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1807

  就连一向与吴争针锋对麦芒的钱翘恭也上前斟酌道:“听闻我九叔光复嘉兴府,我……向往之。”
  “噗”,吴争生生被这厮逗乐了,想去就想去呗,还他妈的向往之。
  吴争转头对赵史道:“赵老哥先不必去了。”
  赵史闻言当下耷拉着脸,一副悲苦状。
  吴争笑道:“如今绍兴府也缺人手,我打算在绍兴府组建一个千户所,赵老哥如果有意,可任副千户之职,不知道意下如何?”
  赵史一听,立马笑容满面,“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尽所能,为大人效力。”
  吴争笑着点点头道:“如此就好,杭州府是战场前沿,赵老哥的才能不在领军作战,所以我想还是在绍兴府更能发挥你的才能。”
  “是,是。大人知人善用,慧眼如炬。”
  “可有一点还须赵老哥牢记。”
  “大人请讲。”
  “绍兴府已不是鲁王监国时的绍兴府。”
  赵史闻言一愣,随即恍然道:“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绍兴府是大明的绍兴府,也是大人的绍兴府。”
  吴争听了眉头一挑,我去,这厮果然是人才啊。
  “赵老哥心中有数就行。”
  赵史脸容一整,“下官啥都没说。”
  可话已出,自然是收不回来的。
  沈致远对此莫不关心,当作没听见。
  钱翘恭就不同了,就算这些日子与吴争一起,对吴争的观念有所改变,可他毕竟是钱肃乐的儿子,身负着钱肃乐交于他的监督重任,他紧蹩着眉头问道:“吴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吴争之所以没有回避钱翘恭,与赵史谈起此事,不是嘴上没把门。
  而是吴争也想趁此机会试探一下钱家的底限。
  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吴争没有回避,而是直接回答道:“朝廷决议,拥立长平公主殿下在绍兴府监国。”
  “朝廷?哪来的朝廷?鲁王殿下和朝廷一众官员皆转进海上,大人口中的朝廷为何物?”钱翘恭语气非常凌厉,一点都不客气。
  吴争冷冷回答道:“当然是大明的朝廷,钱百户既然也知道鲁王携群臣转进海上,可钱百户不知道,还是有长平公主、张煌言和十多位官员愿意留下,他们愿意与绍兴府共存亡。本官想问问钱百户,你是觉得危难之时,抛弃臣民、土地转进的鲁王合适监国,还是与臣民共存亡的长平公主监国更合适?”
  钱翘恭毕竟是年轻人,年轻人少了一份暮气,也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其实在钱翘恭的心里,同样不满朱以海动不动就转进,对朱以海的作为也颇……不齿。
  只是他受父亲嘱托,才有了这一番责问。
  听吴争反唇相讽,钱翘恭沉默了,他有一点与吴争是相同的,那就是杀鞑子这件事。
  对于吴争率军大败多铎一战,他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他扪心自问,换了是他指挥这场战斗,他会不会坚持得下来,他能不能指挥得比吴争更好。
  但得出的结果都是……不能。
  所以,钱翘恭是佩服吴争的,在他心里,只要吴争还在杀鞑子,那就是他可以合作、支持甚至效忠的对象。
  在这山河破碎的时候,还有什么比挡住鞑子南下更重要的事呢?
  他相信父亲会理解他的选择。
  
第179章
拔营向绍兴府
  吴争见钱翘恭沉默,上前道:“钱百户,与鲁王相比,长平公主的身份更有说服力,况且二者都是监国,做为臣民,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位更能统领天下明人抗清的君主?至于大业有成之时,拥立何人为帝,那是将来之事,何必现在为此事纠结?”
  钱翘恭抿嘴勉强地点头道:“既然张煌言也站在大人这边,属下无话可说。”
  吴争拍拍他的肩膀道,“钱大人,可有兴趣上杭州府统率骑兵啊?”
  钱翘恭闻听眼睛一亮。
  吴争继续诱惑道:“与多铎一战,杭州府已经囤有战马数千匹,此次本官增援绍兴,率三千多骑南下,只是本官如今事务繁忙,已经很难亲自领兵作战,所以,本官想寻找一个适合统率这支骑兵的主将。不知钱大人可有意乎?”
  钱翘恭这时早已将之前的龌龊、不快抛之九霄云外,可依旧梗着脖子道:“属下遵从大人安排。”
  可眼神中的那份期盼,让人心悸。
  吴争呵呵大笑起来,“你小子就他妈的嘴硬,走,随我去绍兴府。”
  说来也怪,钱翘恭是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但他发觉自己很喜欢听吴争爆粗口,这种粗俗的话在吴争口中说出,让他有心中一暖的感觉。
  这时,沈致远急了,“吴争,我呢?”
  吴争斜了他一眼道:“两个选择,一是留在绍兴府和赵史同为副千户,也好照应一下吴庄。二是随我去杭州府,在钱翘恭麾下任参军,你自己选吧。”
  沈致远犹豫起来,看看钱翘恭,再回头看看正堂,一时拿不定主意。
  吴争见他回头看向正堂,上前一脚踹沈致远的屁股,骂道:“别打我妹的主意。”
  沈致远捂着屁股跳脚道:“吴争,我哪点不好?都十六年了,你妹……”
  “你妹!”
  沈致远不解地看着吴争暴喝,怎么反应这么大呢?
  但这么一打岔,沈致远一时忘记了自己被踢,“行……喊吴小妹总可以吧?吴小妹也大了,总得嫁人吧,嫁给别人,总不如嫁给我来得合适吧?至少咱知根知底不是?”
  吴争道:“这也得我妹乐意,她不乐意,你就算脸上长出花来,也不行。”
  沈致远抿着唇想了想道:“其实我也知道,吴小妹嫌我没出息,也罢,我去杭州府,让她看看,我沈致远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
  就当吴争在安排吴庄诸事的时候,士兵急报。
  这个时候,朱以海竟然厚着脸皮从海上回来了。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占据王府,开始发号施令。
  张煌言根本挡不住,因为他的身份已经是鲁王朝被罢黜的弃臣。
  而当时陪朱媺娖留下,幸存的七、八名官员,也被朱以海驱逐在朝堂。
  虽然没有对吴争动什么手脚,但绍兴府俨然回到了朱以海的掌控之中。
  这不奇怪,朱以海一个人没有那么大能量。
  但他身边的大臣,没一个不是能臣。
  张国维、钱肃乐不说,熊汝霖、孙嘉绩等,那都是赫赫大名的搞清忠臣。
  特别是熊汝霖、孙嘉绩当时与钱肃乐毁家杼难、揭竿而起时,麾下义军最高时达到一万多人。
  也就是被方国安、王之仁吞并走的那部分士兵。
  如今绍兴府部署的就是方国安的军队,自然没有人敢硬抗这些人的命令。
  吴争郁闷了,这朱以海真他妈的不要脸,自己刚一离开,他就回来摘桃子。
  问题是,吴争这个时候怎么办?
  带兵杀回去?
  这就是谋反了!
  可总不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吧?
  吴争身边沈致远三人表情各不相同。
  沈致远义愤填膺,说实话,这小子还真想领兵攻绍兴府,对沈致远而言,去他妈的鲁监国,谁也不能不讲理不是?一见危险拍屁股走人,一见安全了,回来继续称王称霸,这算哪国王法?
  钱翘恭一脸喜悦,父亲回来了,他肩上的责任就轻了。其实他一直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阻止吴争拥立长平公主。
  这时赵史上前,向吴争建言道:“大人,鲁王毕竟是皇族,如今返回绍兴毕竟有大义在身,不好过于逼迫,但大人人在吴庄,自然是不知道鲁王已经返回。此时带兵返回绍兴府,也是题中之意,任谁也不好说什么。”
  吴争心里一动,领悟了赵史的意思。
  就是说,如果自己在不知道朱以海返回的情况下,率大军返回绍兴府,就不是拥兵自重,逼迫鲁王让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