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807

  这是原本装填火炮炮弹用的火药,吴争甚至不知道有没有用。
  但死马当成活马医,试试也没有什么损失。
  吴争当然不会仅依仗这些土制地雷。
  伏击敌军骑兵,绊马索是必备的。
  在官道上横向挖掘出一条条寸许宽、寸许深的浅沟。
  埋下绳索之后,再在上面覆土,待鞑子骑兵来时,瞬间要简易辘轳摇起。
  好在官道两侧树林紧密,埋伏几千人,非常容易。
  卫所将士每人都携带着双筒箭壶。
  这是为了将箭矢压制的功用发挥到极限,以降低自己在冲锋时遭受的伤亡。
  钱肃典有骑兵营,被吴争安置在贺家埭以北数里外的周家村。
  也就是说,骑兵营的埋伏位置更靠前。
  这是为了配合主力对追来的鞑子进行首尾同时打击。
  以确保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回撤退杭州城。
  吴争和池二憨等人反复推算过距离和时间,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到半夜时,吴争已经有把握,只要不出意外,主力是一定能阻截住鞑子的。
  真正让吴争担忧的还是钱肃乐的骑兵营,这些骑兵都还是菜鸟。
  万一鞑子有戒备,那就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硬撞。
  可钱肃典不同意,他说骑兵营绝不象吴争担心得那样无用,而且骑兵营本身是出其不意,以有备对无备,贺家埭主力发动之后,鞑子的注意力短时间内就会吸引到前面,骑兵营正好在这时对鞑子后方进行突击,此战一定能胜。
  吴争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就不再提出异议。
  可其实吴争心里也有一笔帐,不管骑兵营能不能顺利完成击溃鞑子后军的任务,它的出现必定会造成鞑子后方混乱。
  这就为主力迅速击溃前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的估算中,鞑子追击王一林部,应该不会超过三千骑兵,只要在这个数字附近,就有把握一个时辰内结束战斗。
  吴争与钱肃典约好,只要官道爆炸声传出,钱肃典就率骑兵营向东南方向冲锋,突击鞑子前锋的后部,等击溃之后,迅速折向西南,冲击官道上的鞑子,与主力会合。
  ……
  经过一夜的煎熬。
  鞑子如约而至。
  当王一林部率三千人飞奔而过后,只有一柱香的时间,鞑子的骑兵就出现在了官道上。
  王一林率领的是步兵,从嘉兴府撤退,到出现在此地。
  他们足足急行军了两个多时辰。
  早已累得苦不堪言。
  幸亏王一林他们是早出发,否则早就被鞑子骑兵追上了。
  此时,鞑子骑兵的速度非常快。
  眨眼之间,前锋已经越过十丈距离的地雷阵,眼见已经撞进后面的绊马索区了。
  吴争随即下令,“点火、摇绳、射箭。”
  上、中、下三个层面的打击同时激发。
  箭矢后发先至,绊马索随即繃起。
  地雷最后炸响。
  鞑子骑兵瞬间被击晕了头,除了当场死亡的,活着的就象没头苍蝇般地在原地打圈。
  卫所将士的弓箭,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功用。
  对着这些个被烟尘笼罩的影子射击,几乎是发发命中。
  以至于战后发现,许多尸体上的箭矢都是数箭,乃至十箭以上。
  三千鞑子骑兵,用并驾齐驱八骑、间隔三尺而言,队伍前后可达四、五里地。
  所以,伏击打掉的最多只占鞑子总数的三成。
  而这个时间,足以让鞑子中军和后军做出有效反应。
  所以,明军的伤亡开始产生,是被鞑子骑兵的弓箭所伤。
  好在明军此时只在射箭,并没有冲锋。
  被树遮挡,使得鞑子的弓术无法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鞑子纷纷选择下马,向两侧搜索觅敌。
  而这时,钱肃典率明军骑兵对鞑子后军发起了突击。
  这确实是运气好。
  鞑子过于狂妄,如果他们选择后撤,那么他们的损失或许就定在了三成。
  至少,他们绝不会被钱肃典率领的菜鸟骑兵,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鞑子刚刚拿下嘉兴城,击退了兴国公王之仁部,他们过于自信自己的战力,他们认为,就算是前锋被伏击全歼了,他们也依旧能够击溃这股明军伏兵。
  他们下马了,下马就失去了机动性。
  而钱肃典的骑兵,就算战力不及鞑子骑兵,但他们掌握着机动性。
  速度,是骑兵战力最大的保证。
  骑兵就算不挥刀,单就策马狂奔,就足以冲垮敌人的阵线。
  这是勿容置疑的。
  没有哪个傻子,见到战马朝自己狂奔而来,用身体硬挡的,其实挡也挡不住。
  可一退或者一闪,就会撞到或者影响身边的同袍。
  无数人的一退、一闪,就会使得阵形混乱,发挥不出阵形的效用。
  阵型的溃乱也就自然也然了。
  
第133章
完胜
  骑兵营的运气确实好。
  他们在鞑子齐齐下马之后,突入鞑子后军。
  眨眼之间,鞑子被明军赶入林中吃草。
  钱肃典并不恋战,他迅速按既定目标,沿官道向前冲锋。
  就象一把烧红的匕首捅入冰雪之中,仓皇无状的鞑子,象被从中剖开的浪,向两侧翻卷开去。
  突然地混乱,让埋伏的主力感觉压力一轻。
  吴争敏锐地猜测到钱肃典部可能得手了,随即下令全军冲锋。
  于是,一场饿狼扑兔的游戏开始了。
  从西面喘息了一会的王一林,率军投入了这场追逐战。
  仅一个时辰,被歼的鞑子达到二千三百多人。
  这是找到的尸体。
  剩下的,吴争已经没有兴趣去追赶、找寻了。
  在全军将士疯狂的呼喊声中,吴争下令打扫战场。
  明军将士纷纷抽刀割下鞑子首级,可被吴争阻拦。
  吴争下令,将所有鞑子首级割下左耳,往后卫所官兵记功,就以左耳为凭。同时,吴争下令将割下的鞑子头颅堆砌于官道一侧,垒成一座景观,在上面立了块木牌,上书十二个大字“大明吴争灭建虏三千骑于此”。
  这还不算完,吴争在木牌底下,埋了整整十七个地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