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0/1807

  其实这个时候,许多明眼人都些许猜到了——示敌以弱。
  大将军府财力虽然陷入困顿,但还不至于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
  真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吴争也有办法将这场酝酿了六年之久的北伐,持续下去,持续到敌人先自己一步倒下。
  那么,此时泗州、盱眙方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吴争会做如何应对呢?
  “王爷,臣以为应迅速令徐州大军南下增援英亲王部……唇亡齿寒哪!”祁充格难得有声色俱厉的时候,“同时,已经到达安东卫的大军,应该突破青州、淮安地界,与赣榆安郡王合击海州,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一边刚林也是义正词严,“如果英亲王被敌军三面合围,那么凤阳一失,我徐州就将直面敌军兵锋……与其独守徐州,不如将战火拖拽在凤阳府。臣以为,不需要太久,凤阳战场再坚持一个月……最多两个月,敌人就会因财力、物资补给跟不上而主动撤退休战。保住凤阳府,徐州就有了缓冲,同时,英亲王得记咱们一个好,朝廷也不得不巴结咱们……王爷,一举数得啊!”
  多尔博静静地听着,他的脸色木然。
  按他的年纪,原本应该在父母膝前撒娇的,可父生多铎被吴争砍了脑袋,养父多尔衮也在徐州丧命于吴争之手。
  吴争,就是多尔博日思夜想,要千刀万剐的仇人。
  但事情往往就是,恨得越深,心里就越忌惮。
  多尔博对吴争是既恨又怕。
  也对,不管是多铎还是多尔衮,对多尔博都是一种伟岸的神的形象,可就是这两伟岸的神,先后丧命于吴争之手,这直接让多尔博幼小的心灵,对吴争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恐惧。
  这种恐惧体现在,多尔博已经答应清廷和阿济格出兵两路,可,一路至徐州就停下了,一路到了安东卫,一样停止不前。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尔博怕,怕他养父多尔衮用命换下的“基业”,因此战而灰飞烟灭。
  当然,多尔博还忌惮另一个人——沈致远。
  派出两路大军之后,滋阳城内,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而沈致远的三万新军,正囤于滋阳东北方向的泗水,万一两路大军有个闪失,或者被敌人牵制住脱不了身,这时沈致远如果突然发动,那滋阳城、自己……老巢就没了。
  这要是换作之前,多尔博是信任沈致远这个姐夫的。
  可到了二人为多尔博擅自调新军攻海州发生剧烈争吵之后,多尔博已经与沈阳远产生了不可调和的隔阂。
  权力,从来不容分享,哪怕是父子,更勿论郎舅了。
  听着刚林、祁充格激烈的劝谏,多尔博心里是麻木的。
  他现在最希望的是,坐山观虎斗!
  如果凤阳府战事赶快结束,两朝签订新的和约,那么,自己才能有时间,长大成人。
  可怜的多尔博,此时竟还不是个男人,却掌控着兖州、青州等三州之地,数百万人的生杀大权。
  可谓是时也、运也、命也!
  被逼得急了,多尔博霍地起身,向板着脸道:“本王累了……出兵之事,且待本王细思之后,再作定夺!”
  说完,一溜烟地回王府后院去了,停下一干文官武将们,在那干瞪眼。
  要说,没有了沈致远掣肘的刚林、祁充格,臣子当得还算尽心尽力。
  他们提出的方案,基本是正确的。
  不管吴争是不是要北伐,守住凤阳,就等于在徐州外围加了道防线,而这道防线可是英亲王阿济格在替他们守啊。
  不用出人出银子,有人替他们出,多好的事?
  可惜,他们的主子年纪真得太小了,小到信一个人时就信得一塌糊涂,不信任一个人时,就算天天在他耳边唠叨也听不进去。
  多尔博已经不信刚林、祁充格了,因为这二人背叛过多尔衮,加上之前沈致远数次灌输刚林、祁充格已经暗中投向福临,这就更让多尔博对他们失去了信任。
  此时沈致远不在,多尔博就更难选择信不信二人的谏言了。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多尔博此时连沈致远都不信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活在世上,总得信一些人、事,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多尔博深谙这话的内涵,他此时,谁都不信,就信他的姐姐——东莪。
  按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多尔博不该相信已经出嫁多年的东莪才是。
  可人家是满人,汉人的道理用不上嘛。
  再则,多尔衮送多尔博离开徐州前,叮嘱过多尔博,信东莪!
  多尔博去后院找东莪了,外事不决,问东莪啊。
  ……
  刚林、祁充格自然猜得出多尔博对他们的不信任。
  但他们却不认为,多尔博的不信任是来自于他们之背叛多尔衮、投向福临引起的。
  他们认为,这,一定是泗水岸边正在吹风的沈致远进谗言所致。
  那么,刚林、祁充格自然得反制了。
  怎么反制?
  也进谗言?
  是个办法,可远水解不了近火。
  说来也巧,这个时候,派去监视沈致远行踪的人回来禀报,沈致远身边近侍清吟有异动,她离开曲阜,去向是南面邹县方向。
  刚林、祁充格相视一愣,一个侍从离开主子,去往邹县方向做什么?
  所谓侍从,那就是主子的贴身近卫。
  况且,做为辅政的沈致远,就算要派差事,那也由无数个选择,为何要派清吟去?
  沈致远的妻子,待产的东莪格格在滋阳城,而滋阳在曲阜的西边,显然,清吟并非是受命去探访东莪的。
  
第1708章
既然赶上,就没退路可言
  当然,这时候二人还没有意识到别的什么,他们只是心里奇怪。
  但这二人的心思,很快就动到了别处。
  事有反常必为妖,有“妖”就可捉。
  哪怕不是“妖”,说它是“妖”,只要说的人多了,也就是“妖”了。
  况且,年纪不大的多尔博,凭他的心智,哪能分得清,究竟是不是“妖”。
  刚林、祁充格突然会心地笑了,天纵良机啊!
  “来人!”刚林大喝道,“派队人去,将清吟姑娘带回滋阳来……”
  祁充格忙抬手纠正道:“不……是请。”
  刚林一愣,随即会意过来,哈哈大笑道:“对对对……是请……是请,哈哈……哈哈……”
  ……
  刚从衡阳回到新坝的吴争,此时接到了陈名夏由长林卫传来的,关于与济尔哈朗交涉的消息。
  在看了一眼后,吴争微笑起来,对身边李颙道:“明明是狗想吃屎,却扮成狼要吃肉……想占大位,却顾前顾后……看来,他是真想当皇帝了。”
  李颙接过吴争的情报,仔细看了看,然后应道:“人之欲壑难平……原先有多尔衮压着,如今多尔衮死了,皇帝还小,再无人能压着他了。”
  说到此处,李颙稍一迟疑,“可我怀疑,他会不会故弄玄虚……按理说,他对凤阳阿济格、兖州多尔博两支大军有所忌惮,实为人之常情,可如今清廷朝堂,再无人能制衡于他,他为何还要咱们在顺天府的内应援手?这……有些说不通啊!”
  吴争呵呵一笑,看着窗外天空,悠悠道:“你不也说了吗,人之欲壑难平……济尔哈朗雄心很大啊,既要内又想外,借本王之手,为他铲除阿济格、多尔博的威胁,又想内外通吃,将咱们在顺天府的内应一网打尽。”
  李颙一怔,问道:“若是他真敢对咱们的人动手……?”
  “他不敢!”吴争坚定地道,“可内应一旦暴露,那还叫内应吗?”
  李颙恍然,确实,内应也好、细作也罢,暴露了,也就没了用处,人家日夜提防着他,他还能做什么事?
  “那……王爷认为,该如何回复陈名夏?”
  吴争想了想道:“不急……咱们为何要急,又不是孤垂涎大位……晾着他,等他急了,再应对不迟。”
  李颙笑道:“王爷英明……只是,如果得不到济尔哈朗的配合,我军北进的突破方向,依旧难以决定……”
  吴争摇摇手道:“济尔哈朗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敌人还有厚实的资本哪!不过不要紧,敌人会主动向我们展露出它的薄弱点的……阿济格、多尔博、清廷……哪一个没自己的小心思?”
  李颙点点头道:“可盱眙方向,池将军的压力……太大了,是不是应该调兵前往增援……哪怕是调三千人也好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