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807

  他伸手搀扶起莫亦清,微笑着安慰道:“莫家与孤有至深交情,于国朝有大功,孤怎么会因如此小事,怪罪于你呢……况且,王妃说得在理,人心嘛,就和天要下雨一般,不可捉摸……好在父亲和你们皆有惊无险,此事不提也罢!”
  安抚了二女之后,吴争去往学院探望父亲。
  ……
  “争儿,罪须严惩……但不亦牵连过甚!”吴伯昌抚摸着儿子的脸,“凤阳大捷,为父知晓了……眼看着北伐功成的那一天就在眼前,后方之事,能不杀者就不杀,能不捕者皆不捕……!”
  吴争抬头道:“爹有所不知……儿子已经容不下他们了,六年了,是块石头怕也捂热了,儿子……要杀人了!”
  “不!”吴伯昌坚定地目视着儿子,“你自己也说过,杀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此案源起于皇权争夺,牵涉到已崩的皇帝和大长公主……深究下去,怕是对谁都不利,对你亦不利!”
  “儿子没什么可顾忌的,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言!”吴争强硬地坚持道,“大不了儿子不坐那位置……儿子原本就不是为了坐那位置,爱谁谁坐去!”
  吴伯昌愠怒道:“说得是什么胡话!你不坐,让谁坐?你能坐视那位置上,坐着一个担负不起苍生命运之人吗……如果是这样,你这些年又何必执意北伐……就让鞑子占了这天下便是!”
  吴争强辩道:“那些是强盗……!”
  “就算是强盗,等所有一切都成了他的家当,便抢不了谁了……强盗自然也就不是强盗了!”
  吴争顿时傻眼了。
  吴伯昌轻轻一叹,“爹从来没有想过,你能走到这一步……吴家祖训,子孙不得出仕为官……不想,到了你这,竟……哎,可如今建兴帝、永历帝先后崩逝,全天下怕是乱成一团,急须有人去收拾这烂摊子,我儿……须当仁不让!”
  吴争目视父亲良久,“我不是想让……可这和我惩治这些奸倿、宵小,有何干系?”
  吴伯昌喟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不能去强求前朝臣子做你后朝的忠臣吧?不教而诛是为虐……儿啊,人得讲理,须先教,方可诛心!”
  吴争眼中光芒一闪,竟微笑道:“儿子懂了,多谢爹爹教诲……儿子尚有急务在身,须立时处置……望爹见谅!”
  说完,起身出门而去。
  留下吴伯昌在那发愣,自己……说什么了,竟让这顽石突然开窍了?
  但吴伯昌确实认为,此时不是大开杀戒的时候。
  天下未定,人心慌乱,此时杀一批当地的土著,定会引发一系列地后果。
  没有人会对身边人被杀而无动于衷,而这些吴争想杀的人,那个背后,不是一个大家族?
  世家豪门,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
  熊汝霖、张国维、张煌言等人吴争婉言拒见。
  此时都聚在大将军府正堂,其实也就是吴王府中殿。
  “雨殷兄,会不会是……王爷对咱们几个,有了……猜忌?”张国维有些担忧,“其实咱们无非是想着妥善平息这场风波……哪想到,在这节骨眼上,陈子龙会跳出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熊汝霖只是叹气,他的目光转向张煌言,“这……怕还得是问你与玄著老弟,王爷起于绍兴府,最能揣摩王爷心思的,舍二位还有谁?”
  张煌言侧着脸,没好气地道:“这怪得了谁?王爷毕竟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易位而处,二位的老父被歹人挟持,我却坚持要按律法处置,试问,二位心情如何?”
  熊汝霖皱眉道:“张苍水,这可不是你一个按察使该说的话!”
  张煌言霍地转头,大声道:“张某只是就事论事……熊大人若觉得言行无错,何必担忧此时王爷在想些什么?”
  熊汝霖被这话怼得“噌”地起身,可面对着张煌言的坦然,终究是叹了口气,又坐了回去,“熊某只是担心……王爷一怒之下,会下令诛杀陈子龙。”
  张煌言哂然道:“这场闹剧,全为陈子龙心中私欲所致,累及一千多人死结骈,他这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论罪……当诛三族!”
  
第1917章
不动即动
  熊汝霖闻言火了,大喝道:“熊某好歹是王爷亲授的左布政使,也懂些律法……那陈子龙是说杀便能杀的吗?先不说整个江南,他羽翼众多,就说如今江南学院中,有多少是他的古旧子弟……他能从江南学院,随手一招,就招来二千学子、生员,汝真当他可以一席话糊弄万千人?还不是这些学子、生员的父、祖、长辈,是陈子龙昔日古旧?此时若杀,后果难料,正值北伐关键时刻,岂可乱了后方……反正,熊某反对,你们……随你们吧!”
  熊汝霖闷声扭头,大有一副小媳妇闹别扭的神情。
  可张国维看着,却笑不出来,这次骚乱,确实事态严重。
  别的不说,单就经府卫抓捕入狱的就不下三千人,这三千人中,哪个是孤家寡人?
  一个人牵出数口人,数口人带出一个家族。
  怎么深究?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在场几人,亦属……渎职!
  杭州府是吴争的大本营,八千府兵,王府亦有八百府兵,尚且不计宋安手下长林卫。
  可就这么眼看着吴伯昌被挟为人质,大将军府诸公皆无作为。
  这又可以解释为能耐问题。
  可陈子龙暗中联络城中数十世家、豪门,聚集起上万各家家丁、仆役及街头混混,这种事,可不是象陈子龙在学院大手一挥,一日半日可以做到的。
  然而,事情就朝着最恶劣的方向在发展,直至酿成最坏的结果。
  在场几人,皆是大将军府除吴争之外,最具权力的人。
  怎么能排除责任,甚至……嫌疑?
  就便是几人被吴争拒见,却不离开,而是不约而同聚在一起的原因。
  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隐约地感觉到,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至少,应该是不作为。
  ……
  宋安无比的郁闷。
  他跑去了江南学院,在吴争离开之后。
  许多事,不能解释。
  一解释,就变味了,只能越描越黑。
  只有通过局外人,方可解释一、二。
  而吴伯昌,正是宋安觉得,唯一可以替他分辨、解释清白的人。
  宋安信任吴伯昌,丝毫不亚于吴争。
  因为,宋安的命,乃吴老爷子所赐!
  宋安自觉委屈。
  与陈氏女的相亲,源于莫执念的牵线。
  他只是一个被动者,虽然隐瞒了吴争不少时间,那也只是一个未婚男子的羞涩。
  而最后,宋安也找机会向吴争坦白了这门亲事。
  吴争当时并没有反对,那么对于已至成家年龄的宋安来说,不反对,就是赞同。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甚至已经到了请期的步骤。
  幸好宋安执意认为,他的婚事,怎么也得等到此战大捷之后,少爷回来为他主婚。
  所以,这婚事就拖了下来,就待亲迎最后一步了。
  可人算,总不如天算。
  谁会想到,陈子龙会突然谋反,酿成如此不堪收拾的局面。
  上千人死了,数千人被捕,城中数十世家豪门在一夜之间被扫荡一空,宋安亲自下令,甚至为首几家还是他亲自带人抄的。
  杭州城中的恐慌,如同瘟疫一般向周边漫延,连宋安都能看出,这是大乱的前兆。
  杀人只会激发起更大的仇恨,可不杀人,就会被人杀。
  这是一道最伤人的两难题。
  宋安知道,也知道吴争知道。
  吴争不问责、不怪罪,越是平静,宋安越心慌。
  他恨死了陈子龙,多好的杭州府,多太平的日子啊,愣是被他一念之私,尽毁了。
  ……
  吴伯昌正疑惑于吴争所说的“懂了”。
  他是真不明白,儿子究竟懂了什么。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宋安,吴伯昌心里生起一种悲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