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1807

  “无妨。”吴争懒懒地回道,“总有宵小惦记孤……无须理会,赶紧行军,就两天时间,必须赶到舒城。”
  “殿下尽可放心,末将愿立军令状。”蒋全义精神极佳,大声应道。
  “孤此次调你部参战,一是检验你部这半年多的训练效果,二是在战场上看看连发火器对骑兵集群冲锋的效果空间如何……你可不要再疯言疯行,让孤失望啊?!”
  “末将理会得……这半年多时间,末将日日自省,再不会行差踏错。”
  “此战关乎全局,只可胜不可败……如今的关键在于晋王能不能撑到援军到达……若是大西军一溃,那此战的战果就大打折扣了。”
  蒋全义在车外微笑道:“晋王是出了名的能打……况且虽兵力不如人,可毕竟有卫国公和池、廖二位将军在侧护持……应该能撑得住。”
  吴争不置可否,只是挥了挥手,蒋全义扬鞭前行催促行军去了。
  ……
  马士英身子蜷缩在车厢里,处于吴争左侧的角落。
  看着这一路上闷闷不乐的马士英,吴争心里有些好笑。
  这老货老得象个孩子,但却不让人起鸡皮疙瘩。
  “怎么……怨孤没将你留在应天府享福?”吴争调侃道,“也是,如今孤接了监国位,你做为孤的近臣,如果留在京城……多少重臣高官贵胄富户……还不得上赶子给你马大人送礼陪笑,啧啧,万人簇拥……那滋味,想想都令人艳羡!”
  马士英幽怨地看了吴争一眼,“那滋味……马某多年前品尝过,可也就大半年的光景……好日子总是过得快……马某痛定思痛,自觉有所感悟……这人哪,无论到了何时,都夹紧了尾巴做人!”
  吴争惊讶起来,“哟,老马……你什么时候参禅了?”
  “王爷勿要取笑……士英说得是实话。”马士英正色道,“马某可不是惦记着京城繁华,只是……王爷自己也说了,士英是您的近臣,可王爷布下如此大局,却不知会士英一声……王爷可知道,士英在京城那日子过得……无人待见不说,还得替王爷提心吊胆……!”
  原来如此。
  
第1855章
河南战局变化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打趣道:“你真以为,这传言说孤布了个大局、下了盘大棋……是真的?”
  马士英惊讶地看着吴争。
  吴争点点马士英道:“孤是神仙吗……知道持续近四个月之久的民乱背后,是皇帝、大长公主的杰作,还是知道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不乏孤的麾下之臣?”
  马士英骇然,问道:“难道王爷是……”
  吴争收敛起笑容,严肃地道:“就算皇帝不称职……废黜就是,何须杀之?大长公主恃机谋反……圈禁就是,何须杀之?黄道周为当朝首辅,就算罪不容赦,可念其年岁已大,为北伐之心亦是可圈可点,圈禁起来使其善终便是……”
  “这么说来,大长公主、首辅……非王爷所杀?”
  吴争与朱媺娖去文华殿商谈大事,这是人所皆知的。
  大长公主令近侍以七尺白绫勒死朱莲壁,是乾清宫太监宫女亲眼所见,也无争议。
  可大长公主、首辅黄道周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
  于是京城坊间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指向吴王,说是吴王听闻大长公主弑君,急怒之下一剑刺死了大长公主,然后以谋反罪令人勒死了首辅黄道周。
  关键是,吴争没时间解释,也想不解释。
  于是这些风言风语满城传。
  马士英虽然名声不好,但无疑是个善于阴谋的智者。
  他一想,对呀,利大者疑嘛,皇帝一死,挡在吴王面前的,无疑是大长公主,而黄道周左右摇摆不定,吴王借机杀之,顺理成章嘛。
  对于象马士英这样的阴谋家,见猎心喜啊,这么大的一盘棋,他竟无缘参与,岂不羞煞、恼煞?
  这才有了一路止如同急妇般的神情。
  可如今,被吴争这么一说,他怀疑起自己之前的判断来……也对,吴争要杀人,何须背着人?
  大长公主潜逃至京,弑杀皇帝,不用吴争动手,就已是死罪。
  黄道周背弃效忠的吴王,参与此次谋乱,此罪当诛。
  完全可以按律法处置,还需要吴争亲自动手沾血吗?
  “王爷,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马士英急了,完全忘记了,知道越多,越死得早的禁忌。
  吴争讥讽的眼神扫了马士英一眼,慢慢吐出两字,“你猜。”
  马士英急得抓腮挠耳,“既然不是王爷所为,那须得公告天下啊……没得让王爷背黑锅的道理?”
  可吴争却不想说,而是另起话题,“知道孤为何让你随行吗?”
  马士英强捺心中的好奇心,“请王爷明示。”
  “永历被吴三桂挟持,晋王挟怒而攻,兵力远不如人……孤令你随行,是有件事要仰仗你老马啊。”
  “可不敢当王爷说仰仗……请王爷示下,不管此事多凶险,士英绝不推诿……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果然是聪明人哪。
  吴争只说了一句,马士英就猜到此事非同小可,异常凶险。
  “替孤去趟信阳城……拖住吴三桂,只要让他不掺合孤与阿济格一战,便算你立下此战首功……如何?”
  马士英愣住了。
  吴争轻轻一叹,“孤不逼你……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孤绝不怪罪!”
  “……若是吴三桂提出……要求,如何回复?”
  “敷衍他……敷衍不住,那就,答应他。”
  马士英骇然,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不仅要冒巨大的凶险赴信阳见吴三桂,更是要在事成之后替吴王背黑锅,大黑锅啊。
  吴争此时直言什么事都可答应吴三桂,自然是不作数的。
  而自己,就成了那个言而无信之人,这还是好的,至少是事成了,活着就好。
  可若是不成,岂不被盛怒之下的吴三桂,五马分尸?
  “我去!”马士英大声道。
  吴争一愣,“不去就不去……你还敢骂孤?”
  马士英愕然。
  ……
  大西军终于在中山铺附近停下了脚步。
  不是因为怯战。
  而是吴三桂派人来了。
  “学生见过晋王殿下。”一表人才的夏国相自谦为学生,不是因为李定国堪为他的先生,而是自恃为读书人,这个年代,“学生”是种身份,高人一等。
  李定国冷漠地看了一眼夏国相,“你来作甚?”
  也是,当年吴三桂镇压义军时,可没少杀大西军将士,而这里面也绝少不了夏国相的“功劳”,何况如今已成水火之势,岂能有好颜色?
  “晋王无须恼。”夏国相笑脸相迎,“学生此来,是为好事……学生受我王之命,传话于晋王……同为一殿之臣,何苦兄弟阋墙?”
  李定国这些年,已经有了城府,否则,当一口唾沫盖脸啐去,同殿为臣?兄弟阋墙?
  狗日的,谁和谁是兄弟?
  人狗不同道,那才是李定国的心声。
  “废话少说,吴三桂有何阴谋……直说便是。”
  “晋王急躁了……我王的意思是,化干戈化玉帛,两相罢兵,免得被外人笑话不是?”
  “哼!”李定国重重一哼,“想要化干戈化玉帛……也成,让吴三桂释放陛下,亲自送陛下出城,李某二话不说便退回商城!”
  “咳。”夏国相干咳一声,“晋王说笑了……我王是陛下钦封的王爵,怎会拘禁陛下……况且我王是奉陛下旨意勤王护驾,晋王若不信,有陛下密旨为凭……如今我王只是与陛下在信阳城中商议国事……怎能说释放二字?”
  “这些话,也就哄哄三岁顽童……李某不信这套,你就回去问吴三桂……放不放陛下出城?”
  夏国相脸色渐渐变化,冷冷道:“晋王真以为,我王怕你三万大军进犯信阳城?这么说吧,单就马三宝马将军六千铁骑,就已经令晋王前锋锐折……而这样的铁骑,信阳城中至少有三万,尚不算步军……晋王还有信心赢得这场仗吗?”
  前恭后倨!
  李定国神色丝毫不动,也不生气,冷冷地看着夏国相。
  夏国相继续道:“我王既然派学生来见晋王殿下……这便是最大的诚意,我王甚至同意晋王入城进见陛下,但,晋王随行之人,不得超过百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