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8/1807

  卫匡国开始苦笑,“尊敬的阁下,这显然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我想提醒阁下,在东番海域,荷兰人还有不上千艘的战舰,这是一支不可忽略、轻视的武装。”
  吴争微笑道:“当然,马尔蒂尼先生是本王的朋友,是汉人的朋友,本王又怎会让马尔蒂尼先生为难呢……这样,你将本王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克里·索恩,告诉他,他的舰队确实强大,但他缺少补给,东番岛提供不了他足够的食物、弹药,最大的问题是,他补充不了士兵。但本王不同,沿海上千万汉人,随时可以成为士兵,只要本王一声令下,就算是十中取一,那也是百万之众,就算扎一片竹筏,也可以将水雷布满东番岛水域……告诉他,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握手言和,愉快地赚取银子……你放心,克里·索恩是个聪明人。”
  卫匡国郁闷地走了,或许这是他此生最郁闷的一次外交。
  很显然,他能理解吴争说的是事实,正因为是事实,卫匡国才觉得可怕。
  太可怕了!
  卫匡国在大明待了二十多年,如果不是清军入关,他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明人”。
  汉人有句话他很明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汉人已经觉醒,至少沿海汉人已经觉醒……至少大将军府辖下诸府的汉人,已经觉醒。
  千万人口,百万兵源,这话不虚啊!
  
第1462章
马无夜草不肥
  十月金秋。
  田野遍地金黄,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
  这是个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火红、翠绿……希望!
  战争以谈判的方式结束,但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欣喜,胜了!
  没错,真是胜了!
  民众欣喜于鞑子需要付一千多万两的赔款,若不是胜了,赔钱作甚?他们不在乎这笔巨额赔款,不,准确地说应该是赎金,他们根本享用不到,但,与有荣焉。
  许多时候,自豪,更能激发民众的热情。
  民众欣喜于外番联合舰队折翼于三大水师炮火之下,若不是胜了,杭州、吴淞港口,那数十艘五层楼高,桅杆如云的巨大战舰,从哪来的?这显然还不包括数以百计的中小战船。
  官员们也在欣喜,可不,拖欠了三个月的俸禄,想来能拨付下来了。
  官员们更在欣喜,扬州、淮安府的收复,那……官位铁定多出不少,自己,是不是得升迁了?
  将士们一样在欣喜,胜利,让他们得到的更多,大将军府的赏赐、晋升,这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赢了,咱们打赢了。
  所有人的欣喜掩盖了原本该有的哀思,二万多人的伤亡,几乎让不少府县,家家挂孝。
  但丧事愣是办成了喜事,在这一刻,恐怕没有人觉得不值,哪怕是对吴争废立,行“大逆”之事深恶痛绝的遗老遗少们。
  这是江南人的胜利,是天下汉人的胜利,这一点,勿容置疑。
  明社成员在各县组织起各种庆贺仪式,譬如社戏、龙舟等等。
  三大学院的学子们,特意停了三天课,他们以最擅长的方式——游行,整日的游行,此起彼伏的游行,来歌颂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这种方式,引起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这一年,大将军府辖下新增人口创了五年来的纪录,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总有些人高兴不起来。
  譬如莫执念,譬如……吴争。
  “老朽无能,请王爷另择贤能!”日渐衰老的莫执念,用一种带着愤慨的语调向吴争发着牢骚,原因是,吴争要截留清廷的第一笔赎金。
  “没有一个朝廷,能欠下如此巨大的债务而不自省的!”莫执念脸上深重的沟壑,此时更挤得紧了,“大将军府虽然不是朝廷,但开府如同自治,王爷……不能再如此放纵了,让百姓、让大将军府同僚、让北伐军将士们喘口气吧,让财政司、让老朽……也喘口气吧!”
  看着一脸正经、语调沉重的莫执念,吴争心中想笑,但,笑不出来。
  这一仗,前紧后松、先疾后缓,以至于大将军府许多开始征用或已经征用中的人员、物资、钱财突然之间失去了方向,已经登记入册的新兵被迅速遣散,已经征用的物资物归原主,这些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损耗,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亏空。
  莫执念如同深憋了一口气,然后用力一拳打出,却发现没有目标,打中的只是一团空气。
  够郁闷,有理由发牢骚。
  当然,这还不构成他真向吴争发牢骚的理由。
  吴争要偿还各国,当初被大将军府征用的两大港口囤积物资,这可不是小数,莫执念粗算了一遍,所涉不下三百万两之巨。
  清廷第一批赎金,还不到四百万两,也就是说,盖子不够大,露出了屁股。
  当然,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有,总比没有强吧。
  让莫执念终于在吴争面前暴发出牢骚的主因是,吴争居然要截留这笔赎金,要成立一个闻所未闻的科研院,还是归吴争直隶。
  莫执念是真不明白,科研院是个什么劳什子,要占用三百八十万两赎金?
  金为柱、银为路,镶钻砌玉吗?
  当然,莫执念也能理解,胜利了嘛,所有人都在庆祝,做为吴王殿下,花些银子、改善一下生活也在情理之中,可问题是,高薪养士算是什么梗?听过高薪养廉,没听说过高薪养士,这士是什么士,值得月俸百两至三百两吗?
  天天吃金喝银怕是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莫执念抬手抹了把老泪,真有泪啊,“老朽得王爷垂青,以白身布衣荣升至今日财政司司长之位,虽说无品阶,可王爷信任,委老朽以十余府经济之权……五年来,老朽可谓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为得就是辅佐王爷有一日光复我土,重振河山,老朽不敢有一日懈怠……可王爷要知道,就算再硬的铁,也会有折断之日……王爷要花银子,老朽阻拦不了,也不敢阻拦,整个大将军府,皆是王爷产业……可总得让人喘口气吧?十一万大军北渡,新增加八万六千新兵,尚未计遣返的二万多人……军械、装备、粮食、民役,哪样不需要银子……”
  一把泪,两声叹,无数委屈!
  吴争静静地听着,并不阻拦。
  许多时候,劝说,不如倾听。
  让人说话,别打断他,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那依莫老之意,这笔赎金该如何分配?”在莫执念“血泪倾诉”完后,吴争知道,不得不做些让步了。
  莫执念看着吴争,泪眼朦胧地道:“北伐军将士赏赐、抚恤最为要紧,先将银子填这坑。”
  吴争微微皱眉道:“应该不需要这么多吧?”
  莫执念抖动、挥舞着他枯干的手,扳着手指道:“二万多伤亡将士的抚恤就已经不下百万之数了……十万大军论功行赏,王爷想来不会苛刻,否则,王爷到时又要怪老朽铁公鸡了……这么下来,至少二百万两。”
  吴争挑了挑眉毛,“成……剩下的一百八十万两归我。”
  “咦——。”莫执念一声长咦,“老朽还没算这三个月松江军工坊扩建所赊借之财物呢……还有铁路可是个吞金巨兽……再有……”
  吴争不耐烦的打断道:“你说个总数。”
  莫执念吭哧吭哧拨弄了会手指头,抬头严肃地看着吴争道,“回王爷话,须三百七十余万两,方可解财政司一时之窘迫!”
  
第1463章
科技才是战斗力
  吴争傻眼了,敢情,就留下不到十万两,这是要逼死孤啊?
  凡事总得有个度吧?
  莫执念怎能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要不,老朽再手头紧紧,给王爷留出些……凑够十万两之数?”
  十万两?
  吴争苦笑起来,其实这些年来,他与莫执念之间,就一直是这么度过的。
  十万是真的不少了,对于寻常人来说,这就是个不可企及的数目,然而,对吴争而言,可有可无。
  “一百八十万!”吴争阴沉着脸道,“老莫,做人要有远见,要知道军工坊在初期投入时,你也是嫌弃本王花钱如流水,可现在呢……一杆火枪卖四十多两,近三倍的利润,火炮就不必说了……什么叫日进斗金?”
  “敢叫王爷知晓,军工坊今年,亏损高达一百十七万两之巨。”莫执念翻着白眼,毫不留情地反怼道。
  “咕噜。”吴争咽了口唾沫,被莫执念这话堵得直想踹人,可惜,面前的是个古稀之年的莫执念,让他不敢抬起他的尊脚。
  莫执念没说错,从去年时,军工坊是已经盈利,吴争说得也没错,确实,军工坊所产新式火枪,也非常抢手,不但北面清廷抢着要(当然,是通过卫匡国和汤若望的中介),南面永历各方势力对此也是来者不拒,不过由于军工坊当时产量不高,除了满足北伐军换装,很难对外销售,所以,卖出去的大都是各卫换下来的旧货,利润自然不高。
  但今年的财报,那就有些“不堪入目”了。
  这场大战,军工坊的扩建耗费甚巨,从北方来的原材料因战争上涨了许多,最关键的是战时补给江北各卫枪支弹药,是已经是个巨大的亏空,打出去的子弹、炮弹显然是捡不回来的。
  “一百万……不能再再少了。”吴争干涩地说道。
  “二十万,好叫王爷知道,这些银子老朽只是转手,全得用在北伐军将士身上。”
  “……好吧,六十万,本王从不亏待将士们。”
  “三十万,王爷应该知道,将士们的忠诚,少不了功、赏相应……”
  “……”
  吴争还能说什么,他苦笑着转头,看着浑然不知所谓的宋应星,“宋先生,本王怎么觉得,你似乎不知道这原本该你的银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