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807

  这时范永斗悠悠道:“未必全是因礼不够……他们恐怕已经知道,昨日咱们往郑亲王府也送了礼了。”
  王登库闷声道:“那又如何……难道还不能给郑亲王送礼了?再说了,他们不是一伙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啊。”范永斗叹了口气,“没听洪相方才说,是郑亲王否了解禁的提议吗?”
  “鬼才信呢!郑亲王昨日刚刚收了咱们的大礼,怎么会否了提议?”
  这话让所有商人都愕了一愕,也对啊,那究竟是谁在搞鬼?
  
第1637章
欲擒故纵
  只听范永斗悠悠叹息道:“还能有谁?”
  王登库先一愣,随即会意过来,压抑着怒喝道:“他们也太不是东西了,这些年贪了咱们多少银子,可临了……竟来落井下石这一出,信不信我……?”
  “你想怎样?你又能怎样?”范永斗瞪眼道。
  王登库一噎,跺跺脚缩后了一步。
  有个商人道:“他们可以不仁,咱们也能不义……朝廷不是要禁运吗,咱们偏要反其道而行……咱们可以暗中向南面贩卖禁榷,既能获利,又能……”
  “放屁!”范永斗低声怒喝道,“陕西、河南皆是朝廷之地,陆路不通你往哪运?走海路吗……可在天津卫大沽口,朝廷新编水师已经成军……你别把大伙都连累了!”
  那商人不敢再说,向后退缩回去。
  范永斗缓了缓嗓子,叹息道:“好歹坐在大清这条船上,总不能让船翻了……建新朝吴王确实有能为,可他视咱们为寇仇,不容咱们啊……所以,咱们牢骚归牢骚……哎……”
  王登库突然压低声音道:“既然他们不给咱一条活路走,那咱们何不将错就错……他们的胃口这些年被养得太大了,反正是破财免灾……去找郑亲王岂不也是条路?”
  范永斗瘪了瘪嘴,眼中冷芒一闪,“这倒是条路,话已经点破了,那不妨就将错就错,如今的朝上,怕也就郑亲王能与他们抗衡了……走!”
  ……
  郑亲王府。
  济尔哈朗的书房内,说是书房,要找本书还真难。
  也是,爱兴觉罗家族过了中年的,基本是不爱读书的,能靠马背上挥刀吃饭,还读啥书啊?
  在他们看来,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南人,才需要读书,不读不行,因为靠拳头打不过满人嘛。
  这倒是和后世的老美一个腔调,说什么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狗屁。
  其实他们是不明白,读书不仅仅是耍阴谋,还有……律己。
  济尔哈朗比其余宗室好一些,因为他随和,越老越随和。
  随和是种修养,至少,表面上是。
  济尔哈朗是越来越有修养了,在武英殿里奏对时,被洪、范联手打了个人仰马翻,最后还笑嘻嘻地替洪、范说话,自然是有修养、有内涵的。
  但此时,济尔哈朗面色阴沉,阴沉到要滴水!
  “这两老混蛋,真当本王是老好人,可以随意揉捏吗?”济尔哈朗沉声道,“钱谦益,若不是你献的拙劣计策,本王岂能容他们放肆?!说什么任由他们胡来,不留路给人走的,便会断了自己的路……可现在,皇上不但不解禁,更采纳了他们的进言,要更严厉……如此一来,不仅今年朝廷岁入大减,更会使得……咳……咳咳!”
  济尔哈朗象是说急了,岔了气,咳嗽起来。
  别人不知道,钱谦益自然是知道的。
  钱谦益如今可是吏部尚书,妥妥地朝廷大员,这要放在了建新朝,那可是权势熏天的主。
  可惜,满清朝堂上,任何一个衙门,都设满汉两个主官。
  譬如钱谦益供职的吏部,就有两尚书,另一个自然是满人。
  吏部真正的权力,当然是在满人尚书那,也就是说,钱谦益就是个摆设。
  老到古来稀的地步,钱谦益太懂宦海沉浮了。
  他很清楚,没有靠山,什么尚书,满人想黜落就黜落,甚至是想杀就杀。
  譬如他被多尔衮盯上,不就是想抄家就抄家了嘛。
  再譬如,范文程在清廷资历总算够了吧?
  他从效忠努尔哈赤,至今已经是三朝老臣,妥妥起于微末的从龙之臣啊,这要换在明朝,就算皇帝见他,那也得执晚辈礼啊。
  可在满清,他就是一个多铎旗下的奴才。
  多铎看上了他媳妇,趁他不在,抢进府中玩了几天,老范愣是屁都不敢放一声。
  直到有别人听闻这奇葩之事,捅到了皇太极耳朵里,皇太极也觉得过份了,这才令多铎将人放回来。
  好嘛,这样一件将脸此压在地上践踏、揉搓的事,最后就一句话,将人放回来,作罢。
  理由很简单啊,老范是多铎旗下包衣奴啊,奴才的老婆,旗主想抢就抢,还能怎么着?
  钱谦益深知此中道道,所以,他主动靠上了济尔哈朗。
  话说回来,钱谦益的眼光是毒辣的,够准!
  他认清了济尔哈朗其实不是个老好人,他老好人的表面下,是一颗不安份的心。
  也对,济尔哈朗也是宗亲,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侄子,流着与皇太极、福临一样的血。
  他的低调,全是被多尔衮、多铎兄弟给压制的。
  如今二人先后去见努尔哈赤了,留下一个稚童,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时候让济尔哈朗跋扈一回了吧?
  钱谦益在被济尔哈朗收揽之后,一直没有建树。
  他正愁着没机会呢,这不,机会来了。
  清廷严控物资南运的禁令,对自身而言,伤害其实不大,可对于各地北商而言,那就是釜底抽薪之举了。
  这五年间,南北相互商贸已经非常密切。
  南方太需要大量北方资源,而北方更需要南方的织品、舶来品和一些只有江南才有的新奇玩意,譬如晶莹通透的肥皂、价格远低于番商的琉璃制品……还有那但凡是个雌性,见了就想哭的香水儿。
  可商贸往往是相互的,单方面一断,就算南面没有反制,那商人的利润也会大幅降低,要知道,雇佣一个船队或者车队,来回一趟,得多少花费?
  明明可以来回满载的,结果只能载单趟,这其中无辜的消耗绝对令商人们难以承受。
  而他们都清楚,一旦等到南方反制,甚至暴发战争,那么,手中的饭碗就算砸了。
  无数的雇工将因此失业,大量的工坊产品囤积滞销,最终倒闭。
  坊间的反对和抗议声早已喧嚣,可北方与南方不同,这喧嚣声铁定无法传到正阳门去。
  商人们只能各自找代言人,找济尔哈朗的并不比找洪、范的人少。
  
第1638章
迈密的痛苦
  济尔哈朗当时已经决定向福临谏言,但被钱谦益给阻拦了。
  钱谦益根据朝堂的权力分割现状,为济尔哈朗献了一策。
  那就是让济尔哈朗不作声,待池水搅混之后,脱身事外。
  也就是说,让风波产生的矛头对准以洪、范为首的朝堂中的汉臣。
  济尔哈朗深感此策有道理,于是顾自清算多尔衮留下的京城大员,一门心思地闷头发财,对禁运引发的一系列商人造访之事,完全拒之门外。
  直到这些天,京城中该清算的都清算得差不多了,府中的金银已经堆得放不下,得想办法挖坑埋了。
  济尔哈朗终于想到要变变了。
  因为朝廷禁运令,让济尔哈朗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损害,他可是将一半身家,送入了江南商会,当然,是用了迈密的名义。
  迈密,就是钱翘恭的满族妻子,结果钱翘恭一出京城,就投了南面,这差点让济尔哈朗被朝廷严惩,好在济尔哈朗站队站得对,同时这些年的低调,给他积攒了好名声,板子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只是罢了官职,爵位啥的都没动。
  这不,多尔衮一死,福临一亲政,济尔哈朗身子一摇,东山再起,不但权势熏天,还得了个“叔王”封号。
  多尔衮一个“皇父摄政王”,让福临恨得咬牙切齿,如今,济尔哈朗的“叔王”,却是福临自己钦封的,真是人比人得气死啊。
  清廷禁令,让江南商会的利润急剧下降,做为南北两朝共同认可的非官方商会组织,它的贸易占了南北贸易的七成以上,不但得到双方认可,还垄断了许多小商人不能触碰的物资,可现在,两个月下来,贸易总量急剧下降,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季度的分红。
  要知道,江南商会分红是每季度一次,而且一次分红,从没有少过股本的一成去,也就是说,合算到年,利润铁定在四成以上。
  这几乎是暴利啊,可,现在,这些分红都成了泡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