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4/1807

  可吴争想不出任何可行且有效的应对之策。
  只能下令,王府开启侧门,迎侯吴王侧妃入府。
  吴争在王府中堂接见了自己名义上的侧妃李海岳。
  当宋安引着李海岳和夏家姐妹,英姿飒爽地站在吴争面前时,吴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后悔,自己不该这么早,让妇女同胞们提早觉醒过来。
  “王爷,你说,这次咱们是不是立功了?”兴奋的李海岳挥舞着手,大声道,“女署辖下百万织女,筹集了白银一千八百余万两,购入江南商会股份百万之数,如今商会股份价格已经升至每股十三两左右……王爷,论功行赏可不能少了夏家二位姐姐!”
  吴争还能说什么?
  “唔……唔……好,很好……你说,你想要什么,孤都答应就是了!”
  李海岳大大方方地走到吴争近前,伸手挽住吴争手肘,一本正经地思考道:“……我想向王爷讨两个赏……一是请王爷颁下令谕,民间不得对织女催嫁、逼嫁……!”
  吴争有些讶异,“催嫁、逼嫁?”
  身边李颙上前一步,向吴争解释道:“前有汉制,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晋制,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不过我朝已经没有了适龄女子不出嫁,家人就要坐牢的的风险,但是女子出嫁年龄还是规定在十五岁……李侧妃所言催嫁、逼嫁,应该是指女子家族,并非是官府衙门催逼!”
  
第2259章
李海岳的诉求
  吴争“唔”了一声,心道这律法好啊,适龄不出嫁,五倍交税或者官府强行婚配……如今江南织女薪酬之高,民间皆以生女子自豪,这使得男子的地位迅速下降,等于间接丧失了家庭的话语权,甚至于有女之家庭,执意坚持女儿不嫁,因为就算眼力不行了,还可以教少女刺绣,收益也颇为可观。
  面对这个新出现的,而且是自己一手促成的社会矛盾,吴争确实已经后悔了,正想着找机会改变这种状况呢……啧啧,如果要是按前朝的律法,恐怕没多少女子敢顶风做案了。
  吴争想着想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来。
  李海岳在边上看着,急了,“女署可是王爷一手所创……你可不能朝令夕改啊!”
  “咳……不可能!”吴争干咳一声,一本正经地道,“孤岂能出尔反尔,江南百万织女,为朝廷辛勤劳作,理当奖赏之……!”
  李海岳高兴起来,晃着吴争的胳膊笑道:“王爷英明!”
  吴争笑着点点头,拍拍李海岳的手背道,“……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功要赏,可嫁人还得嫁啊!”
  李海岳闻听,直瞪着吴争。
  吴争干咳一声,“海岳啊,这可不是件小事……百万织女啊,那可是正值婚配的年龄,关乎国家之根本啊……若是孤颁下谕令,支持这百万织女无视年龄不出嫁,甚至于支持她们成为自梳女,那么,天下每年将减少数以十万计的新生儿……这可不是件好事!”
  李海岳闻听蹦起数尺高,指着吴争刚想说话。
  这时,夏淑吉福身道,“郡主,王爷所言极是,女子婚配,关乎社稷国本……!”
  吴争赞赏地冲夏淑吉点了下头,“多日不见,大县主沉稳了许多!”
  “谢王爷夸奖。”夏淑吉道,“可臣女以为,王爷亦须考虑,若织女没有出嫁年龄的自主权,同样也会造成不良后果……譬如娘家、夫家的催逼……!”
  吴争抬手打断道,“不必绕弯……县主想说什么,可以直言!”
  夏淑吉福身道:“那臣女放肆了……臣女有一下策,就是王爷颁下令谕,赐予天下女子婚配之自主权!”
  这话一出,不用说吴争,连李颙等人的脸色也大变。
  李颙生怕吴争一时兴起应下了,他急道:“王爷……这万万不可,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连皇权都不能干涉之事,若王爷以谕令颁布……定为引发民间大乱,无端生祸事,实为不智!”
  吴争本就为难,听李颙这么一说,心中大赞李颙捧哏捧得到位,于是手一摊,无奈道,“你们看,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孤就算贵为议政王,总也不能剥夺天伦、生离骨肉之情吧?”
  这时,在最后边缩着扮乖乖女的夏惠吉,抬起头道:“可如果女子为婚事所困,自然无法凭意己为朝廷出力……到时,恐怕江南各府织造司,便难以得到足够的织造人力……请王爷三思!”
  吴争直摇摇头,“不成……这事孤不能应……还须再斟酌斟酌!”
  若是换了别人,自然不敢再纠缠下去了,就算是夏家姐妹,那也不行。
  可李海岳是谁,晋王嫡女,准吴王侧妃,刚满十五岁,正是迈入律法规定的适婚年龄。
  早先时,李海岳确实是一心想嫁给吴争。
  可到了江南这三年间,她心野了,之前学人做自梳女,现在,更是想大展拳脚,向世人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
  有了女署这个平台,李海岳如鱼得水,这次回杭州府来,本意就是想借此延缓婚期的。
  所以,在吴争明确表达出不允之后,李海岳说话了。
  “王爷是未来新朝之君,当金口玉言……岂可反悔?”
  吴争诧异问道,“孤之前没允你什么呀?”
  李海岳跳脚道:“王爷之前明明许了要有功必赏的……我未说的第二件事,就是请王爷延后女子婚嫁年龄!”
  吴争这才回过味来,敢情,在这等着哪。
  “赏功罚过,是为正理,可赏些什么,是孤须考虑的事!”
  “可为何就不能晚些成婚呢?”李海岳撅嘴道。
  这话令吴争心里一跳,看着这个刚满十五的少女,吴争还真有些动了恻隐。
  也对,十五岁,还是虚岁,这事要放在后世,自己妥妥地……咳。
  吴争回过头去,对李颙道,“中孚啊,孤倒认为二位县主所言在理,试想,织女在十二三岁开始学手艺,三五年后,正是眼神、手艺最得力的时候,如果此时被娘家、夫家催嫁,那么之前几年的学艺就浪费了……这事儿,是不是该由官府规范一下?”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要臣子者,连这都听不出来,那还是早些告老还乡,来得干脆。
  李颙与陈名夏眼神一碰,躬身道:“王爷英明,二位县主所言,确为时弊……不过,须如何规范,恕臣等愚昧,还请王爷赐教!”
  瞧瞧,瞧瞧,这太极拳打得,简直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啊。
  不过吴争无意在此事上耽搁功夫,况且,这确实也是于公于私皆有益的事。
  于是思忖道:“那就往后延几年……二十吧,由大将军府向各府县颁布……民间若有违反者,可有女子主动向官府申诉,官府须依法予以支持……!”
  说到这,吴争对着李海岳和夏家姐妹,正色道,“但,对于女子自梳之事,孤虽不反对,但也绝不赞成……你们,可不要做出危害国柞之事!”
  “王爷英明!”李颙与陈名夏齐齐躬身道。
  李海岳闻听大喜,摇晃着吴争的胳膊雀跃起来,“我记住了!”
  夏家姐妹也脸露出喜悦,齐应道,“臣女谨记王爷训示!”
  吴争心中苦笑,这哪象个要嫁人的女人,这分明还是个孩子,最多,是个刚刚开始长大的孩子!
  “郡主既然回来了,就不必回太平府了……王妃已经为你在西湖准备好居所,待……”
  “不……不行,我要回去!”李海岳正色道,“我是副署令!”
  吴争摇头苦笑不止。
  
第2260章
二妃见面
  “拜见王妃!”
  李海岳一丝不苟地向钱瑾萱行礼。
  做为一个已有名份、只欠仪式的吴王侧妃而言,正妃,是她永远绕不过去的存在。
  钱瑾萱冲吴争笑了笑,慢慢起身,伸手亲自扶起李海岳,给足了颜面。
  “听说妹妹在太平府女署做事?”
  “是。”
  “这织女们好管束吗?”
  “这……还行吧。”
  “听说妹妹这次立下了大功?”
  李海岳听了,兴奋起来,完全没有一丝觉得不该的意思,她大声道:“我和夏家二位姐姐,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召集起十多万织女,多则百两,少则数两,合计一千多万……”
  吴争看见了钱瑾萱似笑非笑地冲自己那一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下巴。
  将脸转向门口,似乎在说,其实,我和她不熟。
  “……妹妹是王侧妃……如今,北伐已经功成,算算时间,妹妹也该正式入府了……王爷?”
  钱瑾萱显然没有放过吴争的意思,“不知王爷可有异议?”
  吴争有种非常郁闷的感觉,这正妃象不象娘,连纳妾之事,也管得上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