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807

  吴争心中开始焦灼,这要是动起手来,后果就严重了。
  局势确实很紧张。
  好在没过多久,方国安闻讯而来。
  他阴森地打量了一下现场,连眼睛都不看吴争一下,就问道:“此地发生何事?”
  有兵痞上前回道:“回越国公话,梁湖卫所吴千户杀了小的队长。”
  方国安这才回过头来,看着吴争凝声道:“吴争,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吴争答道。
  “你想做什么?”方国安勃然大怒,“在本公的眼皮子底下,杀我勇士,你可知道,就是他们在涌金门与鞑子浴血厮杀,才有了杭州光复?”
  “下官知道。”吴争指着地上尸身道,“但他触犯了军法,功、过两论。”
  方国安的目光一缩,眼神变得如针芒一般。
  “吴争,你太狂妄了。莫非真道本公不敢杀你?”
  吴争相信,真的相信,方国安此时是起了杀机。
  或许自己杀了一个队长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自己已经成为了方国安心中的一根刺,换作是自己,也会借机拔除。
  吴争感受到一阵寒意。
  “越国公,吴争不知道自己犯了何法,竟让越国公想杀吴争?此人光天化日之下,率兵劫掠平民,欺凌良家女子,吴争杀他,理所应当。”
  方国安阴森地说道:“他是本公麾下之兵,犯了军法,自应有本公处置,你越俎代庖,便是取死之道。来人,将他于我拿下。”
  四周的明军迅速向吴争等人围来,池二憨等人也紧张起来。
  再勇猛的人,也好汉难架群狼啊。
  池二憨几人将吴争团团围了一圈,持刀在手,打算火拼了。
  吴争赶紧阻拦,“越国公,且听把话说完。”
  “讲。”
  “吴争只是个千户,越国公吴争,不过就是一言而决。但吴争麾下也有三千人,城外还有六百骑兵。如果今日真在杭州城中火拼一场,越国公,恐怕会两败俱伤吧?最后无非是便宜了鞑子。越国公心里很清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值得。”
  方国安缓缓吐了口气,“难道让本公放纵你胡作非为?”
  吴争道:“此事吴争绝不推诿,是非曲直自有监国殿下决断。如今之计,当约束部众,联合抗清,越国公以为如何?”
  方国安沉吟起来。
  吴争道:“杭州城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果明军士兵放纵劫掠、欺凌百姓,越国公如何在城中立足?”
  说到此处,吴争突然向围观百姓大声道:“这几人人所为,并非越国公授意,而是军中有一些害群之马,做下这等恶事,各位乡亲父老,从现在起,但凡有明军敢劫掠你们,可以去布政司衙门请越国公为你们做主,越国公必定惩治凶徒,绝不姑息。”
  被吴争这么一喊,百姓们纷纷下跪,“越国公英明,为我等做主啊!”
  方国安一下子被吴争架到了火炉上,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不过他反应还是快的,那就是吴争说得有道理,如果想在杭州城中待下去,就得争取民心。
  方国安狠狠地瞪了吴争一眼,转头向百姓道:“本公治下不严,骚扰了你们,是本公之过,但本公在此保证,一定严惩恶徒,还你们一个公道。”
  说完,方国安准备离去。
  吴争突然道:“越国公且慢。”
  “还有何事?”
  吴争指着那几个兵痞道:“这几人如何处置?”
  方国安眼中凶光一闪,厉声道:“就地正法。”
  说完跃马而去。
  那几个兵痞傻眼了,连声疾呼道:“越国公饶命,小的冤枉……”
  方国安带来的亲兵上前,手起刀落,几颗人头滚落。
  现场变得鸦雀无声。
  吴争微微一抽嘴角,朝池二憨头一甩,扭转马头准备离开。
  那个被救下的女子从地上爬起,跑至吴争马前,张开双臂。
  吴争不解地问道:“姑娘已经安全,为何还要拦本官去路,可是需要赔偿?二憨,取些银子给她。”
  吴争只想赶紧离开此地,与自己的军队会合,他妈的,太危险了。
  不想,那女子突然跪下道:“蒙大人相救,民女无以为报,只想给大人磕几个头。”
  说完,“呯呯”在地上磕了起来。
  这下吴争只好跃下马来,扶起了这女子。
  “姑娘在城中可还有家人?”
  那女子点点头道:“还有一个寡母和一个哥哥。”
  “家住哪里,本官可以派人送你回去。”
  正在此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急急地冲了过来。
  被池二憨一把拎着了脖子。
  那女子急道:“那就是我哥哥。”
  吴争朝池二憨挥了挥手。
  那男子急步上前,抓着女子的胳膊道:“妹妹,都说让你在家躲着,你偏不听。这世道,不管是鞑子还是明军,都如豺似虎……”
  “哥,别说了。”那女子一把捂住了男子的嘴,“幸亏有这位大人相救。”
  那男子狐疑地回身冲吴争打量了一眼,问他妹妹道:“究竟发生何事?”
  
第128章
红衣大炮
  少女将之前发生的事简单地对她哥诉说了一遍,“哥哥别冤枉了好人。”
  那男子这才郑重向吴争一揖道:“大人恕罪,学生鲁莽了。”
  吴争点点头道:“你刚才说得不对,明军终究是与鞑子不同的。明人虽然也有败类,但终归是好人多,你不也是明人吗?”
  “大人指教得是,学生谨记。”男子有些脸红地应道。
  “好了,赶快带你妹妹回去吧。”
  说完,吴争走向战马。
  此时,明军官兵已经撤走,围观的民众也已经渐渐散去。
  可有一个中年汉子和一个青年留了下来,他们还径直朝吴争走来。
  吴争只能将已经抬起的脚放下。
  “草民陈守节携犬子陈其材拜见吴大人。”
  吴争虚手一托道:“不必多礼,你父子找本官何事?”
  陈守节躬身道:“草民父子想投大人麾下从军,望大人成全。”
  吴争并不惊讶,如今明军光复杭州城,生活无着落的游民自然想从军,混口饭吃,不足为怪。
  打量了一下陈守节父子,吴争还算满意,身高体健,言词也象是读过书。
  于是点点头道:“你们父子之前是做什么的?”
  陈守节答道:“先父陈于阶,原是大明兵部司务,扬州城沦陷时,与史阁部一起殉国了。”
  吴争愣了愣,他没有听过陈于阶此人,但知道兵部司务这个官职,主要职责是掌收外省各衙门文书,呈堂书到,编号登记,分司办理,以及稽查各省提塘官勤惰、管理本部吏役等事。
  简单地说,就是兵部一个记事员,九品官。
  听到陈守节将其父与史可法相提并论,吴争心中有些好笑。
  不过吴争也能理解,既然主动投军,总要让长官留个深刻印象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