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9/1807

  “郑森没有当众拥立鲁王?”钱肃乐微微蹩眉。
  “没有,郑森称呼为鲁王……还当众斥责了鲁王称朕。”张煌言也是紧蹩眉头,“我就不明白,一件简单的事,为何要闹得如此复杂……就不应该让郑森进城,我就不信,他敢强攻杭州城!”
  钱肃乐喟叹道:“玄著啊,你是真不明白啊……郑森若不敢强攻杭州城,率军登陆杭州湾为何?”
  这话有道理,郑森总不是来游西湖的。
  张煌言自然也想得明白,他只是不甘心罢了,“可若是调二卫和军校军团前来卫戍,未必不能挡住郑森……!”
  “那杭州城,岂不是因汝一念尽毁了吗?双方近十万之众,足以踏平整座城池!”钱肃乐叹息道,“他名义上是来勤王的,咱们却调兵挡他……理是人那边啊!”
  “可他将鲁王带去军营,这不明摆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钱肃乐哂然,“谁是天子?哪些诸侯?”
  张煌言一愣,随即恍然,“你的意思是……郑森是拿弊帚当成宝……呃!”
  话刚出口,张煌言意识到失礼,停住了口。
  钱肃乐笑了笑,“既然郑森想要,那就给他……这二人凑在一处,或许是好事!”
  张煌言稍一迟疑,“可郑森索要……你,定是想加害于你,亦或是挟你为质,以要胁吴王……这又该如何是好?”
  “他不敢!”钱肃乐平静地说道,“你认为,吴王身边多了老夫或是少了老夫一人,有何不同?”
  “这……”
  “其实老夫知道,吴王……已经不需要老夫的帮衬。”钱肃乐有些意兴阑珊,“他所做的那些,皆是老夫反对的……他所要的新时代,也是老夫不想见到的……想想那般光景,走夫贩卒、三教九流共聚一堂……有辱斯文哪!”
  张煌言惊讶地看着钱肃乐,“吴王不是说了吗,无教无类,再粗鲁、无知的人,也可登大雅之堂……”
  “可老夫看不到那天了。”钱肃乐平静地说道,“明日一早,将老夫交给郑森吧。”
  “你……钱……钱公,这太儿戏了!”张煌言一句话连改三个称呼,“若真有不测……我怎么向吴王交待?!”
  “无须交待……又何须交待?”钱肃乐看着张煌言,“老夫说了,郑森不敢!”
  张煌言半信半疑,但有一点他信,那就是郑森就算有五万人马在手,也难挡吴王雷霆一击。
  连郑森之前都说,拳头硬的人才有道理可言,那么郑森应该很懂吴王的道理才是。
  见钱肃乐如此笃定,张煌言也就不再坚持。
  ……
  “延平郡王,汝来晚了一步!”朱以海此时神清气爽,“要是能早来一步,也容不得张煌言等人挟持民众欺君!”
  郑森平静地躬身道,“臣有罪,让陛下受苦了!”
  “无罪!”朱以海大手一挥,很宽仁地道,“好在都过去了……不过,有两人,朕必须得惩治,否则,难消朕心头之恨!”
  郑森抬头看了朱以海一眼,“陛下指的是……钱肃乐和张国维?”
  “正是这两逆臣!”朱以海有些咬牙切齿,“之前蛊惑朕登基,后又聚民反对朕……如此狼心狗肺之徒,不杀,不足以平朕心头之愤!”
  郑森淡淡道:“张国维已经死了。”
  “可钱肃乐还活复活好好的!”朱以海怒道,“一想起他来,朕就混身难受!”
  “但……钱肃乐终究是吴王岳丈……”
  “岳丈?”朱以海嗤声道,“延平王以为,吴王会为了钱肃乐回师南下吗?”
  郑森皱了皱眉,“如果仅为钱肃乐……应该不会,但,钱肃乐必是其中一因。”
  朱以海手一挥道:“朕觉得不会……如果会,也不是因为钱肃乐,如今城中有吴王父亲和两王妃,多钱肃乐一个不多,少钱肃乐一个不少……怎么,延平王还在想着,要与吴王共存苟安?”
  郑森吧了口气,“陛下有所不知……臣呕心沥血三载,收拢总共不到六万人马,此次前来勤王,已是倾巣而出……!”
  “朕记得延平王的忠心!”朱以海不忘许诺,“待朕入主乾清宫,定不负延平王今日救驾之功!”
  “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是……吴王麾下有二十万精锐,就算这几年有所折损,可实力依旧不容小觑……真要是逼得他挥师南下,恐非陛下之福啊!”
  “汉贼不两立!”朱以海坚定地道,“其窃国之心,路人皆知……朕与他之间,迟早会有一战!”
  说到这,朱以海突然泣道:“眼见宗室势微、忠臣零汀……朕心如刀割啊,朕是担心,再拖几年,恐怕真没有心向宗室之人了!”
  
第2020章
破落户
  见朱以海如此说,郑森无法再劝了,他稍一迟疑,道:“若陛下主意已定……那也给钱肃乐换个罪名,这样也好堵人之口,亦可让陛下英名不损!”
  “哦……以何罪名?”
  “谋反!”郑森慢慢吐出两字,“不管从何立场,钱肃乐伙同张国维拥立陛……在先,聚众祸乱杭州城在后……责其谋反之罪,应该是恰到好处,以律法杀人,就算是吴王,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朱以海听了大喜,“此策甚妙……只是,城中还有府兵、长林卫、秀水民团等,皆受张煌言所挟……万一张煌言不同意,又该如何?”
  郑森哂然道,“张煌言是个正人,只认公理不徇私情,只要罪证确凿,谅他也保不了钱肃乐!”
  “好,如此甚好!就按延平王说的办!”
  郑森脸色平静,他微一躬身道:“陛下,眼下最要紧的是,固防杭州城,城中军民纷杂,以免再次乱起来。”
  “延平王有何良策?”
  郑森稍一迟疑,“吴三国之婿夏国相来见过臣……说吴三桂有意归明,效忠陛下……清廷郑亲王也派使者来见臣,说是只要扳倒吴争,清廷愿意与我朝隔河(黄河)而治,订立和约,永不侵犯……”
  朱以海听了大喜,急道:“朕可以接受吴三桂投归,听说他的关宁铁骑主力尚在,战力强悍,到时他的骑兵和延平王的水师联手,就无须怕吴争的北伐军了!”
  郑森脸上闪过一丝苦笑,“那清廷那边……如何回复?”
  “窃我社稷、毁我宗庙……朕于鞑虏不共戴天!”朱以海变得激愤下来,“朕可以接受吴三桂,绝不与清廷媾和!”
  郑森重重地点了点头,“陛下英明,臣也是作如此想!”
  说到这,郑森顿了顿,“不过……晋商中有人也来见臣,说是愿意助陛下与臣一臂之力……”
  “商人?”朱以海皱眉道,“如何襄助?”
  “北商在江南商会中,所占股份已过半……说是可以左右商会决策。”郑森停了停,再开口道,“臣以为,就算晋商行止龌龊,可只要将银子用在正事上……未必不能为天下生灵造福。”
  朱以海眯了下眼睛,他自然听得懂郑森的意思,相较于吴争在江南经营六、七年之久,那么自己,最多是过江龙,如今最需要的,其实不是人和,而是银子。
  打仗要钱,收拢人心也要钱,事事要钱哪!
  朱以海慢慢睁开眼,“这些奸商……他们想要什么?”
  郑森回答道:“皇商。”
  朱以海想了想道:“朕允了……允他们日后经营所有禁榷,但……也须告诉他们,商税如旧,不能免!”
  郑森听懂了,敢情,朱以海也垂涎如今大将军府的商税岁入啊。
  他不由得心中一叹,大明朝若是早开放海禁,何至于亡国啊,至少,依仗江南数省的岁赋,就足以与清廷抗衡!
  ……
  “止亭先生有礼了。”
  郑森执礼甚恭,以弟子礼见钱肃乐。
  虽然情景怪异,但没有人怀疑郑森此礼的真诚。
  钱肃乐平静地看着郑森,“延平郡王若安于东藩一隅,何来如此多事?”
  郑森直身,亦是平静地看着钱肃乐,“止亭先生应该是崇祯十年进士,亦是士族出身,听闻先生毁家杼难,是被当地学宫六位贡生共同推举的?”
  “是有这么回事。”钱肃乐点点头道。
  “那么先生应该清楚,但凡欲举大事,必是士族精英登高一呼……方才有民众追随。”
  “陈胜吴广,可非读书人出身。”
  郑森语塞,好一会,又道:“先生为何就不明白,这天下从来就不公平……所谓的公平,那只是愚人之言……森敢保证,就算是再过上百年、千年,亦是如此……止亭先生为何还要附随吴王,行此不可得之事呢?”
  钱肃乐摇摇头道:“人,生而不公,是为天道使然,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人有心……达则兼济天下……延平王为何视黎民之苦无睹呢?”
  “济贫救难,森从不推诿。”
  “不。”钱肃乐摇摇头道,“延平王说的,那叫施舍,但凡有志者,皆不食嗟来之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然天下人皆擅渔,鱼便会枯竭,止亭先生又何以渔人?”
  “鱼本就在水里,为何要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