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1456

  玄薇第一时间露面见二人,轩阁内宾客落座,玄薇问来意。
  金令赞拿出一封信呈上,“燕国再次紧急求援,希望我们能再借一批粮食。”
  玄薇接手看过后,神情凝重,抬头,明眸扫过二人,“二位的意思呢?”
  金令赞沉吟道:“燕国的意思是,已经听了我们的意见让商朝宗主持战事,以战事或可取胜为由借粮。”
  南仁玉则摇头道:“施压燕国让商朝宗主持战事,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再借粮给燕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借出去的粮怕是已无再还的可能。”
  玄薇:“太尉的意思是,燕国必败?”
  旁听的唐仪略心惊,她毕竟是出自燕国,旁观燕国灭亡心有不忍也正常。
  南仁玉:“商建雄昏庸,竟干出临阵换帅的蠢事,若早有商朝宗聚集士气军心扼制住宋军,我们借粮尚可。现在宋军势如破竹,战局已到了这个地步,晚了,商朝宗怕是也无力回天,没粮,商朝宗再有本事这仗也没办法打。就算我们现在借粮,粮食运到,还来得及吗?战局如此,粮食送到,宋军已在燕国境内驰骋纵横,岂会轻易让粮食落到燕军手上?”
  玄薇沉默一阵,最终一声喟叹,“看来这燕国终究是走到了头,商建雄啊商建雄,燕国的千古罪人!但愿我卫国引以为鉴,不要步其后尘!”
  唐仪心中悲凉……
  晋国宫内,一群将领与晋皇太叔雄聚集在地图前,同样在议论燕国战事。
  得出的结论都差不多,燕国已走向末路,已不太可能是宋军的对手,何况还有虎视眈眈的韩国迟早要动手。
  诸将散去后,旁听的邵平波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太叔雄见之,笑道:“邵大人莫非还有什么意见未吐?”
  邵平波淡淡一句,“商朝宗既然重新出来主持战局了,那就说明得到了牛有道的允许,牛有道既然允许,就说明他不会坐视。”
  太叔雄哈哈大笑,“局势到了这般地步,又岂是他牛有道能左右的?邵大人多虑了。”
  邵平波略欠身,“此人手段神鬼莫测,陛下不可大意,也不得不防。”
  听他这么一说,太叔雄止住了笑,略颔首,“愿闻高见。”
  邵平波:“目前的局势正走向预判,接下来应该就是韩国出手,继而是赵国不甘寂寞。可万一牛有道使出了我们想不到的办法力挽狂澜,我们的计划便会破局,那绝非陛下希望看到的。何况陛下已有招揽牛有道之意,不将他避上绝路,他不会轻易臣服。因此决不能让燕国战事翻盘,若真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晋国留于燕军那边的人手可派上用场!”
  太叔雄立问:“怎样?”
  邵平波平平静静道:“伺机刺杀商朝宗和蒙山鸣!”
  太叔雄略眯眼,捋须中微微颔首……
  铁门关守军降后,宋军如开闸洪流,奔腾狂泻向燕国大地,燕国各路人马围追堵截,一一败退,宋军攻势无人可挡。
  尽管已传来燕庭重新启用商朝宗的消息,亦难当宋军攻势和燕军败势。
  一路大军前行,宋国大都督罗照银枪白马领骑在前,意气风发!
  此战,针对燕国的灭国之战若成,他将名耀千古!
  一骑疾驰来到,急报:“大都督,前方战报,燕国宫州、图州、浩州、伏州、长州五路诸侯人马停止了对我军的骚扰并后撤。据可靠消息,商朝宗已任命蒙山鸣为东征大将军,蒙山鸣如今已抵达长州人马驻地,紧急招了五位诸侯去见,预估要重新部署针对我军之战事。”
  “蒙山鸣亲自来了前线?”罗照手上银枪一举,大军立刻停止了前行。
  探子报:“回大都督,正是!领命为东征大将军,主持与我大军交战事宜。”
  闻听蒙山鸣来了,诸将面面相觑,人的名,树的影,在场的岂能没听说过蒙山鸣,想当年那位给了宋国多少屈辱,逼得宋国嫁出几位公主和亲。
  甚至可以说,宋国上下的大多将领都曾长期笼罩在蒙山鸣的阴影下,一听这名字,神经就有些绷紧。
  “燕山鸣,齐无恨!”罗照抑扬顿挫有声,抬头望天,悠然道:“蒙山鸣,此人我神交已久,只恨他退隐太早,一直引以为憾!如今有机会得偿所愿,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岂能不贺!来人,准备一份重礼,为本都督送予聊表心意。”语气中带了几分戏谑意味。
第六七五章
这般胜他,颇有些胜之不武
  送礼?众人讶异。
  谋士文悠好奇而问:“大都督要给蒙山鸣送礼?”
  罗照笑问:“难道送不得吗?人家年迈尚拖着残躯上阵,实在是让人敬佩,我等心胸不妨放宽广些。”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他笑容中藏着蹊跷,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
  凌霄阁长老苏元白驱马上前,笑问:“大都督准备送何礼物?”
  这边修士的心情大好,罗照自从指挥大军攻入燕国境内来,一连串的战事的确是打的漂亮,灭燕指日可待,因此各方修士对他都极为客气。
  “马!素闻蒙山鸣爱马,当投其所好,去将连将军送我的那匹马牵来!”
  罗照吆喝一声,立刻有人照办,不一会儿牵来一匹神骏白马,肌肉雄健,通体雪白,不见一根杂毛,正是铁门关守将连安山开关投降后送给罗照的礼物。
  有马还不够,罗照还命人当场给马匹简单缝制了一件外套。
  用白布缝制的马身外披一罩上,给人披麻戴孝奔丧的感觉,众人一个个神情古怪起来。
  文悠笑道:“大都督这礼送的可够‘吉利的’。”
  此话惹得众人哄然大笑,都知他说的是反话。
  “蒙山鸣不服老,且看我激他一激!”罗照说罢跳下马来,又要了笔墨纸砚,亲笔手书了一封送给蒙山鸣的信。
  旁人凑近围观了一下信上内容,皆呵呵笑个不停,外围的人翘首,也不知大都督写了点什么。
  马和信安排人送走。
  罗照随后又要来地图,召集诸将重新布置作战计划,诸将会意后,各自领命重新去做准备。
  宋国三大派的高层旁观后却有所不解,苏元白试着问了声,“大都督改变了作战计划?”
  罗照颔首,对几人解释道:“调戏归调戏,该重视的绝不可小视。蒙山鸣一代名将绝非浪得虚名,论沙场经验皆强过我等,用兵手段更是老辣多变,夺南州、攻定州皆可见此人宝刀不老,一旦让他理顺了燕国人马,我们继续与之周旋极易吃亏。再继续用对付一般俗人的办法与他交手实在是不合时宜,必须适时调整。自古以来,因疏忽大意而功亏一篑之事数不胜数,我等岂可步那后尘而悔断肠?我大宋以举国之力进攻,我等若疏忽战败,还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
  文悠深以为然点头。
  凌霄阁长老苏元白、血神殿长老东应来、裂天宫长老常飞相视一眼,没想到一个蒙山鸣的出现竟让罗照全盘改变了作战计划。
  之前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击败燕国人马,看点是如何调兵遣将与燕军厮杀取胜。
  如今的计划则是放弃和燕国人马厮杀周旋,一路只需攻克前方阻碍,直取燕国京城!
  东应来略有不解,请教道:“不打败燕国人马,取燕京又有何用,回头岂不是还要与燕国人马厮杀?”
  罗照摆手道:“非也!此乃最为稳妥的打法,蒙山鸣出手了,岂能再继续让韩国看热闹,也该逼韩国动手了。”
  三位长老又相视一眼,还是有些迷糊,搞不懂什么意思。
  文悠略琢磨一番后,捻须颔首道:“我想我应该明白了大都督的意图。”
  “哦!”罗照面露笑意,一副我倒要听听看的样子。
  三位长老也一起看向文悠,裂天宫长老常飞道:“愿听高见。”
  文悠在地图前来回踱步一阵,理了理思路后,指着地图细细说道:“如大都督所言,尽管我等胜券在握,但对上蒙山鸣依然不可小觑。蒙山鸣统军作战,与之缠斗交手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意外,与之缠斗并非明智之举,就算胜了,对我方的损害也难估量。蒙山鸣就算败,怕是也会想办法狠咬我们一口,一旦我们实力受损严重,事后与韩国瓜分燕国时必处于下风。”
  手又指了指西进取燕京的路线,“燕军粮草已面临窘境,蒙山鸣必然是想速战速决,我等不可让他得逞。西去,燕军几乎已无险可守,难挡我军势如破竹之势,我军可一鼓作气西去,不与周边骚扰纠缠。一旦燕京告急,燕国上下必慌,国都岂可失守?必然急令各方人马紧急驰援,蒙山鸣就算再能打,又能奈何?有心无力,也只能是追在我军身后。”
  “蒙山鸣所部粮草本就窘迫,这般将他溜上一溜,时间上再耗上一耗,就算追上我等,又能耗多久?到了这个时候,我军可与蒙山鸣部周旋,待他粮食耗尽,不战自败。而燕京一旦告急,还有一路人马怕是想不动都不行。”
  他又抬手指向了燕国北州一带,“燕京告急,东部人马为我所阻,眼见蒙山鸣部难以救急迟早要败,必急催北部人马来援。燕国北部防线一松动,韩国岂能错失良机?时机一到,必然出兵进攻!”
  东应来迟疑道:“倘若燕国上层弃京师而逃又如何?”
  文悠:“到了这个地步岂能由他?轻易来去乃各位法师的想法,弃京师而逃,难道能扔下所有朝臣不顾?京师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多少?又有多少家眷?哪是说逃就能逃的,必然要被我大军围困,必然要招北部人马来援。就算能逃,也不可能是一些修士带上一些高层官员逃逸,必然是要京师大军护送一批人逃逸,不可能扔下京师人马不要,敢跑,我部必追击,对方依然要急调北部人马救援。”
  “退一万步说,就算燕国修士带上了朝廷高层逃逸,能往哪逃?东部人马败亡在即,来了也不安全,只能是往北部重兵集结之地逃逸。到时我部不管他,了却手头事后,可直接在燕国境内圈地画界,韩国焉能坐视我宋国如此大快朵颐,必然强行出兵进攻燕国北部防线以便参与瓜分。”
  “所以大都督这一手极为高明,也是最为稳妥的办法,燕国高层可不会管蒙山鸣的死活,只会惶恐自己的死活,必然是死命催促,我军耗也能将其耗死!因此不但能胜,还能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胜个稳稳当当,又何须与蒙山鸣死缠烂打冒那个险,全当我们怕了他又如何?”
  “哈哈……”罗照畅快大笑,抬手拍了拍文悠的肩膀,“知我者,文悠也!”
  文悠笑着欠身拱手,自谦一番。
  三位长老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是必胜无疑,顿时一个个目露惊喜。
  苏元白抚掌赞叹道:“大都督真乃运筹帷幄之奇才也!此战大都督一旦击败蒙山鸣,必将成就大都督不朽之名!”
  罗照呵呵摆手后,又叹道:“我颇想与蒙山鸣正面对决一场,这般胜他,颇有些胜之不武。”
  “诶!”常飞不以为然道:“战场上不折手段,哪来那么多讲究,岂不闻有兵不厌诈一说,胜了就是胜,战场上哪有什么胜之不武。我等有幸随军,亲眼见证大都督成就不世之功,实乃此生幸事!”
  罗照拱手:“接下来还望诸位鼎力配合!”
  三位长老一起拱手回礼,齐声道:“定当全力以赴,必不误大都督战事!”
  罗照谢过,回首眺望远方,“不知蒙山鸣收到我礼后,能否激发其一腔热血与我决一死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14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