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1807

  兖州十万敌军,无端少了二万,而自己这边,平白多了二万,此消彼涨嘛。
  当然,这得益于与济尔哈朗的私下交易,如果不是这场交易,很显然,清廷不会坐视吴争从容调大军对兖州形成包围之势。
  吴争原本想,几个方向打一打,将包围圈紧一紧,然后逼降多尔博,再找个合适的时间,将多尔博象博洛一样放回去,给济尔哈朗添堵,不让他在清廷朝堂“只手遮天”,一个分裂的清廷,是吴争非常愿意看到的。
  可鳌拜突然率军南下,引起了吴争的警觉。
  就打一个时间差,不管济尔哈朗是人是鬼,先占了滋阳再说,至于兖州全境,那就打着看。
  出于这个考虑,吴争撤消了之前歼敌为辅的命令,也就是说,这仗已经改成一场正常情况下的破城战。
  陈胜率部强攻鱼台,一场城外野战下来,双方都掂量出了对方的能耐。
  不得不说,多尔衮给他儿子留下的军队,确实强悍。
  陈胜为减少己部损失,派出一支偏师攻占了鱼台西介的寨里集,形成三面合围,已经使得鱼台得手,成了双方心知肚明之势。
  这个时候,滋阳城中的刚林、祁充格慌了。
  他们一边向清廷急求援军,一面派人去济南府促鳌拜率大军驰援。
  可鳌拜援军远水难救近火啊,刚林、祁充格这时出了个昏招,他们在调一万新军增援之后,再调出自己的嫡系旗兵增援鱼台,这样一来,其实滋阳城中,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
  刚林、祁充格原本是想,倾尽全力守住鱼台,拖延至鳌拜到来,那么就又可以撑几日了,然后清廷援军到达,滋阳之围立解。
  可他们无法预料到,清廷虽有增援之心,可内部的权力倾轧,远非二人所能想象。
  鳌拜所部,是这场战争中,清廷实际到达兖州的唯一援军。
  ……
  十月十二,凌晨。
  第一军在连攻三日无功而返之后,陈胜得到三十六门大口径曲射炮(类似后世黑心炮)后,在野战直射炮的掩护下,将数十斤重的炮弹,如冰雹般地射入城中。
  这种“粗暴”的方法,致使鱼台南门并不坚固的粘土墙,坍塌了三分之一以上。
  第一军随即攻城,南城清军见势不妙,开始大量向北溃退。
  而北伐军攻入城时发现,南门背后,尸骸遍地,皆被炸得残缺不全。
  南门得手,昭示着鱼台的易手。
  陈胜部署在西门方向的那支偏师,成了压垮城内清军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二日,午时,第一军占领鱼台全城,开始追击北逃清军,扫荡城内残余。
  ……
  鱼台之战,意义重大。
  这是一次正面对决,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清军还是占了地利的,毕竟是守方。
  但就是如此,清军仅仅守了三天就溃退了。
  两军在此战中的伤亡比,大约为一比二,我一敌二。
  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敌我战力优势的天平,开始扭转。
  而陈胜以大口径火炮“粗暴”轰炸城门背后的战术手段,在战后被诸卫将领认同,在之后纷纷向吴争请求配备,由此江南军工坊四座炮坊,一度全力生产单一火炮。
  最后被吴争强硬制止。
  这倒不是吴争不愿攻城部队减少伤亡,事实上,这方法太“粗暴”,但凡炮弹所到之处,皆一片狼籍。
  爆炸伤的不仅是敌人,还有城中平民百姓,毁的不仅是城墙,还有民舍。
  吴争北伐想要的是收复失地,而不是接受一座需要在战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破败城池。
  最要紧的是,一旦由此失去民心,被民众恨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点在北伐军将领身上得以极大的体现。
  他们开始以小规模、局部来绕过吴争的禁令,而吴争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是后话了。
  ……
  鱼台竟只守了三天。
  这让刚林、祁充格不再是慌乱,而是跳脚了。
  虽然得知鳌拜已经南下,可前锋才至泰安州,到达滋阳至少还得两天。
  也就是说,滋阳城需要挡住敌军至少三天以上的进攻,才能盼到鳌拜主力到来。
  而之前派出滋阳城中守军的错误决定,不仅没有起到增援鱼台的目的,反而因鱼台溃散的军队,冲乱了队伍建制,最关键的是,溃兵的言行和宣传,直接导致士气不振。
  为保嫡系旗兵士气,刚林、祁充格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在撤回嫡系旗兵之后,下令紧闭城门。
  这等于将还没入滋阳的上万溃兵放弃了。
  这个决定得不偿失,不仅使得城外无法入城的清军愤怒,更使得城内清军士气大降。
  可刚林、祁充格此时分寸已乱,他们甚至在商议,是不是请多尔博复出议事,平定事态。
  其实,人性基本上都差不多,在性命无虞的情况下,以利益为重,大义次之。
  刚林、祁充格背弃多尔博,从了福临,这其实在多尔衮生前已经有了征兆,多尔衮原本已经想对二人动手的,只是因自觉时日无多,为了给多尔博多留些可用之人,并对沈致远权力进行平衡、牵制,这才留下了这二人的性命。
  
第1762章
总攻(二)
  而到了此时,刚林、祁充格已经感觉到了性命之忧,忠义二字,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更象是个笑话。
  当然,他们不会降,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降,他们也得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地位和福利。
  多尔博答应了,他甚至于没有对刚林、祁充格提出什么条件。
  这让刚林二人“感激涕零”,纷纷赞颂“王爷胸襟广阔,有乃父之风”,天晓得,如果多尔衮胸襟广阔,哪有逼福临称“皇父”之事。
  多尔博一上手,就废除了刚林、祁充格二人的前令,开放城门,收容溃兵,刚林二人敢怒不敢言,就此时局势而言,他们只盼能守住滋阳城三天。
  由此,滋阳城中,清军兵力瞬间膨胀,到达四万人之众。
  ……
  陈胜率部连夜北攻,轻松收复已无成建制敌军的济宁州。
  随后,吴易率前锋兵临滋阳城下,连夜对滋阳发起了袭扰战。
  可笑的是,吴易所部仅三千人,袭扰滋阳南门整整一夜,城中四万守军,竟无军队出城反击。
  直到天亮时,陈胜率主力赶到南门,攻方兵力仅守方兵力一半,可陈胜悍然下令,对南门发起总攻。
  滋阳城城墙可比鱼台厚实、坚固多了,不仅如此,成为多尔博“都城”后,又两次得以加固,虽不比顺天府,可城墙上跑马之说,并不过分。
  这样的城墙,想以炮火轰塌,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攻之处,就是城门。
  除非守军已经将城门封堵死,但陈胜认为这不太可能,既然是多尔博“都城”,城内自然是盼望援军到达的,如果真封死了,那鳌拜援军怎么进?
  出于这种考虑,陈胜决定赌上一把。
  将士们冒着矢石,以单薄的军服、血肉硬抗着城中发射的投石和炮弹,愣是将火炮阵地推进至城墙外一里开外。
  陈胜以“曲射炮”招呼城墙上的守军,只是攻鱼台时,炮弹用得多了,此时补给不便,造成不了象鱼台那样的威势。
  而数十门直射炮,几乎是顶着城门轰击。
  到最后,陈胜在城外想破城门,城内守军拼命地补城门,双方打成一种古怪的局势。
  反而登城与守军肉搏血战的主力,成了配角。
  不得不说,多尔博的号召力还是强的,虽然没有象岳乐入驻海州,拿济席哈、蓝拜人头树立威信斩了刚林、祁充格,但他这两年来,在兖州的统治,还是不错的。
  但刚林、祁充格并未放弃对多尔博的挟持。
  也就是说,多尔博还在二人的控制之中。
  当然,这是肯定的,不然,多尔博一复出,他们岂不是自寻死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