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807

  阿济格鉴于当时钱翘恭突袭泗州,劫掠了一批战马,于是阿济格分出一支三千人的精兵,入驻盱眙。
  这样一来,天长方向的那支队伍活动范围瞬间被压缩了。
  原本也没事,反正这支军队退入扬州府,也就安全了。
  可阿济格显然有除之而后快的心理,或者他是想杀鸡儆猴,给李过一些压力。
  他下令围剿这支队伍。
  这支队伍面对强敌到来猝不及防,只能选择死守天长小城。
  于是,凤阳府大战的序曲,让人意想不到的第一枪,没有在定远暴发,竟是在天长打响了。
  ……
  吴争第二个失算,是海州城。
  不得不说,在吴争挑起凤阳府之变时,吴争的眼角余光确实是瞄到了远在东北角的海州。
  同时,吴争也令钱翘恭率新练“风雷骑”北上。
  但吴争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才令钱翘恭在一个月内入驻云梯关,况且,云梯关至海州的距离尚有数百里地。
  一个月的时间,让钱翘恭奉令之后,想到的还是先去见见父亲钱肃乐和妹妹钱瑾萱。
  也就是说,没有人意识到,海州的危急。
  当然,此时确实不危急,因为凤阳府大战尚未暴发,甚至连天长方向的战斗也没打响。
  这种情况下,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城,谁会去看到它?
  但将领可以没想到,做为主帅的吴争应该想到。
  战略和战术的不同在于,战术是打赢眼前这场仗,战略是解决打这场仗引发的所有变局。
  就象海那边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在那的这边某处引发海啸一样。
  可惜的是,吴争想到了,但因疏忽没有盯住它。
  而几天后,天长方向突然暴发的战斗,吸引了吴争最大的精力,海州方向,更加被忽略。
  这两个失算,改变了吴争攻略凤阳府的整个谋划,许多原本不会发生,或者是应该在数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都提前暴发了,由此,改变了这个时代的进程。
  或许,这就是天意。
  ……
  都说月黑风高,才是杀人之时。
  可清军大举进攻天长,却是阳光明媚的正午。
  泗州清军,集结三千人马,明目张胆地出兵。
  分为两路,一路悍然直逼天长,另一路经白塔镇北面转东,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这符合阿济格的心性,他打惯了顺风仗,对敌向来是大开大合。
  就象是漠北平叛时,阿济格动辄就是全军尽出,虽然让蒙古叛骑闻风而逃,但阿济格大军也是徒劳无功,满世界地追着打,结果,一年时间,一万多骑兵愣是没有剿灭不到五千的叛军骑兵,清廷不得不令沈致远的新军增援,最后沈致远以逸待劳,在一处沙丘后伏击了叛军骑兵主力,一战功成。
  对于阿济格而言,是艺高人胆大,凤阳府如今大军云集,还忌惮你区区千把土匪?
  同时,阿济格也想借此来夸耀武功,杀鸡儆猴给宝坻城的李过瞧瞧。
  当然,最关键的是,阿济格判定了建新朝不会出兵干涉。
  也是,如今正是凤阳府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时候,剿灭一股土匪,碍谁的事了?
  由于是“土匪”,天长驻军的斥侯无法前出太远,所以直至清军前锋逼近三十里,才察觉到不对,于是,驻军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向东撤入扬州府境内,二是固守城池,击退来犯之敌。
  但三千敌人分成两路,一路骑兵来得快,天长驻军的斥侯首先侦察到的只有一路数量不多的骑兵,那么这就给驻军造成了严重的误判,认为依仗已经经过加固的防御,可以击退来犯之敌。
  驻军向城内收缩,造成了再没有斥侯侦察到另一路敌军。
  就这样,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激战发生了。
  阿济格打这一仗,是临时决定的,这本不在凤阳府主要势力的视野之内,清军南下,长年战乱,哪州哪府,没有土匪盘踞山林?
  或数十、或成百上千,到处都有,不足为怪。
  所以,除了交战双方,几乎没有其它势力预测到会发生这场战斗,甚至连相距不太远的定远李过,也是直到第二天午时,才得到情报。
  而这场相较整个局势并不起眼的战斗,几乎改变了凤阳府整个战局,更影响到了随之而来的北伐。
  ……
  海州是个古城,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年间。
  因地形独特,为沿海要隘。
  它南边是山,北边是海,所以,城门只有东、西二门。
  唐宋时有过修缮、扩建,并在西门附近加修了鼓楼。
  宋绍兴年间,义军抗金守城,加筑海州城垣,修浚城壕,把白虎山纳入城中,之后,对海州城池又整固过一次。
  到了大明洪武年间,守备魏王,又在西城加修城池,城墙局部用砖围砌。
  
第1589章
是个疏忽
  至永乐年间,海州城所有城墙加砌砖石,方圆已超过八里,高两丈五尺(约八米),加建了南北门,分别是东门镇海,西门通淮,南门朐阳,北门临洪。
  北门西侧建禹王庙,有镇水之意。城内有桥,因河水通往四个城门,故名四桥。
  在四桥中部建有一个码头,可泊六百石左右的漕船。
  所以,海州虽是一个小城,但非常坚固,更象是个军事要塞。
  正因为如此,有着五、六千精锐的蒋全义,对即将暴发的战斗,根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此时的他,还在海上,正是巡视原大明东海中所返回的路上。
  蒋全义站在船头,闻着微腥的海风,长长地吸了口气,然后再缓缓吐出。
  也是,半年多过去了,他的手在发痒了。
  对于象他这样,五年间日夜从血雨腥风里滚爬出来的人,不能心静。
  一旦心静,无数张曾经熟悉的面孔,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很伤人,更,伤心。
  可惜,原本是奉命临时驻囤海州,可半年多了,吴王殿下似乎已经忘记了,在海州城内,还有他一把锋利的刀,在慢慢地生锈。
  蒋全义心里并没有怪吴争,因为两朝停战之后,大将军府确实没有战争了。
  可蒋全义反倒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了。
  蒋全义原本也是个读书人,中过武举,可这些年的浴血沙场,让他再也不想做回读书人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迎着海风,慷慨激昂,蒋全义大声地咏诵着。
  长发飘飘,衣襟飞舞。
  这让一边看着的戚家豪、戚家杰兄弟不禁心摇曳旌起来。
  一个字,帅。
  两个字,很帅。
  三个字,帅翻了。
  也是,无论前朝古今,但凡是热血男儿,都崇尚醉卧沙场。
  象蒋全义这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男人,对年青小伙的“杀伤力”,绝对是无穷的。
  戚家兄弟原本隶属于方国安的军校兵团,而之后,吴争与二卫受困于淮安城时,方国安部奉命南撤,与陈胜部在江都会师。
  之后,因寡不敌众,全军撤向仪真,建制几乎都乱了。
  而方国安主张遵从吴争命令撤过长江,而陈胜执意留在仪真固守。
  也就是这时,戚家兄弟脱离了原编制,正式加入了陈胜麾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