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0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807

第1343章
鞭子最讲理
  多尔衮令刚林意想不到地没有动气。
  他没有理会刚林、祁充格二人,而是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抽泣的多尔博,道:“看到了吗……这便是人性。儿啊,上位者须无情,否则,便会被这些首鼠两端的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切记,切记!”
  多尔博仰着带泪的脸,重重地点头道:“阿玛放心,儿记下了。”
  可这话,听在刚林、祁充格二人耳朵里,那无异于晴天霹雳,二人脸色惨白,大滴的冷汗从额头上渗出,一时间竟愣了。
  多尔尔慢慢抬起头来,道:“来人,拖出去……杀!”
  这个“杀”字,说得不响,也不带一丝情绪,可这份量,却让刚林、祁充格双腿一软,“扑通”跪成一双。
  两个当朝大学士,在多尔衮面前就如同两个小丑,想杀就杀,说杀就杀,屁都不是。
  “王爷饶命!”刚林、祁充格哀呼起来。
  多尔衮慢慢躺下,淡淡地说道,“本王身边不留无情无义之畜生。”
  眼见着多尔衮亲卫冲进来拖扯,祁充格急了,“我等没有背叛王爷,只是……只是朝廷旨意不敢违抗……”
  “哼。”多尔衮一声轻哼,往里转了个身,背对二人。
  亲卫见多尔衮没有阻止的意思,四人一组,将刚林、祁充格倒拖出去。
  刚林急中生智,突然大喝道:“王爷……王爷容我再说一句。”
  “讲,可劲儿地讲。”
  亲卫停了下来。
  刚林猛吸一口气,道:“我等二人对王爷还有用。”
  “朝三暮四、见利忘义的小人,何用?”
  “不,不。”刚林惊惶地否认道。
  “就这两个字?”多尔衮不耐烦了,“拖出去。”
  刚林急了,再不顾忌什么忌讳,豁出去了,他大声道:“王爷时日无多,世子年少,无可依托之人,换王爷易位而处,该作何选择?”
  原本以为多尔衮闻听必怒,不想,多尔衮竟没有丝毫,甚至连转个身都欠奉。
  于是刚林继续道:“违背王爷的意思,将朝廷旨意传向各军、与钦使秘密会晤……并非臣二人想背叛王爷,实在是臣等……也得为在京城的家人安危着想,为他们留条后路。王爷若以此杀了臣等,臣等不服!”
  多尔衮慢慢转过身来,指着刚林、祁充格二人,对多尔博道,“看到了吧,这便是人性……死头临头,还能反咬一口……就算奈何不了本王,也逞下口舌之能。”
  没等多尔博反应过来,多尔衮已经转向刚林,嗤声道:“说吧,本王只想听听,你二人对本王还有何用?”
  刚林、祁充格双目一碰,瞬间有了共识。
  “还请王爷容臣狂妄。”刚林拱手道。
  多尔衮不置可否。
  刚林咽了口唾沫,大着胆子道,“王爷一旦……有不测,世子和格格必被奸倿加害……世子年少,须有得力之人辅佐,所以……身后之事,还能用得上臣等。”
  事关生死,刚林紧张地有些语无伦次,但意思是表达清楚了。
  祁充格在边上急啊,赶紧插嘴道:“朝廷虽不至于在王爷……后,立即对世子和格格不利,但王爷麾下二旗必被皇上鲸吞,没有了两旗的依仗,世子就算承袭爵位,那也只是案板上的肉,王爷,有我等二人辅佐世子,定可保世子无虞。”
  多尔衮冷笑道:“本王虽抱病,而还不糊涂……本王在时,你二人已是两面三刀,不旦本王身故,谁能保证你二人不会变本加厉……当本王是三岁孩童可欺吗?!”
  说到最后,多尔衮声色俱厉。
  刚林忙道:“不,臣绝对不敢……臣可以指天发誓!”
  多尔衮摇摇头道:“本王不信。”
  祁充格临机一动,道:“沈致远……王爷可让沈致远监督臣等,有他掌控军权,我等辅佐世子,如此相互监督,定可让王爷安心。”
  多尔衮眼睛微微一眯,摇头道:“那若沈致远有异心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虽说军政分离,相互监督,可真要是拿刀的犯了浑,靠嘴皮子的拿什么顶,脑袋撞钢刀吗?
  刚林、祁充格不由得冷汗淋漓起来,其实他们是最清楚多尔衮心思的,多尔衮不信任沈致远,但不得不用。
  情急之下,刚林指着东莪对多尔衮道:“王爷,有格格在,格格是沈致远枕边人,若沈致远有异心,可……杀之!”
  这话让东莪惊悚地看着刚林,霍地回头对多尔衮嚷道,“不……阿玛,女儿做不到。”
  多尔衮脸色变得温和起来,看向东莪,伸手抚着东莪的秀发,安慰道:“别怕,阿玛知道。”
  说到这,多尔衮转头看向刚林,脸色再次变得阴沉,“死罪可饶,活罪难逃……来人,拖下去打三十鞭,让你们长长记性!”
  屋外传来刚林、祁充格撕心裂肺地哀叫声,伴随着“噼啪”地鞭子抽打声。
  多尔衮挥手让多尔博退下。
  看着东莪,多尔衮和颜悦色起来,“莪儿,阿玛时日不多了,你兄弟还小,承袭爵位之后,皇帝及他的鹰犬必定鲸吞两旗,所以,阿玛只能用沈致远,令他攻通州,也是为了逼他与吴争决裂,断他退路……如此,他才能真正为我、为博儿所用。可沈致远是条狼,是狼就得吃人,你兄弟年少,斗不过他……阿玛希望你能看顾你兄弟,别让人害了他。”
  东莪慌张地摇摇头,“不,不……女儿做不了这事,况且,之前将他……攻一夜之前告知了世子,他怎么还能重新接受我?”
  多尔衮眯眼一笑道:“这不是他能做主的,离开了本王的两旗,他就什么都不是。本王给了他一条青云之路,他没得选择……本来以他的聪明,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但权势熏人,利欲智昏,看着眼前通向绝顶的权力之路,他无法顾及凶险,只要他攻通州,就只能一路走到底了。你要做的是……三、五年之后,等你兄弟长大成人,可以掌控两旗时,配合刚林、祁充格二人,杀了沈致远……你放心,不必你亲自动手,阿玛在两旗之中,也已经做了周密安排。”
  东莪惊讶地张大了口,看着多尔衮,眼神中有着深深地恐惧。
  
第1344章
计划跟不上变化
  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多尔衮并不觉得,自己会大败如厮。
  因为他并不在意朝廷的旨意,在他看来,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自己还活着,喘着气,那么二旗就是他最忠实的依仗。
  而两旗的存在,阿济格就不敢妄动徐州大军。
  有这两路大军在侧,北伐军能做什么?
  无非是打到双方僵持,打不动了,最后按朝廷的意思言和罢了。
  如果沈致远真能点破和皋、通州,那就是意外的惊喜。
  多尔衮并不对沈致远攻破和皋、通州,抱太多的期望,他要的更是沈致远一种态度。
  因为要将身后事交托于沈致远,多尔衮最怕的不是朝廷不接受沈致远的汉人身份,而是沈致远与吴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血统决定一切的时代,原本沈致远是不可能被多尔衮选中的。
  能被选中的最大原因,还是沈致远娶了东莪,这就让沈致远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两旗。
  而沈致远事实上不被容于朝堂,这就迫使沈致远只能背靠自己,不可能融入小皇帝那一方。
  从而使得这中间留出一些时间,可供多尔博慢慢长大成人。
  当然,多尔衮一样不放心沈致远,他对沈致远照样有了安排,逼沈致远攻和皋、通州,明面是断沈致远后路,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原因,而是逼吴争与沈致远之间撕裂,裂痕这玩意,从来无法修补,只会越来越大。
  这样就促使沈致远不得不紧紧依靠多尔博,因为,名正方可言顺,从而使得多尔博有所依仗。
  多尔衮老谋深算,几乎几无疏漏。
  可他终究无法预料,天下人心之复杂,绝非可以照理论来把控的。
  一夜之间,兴化被池二憨、祖大弼联军收复,六合光复,和州光复,滁州、天长告急,扬州府战局平衡被瞬间打破,最严重的是,此时吴争攻占突迁,兵锋直指邳州,而海州的失守,让北伐之路的大门,被打开了。
  多尔衮再一次咯血,这次,他不是怒,而是急!
  好在多尔衮没有昏迷,如果昏迷,大军无法调度,那恐怕真有灭顶之灾了。
  多尔衮硬撑着病体,率部至徐州,给吴争设下了三道阻击网,最先一道是邳州城,中间一道是吕梁山,最后就是徐州城。
  同时,多尔衮急令阿济格率部回防,并派出刚林、祁充格率自己的铁甲骑兵前往,如果阿济格敢抗令不遵,立即拘押,强行接管徐州大军。
  ……
  从理论上来说,双方至此时的实力,还是相差不多的。
  只要阿济格的旗军和徐州八万大军,奉令赶回徐州,与多尔衮会合,那么十二万大军,就是不可战胜的存在,这绝对不是几乎弹尽粮绝的吴争二卫可以轻易撼动的。
  清军在扬州府还有近二万人,虽然已经被北伐军形成南、北两面合围,但并非无一战之力。
  也就是说,北伐第一军短时间内还无法大量北上,增援淮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