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0/1807

  这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审判。
  无法挽回之处在于,无人能、敢去质疑它的结果。
  陈子龙自己主动认罪服法,而所获之罪,又是不赦之列的谋反罪,恐怕连天王老子到来,也难以改变他的结局。
  而大将军府的政务,从五年前开府之日,吴王殿下就未插手过。
  也就是说,按察司组成的陪审团,皆是江南极负盛名之辈。
  譬如,为陈子龙两朝同僚,清军南下之时,写下绝句“……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明志的天启年进士张肯堂。
  譬如,少时与陈子龙、宋征舆共称“云间三子”,同为应社成员,此时为吏部主事的李雯。
  连这些陈子龙的故交至友,皆认为陈子龙所犯之罪不可赦,陈子龙自然是死定了。
  吴争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此时,怕再没有人,可以阻挡自己改变这天下的脚步。
  无论是谁,皆扫除之!
  哪怕是名满天下的卧子先生,亦不能!
  可敬重之,然,须杀之!
  不杀,则法不可立。
  不杀,改革则废!
  而陈子龙自己,也在数万人目光下,坦然认罪。
  从张煌言的口中得知,陈子龙从始至终,面带微笑。
  只是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后,他似乎发了些牢骚,“……我本一身傲骨,
  奈何世事无常。
  悲从心中起,百般不如人。
  本以为傲从骨中生,万难不屈膝。
  可是傲骨又值几文钱?
  最可叹放下了尊严,却换不回柴米油盐。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哪……!”
  陈子龙最后面朝为他痛哭的读书人,拼尽全身力气地大声呼号,“……向北!向北!向北……!”
  引得万千读书人,由此齐齐诵读陈子龙早年所做,被江南读书人熟知的《别赋》:“……至若祖道浙江,歌骊易水,击筑渐哀,举杯数起。人虎狼兮不复还,感乌马兮谁能理。信事君兮无二心,愤国仇兮渐壮士。独临风以唏嘘,咸攀辕而莫止……”
  做人做到这种程度,死,而无憾矣!
  吴争听后,对张煌言如厮感慨道。
  张煌言看着吴争许久,突然撩袍摆,屈膝而跪,“启禀监国吴王殿下……臣,有罪!”
  吴争闻听,脸色平静,没有丝毫意外。
  “前者已逝,往事不可追……此事,到此为止吧!”
  说完,吴争飘然离去!
  张煌言闻言如中雷霆,颓然坐地,而后放声嚎哭,形若疯狂。
  ……
  陈子龙主动认罪服法,让江南各府读书人,虽不满,但无理由反抗。
  人的忘性很大,仅三、五天后,市井坊间酒肆茶楼,皆已很少有人谈起陈子龙的死。
  而随着凤阳府大捷的消息传开,民众的狂喜,瞬间洗去了心中的最后一丝哀怨。
  吴争说得对,前者已逝,往事不可追。
  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往前走,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大将军府的府门,已经修缮。
  死去的府卫,已经收殓,家人被妥善抚恤、安置。
  而府门外,街道上的血渍,已经被冲刷干净,干净得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极其不堪的一幕。
  然,最棘手的,还是被府兵和长林卫抓捕的那数千叛乱者。
  不能总关在狱中,又不能尽杀之。
  放,则法不立。
  杀,则苦人心。
  王府中殿,议事堂内。
  熊汝霖、张国维、张煌言等诸公,已经为此商议三日,皆不得要领。
  他们心中皆主张赐以宽仁,可他们不敢。
  特别是陈子龙的死,让他们见识到了,吴王殿下随和的外表下面,有一颗坚定而固执的心。
  就在诸公愁眉不展之时,打回到杭州府,就没有与他们商议任何事的吴王殿下,出现了。
  “不知者不罪!”
  “只究首恶,协从不追!”
  “妇孺老幼,亦如此!”
  惊愕之后,诸公跪服,皆称颂道:“殿下英明!”
  
第1922章
洪承畴被启用
  相较于杭州府的这场内乱,清廷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凤阳府大败的消息传来,清廷震动,顺天府内,人心浮乱。
  到了这个时候,就不会再有人还敢妄言“收复江南、征伐伪朝”诸如此类的“豪言壮语”了。
  太和殿内,死气沉沉。
  数百计的朝臣,竟落针可闻。
  一直想亲政之后,成为一代明君的福临,脸色铁青。
  也是,耗尽了国帑,连自己囊中的私房钱、连带着太后亲额娘的嫁妆都陪进去了。
  整出十多万新军,一战,没了一半。
  没了也就没了吧,还便宜了南边那小子。
  听说,被俘虏的士兵、战马,能整编出三、四万骑兵来。
  最火大的是,东昌府平山卫的临阵倒戈,引发了京畿周边原降清明军的反乱。
  这不是要老命嘛!
  做为清廷“定海神针”的驻京八旗,早已名存实亡,被多尔衮于徐州糟蹋了一成、多尔博在兖州送了两成,鳌拜这蠢货又在小汶河又去了一成多……好嘛,如今的驻京八旗,实际上堪堪及半,就剩下福临自己手下的正黄、镶黄等四旗是完好的了。
  “……如何应对?”福临愤怒地喝道,“难道真要等北伐军打进京城,闯入此殿,诸位才能想出退敌之策么?!”
  没有人回答,谁敢出这个头?
  打仗这玩意,最惧逆势。
  风头正劲时,哪怕是派出个庸人,也能不断打胜仗。
  可若是逆风时,就算是百战老帅,那也得吃瘪。
  若是强出头,分分钟能做替死鬼,谁敢出头?
  听着皇帝咆哮,本已深居不出,但今时不同往日,也来到殿上的布木布泰,尖声道:“先帝千辛万苦始得天下……不想,这才几年呐,就成了这番模样……也罢,大不了从哪来回哪去……回盛京呗!”
  这话引得数百朝臣齐齐跪伏在地,“臣等死罪!”
  听听,听听,都认为自己是死罪,那就一头撞死了事呗,太和殿里可供撞击的殿柱子可不少,管够!
  人哪,其实就这样,但凡真想着自己是死罪的,定是不敢如此吭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