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9/1807

  而这时,杜登春已经窜出好几步,他奔至莫执念面前,“噗通”跪下,连连磕头“莫相……求莫相救我一命……!”
  尴不尴尬?
  愤不愤怒?
  如果腰间有剑,莫执念恐怕会一剑斩下杜登春的头颅,再踢出三丈外。
  什么叫祸水东引,这就是了。
  莫执念不是不想反击,但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宫中禁军还没有调集完毕,此时难道让莫执念还有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亲自向一个身经百战、有着战神之名的吴王殿下,来场无比亲密地接触?
  这显然不合常理嘛!
  况且,吴王说得没错嘛,这些二臣确实不当人臣,莫执念自认自己不是二臣,他没有降过清,所以,莫执念只想缩在一个角落,当个安静的吃瓜观众,然后等禁军前来,以吴王接下去的动作风向,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立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撕破脸。
  可现在,杜登春愣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若自己求情,那就会直接与吴王正面对上。
  莫执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而后转青。
  在吴争似笑非笑地注视下,莫执念咬牙,跺足,再踹出,想不到莫执念这般年纪、这般身子骨,力气还不小,愣是将杜登春踹了个后滚翻。
  莫执念大声道:“诋毁、污陷首辅、内阁大臣,以下犯上,其心歹毒之甚……不可饶恕,臣以为,殿下所言极是……当立即拖出端门,枭首示众……!”
  杜登春吃了一脚,还没回过神,就听到莫执念决绝的话语,这下杜登春也怒火中烧起来,他大喝一声,“……莫执念,汝是想过河拆桥、卸磨杀……我这一年中,为你做了多少事……?”
  莫执念大怒,指着杜登春骂道:“死到临头,还想继续攀咬……其心可诛!”
  说到这,莫执念向皇帝和吴争躬身道:“臣以为,当诛其三族!”
  “好!”吴争接得很快,“就按莫相的意思办!”
  说到这,吴争向朱辰妤一礼,“陛下以为如何?”
  朱辰妤淡淡道:“吴王是议政王,自可决断二人生死……朕无异议,就按莫相的意思办吧!”
  皇帝和吴王都发了话了,谁还敢为张王治和杜登春说项?
  于是,张王治、杜登春如两条死狗一般,被涌上的殿卫拽出殿去。
  莫执念脸色铁青,心里无数草原神兽奔腾而过,他妈的,什么叫是我的意思?敢情,这杀人的锅还得我来背?而这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打击到莫执念一方的人心,人心一散,队伍不好带嘛。
  ……
  可这时,已经不容莫执念多想了。
  因为吴王的声音再次响起,“朝堂成了现在这样,我有过错……我有责任哪!”
  这话,自然不是对莫执念说的,也不是向殿中众臣说的。
  而是向着皇帝朱辰妤说的。
  群臣恍惚起来,吴王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二只鸡还不足以儆猴子吗,那接下来会是谁,很多人都不禁忐忑起来。
  朱辰妤也有些懵懂,今日这是怎么了?
  怎么就突然下起“罪己诏”了?
  可有之前那一幕垫底,朱辰妤还是能接受吴争的“胡言乱语”的。
  朱辰妤决定沉默,别的不会,吃瓜看戏谁都会,以不变应万变,上上策也!
  果不其然,吴争说完这番话之后,霍地转身,扫视着群臣。
  这一举手投足,太有气势了。
  连朱辰妤也默默在心里为吴争点了个赞。
  吴争开口了,“北伐八年,孤一直专注于军事,疏忽了政事……这才造成了今日朝堂之上,无数德不配位、尸位素餐之人盘琚高位……这些人,治国理政没啥本事,可整人、诋毁大有一套……如今北伐功成,朝廷又筹划北迁,新朝新气象嘛……所以啊,本王决定,自今日始,得好好治理一下朝堂……!”
  吴争突然不说了,只是负手扫视着群臣。
  殿内一片死寂,谁也不知道,吴王接下去的一刀,会向谁或者谁们挥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象张王治、杜登春之流,已经预感到末日将临。
  “记史官何在?”
  一个瘦削的人影,从殿柱之后现身,战战兢兢地应道,“小臣在!”
  吴争无语,能为朝堂史官的,皆为翰林学士,瞧这一副没担当的样子,让吴争有些恼火。
  不过吴争无意去指责,他的目标不是这个小史官。
  “从大朝会始,一切言行可有记录?”
  “回议政王殿下……一字不漏!”
  “很好!”吴争颌首道,“方才殿中,包括本王在内,一阵大笑……你可有记录,哪些人笑了,哪些人没笑?”
  “这……小臣只记了一些。”
  吴争皱眉,但没有苛求,因为今日是大朝会,入殿者高达数百人之众,而殿外尚有二千多人。
  可那史官却继续道:“殿中尚有三名同僚专注记录,若殿下允小臣一些时间,小臣可将姓名一一摘录出来,呈于殿下!”
  吴争一愣,而后大笑起来,“好,做成这事,你可官晋一级。”
  “谢议政王殿下!”史官谢恩而去。
  吴争转头向冒襄、马士英,“二位阁老,将名单当殿诵读一下吧!”
  冒襄开始诵读。
  群臣开始时,混然不知道吴王为何要这样。
  但冒襄读了十几个名字之后,聪明人开始领会到了一些意思。
  
第2240章
大朝会(九)
  譬如这些名字的主人,他们已经瘫软在地上了,往日有多嚣张跋扈、趾高气扬,此时就有多狼狈凄惨。
  张王治、杜登春二人的下场,不可谓不惨,斩首示众,还祸及三代,谁能熟视无睹?谁能置身事外?
  这是一场风暴,会有很多人掉脑袋!这已经是殿中七、八百人的共识,只是有些人在看戏,有些人在戏中罢了!
  再譬如象莫执念,他的脸色,已经不可自抑地铁青起来。
  因为冒襄所读的每个名字,皆是投于他麾下之人。
  很显然,这名单与昨晚为止,向吴王府投贴之事有关。
  可去调的禁军,迟迟未至,莫执念没法反击,只能等待。
  冒襄足足读了一盏茶的功夫,一百七十五个名字读完,几乎所有人都清楚了吴王的用意。
  许多人笑了,许多人紧张起来。
  这时,那个史官匆匆上前来,呈上十几页纸。
  吴争含笑接过,递给冒襄,“将这其中名字,与方才读过的名字对照,若有遗漏,则继续读来。”
  “是。”
  冒襄再次诵读起来。
  瘫倒地上的人越来越多,场面也越来越死寂静。
  到冒襄读完第二波名字时,殿中已经有不下二百人瘫软在地上,这已经占了今日上朝官员的三成,这是一次前所未有地清洗。
  可这些人的心里,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一直铁青着脸不吭声的莫执念。
  虽然莫执念在张王治、杜登春二人迈向地狱之时,不仅没有伸手营救,反而推了一把,但不可否认,此时的朝堂,在这些人中,莫执念无疑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莫执念的脸色反而慢慢恢复了。
  事已至此,显然不可能再坏了。
  有道是物极必反嘛,以莫执念的阅历和机谋,何尝体会不到,此时既是危更是机呢?
  人心、人性,到了关头,不妨就破罐子破摔呗!
  拼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
  莫执念心里泛起一丝笑,吴争,你这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坑……不,应该是挖坟在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