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3/1807

第2340章
定都之争(二十五)
  长随没有当面说出会牵连自己,已经是很照顾杨廷枢面子了。
  也对,赚点养家糊口的银子罢了,怎能冒诛连全家的风险?
  杨廷枢愣愣地看了看长随,再看看长随手中的密信,愣了好一会,终于咬牙做出了决定,“信……你还是送去京城,不过……拖延五日,如此,既不负徐阁老,亦可在事后,与陛下交待!”
  长随惊愕,敢情东翁是想脚踩两只船啊……啧啧,果然是官字两张口!
  但到了这时,长随也知道再劝无用,于是点头应道,“东翁放心,学生这就去办!”
  杨廷枢愣愣地看着长随出门,忍不住长叹一声,轻声道:“……宦海浮沉至今,初心不在,终究是身不由己啊!”
  ……
  事实证明,莫氏的手段是相当有效的。
  高达两千万两现银的突然涌入,让仁和、雨县三个交易所,在短短半日时间,就陷入了无地契、房契可卖的局面。
  也对,只要是正经商人,哪怕是为此为生的掮客,在目睹这种买买买的卖方市场时,首先想到的绝不会尽数抛售自己手中的地契、房契,他们会囤货居奇,等待着最高价的出现。
  于是乎,三个交易所就出现了这么一出奇景,一面商会股价一落千丈,另一面地价却炽热的令人发狂,二者简单是冰火两重天啊。
  可更古怪的是,不管是股价还是地价,至午时前,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什么成交了,所有人皆在观望。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这种古怪现象的消息迅速在城中传播开来,再迅速向城外传播开去。
  然而,到了午后申时初,三个交易所突然出现一波生面孔的掮客,他们在大肆收购商会股份的同时,疯狂抛售松江府地契、房契。
  他们抛售数量之大,着实令人叹为观之,以至于原本交易所的掮客,只能退往一边,坐观其边,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危险,他们招惹不起。
  原本空间并不大的交易所内,买方和卖方分立左右,往往是这边一喊价,那边就直接展示票汇,然后交于数十个由商学院毕业的帐房们,进行当面交割。
  松江府地价,可劲的往上彪涨,仅仅一个时辰,已经从三百多两涨到了每亩五百多两,到后来,基本已经不分良田、劣地,就按亩数计价,不带一句讨价还价的。
  而商会股价,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缺少对手盘,直接从十多两涨到了三十两,几乎重现了当年商会股份的最高价。
  但奇葩的是,这一个多时辰中,地契、房契的成交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成交三万多亩,成交额高达一千八百多万两。
  反观商会股价,迅速冲顶达到每股三十两后,都没有多少人出售,一个多时辰,仅成交五万多股,成交额不足二百万两。
  ……
  当天晚上,杭州府知府下令改变宵禁时间,将原本的子时,改成亥时。
  整个城,早早也进入了梦乡,可事实上,城中很多人睡不着觉,每颗人心都是鼎沸的。
  民众是在兴奋,他们从前几天的忐忑、焦虑,变得开始兴奋,不是为了松江府地价,而是为了商会股价。
  这一次的股价、地价风波,其实普通百姓基本上是没参与的,也无法参与。
  在当今天子的前后两波“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号召下,在女署麾下百万织女的自发抢购和煽动下,江南百姓,哪家不是商会的持股股东?
  而且,由于购买商会股份,几乎是将家中的存银消耗一空了,哪有闲钱再次参与?
  加上吴王两次号召所售出的股份,皆是登记造册实名实户制的。
  按理说,这个时代的民众,根本没有投资这种理念,民众的心思是朴实和贪婪的,吴王拯救了他们免受亡国奴的耻辱和外族的蹂躏,他们就觉得应该付出回报,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吴王给了他们购入商会股份的机会。
  商会股份在江南,如今在全国,都是硬通货,每季的分红,令人垂涎欲滴,但之前,商会股份高高在上,交易动辙是一万、十万股起步,百姓哪有可能参与进来?
  所以,在吴王发出两波“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号召时,所有民众集全家、全族之力购入商会股份,虽然那时股价因爆发和叛乱者故意的打压而跌至谷底,但民众还是选择相信他们心中永远的神,毫不迟疑地购入了。
  而此次股价、地价的风波,百姓选择的就是旁观,甚至在股价急剧下跌时,也不再象前两次那么惊惶失措,理由有二,一是当年的吴王已经成了当今天子,二是商会去年到今年,每季的分红重新发放了,并且一季比一季多,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安心持有呢?
  其实这几天下来,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三个交易所中那些买家和卖家,基本都是外来的生面孔,所以,民众就只顾着吃瓜看戏了,除了不多的胆大者,想浑水摸鱼高卖低卖,但在今天,这些人都不敢参与了,毕竟他们也清楚,赚了钱没命花是件相当悲哀的事!
  但今日商会股份的飙涨,让城中百姓完全睡不着了,他们确实是按捺不住的兴奋,谁又能抵挡一天时间,家产翻了一倍多,从心中所涌出的兴奋呢?
  而松江府地价的涨跌,那就根本不关城中百姓的事了,百姓又不去松江府,哪怕想,也买不起松江府地价高企的房屋。
  这个晚上,杭州城一片黑暗之下,是狂热的人心。
  所有人都在盼着天早一些亮起!
  城中这一夜,无事发生。
  ……
  然而,第二天所发生的,就完全在乎百姓意料了。
  第二天一早,商会股价纹丝不动,准确地说,根本无人交易,就象交易所从不买卖商会股份一般。
  而地价,却是打着滚地上涨。
  关键是,到了后来,已经没人卖了,全是拿着汇票买房子的,双方本是对手盘,结果,成了同道中人了。
  这场面,算是闪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第2341章
定都之争(二十六)
  都道此时松江府一地难求,可偏偏就有个正好手中有两亩宅地的城中百姓,或许是想浑水摸鱼的,将地契卖个高价,莫名其妙地进来,才将地契亮出来,结果,双方等待已久的掮客们一涌而上,那架式,差点吓死百姓,结果,双方愣是将地价抬上了八百两一亩成交。
  那个百姓惊愕地看着到手的一千六百两汇票,最后揉揉眼,狂吼一声冲出门外,那架式、那神情,让交易所外的所有人面面相觑!
  而,才是开市不到半个时辰的事。
  接下来的一幕,更让所有吃瓜群众目瞪口呆了。
  在那个平空捡了近千两银子的百姓离去之后,开始有卖地者进入交易所,开始时,只是三五个,手中所持地契也不多,迅速被双方掮客瓜分,可慢慢地,卖地者多了起来,越来越多,所持的地契、房契也多了起来。
  而在那群生面孔的掮客拼命疯抢地契、房契的时候,他们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掮客似乎抑不过他们了,渐渐地往后退,到了后来,才发现交易所里,对方掮客所剩不多。
  外地掮客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他们或许以为对手手中现银不多,亦或者是争抢不过,但最原因是,他们不想管,他们只是听命行事吧。
  掮客以成交量收佣金,听命购入越多的地契、房契,就能抽取越多的佣金,至于别的事,就算心中存疑,也只当作没看见、不想明白。
  地价下跌了,开始缓跌,至傍晚收市时,已经有了急跌的迹象。
  也难怪,这一天下来,再多的现银,也抗不住几乎源源不断的抛售啊,这一天,外地掮客回购松江府地契、房契的数量,竟高达二万三千多亩,虽然不及昨日,但成交额,竟与昨日不相上下。
  更古怪的是,掮客们最后发现,这二万三千多亩地,其中大部分,是昨日经他们卖出去的。
  其实,事情到了这份上,局势已经初露端倪了,可惜的是,这些掮客更多的是想着这场游戏再继续下去,最好能天天如此。
  ……
  第三天,交易所一开时,就火药味十足。
  本地掮客以绝对豪横的姿态,将一万亩地契,用一种轻蔑地表情,硬生生地砸在对方面前时,地价迅速下跌,但外地掮客还是硬抗下来了,最后在五百到四百之间,全部成交。
  然而,在他们稍松一口气的时候,本地掮客再次甩出一万亩地契时,这下,交易所突然安静下来,如同时间停止了一般。
  原因很简单,外地掮客所带的银子,已经不够了,他们惊讶于对方怎么可能手里还有这么多地契、房契。
  好在,本地掮客很大度,纷纷主动降价至三百两每亩,让外地掮客终于勉强地将第二个一万亩地契成交。
  这是多么善意、温情的画面啊,买卖做到这份上,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外地掮客已经有不少与本地掮客勾肩搭背,诚意邀请对方去喝上一杯了。
  可就在这时,本地掮客的领头者,再次派人从外面马车上,抬进来八只大檀木箱,告诉外地掮客,这是整整二万亩地契、房契。
  很难形容当时外地掮客的表情,也很难揣测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最后本地掮客甚至将地价压到二百两,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好在,这不影响任何事,因为,没有成交,最后的一笔成交价,依旧是三百两每亩。
  相较于外地掮客的惊愕和沮丧,城中吃瓜民众今日算是看了一场免费的大戏。
  但民众也在愤怒,因为有个不知死活的人,莫名其妙地进交易所,卖了一股商会股份,按理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可问题是,当时双方掮客根本无人去招呼。
  最后,还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进来,买走了前者的那一股商会股份。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令人愤怒的是,这二人商谈了好一会,股价的成交价,竟是十五两。
  十五两是什么概念,就是前天的收市价,换句话说,昨日才刚为翻了一倍多家产的民众,突然发现半天时间,就因为这一股,家产重新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都说不要轻易给人希望,更不要给了人希望又将希望覆灭,最最不要的是,还没给人想明白的时间。
  于是,今日交易所发生的一切,迅速传遍全城,民众,愤怒了!
  ……
  当日戌时初。
  精神略显疲惫的杭州知府杨廷枢,正准备离开府衙回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