了他……
  帐外亲卫将门帘一拉,一排人守在了帐外,不让人靠近。
  春风一度,后帐内响起了琴声,薄衫蔽体的夫妇二人。
  罗照盘坐抚琴,披头散发的冯官儿脸颊潮红,趴他后背眯着眼,一脸享受的温情。
  抚琴中的罗照边说道:“军中不是儿女缠绵久留之地,易动摇军心,早点回京去。”
  冯官儿:“战事不知何日才能结束?”
  罗照:“到了该结束的时候自然会结束。”
  冯官儿:“我听闻久拖不决,已经与燕国对峙上了,这般劳民伤财熬着,不如早日撤军。”
  罗照笑而不语,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哪会轻易撤兵,就算打不起来也得耗一耗,有此消耗修行界实力的机会,诸国君上怕是都心知肚明,他身为宋国大都督焉能不体会上意,不轻易强攻正是如此。
  有些事情能意会者自然能意会,绝不能说出口,哪怕是夫妻,他也不能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14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