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807

  黄应运紧抿着嘴,好半会,咬牙道:“殿下想要我做什么?”
  吴争笑了,“回去告诉晋王,李海岳执意入学堂,欲三年之后,再嫁入吴王府。”
  “殿下是要……软禁郡主?”
  “不可以吗?”
  “那……世子呢?”
  “李溥兴,很好。”吴争淡淡地说道,“孤将他调往江北历练历练……相信三年之后,必成大器。”
  “三年……三年对于殿下,真能化腐朽为神奇吗?有了这三年,殿下就可以避免各方争位、暴发内战吗?”
  吴争长长吁一口气,坚定地道:“如果实力可以改变一切、扫荡一切,那么,三年之后,孤的北伐军,可以在五日之内,到达孤想到达的一切地方……”
  黄应运想了很久,他起身拜倒在吴争脚下,“学生愿助殿下一臂之力……也请殿下承诺,善待我王子女、善待我王。”
  吴争伸手搀扶道:“先生是国士,若孤延揽先生,不仅羞辱了晋王,更辱没了先生……这样,请先生受本王一礼。”
  黄应运急道:“学生万万不敢……学生不配。”
  “不,你配!”吴争郑重一揖,“今日你我之议,为得不是个人恩怨,为得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汉人天下,为得是数千万汉人百姓,为得是华夏再不受外族凌辱!本王此礼,为天下人拜,你可当得!”
  黄应运不再阻拦,泪水从他的眼中迸发,在这一刻,黄应运有种殉道的感觉,他明白,自今日起,他就是个背主的叛徒、无耻的内奸。
  可黄应运感受不到内心的痛苦,唯一有的,就是对李定国的歉疚。
  
第1498章
最难辨识的就是人心
  大西军和伪装成大西军的广信卫对湖广境内清军残余的扫荡,几乎是连战连胜,清廷仿佛已经彻底放弃了湖广一般,闽粤清军根本没有丝毫出兵增援的意思,而是龟缩起来,似乎是打算负隅顽抗了。
  理论上,这确实是可行的。
  闽粤清军数量不少,也有许多是汉旗军精锐,譬如智顺王尚可喜的镶蓝旗汉军、刚刚嗣了其父怀顺王爵位的耿继茂的正黄旗汉军,还有数次反复竟活到现在的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正蓝旗汉军等等。
  诸般加起来,闽粤清军还有十七、八万之数,怎么说,也是自保有余啊。
  在荡平湖广数万清军残余之后,李定国同意了吴争的观点,不再将兵锋西调,去“收编”正与陕甘清军作战的大顺军残部,而是将主力调往广西,同时,高一功的广信卫攻广东。
  两广战役,处于一触即发的阶段。
  而此时,清廷终于有了动作。
  清廷吏部汉尚书陈名夏奉旨出使江南,不过,陈名夏一行在兖州暂停了几天。
  ……
  “沈大将军应该清楚,睿亲王不是摄政王,以他的能为,绝无可能与朝廷分庭抗礼,皇上已经亲政,如果朝廷决意削藩,大将军又该何去何从,还请三思……本官为大将军虑,言词中或许有过之,但话中为大将军筹谋之深意,唯天可表。”
  陈名夏举着酒杯,以一种略带“悲壮”的语气,继续道:“西北、、西南、东南强敌环伺,以大将军之能为,率三万虎贲,建立功勋正当时也……到时,封王拜相之日,陈某还须大将军多多提携。”
  沈致远微笑着,把玩着手中酒杯,突然道:“据沈某所知,陈相应该与南面有不少联络吧?”
  陈名夏脸色一变,沉声道:“大将军此话何意?是要构陷陈某么?”
  沈致远笑着摇摇手道:“陈相莫急,大厦将倾之时,为自己留条后路,无可指责……不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相选什么路,致远无意阻拦,那么致远选什么路,陈相何必多操心呢?”
  ……
  酒席至半途不欢而散。
  陈名夏并未因此作罢,他赴了另一个宴。
  与之前不同的是,前者是陈名夏作东,后者是刚林、祁充格作东。
  世间事,就这么荒唐。
  陈名夏是汉臣,原明臣降清。
  而刚林却是不折不扣的满人,本来这二人之间没有多大的交集。
  可陈名夏善于政治交际,与索尼走得非常近,同时,与之前多尔衮的心腹爱将谭泰也走得非常近。
  谭泰在北伐军第一次渡江战役时被杀,死前还挂着清廷吏部满尚书衔。
  而索尼与谭泰,则是不折不扣的政敌。
  刚林也是因谭泰的关系,与陈名夏有了交集,而二人一见,可谓是“一见如故”,从此成了莫逆。
  此次陈名夏作为钦使奉旨出京,有一大半,就是因为陈名夏与刚林有交情。
  ……
  “百史兄此行去江南,怕是因闽粤危局吧?”
  刚林邀酒道,“别怪我话不中听,百史兄怕是难以马到功成……这吴争哪,和李定国一样的倔,就象天生就是与我族作对的,你看啊,先是豫亲王,后有睿亲王,就连多罗端重郡王也已经被拘杭州府数年……想要让吴争作壁上观,太难了。”
  祁充格带着酒意道:“就是,听闻伪晋王李定国都将儿子、女儿送去杭州府,他想作什么?无非是以子女为质,换取江南新式火器……据报,湖广之战,大西军火器之犀利,堪比北伐军……哎,我朝新军始建,不及敌……多矣。”
  陈名夏端着酒杯,“专注”地听着。
  相较于之前的那一席,陈名夏安静得多了。
  不过待祁充格说完,陈名夏还是开口了,“皇上知道二位是忠臣,来之前,召我入宫,特意叮嘱,要我转告二位,只要忠于朝廷,不仅可既往不绺,更可论功行赏……二位大人,错过这次,那……就难说了,可得好好珍惜哪。”
  刚林、祁充格相视一眼,脸色突变。
  刚林道:“既然陈大人将话点明了,我也就不兜圈子了……如今兖州皆在沈致远之手,睿亲王将所有军政之事,皆交与沈致远一言而决……陈大人,不是我等不想效忠皇上,实乃……不能为啊。”
  陈名夏呵呵一笑道:“如果换成别人,或许确实无力为之,可沈致远有一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他是汉人……抛开他麾下三万新军不说,兖州其余军队,那可都是忠于朝廷的,至少满二旗是不可能听从一个汉人,反差朝廷的……二位大人,何不从这点上下手?”
  刚林、祁充格又一次对视之后,祁充格道:“请陈大人明言,皇上想令我等做什么?”
  陈名夏向北一拱手道:“皇上口谕,延揽沈致远,若不成,可离间睿亲王与之关系,兖州归属关乎朝廷千秋大业……二位若立下大功,朕绝不吝重赏。”
  刚林、祁充格起身屈膝拜倒,“臣等谨遵皇上口谕。”
  ……
  睿亲王府。
  比起顺天府的王府,滋阳城的王府占地更多,气势更恢宏。
  多尔博一脸崇敬地看着沈致远,“额驸既然认为刚林、祁充格会暗中投向朝廷,何不拿下二人……一劳永逸?”
  沈致远滋了口酒,摇摇头道:“不可。王爷新嗣,在兖州根基未稳,虽说刚林、祁充格是王爷麾下臣子,可一旦拿下二人发落,等于告诉皇上,王爷有意自立,此时与朝廷撕破脸,不合王爷利益……再则,这二人终究是先王留下辅佐王爷的,先王尸骨示寒,就处置这二人,怕会引发先王旧臣的反弹,此为不智也。”
  “那……就任由这奸人在本王眼皮子底下阴奉阳违吗?”
  沈致远笑道:“既然王爷已经清楚这二人的打算,那就不足为虑了……且让他们多活几日呗。”
  多尔博也笑了起来,“额驸所言极是……人心一旦明了,自然是不足为虑了。”
  
第1499章
失职的“汉奸”
  平寇大将军府的门楣上,挂得匾额却是多罗额驸府。
  也是,夫凭妻贵嘛。
  再怎么说,沈致远赖以青云直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东莪的缘故。
  先是多尔衮罩着,如今换成了多尔博。
  然而,在府中,东莪确实如同汉人女子一般,夫唱妇随。
  特别是怀有身孕之后,更是如小鸟依人般,唯沈致远是从。
  “额驸军务繁忙,我又怀有身孕,不如……就收了清吟,也好让她在额驸身边服侍。”
  沈致远带着一丝怜惜,轻搂着东莪,摇摇头道:“一个好的随扈,远胜于一个侍妾,郡主不必再劝,安心生产就是。”
  东莪轻声道:“阿玛其实不该有这番布置,弟弟年少,值此风烛飘摇之时……还不如保全性命来得重要,人,终究是难违天命。”
  沈致远正色道:“我却不信这,人定胜天。岳父待致远如国士,致远就当以国士报之,辅佐王爷建立不世之功,便是致远后半生唯一的心愿。”
  东莪感动地注视着沈致远,轻叹道:“只是太辛苦额驸了。”
  沈致远右臂搂得更紧了些,“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嘛……谈不上辛苦。”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