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807

  宋安一时间额头冷汗淋漓。
  吴争大骂道:“再有一次,敢不听我的,你就给我滚回吴庄去。”
  宋安这下连个字都不敢回应。
  ……
  虽说是惊险。
  但无形之中,宋安的一箭让明军士气回升了不少。
  由此而来的是,鞑子骑兵的撤退。
  其实是人都明白,骑兵骑射再厉害,也不可能真正攻城。
  其作用更多的是炫耀和震慑。
  守军只要缩在城垛之下,靠骑弓远距离抛射的力度,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按理,建虏骑射只针对城楼,往往配合着两侧步兵登墙作战。
  但这次,很显然多铎放弃了步兵同时攻城。
  当发现明军不吃它这一套时,自然也就不会再浪费体力和箭矢了。
  多铎开始蹩眉了,他感到有些棘手。
  经过炮击和骑射,明军士气不减反升。
  这就非常古怪了。
  什么时候,明军的意志变得这么坚韧了?
  其实这个时候,就应该攻城,不管明军的士气是真涨还是假涨。
  对于攻城方来说,士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事。
  博洛不敢提,他明白,这时提无疑是打了多铎一记响亮的耳光。
  吐出的唾沫,现在要咽回去,这实在有些糟践多铎的颜面。
  可博洛没有料到的是,多铎却自己改口了,“传本王令,准备攻城。”
  博洛一愣。
  多铎斜了他一眼道:“战局瞬息万变,怎能固执?”
  博洛应道:“王爷英明。”
  这次多铎生受了博洛的奉承,满意地点点头道:“传令,汉军为前锋,八旗军压阵。火炮想来已经可以继续攻击了,攻城之前再炮击三轮开花弹,然后以实心弹对城门进行三轮攻击。”
  “是。”
  ……
  这次的炮击,效果已经远远不及第一次炮击了。
  已经习惯了的明军,甚至连头都没抬。
  全都窝在沙袋里闭着眼睛,苦挨着满头的沙尘撒落。
  偶尔也有几个运气实在不好的士兵中大奖,被命中或者被气浪掀起。
  但这已经造成不了明军的恐慌。
  一柱香的时间之后,真正的攻城战暴发了。
  至少有上万的鞑子步兵,左手盾牌,右手弯刀,偻着腰如同蚁群般地向城墙冲来。
  上面往下看,那就是一块黑布,向城墙覆盖而来,密密麻麻地,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鞑子攻城大军中,有八道空隙。
  这是留给云梯的通道。
  陈其材首先紧张起来,“大人,敌人已经接近二里地,是时候开炮了。”
  吴争却摇摇头道:“等。”
  一直等到鞑子前锋接近一里地,吴争依旧没有下令炮击。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而这时吴争大声下令道:“备战。”
  这二字震傻了所有将士。
  
第152章
想干啥?
  放着火炮不用,吴争这是想干啥?
  吴争扫了一眼身边将领,见他们目瞪口呆,厉声重复道:“备战。”
  于是,所有人带着狐疑,各司其职去了。
  宋安的弓弩营首先发威。
  得到降军补充的弓弩营,已达二千多人。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瞄准,也没有那时间。
  每个弓弩手,就是机械般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搭弦弯弓或者装填扣扳机。
  弓箭和弩箭井渭分明,弓箭箭幕成抛物线由上至下抛射。
  弩箭则以呈斜线直射。
  两道箭幕覆盖了城前百步至二百步之间的距离。
  一时间,生生将鞑子密密麻麻的阵形,射成了一张筛子。
  但这并不能阻碍敌人的进攻,甚至连延滞敌人进攻都做不到。
  箭矢再密集,都会留有空隙,哪怕是城墙上弓箭手人挨人、人贴人、前后数列进行射击,都无法真正做到覆盖。
  因为人的体形是箭矢的数十倍,甚至百倍。
  守城时,守军箭矢的作用不完全是阻敌,更多的是把敌人的攻城阵形筛一遍。
  这样敌人的密度就会大大降低,城墙上的守军压力就会大减。
  说是迟,那时快。
  没等明军的第四轮箭矢射出。
  鞑子的云梯已经搭上城墙。
  这个时候,擂石、滚木、沸油、金汤如雨般而下。
  无数的敌人从梯上滚落,发出的哀号声弥漫在城墙周边,闻听者无法不心悸。
  这简直就是一个屠宰场。
  而明军的伤亡也开始出现。
  与方才鞑子炮击和骑射不同。
  此时的明军需要起身,无法在躲藏。
  这就成了城下敌人弓弩手的靶子。
  双方已经打成了消耗战,在比拼谁的承受力更强。
  但相比伤亡而言,守城方肯定是占优的,正常情况下,这种伤亡比可以达到一比五,甚至更高。
  所以,明军拼得起这样的伤亡互换。
  吴争之所以没有下令开炮,为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磨炼这支部队。
  明军的士气没有低落,就直接使用火炮压制,那么对这支乌合之众而言,心理就会产生一种依赖。
  就算将敌人前锋击溃、甚至重创,也无法左右战局。
  鞑子失去一万人,无所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