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807

  所以,如果战前蒋全义还只是怀疑,现在是百分百确定了。
  所以,蒋全义怒骂起沈致远来。
  经过这一战,双方都疲惫了,进入了短暂的僵持。
  ……
  这个时候,蒋全义才有时间下令调动城中各门守军。
  但已经晚了,调兵还没发出,从南门赶来送信的一名士兵,用沙哑到极点的嘶声,对着蒋全义喊道:“将军……南门遭遇敌袭……”
  说到这,士兵早已泣不成声。
  蒋全义心中一震,下意识地急问:“三营呢?戚家杰呢?……还有多少人?你来报信时,敌军破城了吗?”
  这连串的问题,蒋全义其实只希望传信兵能回答他,三营还在抵抗,这样,蒋全义就可以调动预备队,前往增援……来得及,海州城不大,只要派出援兵,半柱香的时间就能抵达南城,来得及,蒋全义就是这么不断地在心里安慰自己。
  但很快,传信兵的回答让蒋全义整个人掉入了冰窟窿里。
  “回将军……话,小的奉命报信时,戚副营长正亲自率预备队增援城墙,他……他说……请将军往东撤……那儿是大海,就算鞑子破城,短时间内也无法渡海进攻东海中所……只要将军还在,泰州卫不灭……请将军为三营千余官兵……复仇!”
  饶是蒋全义身经百战,见惯了生死,可在此刻他的眼睛也模糊了。
  他在颤抖,不仅是手,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才一夜的功夫啊,成千的人就再不见不着了。
  蒋钱义用最恶毒的言语咒骂着,“该死的戚家杰,会不会带兵……怎么带得兵,白上了军校,就是个瓜娃子……死在南门最好,要是活着,老子生剥了他的皮……!”
  可蒋全义差点就哭出来,他心里在深深后悔,之前在海上,不该踹这孩子一脚,如果早知是这样,自己该嘉勉这两兄弟,他们够勇敢,他们……其实自己在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年轻……年轻到让自己嫉妒。
  留给蒋全义的时间真得不多了,方圆八里的城,南门一丢,北门就是两面受敌。
  蒋全义收敛起震荡的心神,厉声下令,“东西二门守军迅速向城中心城隍庙靠拢,凭借预先设置的防御工事,阻击南门方向来敌……”
  这个命令,让蒋全义身边的人大吃一惊,纷纷劝谏道:“……将军,南门一夜间被攻破,北门虽然力阻强敌,可也伤亡惨重,敌人只要来象夜里那么来一次强攻,很可能北门都守不住了。到时,敌人南北合击……我军就算想突围,也没可能了……!”
  蒋全义慢慢地坐了下来,他目视着南门方向,悠悠道:“想走的……我不拦,愿意留下的,我也不强赶……蒋某这几年,打了不少败仗,原本就该死,可惜,人在,城破,敌军就此南下,淮安、扬州二府必将陷落,局势再度糜烂……王爷啊,北伐,还能成吗?”
  说到最后,蒋全义脸上,已经涕泪交流,这同样引得边上一片唏嘘声。
  英雄末路,最感悲壮。
  许多时候,赴死并不难,难在有希望活。
  舍生就义其实也不难,难在,说服自己,死得有意义。
  蒋全义赋于了死的意义,海州城不能丢,丢了,淮安不保,淮安不保,扬州更难保。
  
第1593章
海州之战(三)
  此时,从北门上赶来的士兵,在门外禀报,“将军,敌人再次进攻了!”
  蒋全义抹了把泪,站起身来,“想留的,带上三百预备队,去城隍庙御敌,从此时起,再没有命令,各自为战吧……想走的,从东门出,去东海中所,然后寻条船渡海,见到王爷时,替我问问他,如果重新来一次,他是选择一鼓作气北伐,还是依旧积蓄实力等待良机?”
  说完,蒋全义带着随扈去了北门。
  在他身后,所有人都沉默着。
  然后,有一个人提起了枪架上的火枪,背在肩上,出门反方向而去。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没有人向东,虽然东面临海,是唯一的活路。
  可在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眼中,或许,站着死,远比跪着活要畅快得多吧。
  ……
  “大人……”
  清吟脸色苍白,她一直称呼沈致远为大人,或许是对往日经历的一种缅怀吧。
  正在抚摸东莪腹部的沈致远,头也没抬,“什么事……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对了,格格快要生产了,你快去把东厢的产婆叫来……”
  清吟没有动,她继续轻呼道:“大人……”
  沈致远身子一顿,他疑惑地回头,看了看清吟,然后突然换了张笑脸,向正在申吟呼痛的东莪道,“我已经派人知会了王爷……产婆马上就到,你先忍忍。”
  东莪却一把抓住了沈致远的手,“额驸……我怕。”
  沈致远无奈地看了清吟一眼,“说吧,什么事?”
  清吟稍作犹豫,扫了一眼东莪,见沈致远没有反应,于是只能如实禀报道:“两天前,睿亲王令济席哈率镶黄旗五千骑兵、蓝拜率一万二千新军从兖州出发……济席哈攻沭阳,蓝拜攻赣榆,最终目标是……海州。”
  沈致远露出了惊骇的表情,“放屁!这怎么可能……我怎么不知道,为何没有人来知会我?一定是搞错了,王爷怎么会愚蠢到被朝廷当枪使的地步?”
  面对着沈致远狰狞地爆着粗口,清吟静静地看着沈致远。
  沈致远慢慢地僵硬起来,他突然意识到,这事……应该是真的。
  多尔博虽然与朝廷有仇怨,可他毕竟是满人,在对付外敌这件事上,多尔博的屁股决定了立场,更何况,发动此战,利大于弊。
  趁势夺取海州,淮安府就等于是一个没穿衣服的美女,展露在兖州大军的兵锋之下。
  而所有注意力被吸引到凤阳府的建新朝,恐怕来不及派兵增援海州,就算速度再快,能守住扬州府就算不错了。
  沈致远几乎不能看地图就知道,沭阳三千守军、海州五、六千人,根本挡不住新军的进攻。
  这让沈致远整个人都木然起来,他微张着嘴,死死地看着东莪。
  一直呼痛的东莪,被这种古怪的眼神所震撼,也是愣愣地看着沈致远。
  “我终于明白了。”沈致远说道。
  “你……明白什么了?”
  “你弟弟为何要派我来青州,还让你作陪。”沈致远没有表情地说道,“将我支开,为得就是方便调动新军,多尔博知道,有我在滋阳,刚林、祁充格,就算加上蓝拜、济席哈,都无法调动新军对南作战……”
  东莪被沈致远木然的神情惊吓到了,她急道:“不……不是这样的……弟弟是为了你好!”
  “让一个身份尊贵的多罗格格,来陪伴赋闲的我,在益都坐享快活日子,确实是为了我好。”沈致远突然笑了出来,“你可知道……不,你应该知道,我是个汉人。”
  说到这,沈致远突然转身,向门外走去。
  身后东莪嘶声喊道:“额驸这是要去哪里?”
  沈致远头也不回地道:“海州。”
  东莪急道:“海州已是战场,额驸身边仅百余护卫……”
  “那我就和蒋全义死在一起……这是我,欠他的!”
  东莪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鸣,她知道,这男人,或许她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
  也许一切,都只是来自她心中美好的想象。
  ……
  其实长林卫通传消息的速度,比军中斥侯要安全。
  因为消息的传递,长林卫是点到点的,如同接力赛。
  而军中斥侯,则需要凭一己之力,避开敌人斥侯的视线,有时,会因为躲避,耽误很长时间。
  吴争接到清军突袭沭阳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海州攻防战爆发的时候了。
  确实,这消息来得晚了,就算插上翅膀,也来不及增援了。
  如今徐州、凤阳二府是清廷直隶的,而兖州、青州是多尔博控制的,淮安府东面邻海,也就是说仅南面与扬州府相联。
  而因为第一军及各卫的南撤,扬州府仅府治江都驻有第一军六千人,还有兴化城,有当时淮安城攻破后归降的祖大弼一部分步兵。
  祖大弼在归降后,奉吴争之命,率手下骑兵南向突围,意图打通淮安与泰州方向的联络,之后在兴化以南遭遇敌骑阻击,与正好赶来的池二憨部联手击败了敌骑,得到了不少战马。
  之后,钱翘恭要组建骑兵,祖大弼以战马为筹码,换得了风雷骑副指挥使的职务。
  而祖大弼手下的步兵,一时间,没有了合适的去处,就被临时滞留在了兴化。
  这支残兵人数不多,也就三、四千人。
  所以,无论吴争怎么寻找可就近增援的军队,也是徒劳无功。
  吴争急怒之下,立即下令张名振、王一林两大水师,在吴淞口装载吴淞卫六千人,向北急驶,如果海让失守,则炮击安东卫(青州临海最南端),并强行登陆,发起攻击,目的是截断进攻海州敌军的退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