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1807

  良久,多铎呐呐道:“真英雄也!”
  驿亭一个小小要隘,明军以弱势兵力,抵挡鞑子两、三倍于己兵力的进攻,阻敌达到十一天之久,可谓强悍。
  ……
  丰惠城,此时也已经战得如火如荼。
  被多铎勒令限时攻下丰惠的清军,进攻变得异常凶狠。
  城墙上的肉搏,可以说是一片人间地狱,几乎每寸城墙都沾满了凝固的血液。
  明军的战损急剧上升,陈胜开始心慌了。
  不是怯战,而是面对这么一大帮子朝廷官员的到来。
  他们的到来,意味道绍兴府、驿亭的失守,那么从现在起,就只有丰惠城孤军奋战了。
  可挡住城外清军已经不易,如果驿亭清军前来增援,那丰惠就肯定守不住。
  陈胜没有为国捐躯的想法,他所考虑的只有遵循吴争的命令,将监国公主、鲁王和这批官员转移至平岗山,将吴庄吴老爷子转移至平岗山。
  所以,在看到钱肃乐一行的时候,陈胜便急派一队人马,前往吴庄,去接应吴老爷子转进平岗山寨。
  同时,与朱媺娖及钱肃乐等官员商议撤退之事。
  但这个建议被钱肃乐等官员一言否决。
  钱肃乐等人的意思很明白,不能撤!
  丰惠一撤,朝廷就算真正灭亡了。
  躲进平岗山寨算什么事?
  占山为王吗?
  这让象钱肃乐这样的刚正之人如何能接受?
  特别是与张国维诀别时,那心中燃烧着的一团火依旧熊熊着,钱肃乐等尚有血性之人,恨不得现在就与敌决战,怎么可能轻易撤退,躲进平岗山寨呢?
  这下麻烦了,陈胜是真遇到大麻烦了。
  陈胜能统领丰惠明军,那是朝廷授权,而且经过这几天的浴血抗战,麾下人马已经折损二千人之多,手中仅存四千人不到。
  
第247章
吴庄争夺战
  如今从驿亭转进至丰惠的明军却高达八千人,典型的客强压主啊。
  加上从上下尊卑上来说,陈胜根本没有决断的份,怎么可能去扭转这种局面呢?
  虽然陈胜苦口婆心地解释,这不是怯战,而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为了日后更好地抗击清军,为了……
  可这个时候,说一切都是白费。
  连鲁王朱以海都认为趁此两军会师,兵力高达一万二千人之际,不但不应该撤退,更应该主动出城与城外清军决战。
  而朱以海的这个建议,竟有不少官员附和。
  陈胜傻眼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前派去吴庄的人回来禀报,吴老爷子死也不肯离开吴庄。
  陈胜这下是真急了眼了,如果吴老爹出了什么事,让他怎么和吴争交待。
  于是,陈胜做出了此战他最错误的事,他离开了丰惠,亲自带着此时已经回城的沈致远部骑兵,前往吴庄,按吴争的命令,强行带走吴老爹。
  这个决定,直接使得丰惠城的明军指挥权落入了钱肃乐等人的手中。
  而钱肃乐等人刚正有余,军事能力却……
  陈胜若在,至少可以劝阻,或者用他自己手下的人马去拾遗补缺,可陈胜的这一离开,让钱肃乐等人失去了任何掣肘。
  可想而知,拥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且是一支从战火中洗礼出来的军队,这是何等让人血脉贲胀的事啊。
  这就象一个穷惯了的人,突然拥有了亿兆财富一般,完全失去了自制能力。
  加上众人一心想要光复大明,如今城外一万清军已经战损至不足七千人,以一万余击七千,怎么也不会输不是?
  可他们却不知道,战斗从来不完全是以人员多少来决定成败的。
  ……
  陈胜的心性很稳重,原本他是不会这么轻易离开丰惠的。
  但再稳重的人,也有其弱点。
  陈胜的弱点有两个,一是对吴争的信服和依赖,准确地说,是盲从。
  从当初官道与吴争初见,到后来连战连捷,不可否认,吴争的常胜形象已经在将士心中丰满,而这些经历,陈胜是从头至尾的追随在吴争身边。
  敬仰已经不足以形容陈胜对吴争的敬重。
  所以,吴争的命令对于陈胜而言,不亚于圣旨。
  对于这样一个自己敬仰的对象,他老父的安危,在陈胜心里,远比丰惠重要,甚至比他自己的命更重要。
  再有一个就是,陈胜毕竟是个人,常人。
  面对着监国、钱肃乐,他只是个小小的千户,他无法去左右这些大人物的决断。
  这对于陈胜而言,也有些怨气在里面,说不过你们,咱躲得起吧?
  综合了这两个原因,陈胜离开丰惠率骑兵营去吴庄,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陈胜依旧没有预料到,鞑子会来得这么快。
  多铎攻下驿亭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急令博洛率骑兵奔袭吴庄。
  杭州城之败,让多铎一直无法释怀。
  想想也是,堂堂豫亲王率六万大军进攻杭州城,到最后被吴争一个小年轻打了个完败,虽说这败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可败就是败,没有任何可解释的。
  至少对清廷来说,这就是不可容忍的罪过。
  多铎自己也这么认为。
  抓住吴争的亲人,以此要挟吴争投降,这是多铎想要达到的目的。
  博洛的五千骑兵,在驿亭城外水田遭受了不少的损失,但此时依旧有四千余骑。
  与陈胜所部一千五百骑兵在吴庄外仓促相遇,直接暴发了一场遭遇战。
  这是这支骑兵第一次与敌人如此正面打上一场,而且兵力还绝对劣势的情况下。
  可如今这支骑兵已非吴下阿蒙,这些日子在沈致远的率领下,配合陈胜一直袭扰丰惠城外进攻的清军,算是锻炼出来了。
  虽然依旧不能与鞑子骑兵比单兵技能,但已经可以一战。
  当然,这个时候也已经不是想不想战的事了。
  双方主将甚至连命令都没下,双方骑兵早已接火了。
  这是一场混战,但混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兵力多的一时无法加入战场,因为鞑子骑兵已经吃过了水田的亏,而吴庄本就是个农庄,除了一条平日运粮的小道,四下都是水田。
  也就是凭借着这个优势,双方在小道上激战,明军骑兵竟没有落入下风。
  但这僵持时间保持得并不长,所谓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博洛随即重演之前的那一幕,令后面的骑兵下马,涉水下田,以箭阵从左右侧击明军骑兵阵线。
  陈胜自然也懂,于是双方都派出了弓手,结果就成了骑兵、弓手各自交战。
  但形势渐渐变得于明军不利,因为明军无法形成对鞑子的弓箭压制,反而被鞑子压制得阵线后移,这样就使得僵持的骑兵阵线开始松动。
  陈胜有些急了,他没有忘记此来的目的,急令沈致远道:“快,带一支骑兵,带吴老爷子去平岗山寨。”
  沈致远此时正在兴头上,竟拒绝道:“陈千户去吧,我留下指挥。”
  陈胜大怒:“这是军令,你敢抗令?”
  沈致远这才悻然领命,带着二十余骑而去。
  陈胜知道今天这局难解了,首先兵力相关悬殊,能坚持到现在,不是明军骑兵战力强悍,而是占着水田之便,使得鞑子骑兵无法以人数优势辗压过来。
  其次,时间对己方不利,万一鞑子有增援,那么不单自己这支骑兵无法脱身,还会连同吴老爹一起被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