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807

  夏淳本就心情恶劣,厉声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扭捏得象个妇人!”
  府卫这才吞吞吐吐地道:“公爷,府外……府外……”
  “府外民众聚集……本公早晓得了,还用你来啰嗦?”夏完淳顿时打断道,“滚!”
  “不是……公爷容禀,小的说得不是民众,而是……而是三小姐。”
  
第1309章
人的名,树的影
  夏完淳闻听愕然,三小姐?她怎么会在流行队伍里,还堵着自家的门,来“围攻”她的兄长?
  夏完淳沉声道:“你眼花了吧?”
  “小的绝对不会看错,领头的,就是三小姐……三小姐正领人往府里冲呢,公爷,府卫怕伤了三小姐,不敢强拦哪……还请公爷拿个主意。”
  夏完淳傻眼了,他急道:“快……快……快去叫夫人,再派人去通知大姐。”
  ……
  卫国公府外,人头拥簇。
  人汗腺如波浪般地,一浪一浪往府门涌。
  民众本来没这个胆,可奈何有人鼓动啊,寻常人鼓动也就罢了,可这鼓动之人的来头可不小。
  “诸位同窗、父老乡亲们,天子不仁、朝廷不义、为官者明哲保身,坐视吴王和北伐军将士在江北孤军奋战,如此的义兴朝,还有什么可能收复河山?吴王说得对,为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随我冲进去,逼卫国公出兵,冲啊!”
  虽说这是个穿着男装生员打扮,可这嗓音,一听就知道是个女娃。
  按理说,这种乳臭未干的女娃指使不了这么多人,可上万民众,就听她的。
  随着她挥动的手和口号,人潮急速地往前涌,府门前数百严阵以待的府卫,顿时被人潮冲得凌乱不堪,府门眼看着守不住了。
  这时,府门“吱呀”一声打开。
  “三妹,别胡闹!”夏完淳一脚跨出,大喝道,“这事是你能掺和的吗?还不快回去!”
  人的名,树的影。
  义兴朝最年轻的卫国公,一旦现身,急涌的人潮顿时停止了骚乱,变得鸦雀无声。
  也是,夏完淳毕竟是明社的魁首嘛,虽说因军务繁忙,不参与日常琐务,可毕竟最高领导人。
  那男装女娃显然不吃夏完淳这一套,她指着夏完淳道:“卫国公,今日咱们论得是天下事,休拿长兄如父这一套来吓唬我……我问你,出不出兵?”
  说到这,她回头尖声大喊道:“诸位同僚,父老乡亲们……你们说,北伐军在江北孤军奋战,建阳卫该不该出兵?”
  这一声尖叫,让这些被夏完淳官威震慑的民众回过神来,于是一个个低着头帮腔道:“应该!”
  可声音与之前流行时完全不一样,显得凌乱和中气不足。
  “都是些没胆的货!”女娃愤愤不平地骂了声,然后抬起如葱手指一个个点道,“来时怎么应承的,到时了门前了,都不敢吱声了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还不如我一个女流之辈?”
  那些被她点到的同窗个个脸红起来,低着头心中腹诽,要是咱有个当国公的哥,咱也敢哪!
  夏完淳看着这一出,沉声道:“三妹不可再胡闹,快些进来……你们,都散了吧!出兵之事,乃军国大事,本公自有定夺,又岂是汝等可以妄言的?”
  就这么一句平常的话,人潮开始慢慢退去。
  急得女娃跺脚道:“你们……你们……”
  夏完淳一把拉住女娃的左手,硬是将她拽进了门,府门“呯”地一声,在身后重重合上。
  ……
  “我如果无意出兵,又怎会容忍他们流行三天,还逼到我府门前来?”
  夏完淳软语相劝道:“三妹,你是女子,且未出阁,还是待在家中,做些女红……”
  “哥!”女娃跺脚道,“此是大义!国难当头……朝廷为一己私利,眼见战事不利,竟坐视北伐军孤军奋战……龙潭有朝廷大军数万之众,哥哥在太平府又坐拥三万人马,只要有一路渡江而攻,战事就不会如此不堪……”
  “三妹,别和你哥哥顶嘴。”一个温柔、平和的声音响起,然后一只纤手伸了过来,轻轻拉住女娃的手。
  女娃扭动着身子,撒娇道:“姐姐,你也不管管哥哥?”
  “瞎说什么?”声音微嗔道,“二弟已是当朝卫国公,姐姐一个已经出嫁的,怎么敢管他呢?”
  夏完淳一听,咦,这味不对啊,于是不满地埋怨道:“大姐,你这是何意?”
  “二弟多心了,我的意思是,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做姐姐的自然是管不了你了,也不敢管你了。”
  夏完淳无语,这话听得更不是滋味了。
  好在身边妻子钱秦篆帮腔道:“有道是公婆不在,长姐如母……姐姐若对夫君有不满之处,尽管管教便是……”
  夏完淳虽是独子,可有一姐一妹,姐姐夏淑吉善琴工弈,励志操,极富文采,素有“大才女”之称,言其文才可与东汉蔡文姬比肩。
  夏淑吉年长夏完淳八岁,在夏完淳六岁时,就被父亲夏允彝许配给了嘉定的侯玄洵为妻,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刚嫁过去没多久,侯玄洵就病死了。
  之后,清军南下,制造了“嘉定三屠”惨案,侯玄洵一家皆死于鞑子屠城,侯玄洵的两个伯父、两个堂兄也皆殉难。
  幸亏夏淑吉因丈夫早早病故,听闻清军南下时,回了娘家,否则,恐怕也遇难了。
  所以,对夏淑吉而言,夫家皆丧于鞑子之手,对鞑子的恨,是不共戴天的。
  夏完淳还有个妹妹夏惠吉,也就是面前这女娃,她小夏完淳三岁,也是善词赋的才女。
  夏家一门,从父亲夏允彝始,儿子、女儿皆是诗词歌赋的个中好手,或许是书香世家之故吧。
  钱秦篆的帮腔,让夏淑吉微微一笑,“有弟妹这般玲珑之人在,何须我这个寡居的姐姐管教?”
  夏淑吉转向夏完淳道,“不过有句话还望弟弟记牢,父亲可是在齐膝深的池塘里自溺殉国的……我不明白,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难得过父亲自溺之事,你就算不愿为你的姐夫报仇,可总得为父亲报仇吧?”
  说到这,夏淑吉一拉夏惠吉,“走,随我回去。”
  夏惠吉有些不甘心,她一边被姐姐拉着走,一边回头嚷道:“哥哥,国难当头,切不可自误背负百世骂名……况且吴王可是你的至交好友,坐视好友危难而不顾,非君子所为……!”
  
第1310章
偶然还是必然
  夏完淳无言地重重叹息一声,回过头看着妻子钱秦篆。
  “让夫人受委屈了。”
  钱秦篆微笑着摇摇头道:“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姐夫家皆丧于清兵之手,如今自然是恨之入骨的。”
  夏完淳苦笑道:“连夫人也认为我是……不愿出兵?”
  “怎么会?”钱秦篆浅笑着上前双手拉着夏完淳的手,“我的夫君是个正人君子,是个盖世英雄,怎会遇强敌而自保、视至友危难而不救呢?”
  夏完淳闻听此言,哭笑不得,“今日这是怎么了,你们一个个讲话都这么令人不快。”
  钱秦篆正容道:“我知道夫君在担心什么,如果夫君抗旨出兵,被朝廷追究事小,撕裂朝廷与吴王之间的关系事大。夫君一旦出兵,朝廷必会怀疑夫君是吴王的人,更会猜疑夫君是吴王早就埋在朝廷中的暗子,如此一来,不管如何解释,朝廷与吴王之间再难释清。眼下正是大战之际,最忌内部纷争,这要是稍有不慎,将是万劫不复之境。”
  夏完淳一愣,反握紧钱秦篆的手,重重点头,释然道:“唯夫人知吾!”
  “为夫还担心的是,一旦出兵,距吴王北伐军千里之遥,三万大军等于孤悬江北,进不能与吴王合兵,退不能返回太平府,没有粮草、兵员补给,一旦战事不利,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为夫一人生死事小,可这是三万条人命哪……我怎忍心让他们战死异乡,还要背负抗旨的罪名?”
  钱秦篆抚摸着丈夫的手,轻声道:“但凡遇上难解之事,唯有一法可解夫君心头烦忧……那就是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有道是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事,不如意者十八九,按心里的声音去做,哪怕错了,也不留遗憾。”
  夏完淳深深地看了妻子一眼,“三年前,为夫为国征战,抛家舍子,哪料到三年后,依旧重演当年旧事……难为了你。”
  钱秦篆强挤出一丝笑意,“我的夫君,乃当朝最年轻的国公,多少妙龄娴淑的梦中良人?有此,妾便无憾!夫君尽管放心,就算夫君真……妾身誓志为守节,抚养南哥长大成人……!”
  夏完淳眼眶一红,轻轻搂过自己的妻子,“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天下憾事莫过于此,但凡陛下能一如既往信任吴王殿下,但凡吴王可以敬重朝廷一、二……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
  钱秦篆喟叹道:“我虽是一妇人,可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朝中无数学识卓越之辈,明知此理却因一己私利而无动于衷……想来,这便是大明朝亡的原因吧?”
  夏完淳重重点点头道:“国富、民强,一个汉人引领天下的强大王国!所有的子民都将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可以为它而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于生命……我一直相信这会实现,也一直信他……哪怕我此生见不到的,我也愿意为它付出自己的性命!”
  钱秦篆无声地落下一行泪,“可是……这未免太残酷了。”
  夏完淳伸手轻轻拭去妻子脸上的泪水,强笑道:“夫人应该这么想,四年前,若非是他,为夫早就在嘉兴被清军剿灭了,能多活这四年,看着南哥慢慢长大,这已是赚了……此次出征,能生还是幸事,若真有不测,权当是还他一条命……”
  “别说了。”钱秦篆急忙伸手捂住丈夫的嘴,“你一定要回来!”
  ……
  “我要去江北!”
  夏惠吉瞪着自己的姐姐夏淑吉,大声道:“你拦不住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