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807

  朱莲壁顿了顿,轻叹道:“按年纪,朕得尊吴王为兄长……此时就咱们二人,有什么话,不能明讲呢?”
  吴争往后退了一步,正色道:“陛下是君,我是臣……君臣之义止于礼,还请陛下慎言!”
  朱莲壁笑道:“吴王误会朕了,朕说这事,出自真心……想太祖皇帝也是起于草莽,驱逐外虏时同为吴王……如今,吴王更是力挽狂澜,救天下于倒悬,理应受天下万民……”
  “陛下!”吴争毫不迟疑地打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陛下姓朱,臣姓吴……如今天下初显中兴迹象,若此时为一些不必要的事,引发天下动荡,实为不智……陛下试想,若永历帝听闻臣窃居大位,会作何反应?”
  朱莲壁笑意更浓,“要照吴王这话……确实有理,倒是朕轻率了,不过……”
  “敢问陛下明示。”
  “朕这些日子在担心,照眼下局势而言,北伐大业功成应该是不远了,可西南永历朝大军正在北向,若真让他们得了河南,到时……啧啧,朕不敢想啊,天下黎民刚结束倒悬,又置入一场不该有的内战,无数生灵涂炭……朕是真不忍心啊。”
  这话让吴争心中一亮,原来如此。
  敢情,所有的一切,都是朱莲壁为此事做的铺垫。
  这么一想,思路顺了,朱莲壁担心大西军继续北进,最后形成占据西、南半壁江山,与东南分庭抗礼的格局,这才有了以退为进,迫吴争作出应对和反应,为他扩编锦衣卫埋下伏笔。
  想通了这些,吴争就坦然了。
  “臣正要向陛下进言……臣有意往西一行,与永历晋王李定国一晤,说服大西军暂时休战。”
  朱莲壁脸色一喜,“若是吴王亲自前往,想来李定国一定不会拒绝。”
  说到这,朱莲壁脸色一黯,“只是京城这五、六万新兵……”
  “那陛下心里可有对策?”装傻,谁不会?
  果然,朱莲壁忧郁地声音响起,“当初吴王上书谏言对清廷宣战,朕是力排众议,坚定站吴王这边……可吴王也知道,宣战诏一下,朝廷就开始征兵,如今新征兵员有五、六万之数,可战事突然结束,这……这就难办了。”
  说到此处,朱莲壁看着吴争。
  吴争微笑道:“陛下说得对,毕竟不是五、六百人,如此人数怕是得吃空了国库……不过,据臣了解,廖将军的左营、卫国公的建阳卫在此战中皆有伤亡,完全可以补充他们啊。”
  朱莲壁摇摇头道:“二者伤亡加起来,只不过三、四千人,而新兵有五、六万人哪……哎,这去处让朕已经数日夜不能寐了。”
  瞧瞧,多好的明君啊。
  吴争一副沉思状,抬头道:“要不……散了吧,再有几个月,便是春耕,让新人归田,也能保证来年丰收……只要分发些银两,想来不会引起民怨……再不济,臣来负担遣散银子。”
  朱莲壁眨巴了几下眼睛,道:“吴王就没想过,朝廷再组建一支劲旅?虽说眼下吴王与清廷谈妥了停战,可咱们心里都明白,迟早要继续北伐……在这休战期间,再训练一支精兵,岂不更好?”
  吴争疑惑地看着朱莲壁,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有意扩编锦衣卫,只是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吴争一副莫名其妙地模样,“臣虽为大将军,可锦衣卫隶属内廷……这事陛下尽可乾纲独断就是。”
  朱莲壁面色有些古怪地看着吴争,“话虽这么说,可……如此数量的新兵,须耗费一笔天大的银子……咳,吴王知道,如今朝廷由内阁管着国库,而朕的内帑……咳。”
  吴争明白了,笑道:“不就是银子嘛,臣的府内倒是有不少官员们送来的银子,陛下若使得上,尽可取去。”
  朱莲壁脸色一红,忙摇手道:“吴王有大功于朝,朕还没赏赐呢,怎好要吴王的银子……朕的意思是……请吴王说服黄相。”
  吴争一口答应,“臣愿为陛下分忧……黄相那,臣去说就是了。”
  朱莲壁闻听大喜,“吴王果然是朝廷忠臣……!”
  吴争摇摇手道:“敢问陛下召见臣,还有别的事吗……若没有了,臣这就替陛下去劝说黄相。”
  话一说完,吴争拔腿要走。
  朱莲壁急道:“吴王留步。”
  “陛下还有何事示下?”
  “唔……是这样,黄相之前告诉朕,说朝廷应该令廖仲平左营接管庐州、安庆、凤阳、徐州四府……可朕不同意,这四府都是吴王北伐军收复的,怎么着也该先知会吴王一声之后,再派驻流官不是?”
  吴争一愣,心里有匹草原神兽飞驰而过。
  “陛下多虑了。”吴争笑道,“臣是建新朝的吴王,辖下之地,那也是建新朝的土地。”
  朱莲壁大笑起来,击掌道:“朕就说吴王是忠臣嘛……本来朕打算将这四府充作吴王藩地,可吴王知道,国库拘紧,再加上如今又有这么多新兵需要朝廷安置……哎,朕也难啊……吴王认为,朕这么从吴王手里拿了四府之地,会不会让人觉得,朕……不通情理?”
  “当然不会。”吴争道,“不过……请陛下恕罪,徐州……怕是例外。”
  “哦……是何缘故?”
  “徐州民乱未息,虽说这与我军收复徐州无关,但总归是场骚乱,一旦处置不当,恐怕后果难料……再有,兖州多尔博手中尚有数万大军,臣担心廖将军兵力不足……”
  吴争没有对朱莲壁说出与济尔哈朗的私下交易。
  朱莲壁听了,沉默了一会,笑道:“吴王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朕就让黄相接手庐州、安庆、凤阳三府事宜了?”
  “理当如此!”吴争施礼道,“臣有一事,还望陛下成全。”
  “吴王但说无妨。”
  “之前,原杭州卫副千户沈致远奉臣之命,与钱翘恭卧底敌营,如今安东卫之战,沈致远率部归投,且立下大功……臣想为他请功。”
  
第1750章
老丈人骂女婿
  “哦……朕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娶了多尔衮女儿、被清廷册封额驸的沈致远?”
  “是。”
  “唔……潜伏敌营、反戈一击……确实该赏赐!”朱莲壁看了一眼吴争道,“那吴王以为,当封他个什么官爵合适呢?”
  吴争道:“沈致远在清廷时,被封为荡寇将军,统帅三万新军,如今率二万新军来归,理应重赏……臣以为,三品武职合适……只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轻了。”朱莲壁严肃地道,“江北降清明臣多如牛毛,朝廷重赏沈致远,便可使得这些人与清廷面和心不和……故,朕得重赏沈致远……封绍兴伯、授……轻车都尉……至于军队实职,由吴王自便,如何?”
  明制外勋爵位只设公、侯、伯,伯爵虽然为三等爵,但也位列极品,朱莲壁出手阔绰。
  “臣代沈致远,谢陛下隆恩!”
  吴争确实有些诧异,这朱莲壁还是有些能为的,至少,他懂得怀柔、收揽人心。
  ……
  安庆府,府治怀宁,领下六县,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
  此时在籍十二万多户,约七十多万人,比最顶峰时,少了近一半人口。
  吴争与李定国的第三次会晤,就在安庆府府治怀宁。
  如今的安庆府,已经完全被建阳卫掌控。
  在夏完淳的安排下,城中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非常严密。
  也对,安庆府新复,两朝最居实力的王爷会晤,若被清廷细作钻了空子,那玩笑就开大发了。
  按夏完淳叮嘱负责安保的小舅子钱默的话说,“你要是放进一个奸细,便是千古罪人!”
  比夏完淳还少几个月的钱默,一句话间就担起了光复大业的重任,自然就“下了死手”,从三天前始,就满城戒严,这造成了城内民众诸多不便,同时人心惶惶,还以为刚刚结束的战争又开始了。
  吴争刚到怀宁时,还以为尚未清肃干净的清军残余在闹事了。
  等钱默说明情况后,被吴争下令开放禁令、恢复城内秩序。
  但为了安全,特别是李定国的安全,吴争将会晤之地临时东移。
  会晤之地是夏完淳决定的,原本是在城内府衙,被吴争改到了江岸边。
  虽说临时之地简陋了些,可方便临时搭设、方便戒严,更不会影响民众的基本生活。
  ……
  李定国脸容有些憔悴,但精气神很足。
  眼神中还带着一丝兴奋。
  见到吴争时,第一句话就是,“吴王这仗打得真不错!古往今来,兵书上有的没的,全让你给使尽了。”
  吴争谦虚客套了几句,便给李定国引见了夏完淳及部下。
  而李定国也会吴争一一引见了他带来的将领。
  “吴王,这位你见过……蜀王刘文秀。”
  吴争拱手道:“多日没见,蜀王风采依旧啊。”
  “吴王破凤阳如神来之笔,文秀佩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