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0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807

  索尼适时上前道:“吴王若真要执行此令,能否到谈判决定归属之后……听闻义兴朝使团已至萧县,不日便可到达,吴王想必也不急在一时吧?”
  其实这话很有道理,在场的人,不管是哪方,心里都清楚吴争此举的用意,那就是搞乱徐州府。
  可问题是,一个混乱的徐州府,所产生的影响力和破坏力是巨大的,势必影响到徐州府周边,这会极大地动摇如今的统治根基,不仅仅是清廷,也包括义兴朝,乃至吴争的大将军府所辖之地。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数千年的上层统治根基,会因徐州府这一“恶政”而崩塌,无论是谁当家作主,都不能容忍这般作为,敢为者,必被扣上“乱臣”之名,诛他九族。
  问题是,谁能、谁敢给始作俑者吴争,扣上这罪名?
  事实上,所有人都认为吴争疯了,自己在给自己挖坑。
  这也是张国维等人一听说此事,急忙前来劝阻的主因。
  就算如张国维这般良臣,也认为吴争此举太过荒唐。
  因为这不是为百姓好,反而是害了百姓。
  君王牧天下,无法真正牧守一方,皇帝真正可以统治的是臣,而非民。
  把臣都得罪光了,谁来替皇帝牧民?
  在张国维等人心中,已经视吴争为君上,岂能不来劝谏、阻止?
  而苏克萨哈、索尼虽是满人,但好歹是大学士,这其中的紧要,岂能察觉不到?
  在他们看来,吴争这是破罐子破摔,明知无法占据徐州,得不到就毁了它。
  想着徐州崩乱,无法回去交差,二人心里是真的心急如焚啊。
  然而,吴争就是这时代的一个另类,他听到索尼的话,摇摇头道:“赫舍里大人有所不知,本王虽年青,可也知道时间不等人哪,有道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这样,你们谈你们的,本王做本王的,互不干涉,如何?”
  “这叫什么话?”苏克萨哈怒道,“谈判之后,吴王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放肆!”张国维喝道,“请纳喇大人在我王面前注意言词!”
  苏克萨哈确实被激怒了,他大声道:“我乃大清的官,代表我朝前来停战和谈,自然要据理力争!”
  张国维急上一步,正要反怼,被吴争伸手一拽。
  吴争道:“让他说呗,嘴长在他脸上,咱不能不让人说话不是?去,传本王令,因本王身体不适,和谈暂缓。”
  张国维先是一愣,随即会意过来,大声应道:“是……不过王爷,清廷正副使皆在此地,就不必向他们通传了吧?”
  吴争点点头,“也是,纳喇、赫舍里二位大人正好在此,就这么定了吧。”
  苏克萨哈、索尼闻听早已色变,他们相视一眼,心里大急。
  堂堂摄政王死在徐州,必须立即对朝野有个交待,否则,京城必乱。
  可如果此时谈判暂缓,得不到吴争配合,那多尔衮的死因就会迅速传扬出去,势必造成清廷背上戗害多尔衮的恶名,从而引发内乱,这个责任,二人实在背负不起。
  
第1364章
和谈风波(三)
  苏克萨哈判断吴争是故作玄虚,他厉声道:“吴王,此战我朝并非大败,尚有一战之力。只要我等使团北返,凤阳、盐州大军随即便可对贵部形成东西合击之势,况且,兴化的得失,尚未定局,若我朝安郡王力克兴化,便可阻断北伐军北上增援、补给通道,如此,胜负还是未定之数!”
  苏克萨哈的名头很响,可那是后十几年,此时尚未不惑的苏克萨哈还尚缺历练。
  也是,能在多尔衮权倾朝野、风头正盛的时候,在朝堂当面弹劾多尔衮谋反,这样的人要说阅历丰富,怕确实不妥。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他太锋芒毕露,最后才被鳌拜以“不欲还政”的罪名绞杀。
  吴争笑了,笑得很“甜”……很童叟无欺。
  听了苏克萨哈这番似乎带着威胁的话,连张国维也脸色不虞了。
  可吴争笑了。
  笑,分很多种,大笑、微笑、嗤笑、怒笑等等。
  吴争是不经意地笑,无所谓的笑,笑出了真心。
  张国维看到吴争的笑就头痛起来,因为他明白,要是吴争真借此将战争继续下去,那对大将军府将是一场“灾难”。
  在此时张国维看来,应该立即中止战争,如果真要打,那也该朝廷为主力,以此来减轻财政司的压力。
  可张国维不能插嘴,很明显,此时如果阻止吴争,那就太不懂事了,半百的张国维哪能不懂事?
  吴争开口了,不再理会苏克萨哈,对张国维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张公送送二位。”
  这话一出,索尼心知不妙,吴争显然是借题发挥,意图拖延,他赶紧上前打圆场道:“外官观吴王脸色红润……不象是有急疾在身,这样,外官使团有一名御医,可为吴王效力。”
  吴争摇摇头道:“赫舍里大人好意心领,就不劳烦了……本王这是痼疾,修养些时日就可自癒。”
  索尼一听,就听出这是推托之词,追问道:“那……吴王需休养几日?好歹外官也能安排使团中的诸多事宜。”
  吴争想了想道:“这……还真说不准,有时二、三日就成,有时须一、两月也有之。”
  傻子都明白,吴争在哄人玩。
  苏克萨哈性子火爆,尚未觉察出此中微妙,他怒道:“吴王这是没有和谈的诚意,故意拖延时日……也罢,我等便率使团即日北返,如实回禀朝廷就是。”
  索尼是真急了,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可苏克萨哈是正使,索尼又不能强行阻拦,正心急如焚之时。
  吴争霍地起身,那速度,哪有所说的抱恙?
  “既然纳喇大人觉得重启战争符合贵朝利益,本王不便阻拦……请便!”
  说完,吴争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甩手离开。
  苏克萨哈、索尼眼睁睁地看着吴争拂袖而去,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候,苏克萨哈从索尼的目光里,反应过来,知道自己着了吴争的道了。
  二人心里都明白,虽说清军并未现败象,可战场的主动权,确实掌控在吴争手里。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阿济格大军滞留凤阳,当然,这是清廷自己作死,二是多尔衮的突然撒手归西,你说死也就死了,为何要将主力撤回兖州呢,还将一半主力交给沈致远驻守盐城,这不是平白给了吴争一个大便宜嘛?
  所以,苏克萨哈、索尼对于多尔衮的恨,显然要远远大于对吴争的恨,准确地说,二者是天壤之别。
  可眼下,吴争一言不合就尥蹶子了,谈判谈不成,那就得继续打,继续打,苏克萨哈、索尼就得赶紧率使团离开徐州城。
  一离开徐州城就得北返述职。
  问题是,二人心里更清楚,清廷已经有了决意停战和谈,那么回去之后,述职过不了关另说,还得继续再回来一次,再请求和谈,这脸,还真是自己生生凑上去丢的!
  天晓得,苏克萨哈心中的懊悔,那是成吨的。
  这口舌之快,害死人哪。
  好在索尼见机快,一把拽住也要离开的张国维,腆着脸明知故问道:“张大人,吴王这是何意?”
  张国维心里觉得好笑,可脸上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不瞒二位大人,我家王爷在淮安激战月余,后亲率大军收复徐州,好在王爷春秋正盛,换作是张某,怕是早累瘫在淮安城了……”
  索尼肚子里腹诽着,这也能成为拖延谈判时间的理由?
  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索尼陪笑道:“是,是……可停战和谈毕竟关乎你我两朝根本利益和百姓福祉,还请张大人代为说和,请吴王早些同意重启谈判。”
  张国维心不甘情不愿地点点头道:“那……张某试试?”
  “劳烦张大人……试试,试试!”
  ……
  “王爷,您不能说话不算数哪?”
  没有了外人,张国维是真急了,好不容易劝动吴争别再打北伐的主意,这下,事情又回到了起点。
  吴争此时已经不笑了,困难和优势都摆在明面上,无须赘言。
  战与不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财政上,至少,不完全是。
  关键在于盐城沈致远部,和正在激战的兴化城。
  吴争回头看向宋安,“盐城方向可有消息传来?”
  宋安想了想,他知道吴争问得绝不是盐城消息,而是沈致远。
  “回少爷话……通州确实发生激战,北城失守,沈致远率部冲入城中,周大虎及所部,伤亡一千六百多人,余者皆……被俘!”
  宋安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也想不明白,沈致远真能与北伐军拔刀见红。
  吴争木然道:“鲁之域,你带出的好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