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7/1807

  吴争想了想道:“可玉山是个小城,庙中更非久留之地,一旦天色亮起,你我行踪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至少此处不愁吃喝,真若明日能传讯出去,最多明日夜里,厉如海便可率军赶到。”
  这话确实有道理,玉山和江山距离不远,厉如海金华卫早已接到吴争命令枕戈待旦,一旦消息传出,便会急援玉山,就算城中敌人严密探查,想在一天之中查到地窖中的自己,恐怕也是不易。
  正好十七号拎着一竹篮吃食下来。
  鲁进财、黄昌平不再说此事,索性安下了心来进食了。
  ……
  夜半时分,下起了小雨。
  淅淅沥沥的雨点声敲打着窗上油纸,发出“啪啪”的声音。
  正房的油灯还亮着。
  从里面传出夫妻的交谈声。
  “你领来的是什么人啊?”妻子抚摸着已经睡熟的孩子头顶,不经意地问道。
  “不是和你说了吗,是我以前的至友故交。”十七号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道。
  “可我嫁入你家,已经三年,怎么从未有过提起?”
  “他们在闽地做生意,如今闽地大战连连,生意做不下去,这才回来了。”
  “可我总觉得他们不象是生意人哪。”
  
第1558章
抉择(一)
  “半夜三更的,啰嗦个甚?”十七号撩起被子一角,钻了进去,“早点睡吧,明日还要早起。”
  那妇人有些不乐意了,她拽住被角一拉,“那你打算让他们在咱家待多久?咱家可不是富裕人家,平白多了三张嘴,一天的开销怎么算?”
  十七号被拽开了被子,有些恼火,“咱家虽不富裕,可多三张嘴也供得起,不要无理取闹……快睡吧。”
  那妇人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突然压低声音道:“你可不要瞒我,今日外面官兵抓人到现在还没抓到,乡邻们说歹人正好也是三人……你可别把祸水往家里引。”
  十七号一听大急,翻身坐起,一把掩住妇人的嘴,厉声道:“你不要命了……可不敢乱说。要知道隔墙有耳。”
  妇人急挣起来,挣脱了丈夫捂嘴的手,生气地道:“你还知道一家人的命?真要知道,就赶紧把人带走。”
  十七号愠怒道:“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个屁。”
  “你若不把人赶走,我……我就去告密,总好过被官兵搜查出来,全家人被牵连。”
  十七号一听,大怒,“你再胡说,信不信我休了你?!”
  妇人一怔,见丈夫真生气了,随即陪笑道:“我就是随口说说……我不也是为了咱家好不是?再说了,这事还牵连到你呢,我怎么会去告密?你只要赶紧将他们送走就是了……也好早些安生不是?”
  十七号瞪着妻子,妇人忙将裤子扯了过去替丈夫盖上,陪笑道:“夜深了,早点睡吧,莫吵醒了狗子。”
  十七号轻轻地吁了口气,不再与妻子纠缠,他慢慢躺下,心想,也就一天的事,只要明日派人把信送出,最晚明日傍晚,援兵就能赶到玉山,到时,想留王爷三人怕也难了。
  想到这,十七号心里轻松了些,翻了个身睡去。
  ……
  寅时刚过,卯时初。
  玉山县衙内。
  李定邦来回踱步,一副焦急的模样。
  “这厮究竟是谁?”李定邦厉喝道,“本将军不管他是谁,今日午时之前,必须抓住他……此地与上饶城距离太近,若让我父亲听到风声……你们,还有你,都得人头落地!”
  玉山县令刘远苦着脸道:“少将军息怒……您当时也看见了,那一行三人是骑马向南门去的,按说以马的速度,早该出了城了……”
  “放屁!本将军随从驱马至三十里外,都没有看见他们,他们能变成鸟儿飞了?肯定还在城中,或许就在你们眼鼻子底下。”
  “可衙门人手不足,虽说城门已经紧闭,只进不出……偌大的城,一夜之间恐怕来不及啊。”
  “本将军不管这些,只知道,若被这三人逃了出去,军械之事就彻底败露了。”
  刘远无奈地道,“可这三人若真藏身城内,如今也必定是隐匿于寻常百姓家亦或者人迹鲜至的角落,半夜三更的扰民……怕引起民怨啊,若被三位国公知晓,不但事情败露,下官也难辞其绺啊。”
  李定邦一愣,也沉默下来,他知道,这事还真不能大张旗鼓。
  这时,那个大腹便便的富商突然开口道:“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相较于扰民之罪,性命更重要吧?”
  刘远霍地回头道:“放肆!你休要蛊惑少将军!”
  富商呵呵一笑道:“少将军英明神武,在下是不是蛊惑定是心中有数……倒是刘县令手中的数十衙役出工不出力,尽引着我等手下百来人满城闲逛,其意自明啊。”
  “你……胡说!”刘远忙向李定邦揖身道,“少将军不可轻信此人所说,下官一心忠于少将军,绝无二心……他们几人,虽说有本地绅纨引荐,可听其口音,极似来自江,或许是奸细也说不定……”
  李定邦脸色一变,吼道:“吵什么?如今先抓住那三人才是正事!”
  那富商呵呵笑道:“其实在下倒有个办法,只是……”
  “你说。”
  “这三人当时是向南门逃遁,想来应该是隐匿在南城……咱们如今人手不够,但将所有人集中起来搜索南城,还是办得到的。只要分出些人守住街口,其余人沿街一家一户排查,定能搜寻出来。”
  刘远急道:“若是不在南城呢?”
  “那也无妨,搜过南城,再搜东城。”
  “为何不是西城和北城?”李定邦问道。
  “他们说是应天府来的,应天府在玉山以北,他们逃回去的可能性不大。”富商有条不紊地解释道,“而往西是上饶城,明知少将军身份,再自寻死路更非智者所为。只有往东、南方向,才可越界入浙江界,以此来规避少将军的追捕……是以,在下以为,非南即东。”
  刘远急道:“可你们手下百余人,并非官府捕快,岂能代本县执法?况且,如此大肆搜捕,若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谁为此担责?”
  富商微微一笑,没有理会刘远,只是将目光投向李定邦。
  李定邦为难了。
  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为了多卖些银子,学杭州府商人搞什么竞买。
  如果私下将军械卖于这其中任意一个商人,这事就不会发生。
  至于这些想竞买军械的商人究竟是何身份,李定邦没有兴趣知道,只要银子是真的,别的不重要。
  这些年来,一家人追随父亲颠沛流离、征战沙场,先是反明,而后联明,六年前从北直隶败退湖广路上,母亲病亡,四年前忠贞营在湖广与清军大战中,忠贞营大败,幼弟亡于乱军之中,可谓是家破人亡啊。
  被吴争整编之后,忠贞营十余万人,愣是被缩减为二万人,无数同袍手足被迫前往浙东,说是安顿,可其实浙东籍北伐军打心眼里瞧不起忠贞营旧部,使得旧部中不断有人返回广信、饶州二府求父亲收容。
  都是一起从血雨腥风中滚爬过来的兄弟,都是拖家带口的苦难兄弟,怎么忍心弃之不顾?
  可这不是多几十、数百人,那是数万张嘴啊。
  
第1559章
抉择(二)
  李定邦就算打小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箩筐,那也知道,就算穷尽广信、饶州二府民力,也无法供养得起十余万大军。
  好在江北之战,吴争在淮安城受困,自己趁机与众将士联合谏言,收编当日忠贞营旧部,并向西出兵,这才多出了抚州、临江、袁州等地,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新附之地的赋税一时收不上来。
  李定邦不得不私下里做些龌龊事,一来替补度支,二来,也算是为父亲分忧。
  乱世之中,火器军械无异是最能变现的硬通货。
  可问题是,几次下来,多少有些风声传出。
  特别是高叔,郢国公高一功,已经不着痕迹地点了自己两次。
  这让李定邦心中有了警惕。
  如今广信卫三个当家人中,高一功无疑是最亲近吴争之人,别的不说,广信卫突然向西出兵和扩编,高一功反对最坚决,若不是有忠义夫人的首肯,恐怕高一功必会向吴争密报。
  而之前,吴争来江西,对父亲多有指摘,唯独对高一功褒奖有加,调广信卫乔装大西军入闽作战,按理应该是父亲的差事,可吴争却偏偏弃父亲不用,令高一功率大军南下。
  明眼人都知道,如今闽粤战局,只要广信卫与大西军联手合击,荡平闽粤只是早晚的事,这样一份大功平白被高一功得了去,岂不让人心寒?
  李定邦坚信,昨日这三人定是受人指使前来玉山,为得就是拿到自己私卖火器的证据,而背后指使者,定是高一功无疑!
  想到这,李定邦坚定地对那富商道:“就按你说的去办……此事由你负责,刘县令带人倾力协助于你。”
  富商得意一笑,道:“少将军英明!”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