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807

  ……吴争轻笑着,看着他们表演。
  等他们演足了,过瘾了,吴争细声细语道:“吴争不想谋反,也不想自立,吴争在抗清一事上,与诸公同道。吴争只有一个要求,请诸位大人重新拥立一个敢为大明死社稷的皇族监国。”
  说到这,吴争再扫向群臣,此时已经有几人愿意拿目光与吴争对碰了。
  “如果诸公不愿意,吴争自然也不勉强,更不敢行谋反之大逆。”吴争稍作停顿,然后道,“但吴争决意率麾下大军投效福建隆武朝,隆武朝也是大明正朔自称,吴争率军去投,这不属于投敌吧?想来诸公也无法阻拦吧?”
  吴争此话一出,就象扔了个晴天霹雳在众人的头顶,一时堂内轰然大乱。
  开玩笑,如今的吴争掌控杭州、嘉兴两府。
  方国安掌握的绍兴府一半兵力,如今也在吴争的掌控之中。
  这要是真投了隆武朝,那绍兴府这个弹丸之地,还玩个屁啊,还不如乖乖随吴争去投了隆武,抢个先,混个好位置。
  一时间,堂内人声鼎沸,无数目光都聚焦看向朱以海,等着他拿主意。
  
第181章
孤不做这监国了
  朱以海此时已经傻眼了。
  狼子野心,果然是狼子野心啊。
  早就看出这小子脑生反骨,不想还是让他抢了先。
  钱肃乐瞪着眼,他找不出话来责问吴争。
  因为吴争所言无可指责,从大义而言,隆武已经登基为帝,朱以海不过一个监国身份,同称大明正朔,朱以海应该去掉监国,归附隆武朝才对。
  如今吴争并不想谋反、自立,而是率军归于隆武朝,这一点确实无可指责。
  真要挑出刺来,那就只有谴责吴争忘恩负义。
  可也不对啊,虽说朱以海没有亏待吴争,但这次朱以海返回绍兴府,在没有知会吴争的情况下摘了桃子,收编了吴争在绍兴府的二千多人,怎么说这忘恩负义,也勉强啊。
  就在一团乱乱槽的情况下,张国维终于站出来道:“吴争,兹事体大,且容殿下与我等商议之后再定,如何?”
  吴争问道:“多久?”
  “三日。”
  “不,我等不了那么久,多铎西去,意图不明,嘉兴府虽然光复,但难保没有细作捣乱,另外清廷会不会派大军南下报复也是未知之数。这样,我给鲁王和诸公一天时间,明日此时,我等鲁王和诸公的答复。”
  说完,吴争向朱以海行礼告退。
  ……
  “孤不做这监国了。”在吴争离开之后,憋屈了老半天的朱以海终于暴发了。
  暴吼出这一声之后,朱以海掀翻了面前的桌案,甚至连让群臣劝慰的机会都不给,直接拂袖而去。
  朱以海确实郁闷了。
  自己在台州好好的当着王爷,享着清福,非要死皮扒拉地把自己忽悠来当这个监国。
  他妈的说是浙东半边江山,其实就绍兴府八县弹丸之地。
  开玩笑啊,一府之监国啊?
  这还就罢了,小小一府之地,生生出了方国安、王之仁两大权臣。
  截留赋税不说,军国大事根本没自己什么事。
  这是监啥国啊?
  好嘛,方国安突然就反叛了,咱不转进等着被俘送去顺天府啊?
  要知道,但凡被送去顺天府的皇族男丁,哪一个活命了?
  想到此,朱以海真想哭。
  咱就想保住条命,错了吗?
  本王来监国这些日子,刮过绍兴府一寸地皮吗?
  他妈的还往里倒贴了不少银子,谁领咱情啊?
  就为了保条命,孤率文武转进海上,哪错了?
  还不是想给大明留点火种,咱又没有象朱常淓献城投清,当值被吴争那小子如此羞辱、逼迫吗?
  这满堂的文武,也就钱肃乐敢据理力争,那些往日里满口忠义的混帐,到了这时竟连声气都不敢出,本王他妈的不干了成不?
  朱以海满肚子的委屈,他真的认为自己没错。
  他是皇族,怎能和那些泥腿子同命?
  这个立场,让他永远无法理解吴争和吴争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无解!
  但朱以海确实不想干了,这么干还有什么意思?
  北有鞑子,南有隆武,西有乱民义军,东边是海。
  方国安叛乱败逃,三万大军便宜了吴争那小子。
  偏偏吴争又是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之徒,居然用投隆武来威胁孤,这搞不好再来个兵变,还不如在海上快活自在。
  区区绍兴府,就留给你们去闹腾吧,本王眼不见心不烦。
  朱以海真下令王府侍卫开始收拾东西,这下文武们也慌了。
  他们原本以为朱以海说不干,那是气话,不想朱以海当真了。
  于是以张国维、钱肃乐为代表,几十官员在王府内院上演了一出哭谏。
  但奇怪的是,除了钱肃乐有骂吴争,其余人连提都没提吴争的名字。
  似乎他们都不认识吴争一般。
  这种情况,让朱以海万念俱灰,板荡识忠臣啊。
  可朱以海终究没有走,他也走不了,这班子文武怎会任由他离开?
  朱以海一离开,他们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在新朝廷做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虽说吴争不是自立,会另立新君,可谁都明白,吴争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啊,整整一个现实版的曹阿瞒。
  所以,一旦朱以海离去,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清洗出朝堂。
  那还不如把朱以海拖下来,至少还能与吴争讲条件,要沉一起沉嘛。
  ……
  这夜,张国维府上。
  吴争不在,却多了熊汝霖、孙嘉绩等几个朝堂重臣,还有张煌言居然也在。
  菜依旧是老三样,干净、廉价但足以佐酒。
  说起来,这几人确实是在做事。
  无论吴争今日在朝堂上如何怼他们、逼迫他们,但吴争心里对他们的敬重,从没有淡去过。
  正因为敬重他们,才想让他们活得更久些。
  如果按史载那样,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在三年之内,或自尽或战死或被俘杀。
  吴争不想看见这些,所以必须改变。
  就算得罪他们,会使他们中一些人记恨自己,吴争也在所不惜。
  可这些人,真没有一个了解吴争的,他们一心以为吴争要做曹操。
  “虽然鲁王同意去监国位,可长平公主不愿意,这可如何是好?”张国维悠悠叹息,“都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难道真要让我等厚颜向隆武朝俯首吗?”
  熊汝霖皱眉道:“熊某宁愿赋闲归田,也不愿意去福建。倒不是熊某执拗,实乃道不同不相为谋。”
  熊汝霖的话,让其余之人心中一叹。
  鲁王早先还与隆武朝有往来通信。
  可到双方为正朔起了争执,互杀了来使,于是就翻了脸,断了来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