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1807

  所以,象这种大量的土地买卖,没有那三个国公的点头,是县令无法拍板的。
  况且,原忠贞营十几万将士,加上各自家眷,都需要安置,二府之地猛然充入如此多的人口,各州县应该土地不足才是,哪还需要用竞买方式来售出大量空闲土地?
  吴争心里疑问是越来越多了。
  “敢问,那位将军是何人?”
  管事低声道:“那可了不得……是少将军。”
  少将军?
  吴争问道:“哪位少将军?”
  管事愣了下,看了眼吴争,又陪笑道:“也是,公子是外乡人……这是夔国公长子,广信卫指挥使李定邦李将军。”
  吴争惊讶地伸头往李定邦所坐的位置看了一眼,正好,李定邦听着掌柜的耳语,向吴争一边看来,二人目光一对,吴争微笑着点头示意,而李定邦冷冷一瞥,扭转头去。
  吴争无所谓地笑了笑,转向管事问道,“那还有一件竞买之物为何?”
  管事突然“吃吃”笑道:“那物……公子必定喜欢,是……采头!”
  “彩头?”吴争大惑,彩头需要竞买吗?不该是胜者的奖赏吗?
  管事愣了愣,解释道:“是采头……咦,这么说吧,就是妙龄女子。”
  吴争大吃一惊,“尔等敢公开贩卖人口?”
  管事忙不迭地解释道:“公子误会了,敝店怎敢做那种不法之事……您瞧,李少将军在,刘县令也在。”
  吴争释然,也对,这等违法之事,避人耳目尚来不及呢,哪有公诸于众的。
  
第1553章
法无禁止皆可为?
  管事继续道:“小的意思是……公子来自京城,自然不会对江南织造司陌生吧?”
  吴争点点头。
  “织造司要在广信、饶州二府设立分署,需要大量女工……本县便将十岁至十五岁少女聚集起来进行竞买,价高者便拥有了与织造司议价的资格,说不定,还能织造司谋一席之地呢……公子可有兴趣一搏?”
  这话让吴争释然,但也惊讶。
  我去,古人果然不可小觑,这样的生财之道,居然也能无师之通?
  织造司在每地设立分署,自然需要大量当地织女充作劳力,而江南织女薪酬丰厚早已不是秘密,用或许不太合适的比喻,每个适龄少女都相当于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啊。
  可问题来了,少女家中的父母答应吗?
  吴争问道:“那少女父母能平白舍弃,明明可以纳入自己囊中的利益吗?”
  这话没错,谁会轻易将到手的利益交出?譬如,家中有一适龄女子可以应聘为织女,那此女子在熟练之后,月薪就能轻易到达二十两以上,可如果这女子经这样组织起来一竞买,等于将议价权让渡给了竞买得胜者。
  这得胜者既然花了银子竞买,自然不亏本生意,就算可以从织造司得到一部分收益,可对于每个织女的盘剥,必不可少,这样一来,少女及她家中得到的利益就会少许多。
  谁也不是傻子,那么,女子家中能答应?
  那管事咧嘴一笑,心中暗道,这果然是个雏啊。
  只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前后十来个银元砸下,管事倒是很“诚恳”地解释道:“公子看来是真不知道此中规矩……如今我朝哪个州县,不对本地女子严加控制?远的不说,就说咱玉山,各族早已将各户女子一一登记,然后交于县衙,再由县衙呈于州府造册,只要织造司要用人,就得经州府核准,再由各县负责交人……这其中各种支度,呵呵,公子还不明白?”
  吴争明白了,是真明白了。
  正因为明白了,所以心中气愤。
  看来,夏惠吉许多事说得没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吴争以为辖下吏治清明,可事实不然,很显然,单就这事上,织女的利益等于由州府开始,至她们的家族,一层层地被盘剥。
  甚至,织造司的利益,都被一层层侵吞。
  但,吴争并没有发作的意思,虽然心中气愤,但没有理由发作、惩诫。
  大将军府颁布的律法,没有明文规定,织造司雇佣织女不得经过中介,那么,这事就算听了心里不舒服,但也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所谓法无禁止皆可为,吴争不想因为自己的好恶,去强制某一件孤立的事。
  所以,吴争只是平静地问了句,“难道织造司分署的主事,就发现不了此中猫腻吗?”
  这话算问到了点子上了,织造司分驻各地主事,怎么可能发现不了此中猫腻?
  那管事掩嘴“吃吃”笑道:“公子还真是正人君子,这天下哪有不吃腥的猫?哝……那边那个中年男子就是织造司驻广信府管事……西侧角落那个,对,就是那个肥头大耳的,据说是织造司驻饶州府主事的族叔。”
  吴争无语,沉默下来。
  或许是脸色不好看吧,那管事识趣地起身,作礼道:“今日敝店琐事繁多……小的且先失陪一会,公子若有事,尽管让人招呼就是了。”
  吴争点了下头,管事倒着退出雅室。
  “王……少爷。”鲁进财差点就突鲁了嘴,“这些人竟敢明目张胆地竞买军械、土地、女子,少爷就不管吗?”
  吴争微微一哂,没理鲁进财,斜了一眼黄昌平,道:“你是弃笔从戎的读书人,不象这厮没文化……你倒是说说,这事须管吗?”
  黄昌平低头稍一思忖,抬头答道:“我认为,不必管。”
  “为何?”
  “一来玉山属广信府,治权在三位国公手中,少爷若管此事,反倒有越殂代疱之嫌……”
  边上鲁进财嘟哝道:“广信、饶州二府一样隶属大将军府,三位国公亦是少爷麾下,哪来什么越殂代疱?”
  黄昌平一怔,有些惊慌地看了吴争一眼,躬身道:“属下失言,还请少爷责罚。”
  吴争摇摇手,平静地道:“莫理他,你继续讲就是。”
  黄昌平稍一犹豫,继续道:“二是律法并无规定各地官府、豪门不得中介织女雇佣之事,如果少爷真想管,最好的方法是回去之后,颁布律法禁止,方为良策。”
  吴争看了一眼黄昌平,点头鼓励道:“继续讲。”
  黄昌平精神一振,道:“最后是,织造司毕竟不是官府衙门,雇佣各地织女也仅仅是民间商人的交易,况且,织造司自身也不干净,又如何置身事外呢?无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这话让鲁进财牛眼一瞪,喝斥道:“放肆,你小子不知道织造司是郡主……”
  吴争皱眉,打断道:“鲁进财,你再多嘴,就滚出去。”
  鲁进财一愣,捂嘴低头,不再说话了。
  黄昌平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自古皇权不下乡,掌握乡、里、村的都是各地宗族,按理说,民不告官不究,做为苦主的织女和蒙受损失的各地织造司分署不提告,官府就无法立案追查……所以,属下认为,少爷还是不宜管此事。”
  吴争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他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你认为土地之事和军械之事,我该不该管?”
  黄昌平想了想道:“土地之事与织女之事一样……属下想说句不该说的话,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吴争突然一笑,但没有阻止黄昌平继续说的意思。
  黄昌平额头冷汗渗出,他大着胆子道:“可军械一事少爷应该管,广信卫火器皆是大将军府配备、补给……若有不法者借此牟利,定须严惩不怠,以儆效尤。”
  吴争没有一丝反应,只是再次探头,看了看酒肆大堂中舞女、乐伎,突然自语道:“人哪,但凡是涉及利益,而碰巧手中有权,便会巧立名目、勾连相关之人从中牟利,这是人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哪朝哪代都屡禁不止……好嘛,就如你所讲,今日我只究军械不理其它。”
  
第1554章
不讲对错,只有利弊
  此时,大堂的竞买早已开始。
  让吴争意外的是最先开始的不是军械竞买,而是“采头”。
  出价者也不多,仅五人而已,自然,那个被管事称为“肥头大耳”的和另一边的中年男子就占了竞买者的四成。
  原本吴争已经想好不去理会这些破事,黄昌平说得对,自己是个定规矩的人,要做的是从上层制订律法,而不是由自己赤膊上阵,这样反倒是落了下乘。
  可竞买进行到中途时,吴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
  这次竞买的“采头”有五百余个(女子),起价为五千两。
  可就在几轮下来,竞价才到六千两时,织造司广信、饶州分署的二人就不再加价了。
  反而是在玉山县令身边一个幕僚,与两个当地富商人才较量。
  这在吴争看来非常古怪。
  要知道,劳力的最终雇佣者,就是织造司二府分署,也就是说,两个分署主事不管如何都该竞价才是,哪怕是暗中有猫腻需要瓜分利益,那也得先由分署竞得这批“采头”,然后向织造总司虚报银子才是。
  如果连竞买都失败了,以何名目向总司要钱?
  也正是这种好奇,吴争突然探出头去,“一万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