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807

  北伐军真正的掌军者,是各卫指挥使,他们不参与练兵,却掌握着真正的军权。
  曾经张国维、方国安等人提出过异议,认为这种方法会受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从而使得战力大减,非善战者所不为。
  但事实证明,吴争的改良是正确的。
  之前的冷兵器战争,崇尚个人武勇,譬如古之无双吕布、关二爷等,他们就是贵族战争的典型代表,寻常人不用说能不能吃成他们的体态,就是寻觅象他们一样合适的兵器,恐怕倾家荡产都得不到。
  那里的战争,就是有钱人的战争,普通民众只是挥旗吆喝的本份。
  可如今的北伐军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就象是后世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
  一样的思想文化教育,一样的体能、战技训练,除了天生的体格,别的,没有什么不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被吴争以铁石勒碑,树立在军校大门处。
  所以,北伐军能做到兵不挑将,将不挑兵。
  这彻底颠覆了之前兵随将走,武将挟兵自重的天生缺陷。
  这一路的北伐,证明了吴争的正确,方国安所率军校兵团,和陈胜所率原沥海卫,他们的汇合可谓水乳交融,完全找不出一丝小山头的味道来。
  所以施琅虽然新附,可对舟山水师的掌控,却是得心应手的,因为士兵在乎的不是自己是不是施琅的嫡系,在乎的唯有施琅是不是舟山水师总兵(指挥使)。
  施琅闷骚,说得是他的性格。
  他喜欢标新立异,这在之前,受郑森不喜而被压制。
  可现在,吴争虽然不信任他(这是明面上的事),但吴争确实给了他自主的权力。
  当然,这权力吴争可以随时收回,也不象郑森处,一旦授以一支军队,那这支军队从此姓施。
  如果施琅敢于临阵倒戈,那么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麾下将士,必定哗变。
  北伐军忠诚的对象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吴争为代表的大汉族利益。
  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原话是,北伐军忠诚的对象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利益。
  吴争很贼,吴伯昌更“贼”,他偷梁换柱,加上一个的定义,那就是,以吴争为代表的大汉族利益,听起来并无区别,此时的大汉族利益就是国家利益,但,谁能保证,未来的国家,还姓朱?
  当然,民众是分不清楚的,士兵们也分不清楚。
  能分清楚的,是那些饱学鸿儒,但他们,从来不是吴争所赏识、重用的人。
  施琅不是饱学鸿儒,他其实是个二憨子,所以,在他的脑海里,当兵吃粮、用命换功,天经地义,他要立功,就得拿命来换。
  这种思想“觉悟”之下,施琅从根本上不认为吴争将战场指挥权让渡给他,是一种“赏赐”,他感到的更是一种责任……不,不全是责任,更多的,是一种考验。
  所以,施琅决定,拿命来回报吴争的“信任”,这是一种热血上头的负气?
  施琅下达了命令,他在此战中唯一的命令——进攻!
  这与吴争的思想,几乎是一脉相承,但……更决绝!
  施琅此时的瑞安号旗舰,冲在主力舰队的最前沿。
  这让王一林非常恼怒,这个半路投效的二五仔,真他妈的不知“礼仪”。
  王一林的恼怒,与张名振的不甘落后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是针对施琅个人,另一个是考虑全局。
  事实上,水师上下,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或者水兵,还期待出现奇迹,得到这场海战的胜利。
  但也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去质疑吴王殿下的总攻令。
  这就是新军与旧军的区别,区别在于两个字——信仰!
  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此时北伐军将士的这种信仰与后世不同,差别在于,后世的信仰是人主动的、可以选择的,但此时,除了心中的敬畏,剩下的,恐怕只有盲从。
  与时俱进,不如退而求其次。
  吴争绝不认为,这时的民众能和后世已经开启的民智有一般的觉悟,在尚不能失去头上一个皇帝、天子的时代,讲究纯粹的民权,那不过是个笑话,最多是一个实在不好笑的笑话。
  种下一颗种子,给它的长成定一个框架,这是吴争唯一可以为这世做的一件事,因为吴争不是神,更没将自己当成救世主,他为自己定了个位——他就是一个想让大汉族重显辉煌的……过客,迷恋于世间情的过客。
  施琅自然不明白吴争为何执意要打这一场没有指望胜利的仗,如果换成他是主帅,施琅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撤退,正如他此时悍不畏死地冲在最前列。
  这很矛盾,但很真实。
  我要赢!
  
第1441章
能赢
  伟人之所以称为伟人,是因为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这不在于他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人,而是他用了合适的人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人。
  领袖和勇士最大的区别在于,领袖制人,勇士受制于人。
  克里·索恩错了。
  他很快也知道错了,错得太离谱,在他看见水师主力舰船悍然撞击联合舰队战船,造成双方毁损进水、同归于尽的那一刻。
  最快的战船速度,也无法超越直线距离撞击的速度。
  因为直线撞击不需要转弯,这很啰嗦,但……不可或缺!
  这是一种决然,不拿自己命当命的决然,终究不是视自己为上等人的克里·索恩所能理解和想得通的,但真实发生了。
  任何一艘旗舰以这种决然的方式、自杀的方式进攻,都是愚蠢的!
  但施琅并无悔意,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有那人的存在,神一般地存在……战神!
  敢死的人,终究是占便宜的。
  没有人不怕死,恐怕连吴争也不能免俗,否则,他应该身先士卒,站在施琅现在的位置。
  克里·索恩显然更怕死,当然,用他的话说,尊贵的人绝不与下等的黄皮猴子以命换命,这关乎一种世人无法理解的尊严。
  水师将士无法理解这种尊严,因为在他们眼中,除了军人的荣誉之外,就没有别的。
  施琅更不理解,胜利就是胜利,正如逃跑不能称之为脱离一样。
  所以,当他站在克里·索恩主力舰队原有的位置时,豪气干云地指着远在十里之外的克里·索恩旗舰道:“击沉它……回去,我请儿郎们喝大酒!”
  听听,听听,伟大的荷兰海军主帅的旗舰,在施琅的眼中,就值一顿大酒,但,这显然是参战水师将士们共同的认知。
  击沉联合舰队克里·索恩的旗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人将施琅的话当真,甚至舟山水师船舱最低层的桨手,都知道这做不到。
  舷炮射程、战舰速度皆不如敌船,怎么可能去击沉已经有心逃逸的敌军旗舰呢?
  但一样没有人会认为施琅的这道命令有何不妥,这是弥足珍贵的战意!
  有怎么的主帅,必有怎么的将领,这句话,倒哪都没错。
  克里·索恩绝对不指望他麾下的联合舰队士兵们,战斗意志能与水师将士相提并论,所以,他的命令并无任何违和之意——撤退,撤退……离这群疯子越远越好!
  ……
  是役,三大水师倾尽全力,以高达四成战损的代价,在郑家舰队千余艘战船的合击下,击退了番人联合舰队。
  战果硕大,除了被施琅、王一林在战初啃下的纳布尔所部,联合舰队的另一个巨大损失是在火攻船的自杀式攻击下,他们以七十三艘主力战舰换取了五百七十多艘火攻船。
  听起来,这不划算,但真正懂海战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绝对划算的买卖,虽然,这不怎么人道。
  按王一林的话说,他愿意以一百艘火攻船,换敌人一般主力战舰,乐此而不疲!
  联合舰队的第三大损失,来自是施琅的追击,这二憨显然是疯子不怕鬼,就连吴争、郑森也不敢下令追击已经向东逃逸于大洋深处的联合舰队,施琅却发疯般地追击了二百里。
  愣是令克里·索恩在无奈之下,丢下了一百二十艘主力舰断后。
  这等于是撕下了联合舰队最肥的那块肉啊。
  可想而知,需要体面的克里·索恩,怎么可能留下伟大的荷兰海军,徒惹人笑柄?
  他舍得留下的,自然是别番国拿来凑数、以示自己存在的战舰。
  这等于是白白便宜了施琅,在他的战功之中,添上了浓浓的一笔,让王一林无比垂涎的一笔。
  克里·索恩选择方式很简单,在糟糕和更糟之间,他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