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8/1807

  “不,就算二憨没有及时赶到,他也赢了。”
  宋安一怔,“少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争悠悠道:“他给江北汉人起了个好头啊……这么一支敌骑精锐,愣是被他拖在衡阳前后三天,就算池二憨没有及时赶到,他和他的手下们全体覆没……那能说明什么?人总有一死,在死前做了这样一桩拿得出手的事,也不算白来这世上一遭!”
  宋安有些愣,“可……他不仅连累张咏文枉死,也打乱了少爷的部署。”
  “狗屁部署!”吴争有些懊恼地甩了下头,“哪来的部署?我倒是想要部署,敌人肯吗?凤阳、徐州、兖州、青州一线,敌军哪处不是重兵把守着,我能有什么部署能将它们打乱、打散?”
  宋安沉默下来,他明白吴争的意思。
  这场仗本就与之前的仗不同,那时是上下、内外同仇敌忾,可眼下,内外交困,内部就有不同声音,认为这场仗不该打,至少,在眼下不该打。
  吴争突然抬起头来,“他还有家人在吗?”
  宋安摇摇头,“没了……他的老娘,在六年前清军南下时被害了。”
  “身后事呢?”
  宋安慢慢摇头,“池二憨并不知道老张是长林卫,送出情报时,已经率军回援泗州……长林卫在那已经没有人手了。”
  吴争微微吧了口气,将手中的情报伸向烛火点燃,“那就这样吧……”
  情报在火光中,瞬间化为灰烬,如同老张在那无名山山脚下的光芒,如昙花一现。
  是啊,这场历经六年的战争中,多少人死了,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没有留下姓名?
  这种欲迸发出胸腔的急促感,让吴争突然有倾力一搏的冲动。
  
第1668章
落叶归根,何处不能安息
  “是不是记下他的名字,在长林卫的名册中,这样好歹有个念想……”宋安呐呐道。
  吴争摇摇头,“不必了……死后哀荣,不过是为抚恤他的家人,可他没有家人……谁来记得他的名字、功绩……算了吧,对于他本人而言,死在故土,何处不能安息?我想,他如果在天有灵,最希望的无非是我军大胜吧!”
  宋安点点头道:“少爷说得是……对了,长林卫从闽地传来一个消息……”
  吴争不耐烦地打断道:“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如果是坏消息……那就缓缓,先让我静静。”
  宋安无声地退后,他明白,吴争话说得冰凉,可内心,却因为衡阳之变激荡不止。
  当宋安缓缓退至门口时,吴争突然道:“看来是坏消息了……罢了,讲吧。”
  宋安再走了回来,轻声道:“永历延平郡王郑森,在东藩岛西屠杀大肚王国原住民数千之众,大肚国王意图复仇,便与荷兰红毛私下勾连,欲借助外蕃之力合击延平王。”
  大肚王国,其实不是王国,它只是当地土著一个原始群落,其中有多达十几个部落,大致人口有二、三万人。
  为何说它不是真正的王国呢,因为它并没有国名,“大肚王国”其实是荷兰红毛给它起的。
  十年前,荷兰人占领了东藩岛北面,也就是郑森眼下所在位置。
  占领之后,为了和南面连通,荷兰人打算修筑道路,这样一来,自然免不了与当地土著们发生冲突,几次交战,使用原始武器的土著,自然是打不过装备了火器的荷兰人,之后,土著被打服了,于是与荷兰人达成了协议,服从荷兰人的统治地位。
  但妥协的土著,代表不了所有部落,还有几个部落不承认这个协议,两年后,双方再次爆发战争,荷兰人派兵摧毁十几个村落,杀了上千人之后,由一名牧师与交战的几个部落又一次达成协议。自此,大肚王国几乎都服从了荷兰人统治。
  可土著有着自己的信仰,他们不接受基督教,这样的矛盾在三年后,再次爆发,但结果没有悬念,荷兰人用武力镇压了他们。
  所以,这十年间,双方是打打合合、合合打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相较于郑森这个“外来户”,土著们更愿意接受红毛。
  而郑森因为急需要扩大地盘,进行统治,就必须向南扩张,否则,他养不起从闽粤带来的数千人马,所以,吴争听了之后并不十分吃惊,甚至可以说,理解!只是这手段太过霸道了些。
  在吴争的印象中,郑森虽说胸襟不宽,可人不坏,他也不至于做出如此血腥之事啊。
  就算要占据原住民的土地,与原住民共处或者驱逐也就是了,还能得便宜劳动力,何必大开杀戒呢?
  “核实过了吗?”
  宋安点点头道:“是之前随少爷前往东番岛,留下的长林卫传来的消息,事情应该不虚……不过究竟杀了多少人,暂时无法核实。”
  吴争摇摇头道,“被杀人数已经不重要了……这郑森,难道不知道眼下局势吗?他数千兵力,真要是荷兰红毛与当地土著联手起来……这事不能小觑,派人送信给晋王,让他准备一支偏师,万一岛上有变,也好及时出海增援郑森。”
  “是。”
  吴争慢慢起身,来回踱了两圈,抬头道:“让扬州府拨银,在衡阳镇原址修七尺功文碑,刻上罹难镇民姓名……以激励周边诸府民众抗清士气。”
  “是。”宋安应道,他心里一叹,果然,少爷心里还在纠结着衡阳之变。
  “既然二憨已经许诺出去了,那就……在府衙之下,增设守备一职吧,让扬州府给刘放补一任命,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是。”
  吴争其实想的,和池二憨差不多,认为刘放也就只是一个适逢其会的当地泼皮,加上他年龄已大,很难纠正他已经成型的思想,给他一个守备差事,权当是奖赏他此战之功了,可事实上,吴争已经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守备划出北伐军序列,也就是说,守备只是当地府衙隶属下的一支民间武装。
  可就算是吴争和宋安,此时都不知道,死在刘放手下的,是清廷的一个亲王,一个郡王,甚至比李定国两撅名王的那两个,来得更货真价实、更真金白银。
  正是因为这事,清廷在之后不惜花血本,千里奔袭强攻衡阳,意图杀刘放,为多尼和罗科铎报仇。
  而这,却变相成就了刘放,使得一夜之间,刘放从一个泼皮,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
  真可谓是英雄不问出处啊!
  宋安提醒道:“少爷,那个姜瓖……?”
  吴争咧嘴一哂,“这厮不象是个好人……可终究是阵前起义,转告李过和刘体仁,该怎么赏就怎么赏,广信卫的人事,我不插手,但人……得看紧点,别没几天,又改投鞑子去了。”
  “是。”
  ……
  就在这天,海州城外,爆发了一场骑兵大战。
  从吴争回归绍兴府六年以来,这样规模的敌我骑兵对决,还是首次。
  当然,这也是因为北伐军序列中,就没有骑兵嘛。
  济席哈、蓝拜,面对城中满旗将士的愤怒,不得不妥协,应允骑兵出城迎战。
  二人思来想去,未战先虑败,想着万一战事失利,己方骑兵可以原路返回北门入城,敌军就算追击,也只能尾随,只要在城墙上防御布置妥当,以己方骑兵的速度,一定可以先一步敌军骑兵退入城中。
  于是在次日凌晨,海州城北门,三千六百清骑鱼贯而出,在城外分为两路,由东西两个方向,一路直扑吴淞营炮兵阵地,另一路则准备迎战风雷骑并进行拖滞,以掩护突袭敌军炮兵的前路。
  这种部署,原本是济席哈、蓝拜不得已而为之,可事实上却契合了“出其不意”的兵法道理。
  不管是钱翘恭还是鲁之域,都没有预料到城中敌人会主动出击。
  这就使得原本应该滞后的炮兵阵地,几乎贴着前军风雷骑骑兵。
  当敌骑突然出现在城的两侧时,北伐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然,这指得是鲁之域的吴淞卫炮兵团。
  
第1669章
再战海州(一)
  鲁之域急忙下令炮兵回撤,可炮兵嘛,不管前进后撤,反应非常迟钝。
  这么一来,风雷骑就被动地陷入了危境之中。
  原本轻骑作战,可以迂回周旋。
  可身后炮兵撤退速度慢,就逼得风雷骑死命硬抗。
  钱翘恭无奈之下,下令风雷骑对敌发起反冲锋。
  这是一场苦战,不管钱翘恭训练手段如何优秀,风雷骑毕竟只是组建才半年的新军。
  骑战术自然不能与敌骑相提并论。
  好在双方骑兵兵力相当,再加上风雷骑装备着骑铳和手雷。
  凭着火器犀利,这才勉强与敌骑打了个平手。
  可双方骑兵的冲锋和反冲锋,不可避免地会有战场对换。
  鲁之域的炮兵团,还是遭受了重创,炮兵死伤数百人。
  好在敌人无法破坏火炮,加上风雷骑的及时回援,清骑也就只能见好即收。
  激战大半日,一直到炮兵团后撤二十里,天色将暗时,双方才不约而同地停止进攻。
  而此战,北伐军是吃了大亏的。
  炮兵团损失最大,几乎折损了三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