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807

  小蛮嗤嗤笑道:“敢情大人只有回到吴庄,才敢亮名号?”
  吴争大汗,多说多错啊。
  瞪了一眼小蛮,“再多嘴,把你嘴缝起来。”
  “贤弟,之前你说是金陵人氏,不知道叔父何处高就啊?”
  周思民脸色一僵,没有回答。
  边上郑叔上前一步应道:“家老爷是礼部员外郎。”
  吴争闻听悚然起敬,礼部员外郎那可是从五品实缺。
  可比自己这个从七品哨官来得唬人多了。
  从七品哨官可不是什么正经官品。
  同样是领百多人的百户,那人家可是正经在册的正六品军官。
  而吴争的哨官却是总兵下的一个亲卫队长。
  说是从七品,却只在军内有用,出了总兵的势力范围,不被人接受,特别是不被文官所接受。
  这与朝廷制度有关,募兵制是对军囤制的补充。
  明朝末期,军囤制毁坏,军户卫所无力参战。
  便有了募兵制,与军囤的区别在于,募兵制其实是一种临时措施。
  也就是说,在募兵制实施之初,就没打算让它成为常例。
  所以,对军官的军衔也没有确定。
  哪怕是总兵,也是无品无定员的,五千人可以是总兵,五万人也称总兵。
  这就象是一个守备团主官可以称司令,一个军区主官也叫司令一样。
  连主官都是无品无定员,那下面的参将、守备就更是如此了。
  至于为什么百户和哨官差不多都是百人长,而百户是正六品官,哨官却只有从七品呢?
  那是因为百户不但是百人长,还是百户长。
  一户按五人算,百户就掌管着六百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募兵制下的军队,那就是小娘养的。
  所以,吴争虽是亲卫哨官,这从七品官衔,其实也只有在军内或者说是在相同体制内才被承认,到了地方,那就得看别人给不给面子了。
  吴争问道:“那叔父如今安在?”
  周思民神色凄然。
  小蛮、郑叔也一同黯然。
  吴争醒悟自己问了个傻问题,周思民他爹要是还健在,周思民何必千里南下杭州投亲?
  “南京城破,家老爷及家人已经……罹难。公子若不是……外出,恐怕也难幸免。”郑叔说道。
  吴争歉然道:“贤弟,愚兄失言,对不住,还请节哀。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周思民泪眼朦胧,“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是活着无法为逝者复仇,还不如死了。”
  吴争心神被此话震动,“贤弟此话差矣。活着就是希望,咱如今虽然无力复明,但依旧可以反清,我们都年轻,一个一个地杀,终有一天,杀尽天下鞑子。”
  
第13章
你才颇有童稚呢。
  “可惜我已身残,无法手刃仇人。”
  “既然你我已是兄弟,贤弟的仇便是愚兄的仇,总归是杀鞑子,到时多杀几个,就算是贤弟的。”
  周思民也被吴争此话震动了,他看了吴争很久,“谢谢。”
  郑叔也为吴争的话所感动。
  可小蛮却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身上还带着箭伤呢,就知道说大话。”
  周思民也生气了,他回头斥道:“小蛮,闭嘴。”
  吴争心头大怒,不过这次吴争没有怼小蛮。
  因为吴争心中有了疑惑,这小蛮可能身份不一般,至少不会是个奴婢。
  否则,再怎么娇纵,也不会如此放肆。
  周思民歉然地对吴争道:“小蛮在我身边,一直疏于管教,倒让大……哥见笑了。”
  吴争微笑道:“不妨事,小蛮姑娘天真烂漫、颇有童稚,贤弟不必介意。”
  可小蛮听了却大声怼道:“你才颇有童稚呢。”
  ……
  在海上大半天,终于看到了陆地。
  傍晚时分,大大小小数十条船入曹娥江,泊在会稽县码头。
  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扬头呼吸着这自由的空气。
  这里还是大明的土地啊。
  特别是象吴争、二憨、小安这样的当地人,更是归家心切。
  谁也不知道,变故,就这么发生了。
  潞王鲁监国在绍兴府监国,那么府治所在地会稽县,就成了临时首都。
  大批的官、军、兵都聚集于此,自然要部置江防的。
  吴争带着数十条船,千把人涌上岸,早已惊动了巡逻官军。
  还没等吴争立稳脚跟,百来人的明军就将吴争一行,堵在了江边。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一个百户军服的官员上前大声问道。
  吴争迎上前去,拱手道:“回大人,卑职嘉定总兵麾下亲卫哨官吴争。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百户,这是吴争苏醒之后,见到最大的官了,正六品。
  那百户皱眉回答道:“本官会稽千户所麾下百户赵史。你从哪来,想去哪,做什么?”
  吴争心中暗道,赵史,找死?他爹得和他有多大的仇啊,取了这名?
  不过面上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嘉定府沦陷,卑职死里逃生。卑职籍贯上虞县始宁镇吴庄,想回吴庄去。请大人行个方便?”
  那百户左右打量了一下,厉声道:“你一个小小哨官,带这么多军民上岸,意欲何为?可是鞑子派来的奸细?”
  这时,码头许多百姓开始围拢过来,前来看热闹,听百户这么喝斥,纷纷对吴争等人指指点点起来。
  吴争有些生气了,大声道:“大人,你看看我等哪里象奸细?”
  百户嗤声道:“奸细若能看出来,还叫奸细吗?况且,嘉定早已沦陷,你是嘉定总兵麾下,谁知道有没有投敌,否则又怎能带这么多人逃出来?”
  吴争大怒,本来是满心欢喜的登岸,认为回家了,不想却当众遭受“找死”当众羞辱,这落差也太大了些,年少气盛,于是吴争反诘道:“我等在金山卫码头杀死百名鞑子,抢船后渡杭州湾来此。我等为国浴血奋战之时,大人好整无瑕待在南方,此时却来诬陷我等投敌,好没道理。”
  被吴争这么一反诘,那百户也怒了,“好你这贼奴兵,敢顶撞上官,来人,与我拿下。”
  他身后百来名明军“锵”地抽刀指向吴争。
  吴争身边,二憨、小安哪肯让人威胁到自家少爷?
  小安、二憨“呛啷”抽刀遥指。
  吴争身后陈胜,也大喝一声,“备射。”
  一百三十多人弯弓搭箭,气氛异常凝重起来。
  那百户吓了一大跳,指着吴争骂道:“你敢谋反?”
  吴争怒目而视,“本少爷好好日子不过,随叔父在嘉定城拼死与鞑子拼杀,回到绍兴,却被你诬指谋反。”
  说到此处,吴争“唰”地撕开胸口衣襟,“你张大眼睛看看,这是鞑子的箭射的,你见了过有这样投敌的吗?”
  那百户被吴争的气势所慑,愣了半天,确实不敢下令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