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1807

  下去之后能被执行?
  赋税怎么上来?
  为啥自古以来,对于新附之地要采取免税一至三年,因为你就是想不免,你也收不到啊。
  不如就大方点,免了!
  所以,钱肃乐的指责听起来是这么回事,但实际上,就是无理取闹。
  “吴争,钱大人也是随口一说,别往心里去。”不得不说,张国维的性子确实好,历经三朝之人,棱角都磨光了,一水儿的老好人。
  果然,张国维的话引得钱肃乐不满,“张玉笥,你的意思是钱某信口胡说?”
  张国维愕然,有点下不来台。
  吴争有些恼了,回头冲钱肃乐道:“要不这样,钱大人来统领两府,吴争只管军队,两府赋税交给钱大人总揽,吴争只问钱大人要饷银,如何?”
  钱肃乐顿时哑了。
  张煌言赶紧起身打圆场道:“二位可否别顾着斗嘴?公主殿下刚刚监国,万事待兴,正是我等戮力同心之时,何必为这些争吵呢?”
  已经与熊汝霖同领绍兴府新编成四卫之一的左侍郎孙嘉绩,呵呵笑着起身道:“二位已是翁婿之义,何事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说起来,孙某还是当之无愧的月老,二位,给孙某一丝薄面,且坐下来说话。”
  钱肃乐冲着吴争冷哼一声,负气坐了下来。
  吴争心里一股别扭,不过这时不是否认的时候,于是也依言坐了下来。
  张国维道:“吴争,要不这样,你在两府能收多少算多少,够了最好,不够,朝廷也以兴国公之数贴补于你,等日后两府赋税稳定之时,再作计较,你意下如何?”
  吴争想了想道:“也罢,就依张大人所言。”
  于是,气氛慢慢和洽起来,众人一起商议起新朝廷的人事安排和琐务。
  离开张国维府时,张煌言追了上来。
  “吴争,恐怕我去不了杭州府了,望你不要见责于煌言。”张煌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直言道。
  吴争有些遗憾,但能理解。
  张煌言的理想是抗清复明、治国平天下。
  不管自己手中掌握多大的军队,但终究只是个臣子,最多也就是一方小诸侯。
  对于象张煌言这样志在天下之士而言,庙小了!
  吴争挤出笑容道:“玄著兄这是哪里话,此生你我能同殿为臣、意气相投,已是幸运。况且二府之间,也就一日的路程,想见随时可见。”
  朱媺娖监国之后,已经将张煌言提升为左佥都御史兼任绍兴府指挥使。
  从七品编修、御史一跃成为正四品官员,这种速度恐怕在和平年代是没有的,也就是乱世之中才会出现。
  
第189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钱家不成?
  张煌言心里,其实并非完全象吴争以为的那样在想。
  在他看来,杭州、嘉兴两府日后将直面清军的攻击,他虽说也带过几天兵,可那是事急从权,对于指挥作战,他不在行。
  去了吴争处,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自己的才能更擅长组织和政务,加上如今朱媺娖监国,朝廷正需要新气象,他留在朝中,或许能为吴争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助力。
  当然,自己的才能也能得到更多空间的发挥。
  “吴争,保重!”张煌言正容拱手道。
  吴争回礼,“保重!”
  ……
  三日后,吴争在码头登船,准备返回杭州。
  左数右点,不见钱翘恭的影子。
  “钱翘恭人呢?”
  “回大人,刚刚还在的。”
  “他不知道今日要回杭州吗?”
  “属下已经知会过钱百户了。”
  这时,有亲兵指着来路喊道:“来了,钱百户来了。”
  顺着方向看去,见三骑伴随着一顶绿昵小轿往码头方向而来。
  吴争看见心中一动,我拷,这要唱哪出?
  其实吴争知道这事避不过去。
  钱肃乐看不惯自己,可与他对朝廷的忠心和执拗的脾气而言,牺牲女儿用来监视、防备自己这事,他干得出来。
  可吴争也郁闷了,钱肃乐已经派了他弟、他儿子在自己身边了,还要塞个女儿来,自己与他有这么大仇吗?
  这思索间,钱翘恭已经到了面前。
  “吴争,你这就要走吗?”阳光的钱翘恭此时不阳光了,他瞪眼的样子象煞了钱肃乐,连语气都那么象。
  吴争沉声道:“钱百户,这是与上官讲话的态度吗?钱大人的家教就是如此这般?”
  抬出钱肃乐当幌子,钱翘恭立马就没辙了。
  他负气拱手一礼道:“属下见过吴大人。”
  吴争“唔”了一声,这才端着架子道:“今日便要回杭州,何故珊珊来迟?”
  这话就很不地道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钱翘恭一挑眉毛便要发作了,“吴大人莫非忘记了与家父,当着满朝众臣的面,应下之事?”
  “应下之事?本官这次回绍兴,应下的事多了,你说的是哪件?”吴争就装傻了,你奈我何?
  “与舍妹之亲事!”钱翘恭的怒气,是噌噌地往外冒啊,“我钱家虽非皇室贵胄,可也是清白书香门第,大人难道还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钱家不成?”
  吴争装不下去了,话说到这份上,再装也没意思了。
  吴争原本也就想,只要这事不点明,大家心知肚明混过去也就是了。
  可一旦点明,那就是颜面的问题。
  象钱肃乐这样的人,面子比命重要,今日他不出现,而是让儿子前来,这也是给双方一个回旋的余地。
  吴争苦笑道:“钱兄,这事你应该不比我糊涂,无非是权宜之计罢了,再说了,当时我也没有答应啊,钱大人可以为我作证。”
  钱翘恭怒道:“舍妹的清誉,也是能用来权宜的吗?如今绍兴府谁人不知道,你临安伯与舍妹在满朝文武面前定了亲,你若悔亲,让舍妹如何做人?”
  这就将话说绝了,留给吴争的就两个选择,一是转身就走,爱咋滴就咋滴,无非是名声不好听,谁能奈我何?
  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应下这桩婚事,做个言而有信的美男子。
  吴争的心性,是不轻易受人挟迫的,典型吃软不吃硬的脾气。
  同是小年青,血气方刚,加上年龄相仿,这也是往日与钱翘恭一直针锋相对的原因。
  钱翘恭怒意具有传染性,吴争也恼火起来。
  你说男欢女爱、婚姻嫁娶,本是水到渠成的好事,哪有强迫的?
  特别是当着这些没点眼力见的、捂着嘴偷乐的下属,吴争一股怨意往上冲。
  连面都没见,就要自己娶个老婆回家,这万一要是个歪瓜裂枣、身有不忍言之瑕疵的,找谁说理去?
  这可是正妻,吴争是一脑门子的郁闷。
  “钱百户,本官命你立即上船,这是军令。”看吧,这就是做官、做上官的好处。
  怼不过了,就能以身份压人。
  可钱翘恭显然是不吃这一套,“吴争,今日你不把事情说清楚了,我……我不上船。”
  瞧瞧,这连血气方刚的钱翘恭,怒气勃发之下,也就敢称“不上船”。
  这本已经是服软的话了,虽然需要吴争去体悟。
  可吴争做的是痛打落水狗,趁你病要你命。
  吴争一甩袖,转身道:“行,那你就回去吧,转告令尊,我吴争麾下没你这种不遵军令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