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1456

  “……”闻墨儿哑了哑,问:“那你的意思是?”
  一旁的管芳仪吃吃笑着发声,“闻姑娘,你误会了道爷的意思,道爷正因为不想进天都秘境,所以才先拖拖。你想啊,他是散修没资格进入,一旦成了紫金洞弟子的话,那可就由不得他了,搞不好就要弄进去。”
  闻墨儿恍然大悟,忙道:“这不可能!牛兄,天都秘境五十年才开启一次,各国进入的人选名单皆由各国位列缥缈阁的门派遴选上报,你成了紫金洞的人,紫金洞就算要出人了,也不会派你出去,真要这样的话,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没必要邀请你加入紫金洞费这么大的劲,你多虑了。”
  牛有道摇头:“话可不能这样说,许多事情谁也不知会不会出什么变故。诸国,我得罪的人可不少,万一真要被弄进了天都秘境,那乐子可就大了,还不得从头到尾被人追杀到底,你说我敢冒这险吗?我得防范于未然!我明明能置身事外,就没必要让自己站在不确定上!”
  闻墨儿:“牛兄,只要你加入了紫金洞,掌门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进了,紫金洞必然也要号召燕国其他进入的修士保护你,不会让你出事。”
  牛有道摆手,又甩了甩手上的水,“不仅仅是天都秘境的原因!现在战事还没结束,我不能公然站队在紫金洞这边。你想过没有,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逍遥宫和灵剑山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他们不想看到紫金洞捡这便宜,必然要想尽办法阻止。”
  “如今的战况,燕国的处境很危险,正是一致对外的时候,不能起内讧,真要是因为这个闹得战败,得不偿失。燕国没了,我加不加入紫金洞还重要吗?所以说,目前内部的大局不能出问题,必须稳住局面,现在的确不是加入紫金洞的时候。你放心,我说话算话,一旦战事结束,我会加入紫金洞的,不会食言。再说了,不是还有你在这里盯着吗?”
  宫临策还是坚持让闻墨儿留在这边,他如此坚持,牛有道斟酌后不好在这种小事上拂逆,只要他守住立场,一个闻墨儿也翻不起浪来,所以答应了。
  闻墨儿沉默了,这个理由怕是真值得掌门三思,不好急于一时。
  牛有道继续说道:“再说说你那个‘退一万步说’吧,我现在真要加入了紫金洞,一旦真进了天都秘境,紫金洞还想号召燕国修士保护我?逍遥宫和灵剑山是摆设吗?只怕到时候不仅仅是诸国修士要置我于死地,就连燕国修士也不会放过我,届时里外不是人,内外夹击,我还有活路吗?现在加入紫金洞,逍遥宫和灵剑山还不得趁机想尽办法把我给弄进天都秘境去?闻姑娘,大家都自在点,不急。”
  说罢,身子后躺,双手横剑在胳膊上后抱,枕在了脑下,看着夜空繁星,在木排上随波飘荡着,躺那悠哉!
  闻墨儿盯着他看了会儿,忽徐徐道:“赵国杀燕使,齐国伤天火教弟子,茅庐山庄对抗朝廷,我当牛兄无所畏惧,今日一见……见面不如闻名。”
  牛有道呵呵一笑,“想说我贪生怕死是吧?”
  闻墨儿没承认也没否认,转身写了密信,要了金翅在月下放飞。
  事后一转身,发现管芳仪笑吟吟看着自己,闻墨儿总感觉对方给自己的笑容中透着古怪。
  管芳仪问道:“你跟他这样说话,不怕他成了紫金洞长老报复你?”
  闻墨儿没吭声。
  管芳仪又近前抓了她的柔荑在手,笑嘻嘻问道:“闻姑娘真不打算走了?”
  闻墨儿:“红娘急着赶我走吗?”
  “那倒没有,只是想提醒你,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色中饿鬼,可见不得你这样的漂亮女子,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敢用,我是怕你不安全。”管芳仪斜指躺那的牛有道善意提醒。
  闻墨儿偏头看向牛有道。
  牛有道闭目着,嘴角泛着微笑。
  事情拖着不落实,固然有他说的原因,也是因为目前局势还不确定,借口先稳住紫金洞再观望一下。
  月光下的涟漪荡漾,木排上的男人横剑躺着,二女牵手而立,夜静谧,如星月梦境……
  收到闻墨儿的回复后,站在帐外的宫临策环顾大军连营,“唉!”轻叹了声,发现自己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不得不承认牛有道说的有道理,天都秘境的事不是问题,而是目前的牛有道的确不适合急着站队,目前战事为重,确实不宜起内讧。
  之后回复了消息给闻墨儿,同意了暂缓。
第七四零章
谣言
  韩国有点苦恼,金爵拟定的战略固然是稳妥,赵国那个盟友却在闹幺蛾子,说好了攻燕的,打下金州后却迟迟没了动静,催促得到的理由是还在做全面进攻的准备。
  这得准备到什么时候?把韩国给拖住了!
  “还不出兵,金爵搞什么鬼?”
  收到各路出击人马回馈消息的吴公岭在路旁盯着文书在地图上做好的标示琢磨一阵后,生气了,回头对韩国三大派的人咆哮。
  没错,面对无力迎战四处分散又跑不快的罗照人马,他这里是杀的痛快,给罗照人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抢到了不少的粮食在手。
  可罗照是两百多万人马分散,他的兵力有限,不可能也分散成同样的股数追杀,因此必然要让罗照的人马跑掉相当一部分。从各路人马回馈的消息来看,情况也的确是如此。
  他这里下定了决心对宋国动手,是挑软柿子捏,指望着金爵那边攻打宋国。
  现在金爵迟迟没反应,等到罗照残部吃饱喝足集结了起来,依然要超过他的兵力,到时候就该轮到罗照找他算账了。
  他落井下石把罗照往死里坑,回头罗照能放过他才怪了,试问他如何能不愤怒?
  他又找到了当初在苍州起兵后被糊弄了的感觉,说好了南州一起起兵造反的,结果变成了他一家在搞事,最后被撵的像丧家之犬一般仓皇逃窜,如今似乎又有这苗头,他不得不紧张了起来。
  无上宫长老向天光叹道:“赵国那边不守信义,迟迟不出兵,金爵人马被燕国北部的人马给拖住了,再等等。”
  “信义?金爵脑子进水了吧?诸国争雄,哪个不是唯利是图,‘信义’能当真吗?事先连这个都没考虑到,还敢在那搞事?宋国的罗照是蠢货,金爵也好不到哪去,换了我是韩国皇帝,不砍了他脑袋才怪,这样的蠢货留他作甚!”吴公岭忍不住火,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
  百川谷长老曹勇沉声道:“大将军,积点口德,惹怒了金爵对你没好处。”
  “我呸,当我怕他不成,他算个屁!”吴公岭回头指着地图,“老子苍州起兵,将燕国折腾了个天翻地覆,如今又杀到宋国,你们看看,再打下去,老子一个人就把半个宋国给打下来了。老子从燕国打到宋国,你们自己再看看,金爵那缩头乌龟都干了些什么?折腾了这么久还在与燕国对峙,连个邵登云都搞不定,这种人居然能做韩国大司马?”
  他回头对众人道:“不如你们回去跟韩国皇帝说一声,金爵那大司马的位置让给我算了,韩国人马让我来调遣,三个月内,我把宋国拿下,拿不下来,我愿献上项上首级!”
  曹勇道:“牢骚可以发,差不多就行了,别没完没了。”
  吴公岭:“行!我不发牢骚,咱们讲点实质的,再这样下去,眼看半个宋国都要被我打下来了,到时候攻下宋国,是算他金爵的,还是算我的?好吧,他官大,我不跟他抢功劳,至少论功行赏也要讲点公道吧,我与手下弟兄为韩国出生入死,从燕国打到宋国,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们准备给我多大的地盘当赏赐?”
  向天光沉声道:“没有金爵定住宋国在北部边境的百万精锐,你拿什么打下这么大的地盘?该是你的不会少你的,不是你的别妄想!”
  “萍萍,夫人,看到了吧?你男人再怎么为天女教卖命也没用,人家把天女教当枪使!”吴公岭冲一旁的惠清萍嚷了一阵,回头又对天女教长老齐碧桑嚷嚷道:“齐长老,我可是天女教的女婿,是天女教的人,我是在为天女教争取,半个宋国都快被咱们打下来了,回头金爵只是来捡便宜而已,咱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应该多拿点吗?”
  打了打手背,“平分说不过去啊!这个时候天女教若再继续胳膊肘往外拐,那我就想不通了,不趁这个时候捞便宜,那我只能说天女教的一群娘们就是娘们,蹲着撒尿的就是成不了气候,也别折腾了,趁早解散了都去嫁人生孩子吧,都享受一下男女之情的欢快。女人我不嫌多的,齐长老,我对你也很感兴趣的,你嫁过来可以和萍萍不分大小,你们再多拉几个姐妹过来,我也一视同仁,再多老子也养的起!”
  “放你的狗屁!”惠清萍怒了,竟敢当她的面说这样的话,是可忍孰不可忍。
  “闭上你臭嘴!”齐碧桑也怒了,厉声怒斥。
  这是在公然挑拨离间,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人,找死么?曹勇脸色一沉。
  向天光沉声道:“再敢胡说八道,我撕了你的嘴!”
  “呵呵,一帮好赖不分的东西。得,既然都不爱听,就当我什么都没说,我一生气说不定就一个人把宋国给打下来了,要他金爵干鸟!咱们走。”吴公岭转身招呼了单东星一声,说走就走。
  单东星快步赶上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满口污言秽语是不好听,齐碧桑骂也骂了,可冷静下来一想,难听的粗鲁话中似乎也有些道理,似乎真是讨价还价捞便宜的时候。
  看她反应,曹勇冷冷提醒道:“这混蛋是在挑拨离间咱们,假意为天女教好,实际上是想借你们的手为他多争取地盘。”
  齐碧桑目光闪烁……
  他们怎么想的,吴公岭不管,反正他也不闲着,趁机招兵买马!
  吴公岭传令给四处出击的人马散播‘谣言’,说什么罗照大败,说什么宋国要完了,让宋国百姓来投。
  说宋国北部即将战乱不断,来宋国南部他可以保大家平安,来了宋国南部有饭吃,有田地分,来的早,得的多,先来的先得。
  他才不管什么手上有没有,先把人骗过来再说。
  更过分的是,他竟然散播谣言说,打下宋国后,他要做宋国皇帝,鼓励宋国子民携粮携财来投,来投者视同立功,给官做什么的。
  更奇葩的是,他手下抓了一股流民,这伙流民为了活命,表示愿投。
  吴公岭当即命人护送去了后方的一座空虚城池,直接封了流民中的一教书先生做县令,并留下了一部分粮食给这伙流民维持生计,还让同仙阁留了几名修士带领百来名士兵维护秩序,命县令安排流民开始耕种事宜。
  反正流民人数也不多,消耗不了多少物资。
  吴公岭搞的跟真的似的,同仙阁的代掌门单东星被他这荒唐行为搞的哭笑不得。
  谁都知道他吴公岭是韩国的傀儡,谁都没把他的行为当回事,纯粹是当笑话看,没人会在意,让他自娱自乐去,反正这疯子什么胡话都敢说,荒唐事做的也不少,不差这一回,迟早要现形成笑话……
  韩国皇宫,御书房内,皇帝聂震庭伏案批阅奏章。
  很年轻,三十岁不到,七国中最年轻的皇帝,十来岁就登基了。
  金爵大步入内,案前行礼,“臣金爵,参见陛下!”
  前线战况,一直书信来往不便,如今局势下,聂震庭紧急将金爵给招了回来。
  “大司马不用多礼。”聂震庭抬头见了赶紧搁笔示意平身,随后起身从案后绕出,端详了一下金爵,“大司马在前线操劳,实在是辛苦了。”
  金爵拱手道:“老臣汗颜!”
  聂震庭摁下他的手,“这里没有外人,大司马不用见外。先皇临终前再三告知朕,大司马乃国之柱石,只要大司马在,朕年弱登基亦无忧。如今战事虽生波折,但我韩国依然处于不败之地,皆赖大司马运筹帷幄之功,何来汗颜一说?”
  金爵摇头,“陛下谬赞,老臣愧不敢当。”
  聂震庭,“不说那些客套话,就事论事,目前局势,大司马究竟是如何打算的,可有办法化解?”
  金爵道:“来的途中,臣已经想好对策!”
  “哦!”聂震庭目光一亮,“大司马尽管直言,朕洗耳恭听!”
  金爵:“赵国有两人的态度甚为关键!大都督庞腾久有对燕雪耻之心,弓在弦上必不甘心轻易罢手。赵皇海无极,金州因种种原因乃其心病,如今金州虽收复,酿成他心病的人却跑到了南州,必耿耿于怀。赵国对燕国重兵压境却迟迟不动,皆因朝中争论计较后果而犹豫,陛下可略施手段促其下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14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