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07

  周大虎是从曹娥江去上虞的,出发还比自己早了几个时辰。
  也就是说,此时周大虎应该到了吴庄,方国安不过一支溃师残部,岂能与周大虎部相抗?
  当然,厉如海同样也不知道,方国安已经另派了一支两千人的偏师进攻吴庄。
  如果知道,他于公于私,肯定不会拒绝朱媺娖,应该直接派遣全军急驰吴庄。
  可他只是打算派一营(吴争创造的临时编制,合两个百户,兵员为二百二十五人,加设了一个副百)护送朱媺娖,而且至今还未动身。
  这就是一团乱麻,双方都在瞎子摸象。
  局势随时会变,靠得一是运气,二是军心,三是应变。
  而运气,几乎决定了一切。
  周大虎其实是个指挥外行,能混到百户,无非是吴争身边缺少人手。
  与其将军队交到一个不知底细之人手中,还不如将信得过之人提到这个位置。
  虽然火炮已经出现二百多年,但真正使用火炮的战斗并不多。
  此时火炮的笨重,对战场的选择有着太大的局限性。
  运输条件太过挑剔,马拉兵推,这一点,哪怕后世也是如此。
  此时的战场,依旧是骑兵、重甲的天下,三万精骑足以占据半壁江山,此言不虚。
  周大虎虽然没有指挥才能,但他不缺号召力。
  他的勇猛、粗犷、率性、义气极具感染力,所以麾下官兵对他无人不服。
  这就掩盖了他指挥能力不足的缺点。
  只要他冲锋,官兵就义无反顾地追随他,可他若一退,那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也就是说,周大虎部适合打顺风仗,善攻不善守。
  周大虎到达吴庄时,陈胜、沈致远早已率一营在吴庄戒备。
  
第174章
他欣慰
他自豪
  平岗山寨兵员已经超过一千人,但除了需要留守,其余的都是钱翘恭正在训练的炮兵。
  这些由山贼改行的炮兵,还没有经过什么其它训练,如果派上战场野战,恐怕与一群农夫没什么区别。
  可若是让他们死了,那这段日子钱翘恭对他们的训练和训练时所用的无数炮弹也就白费了。
  简单地说,这些人已经成了宝贝疙瘩,轻易死不得,死一个就亏大发了。
  所以,调动陈胜这一营来防守吴庄,并非陈胜、钱翘恭置吴争的命令于不顾,而是吴争还有一道命令,就是若事有不测,将海边百姓和吴庄诸人挤入平岗山寨,固守待援。
  吴争当时自然也没有想到,多铎的目标不是绍兴府,而是虚晃一枪,甚至不惜以方国安为弃子,遮掩、迷惑自己和绍兴府小朝廷的注意力。
  更不会想到,方国安的军队会如此一盘散沙,未战即溃。
  如果知道这样,吴争根本不必让周大虎和厉如海分兵两路,自己也不必进军富阳。
  直接一路协防绍兴府,一路由曹娥江登陆上虞,然后两面形成对方国安夹击就是了。
  这样,方国安就算是长了翅膀,恐怕也难逃出两路大军的围剿。
  此时的吴庄,这有了三员大将,三千多人马。
  按理说,这样一支人马,击溃方国安二千多人马应该不难,甚至活捉方国安也在情理之中。
  但方国安并没有去吴庄,他在逃离绍兴府后,与派往进攻吴庄亲军,在离吴庄约二十里处会合之后,迅速调转方向,向西南而去。
  就这样,周大虎、厉如海根本来不及反应,对其进行追击。
  也就是说方国安几乎是没有遭遇任何阻击,率亲军离开了绍兴府,从容而去。
  直到嵊县、新昌的消息传来,厉如海和周大虎才霍然明白,方国安已经走脱。
  而这时,吴争率部也赶到绍兴府。
  看着这座曾经做为朝廷议事堂的朱以海王府,吴争有种时隔数年的感觉。
  他在这最后一次参加军议,至现在前后不过两个月。
  那时这府里府外,那人人头簇拥,可现在,已是相当冷清了。
  王府门前至右侧十字路口的血迹还未洗去。
  沿着府墙,十数个伤兵还在呻吟。
  王府门前,几个官员的尸体还倒在那。
  吴争能想象得到,当时发生的血战。
  郑叔碎步急跑而来,“临安伯,公主殿下传见,请!”
  吴争点点头,抬脚进府门,郑叔谨慎地落后吴争一步远,抬手为吴争引路。
  这是郑叔第一次,以谦卑的姿态面对吴争。
  实力、地位的改变,态度自然而然地改变。
  如今的吴争,跺跺脚,就能令绍兴府翻天。
  “臣吴争参见公主殿下。”
  “临安伯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
  “谢殿下。”
  吴争老实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下来,这倒不是吴争自恃实力雄厚,而是吴争从没有把朱媺娖当成主上。
  在吴争看来,朱媺娖更象是一个……至交好友。
  面对一个曾经结为金兰,呼自己为大哥的人,哪怕是个女人,吴争也无法以君臣之礼待之。
  “临安伯此次来援,护我绍兴,功在社稷。”朱媺娖不咸不淡地寒喧,可她的心里却在责怪着自己的冷漠。
  反而吴争显得更自然些,“公主殿下放心,有吴争在,绍兴府就在。”
  这话显然是吹牛皮了,这要是多铎的目标真是绍兴府,恐怕绍兴府早已落入多铎之手,吴争最多是率兵进攻绍兴府,与多铎重演出一出攻防战,只不过攻防双方易主罢了。
  可吴争并非是想在朱媺娖面前吹牛皮。
  吴争只不过想安抚一下面前的少女,在吴争看来,她毕竟只有十六岁。
  朱媺娖实在忍受不了吴争的自然。
  这对于她来说更象是一种讽刺。
  可她却不清楚自己为何明明想好好地与吴争说话,可等开口时就变了样,“按理,临安伯此次援绍兴府有功,朝廷当封赏嘉奖才是,可如今监国殿下转进,朝廷中已无主事之人……”
  吴争有些意外,如果说刚刚的寒喧是因为二人两月未见,可能有些生疏,可现在已经说上话了,说话应该不至于再这么膈应吧?
  吴争有些郁闷地回道:“臣率军援绍兴府,为得可不是封赏嘉奖,公主殿下不必为此事劳心。”
  看着吴争脸色未变,可语气已经不善,朱媺娖心里对自己恼了起来。
  一时间,气氛就变得尴尬起来。
  边上郑叔低声道:“临安伯,你若未来,原本公主殿下是要去吴庄的。”
  吴争“噢”了一声,起身道:“如此,那就去吧。”
  不想朱媺娖微蹩眉头道:“本宫不去了。”
  吴争愣了愣,看向朱媺娖。
  朱媺娖抿着嘴唇道:“如今绍兴府已经安全,本宫何必再去吴庄?”
  吴争想想也对,应声道:“那请公主殿下歇息,臣还有军务在身,待安排好一切,再来向公主殿下问安。”
  说完向朱媺娖行了一礼,出王府而去。
  看着吴争的背影,朱媺娖的脸唰地一下白了,起身一跺脚,往内院而去。
  郑叔看看吴争离去的方向,再看看朱媺娖的背影,摇摇头,微微叹息一声,追着朱媺娖的背影而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