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2/1807

  江浦,卫国公夏完淳属地。
  平日里去,自然无所谓。
  可眼下吴王要是去了,便有了寄人篱下之感。
  当然,在场诸人想得并非如此简单,他们想的,若是吴王去了江浦,卫国公也象沈致远等全样突然发难,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
  要知道,此时吴争身边总共仅三千多人,这其中还包括了夏完淳带来的八百人。
  而施琅水师此时在龙湾的运力,恐怕运不走这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随吴争走的,只能是吴争的亲卫,和夏完淳带来的八百人,施琅的水兵,只能留下。
  那么,真正能护卫吴争的也就是数百亲卫,这对于卫国公的建阳卫而言,是可以完全忽略的存在。
  夏完淳苦笑,他一直不说话,就是怕引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般的误会。
  邀吴王前往江浦,这若是在平日里,啥事都没有,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会令人乱想。
  马士英迟疑道:“……其实,若要从江面上走,王爷可以让施将军水师护送出长江口,然后不管是北上与陈、池二位将军会合,亦或是南下去杭州府,皆可调集军队平乱……!”
  这话依旧有道理。
  但问题是,吴争不同意。
  倒不是吴争太过倔强、执拗,想以卵击石,而是去江浦半日即可,可若去杭州,须三、五日,若去天津,再转道北都,那就得十来天了。
  那时,木已成舟,黄花菜都凉了!
  谈判最难的,就是双方势均力敌,因为谁也压服不了谁。
  一旦沈致远大军渡江与朝廷左右营、禁军会师,此消彼涨之下,朝廷拥有的军队,甚至将远超过吴争,那么,一场内战,必定无法避免。
  除非,自己妥协。
  吴争慢慢起身,对夏完淳微笑道:“本来,我是想试试能不能将父亲从应天府带回,可眼下局势已经做不到了,细想之下,只要我还在,她就不敢对我父亲不利,那……就去贤弟那逗留几日?”
  夏完淳反倒是一愣,随即也微笑起来。
  因为他感觉到了吴争对自己的信任,还有什么,比此时二人间的相互信任,更重要的呢?
  ……
  当吴争坐施琅的旗舰离开龙湾向西时,其实沈致远和钱翘恭就在江对岸,甚至看着旗舰离开。
  但他们不知道,吴争在船上。
  沈致远指着远去的施琅船队,对钱翘恭道:“得赶紧渡江,否则,待王一林、张名振水师至长江口,恐怕你我就没法渡过长江了。”
  钱翘恭脸色木然,他的脸形,在短短几日之内,消瘦了不少。
  “……你说,他为何突然要抓捕我们?”
  沈致远闻此言,仰头长吸了一口气,“你问了一路了……我怎能知道,或许是误会了咱们,亦或是……”
  不用说,钱翘恭也知道沈致远没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此看来,父亲真是被吴争害死的,妹妹的亲笔信说得没错,吴争为了铲除宗室,竟不惜拿父亲和这么多无辜人的性命,来诱使鲁王上岸政变。
  可钱翘恭心很痛,他知道,走出这一步,便是恩断义绝,关键是,他竟不知道,如何“救出”他的妹妹。
  “致远,真要渡江吗?”钱翘恭艰难地说道,“大军一过江,这事就没有回头余地了!”
  这话没说错,不管是沈致远还是钱翘恭,做为北伐独领一军的将领,有着擅专之权。
  只要军队还在江北,那便是调动,最多是无令调动。
  可如果过江,便是后方。
  无令返回后方,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这是对大将军府而言,此时的朝廷,那是欢迎之至啊!
  沈致远回头,看着郁郁寡欢的钱翘恭,“我知道,你担心王妃……可你也应该知道,我爹、东莪、我儿也都在他的手里……可如果你我不南下,会是什么后果,难道你心里不清楚吗?”
  “可……可我总认为,他不该如此决绝!”
  “其实我也不愿意相信!”沈致远转头望向江面,“可事实皆在眼前……他连大长公主都能杀,连他的岳丈都可以牺牲……就连你我,都被一纸命令成了阶下之囚……还有什么是他不能为的?”
  “可能……可能是真有什么误会?”钱翘恭迟疑道,“若不听他当面说……我……我总觉得不妥!”
  沈致远慢慢回头,“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你我有今日之成就,并非是来自他的恩赐,而是咱们为这天下尽了力……他不能对咱们生杀予夺,咱们要告诉他……就算没有他,咱们一样可以得更好!”
  
第2074章
孤要入京
  钱翘恭略有吃惊的看着沈致远,“可咱们率脱离南下……就为了投奔新君?可若是新君并不重视咱们,亦或者是派咱们与……他,对战沙场……你我又情何以堪?”
  沈致远负手,面向江面,“他若不来攻,那我也不会主动与他撕破脸……可若是他真率军来攻,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钱兄,你我是过命的交情,你应该清楚我的个性,我不愿寄人篱下,靠别人的施舍过活!”
  “那……要不咱们就驻兵江岸,向北派出斥侯……若他真来攻,咱们就渡江,若是他不来攻……或许可以当面把话说清楚!”
  沈致远皱眉道:“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当面说的了……钱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钱翘恭想了想,点头道:“那……好吧!”
  大军,过江!
  ……
  吴争负手站在船头,望着鳞光点点的水面。
  他的身后是夏完淳、冒襄等人。
  “存古啊,我一直没想通一件事……!”
  “王爷请讲。”
  “为什么?”吴争有些激动,“这究竟是为什么……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亏待了他们?”
  夏完淳很为难,他艰难地回答道:“并非是王爷做错了什么……臣打个比方吧,譬如满院的桃李熟了,于是……便令人有了觊觎之心!”
  “不!”吴争摇摇头,“家岳不是那种人,令师卧子先生,也非那种人……大长公主,就更不是了!”
  看着夏完淳回答不出,马士英上前一步,代答道:“回王爷……是信念。”
  “信念?”吴争仰头望天,“好一个信念……这么说来,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个乡下小子,无缘那尊位?”
  夏完淳忙道:“不不……王爷误会了,其实……或许是因为王爷……出身。”
  吴争扭转头来,呵呵笑道:“有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在这帮子大儒圣贤心中,英雄也论出处了?”
  “呃……”夏完淳沉默下来。
  吴争咧嘴道:“这么说来……他们是嫌我少了家世渊源……难怪啊,钱公就算明知我登基之后,他就是当朝国丈,也要背弃本王!”
  夏完淳点头,又摇头,“不尽是……钱公能将嫡女嫁于王爷,又将公子送至王爷麾下……想来,本意并非……!”
  “我知道!”吴争毫不客气地打断道,“当时我只是个千户嘛,还是代的……或许他们都没有想到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亦或者他们没想到会这么快吧……可我不明白,他们难道就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怎么就都认为必须要复朱姓江山?”
  夏完淳艰难地答道,“……传承!”
  “传承。”吴争口中重复着这两字,脸色变得古怪起来,“那存古也曾是卧子先生的弟子……是不是也这么想?”
  夏完淳脸色一变,单膝跪下道:“臣绝无此意……臣与先生想得不同,臣认为只有国富民强,才是真正复兴华夏、振兴我族之必选……王爷说得对,天下乃汉人之天下,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先生他们……执拗了!”
  “存古说得好啊,若是他们也能转过这个弯来,就不会有今日之乱了……收复北都之喜,都未能化解这档子烂事!”吴争语气变得生硬,“既然他们非要做拦我路的障碍,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这话让夏完淳脸色一变,但强忍着没有劝说。
  吴争留意到了,问道,“存古是不忍,还是不想?”
  夏完淳被吴争这一逼,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只要王爷下令,完淳无有不从……但,完淳想说的是……局势演变成这样,其实王爷……也有不妥之处!”
  这话一出,所有人骇然。
  冒襄急道:“卫国公慎言!”
  夏完淳直视着吴争,“王爷曾说过,如果办不到的事,就别承诺……别给人无法实现的希望……可王爷一直将尊位空置,这便是给了人不能抗拒的欲望……臣知道王爷这是早有预谋,可……可……难道今日之乱,就不是王爷早已预料之事吗?”
  “大胆!”
  “荒谬!”
  “无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