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0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807

  鲁之域见吴争不同意,脸色变得有些急白,因为如今驻守如皋、通州的六千守军,是他的吴淞卫,其中至少有六成,是战前刚刚补充进去的新兵,要是沈致远真率盐城清军南下强攻如皋、通州,那么,后果会不堪设想。
  “王爷……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鲁之域的这句话,让吴争勃然大怒,“鲁之域,你要清楚,那六千人,包括眼下城里的吴淞卫,都是本王的兵。”
  鲁之域悚然一惊,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口不择言了,忙道:“末将是太过担心麾下将士安危,一时失言了……请王爷责罚。”
  见鲁之域认错,吴争脸色慢慢缓和,事实上,不担心是假的,能不担心吗?
  “通州是谁在驻守?”
  “是周大虎。”
  吴争闻听,突然长吁一口气,“那就好。”
  鲁之域诧异地问道:“王爷……何意?”
  吴争是真松了口气,如果换成别的人驻守如皋、通州,那还真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可既然是周大虎,那就应该没事了。
  吴争嘴角甚至流露出一丝笑意来,周大虎是随自己从始宁街出来的,与沈致远是妥妥地老乡,有道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能下得了手加害?
  不可能,绝不可能!
  吴争向鲁之域解释道:“沈致远与周大虎都是随本王从始宁街出来的,他不会加害周大虎,这一点,勿须置疑。”
  鲁之域半信半疑地点点头,“真要如王爷所料……那就好,那就好。”
  “人……会变。”一直沉默的钱翘恭,突然开口说道。
  吴争一愣,霍地回头瞪着钱翘恭,如果换成另一人,吴争怕是又抬脚踹过去了,“你变了吗?”
  这话有些伤人,但钱翘恭不在意,他能理解吴争此时的心情,“沈致远是个有野心的人,这一点你很清楚,如今,多尔衮给了他你永远给不了的……虽然我也不想这么认为,可事实如此。”
  吴争凶狠地瞪着钱翘恭,钱翘恭木然地回视吴争,边上所有人都沉默着。
  “可他终究没有杀你!”吴争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就象是落水之人突然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钱翘恭突然仰头,轻叹道:“我倒希望,他当时杀了我……如此,你便可不再犹豫。”
  吴争暴怒道:“放屁……他不是这样的人!”
  原本被吴争说服的鲁之域,又急了起来,“王爷,钱将军说得在理啊。”
  “滚!”吴争终于情绪失控了。
  ……
  吴争终究没有按原计划离开沐阳。
  因为他很快冷静下来了。
  “不管沈致远是否会南攻如皋、通州,就我们眼下的处境而言,增援,肯定是没办法增援了。”吴争冷静地就象是在说别人。
  “那就坐视通州我部全军覆没?”鲁之域原本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可关己则乱,已经失了分寸。
  吴争这次没有生气,平静地道,“周大虎是员勇将,五年多的战争历练,不会如此不堪一击……再有,就算打不过,逃总会吧?从如皋一路南撤,至通州,能挡就挡,挡不住大不了退回南岸,还不至于如你所言全军覆没。”
  鲁之域吱唔道:“可您也知道,周大虎是个犟驴……万一不退怎么办?”
  吴争转头,默默地看着屋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为国战死,理所应当……”
  钱翘恭开口道:“鲁将军,王爷说得在理,身为军人,马革裹尸还……不必太在意了。”
  鲁之域其实心里很清楚,吴争说得对,既然无法增援,只能各安天命,只是,他不甘心,“可咱们就一点忙都不帮他们了吗……那可是六千人哪?”
  钱翘恭道:“不是不帮,实在是爱莫能助,只有靠他们自己了……但愿。”
  “不。”吴争突然道。
  钱翘恭、鲁之域一愣,他们不知道吴争是否定“不帮”呢,还是否定“周大虎能见机行事”。
  吴争突然对蒋全义道:“取地图来。”
  ……
  吴争指着地图上的海州二字,道:“攻破它!”
  这话让所有人一惊。
  哪怕是坚持要想法增援通州的鲁之域,也愣住了,“王爷,我军的弹药、粮草不足以支撑再一场攻城战……况且,要是敌人在海州部署重兵,我军等于一头扎进包围圈,到时徐州大军东来,盐城敌军北上,我军真就插翅难逃了,那还不如直接攻邳州、徐州,至少可以与敌力战一场……”
  吴争皱眉道:“能先听本王说完吗?”
  “呃……末将知错。”
  吴争指着邳州道:“陈锦败逃的方向是邳州,他为何不向北或者东北方向逃,对于一支没了士气的溃军而言,最想要的就是与友军会师……由此可见,多尔衮应该是将重兵部署在宿迁、邳州方向,这也与徐州大军的南下相呼应,因为如此徐州大军,已经难以从宿迁、邳州行军。”
  钱翘恭道:“确实如此,我此来沐阳,从徐州至宿迁,清军沿路可见。”
  蒋全义突然道:“多尔衮未曾预料到王爷会反击得手之后,迅速突破陈锦河防,所以才没有在沐阳以北部署重兵……此战有可为!”
  吴争点点头道:“对,同时,也可以看出,其实多尔衮手中可用兵力已经枯竭,否则,他多少也该在沐阳部署至少五千人的兵力,这样既可以增援清河,也可以防备万一盐城失守……如此看来,多尔衮实际已经将他的所有力量都显现在我们面前……他这是想震慑我们,让我们丧失士气,不战自溃。”
  鲁之域问道:“可攻占海州,与增援通州有何关连?此时多尔衮应该已经知道,我军攻占沐阳,也知道我们大概有多少兵力,这样的兵力,想北攻敌京京畿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多尔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待剪除扬州我军之后,再调动兵力,三面合围海州置我们于死地。”
  这话说得在理,所有人的目光看向吴争。
  
第1336章
私谊还是公义
  吴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海州以北便是山东境,我军一入山东,敌人京畿必会震动……多尔衮可以不理会,清廷敢不理会吗?不管我军有没有继续北上的能力,清廷都将坐立不安,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我不信多尔衮还敢执拗抗旨不遵!”
  这话顿时让所有人都明白过来,吴争的意思是,围魏救赵!
  也就是说,只要攻入山东境,清廷必定惊惶,要知道,在天津前两年民乱暴发,聚集起三、四万人,小皇帝福临就紧张地要出关“回家”,如果真要是北伐军入山东境,那结果可想而知。
  清廷必会立即下旨,收缩各路兵力卫戍京畿,这样盐城的敌军就得奉旨向北行军,由此可解如皋、通州之危。
  只有钱翘恭摇摇头,道:“多尔衮未必不会抗旨,就算多尔衮不会抗旨,沈致远也一定不会遵奉清廷旨意。”
  “你是说……沈致远甚至连多尔衮的命令都会不听?”吴争皱眉道。
  钱翘恭点头道:“事实是清楚,多尔衮已经在部署身后之事,他并不想让沈致远效忠任何人,而是要沈致远继承他的衣钵自立,至少是成为一方独立于清廷之外的诸侯……而沈致远也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追随多尔衮,他……要拿通州六千同袍的血,来奠定他逐鹿天下的捷径……”
  “荒唐!”吴争喝斥道,下意识之中,吴争无法相信、也不能接受钱翘恭对沈致远做盖棺定论的判断,“他在此时,还能放了你,就说明了一切!”
  “不。”钱翘恭坚决地反驳道,“他放我,乃私谊,可眼下,咱们谈得是公义,二者不可混淆、同日而语。”
  吴争愠怒道:“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不想留你在身边,你……太聒噪了。”
  这话说得显然是重了,就算份属主臣,可钱翘恭毕竟是大舅子。
  吴争有些后悔起来,可钱翘恭听了,反而皱眉道:“你是说……他是故意将我逐回?”
  这话让吴争打了个激零,沈致远故意赶钱翘恭离开?
  有这个可能吗?
  吴争不禁沉思起来,这非常有可能,钱翘恭太过刚直,显然是不适合察言观色的行当,这两年中,估计沈致远确实够累的了。
  钱翘恭一边思忖,一边道:“难道我的存在,竟碍了他什么事?”
  吴争心中豁然开朗,却不动声色地道:“且不去理会沈致远,从盐城至如皋、通州,至少得二、三日,周大虎也不是团任人揉搓的软泥……咱们还是回到之前的议题,攻不攻海州?”
  吴争的突然改变话题,让所有人一愣。
  但蒋全义迅速道:“末将以为该攻,战机稍纵即逝……请王爷下令,末将愿率泰州卫为先锋。”
  钱翘恭没有说话,因为他的心思,还在纠结之前的问题,难道真得是沈致远嫌自己碍事,要用这种手段迫使自己离开吗?
  这太伤人了,钱翘恭无法接受这个解释,可心里有个声音,不断地在提示他,这或许是真的,正因为如此,钱翘恭逾加郁闷起来,两年多的朝夕与共,自己竟是个累赘?这确实太伤人了!
  鲁之域为难了,他的理智告诉他,吴争此举太过冒险,准确地说,泰州、吴淞两卫近一个月的激战下来,伤亡不小,弹药告罄,已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陈锦突然莫名其妙地撤退,恐怕根本无法登陆北岸,就更不用谈占领沭阳了。
  此时,正是给二卫喘息、休整的大好时机,如果强驱二卫攻海州,万一士气崩溃,后果难以预料。
  可反过来,鲁之域同样明白,吴争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了,在吴争麾下这么久,鲁之域哪能不明白,吴争所谓的“民主”,那无非是哄人玩把戏,他就从来没有真正“民主”过。
  真要强谏,那就会使自己渐渐脱离大将军府的权力核心,这是鲁之域绝不愿意看到的。
  加上此时蒋全义赞同,其余人不反对,所以鲁之域只能拱手道:“若王爷攻海州之心已定,末将以为,趁敌军溃败,立足未稳之际,可派一路同时攻宿迁,如此,就算敌人大军来犯,也可在宿迁抵挡一阵,为沭阳赢得固防时间。”
  吴争闻听大喜,因为鲁之域终于跟上了他的思维节奏,上下一心,其利断金,吴争追问道:“鲁将军以为谁攻宿迁合适?”
  鲁之域心里一叹,答道:“末将及吴淞卫自然当仁不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