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1807

  说完欲起身离开,吴老爹阻止道:“你且安坐,此秘密与你有关,必须有你在场。”
  吴小妹无奈之下,只好吴老爹的坐下来。
  “建文四年……”吴老爹缓缓开口道。
  吴争甫一听,就心中一震,急问道:“爹是说永乐帝之前的建文帝?”
  吴老爹怒瞪吴争一眼道:“正是。”
  吴争目瞪口呆,自己家怎会与朱允炆扯上关系的?
  “建文四年,时燕王发动叛乱,世称靖难之役,攻入应天府,建文帝在三十二随护的护送下逃出皇宫。这其中便有吴家祖先。”
  “吴家原不姓吴……”
  吴争傻眼了,自己姓了十八年的吴,这时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姓吴,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第272章
吴小妹竟是
  “祖上原本姓程讳济,为翰林院编修。”
  “曾在燕王发动叛乱前一年观天象,预知来年有叛乱,然时不被皇帝采信而下狱待罪,年后,燕王果然叛乱,建文帝把祖上从狱中放出来,并升为征北军事。”
  “祖上奏皇帝道,臣不愿做功臣,只愿做一个智士就足够了。”
  “后,燕王的军队攻破南京,杀进金川门,建文帝想要自杀殉国,祖上劝谏道,与其死掉,不如出逃。昔先帝留下一个箱子,说有难时开启。”
  “上遵而行之,令左右速取红箱至,俱固以铁。祖上砸碎,得度堞三张,加裟、帽、剔刀俱备,白金十锭。”
  “其中留有先帝(朱元璋)朱书遗诏,建文从鬼门出。”
  “祖上谏建文帝,随臣从水西门御沟行,济亲为帝祝发。帝剃度之后,随祖上等三十二人逃出了南京城。”
  “三十二名随护为掩护建文帝出逃,分为十余路南下,而后纷纷故意暴露行踪,尽没。唯有祖上一路三人,到了滇南隐居。”
  “而后,建文帝择良家女诞下一子,而祖上也隐姓埋名,改姓了吴,就此隐居下来。严令子孙不得入仕。”
  “至今已过九代。”
  从吴老爹断断续续的话中,吴争兄妹听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而吴争已经意识到,这个秘密的主角,绝不会是自己。
  果然,吴老爹看着吴小妹,神色凄然地说道:“或许上天注定,先帝子嗣一直不旺,每代都一脉相承,后滇南叛反,无奈之下,吴家迁移至绍兴府。不想主公父子半路染上风寒,一病不起,彼时主公还未能诞下承嗣,主母有孕在身,主公病危之时,留有遗言,若天不佑,诞下女婴,则嫁于常人,从此一脉埋于乡野。”
  吴小妹的脸色瞬间苍白起来,吴争突然明白,爹为什么要令自己跪拜妹妹了,吴争惊愕地看着吴小妹,在他今日眼中这个任性、可爱的妹妹,竟会是建文帝后人?
  吴老爹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吴争的猜测,他指着吴小妹对吴争道:“她便是主公后人,也是吴家九代一直守护之人,而爹怀中的牌位,便是主公之位。”
  吴争恍然,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他从吴老爹的述说中,明白了何为一诺千金,何为责任!
  含着眼泪,吴争坚定地对父亲道:“爹放心,孩儿明白爹要吩咐孩儿做的事了,如今山河破碎,正是拨乱反正的时候,趁着孩儿手中有军,行拥立之事,以护正朔。”
  吴老爹摇摇头道:“不对。主公临终之时,已有遗言,若天不佑,诞下女婴,则嫁于常人,从此一脉埋于乡野。”
  吴争急道:“孩儿虽不懂主公所言时心中之意,可主公那时肯定是认为复位无望……”
  吴老爹厉声道:“身为人臣,便须遵奉主上钧令,岂能擅自揣度?你只须守护主公后人安危,别的,你什么都不用做。”
  吴争只能应声道:“是。”
  此时吴小妹突然嘶声,向吴老爹问道:“孩儿……我姓朱?”
  吴老爹不忍吴小妹,只是点头道:“是!”
  吴小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吴争已经伸出手去,在快要触碰到吴小妹脸蛋的时候,意识到此时身份已经不同,怅然缩回。
  吴老爹尖锐地咳嗽起来,吴争、吴小妹赶紧起身上前,替吴老爹抚摸后背。
  半晌之后,吴老爹喘息着,对吴争道:“因吴家当时是外来户籍,加上主公那时已经归天,在官府中无法上主公名籍,你娘与主母同月诞子,只是你娘比主母早上三天生下你弟弟,为掩世人耳目……”
  说到这,吴争突然意识到一幕惨剧,霍地看向吴小妹。
  而吴小妹此时也已经意识到了,竟吓得张大了口,双目失神。
  吴老爹老泪纵横,泣声道:“谁能知道,老天不佑啊,主母竟会难产而亡,早知如此,何须你母亲枉赔一条命啊?!”
  吴争这才明白,母亲竟不是因病而死。
  吴小妹满脸的泪,人似乎有些傻了。
  这时,吴老爹颤手后指,对吴争道:“你去,把床后那个小箱子取来。”
  吴争抹了把泪,从吴老爹脚后取来一个精致的小木箱,放在吴老爹的手边。
  吴老爹摸了又摸,之后从脖子上取下一条链子,吴争发现,那链子最底端竟是个钥匙。
  吴老爹颤抖着打开箱子铁锁,然后对吴争道:“当时不是爹执拗,不肯听你劝,离开吴庄,而是吴庄中所藏关系重大,或非陈胜相逼,爹宁可死在吴庄,也不会离开。”
  吴争明白了,然后伸手想打开箱子看看,不想被吴老爹一巴掌打开了手。
  吴老爹转头对吴小妹道:“这其中便是令尊、令堂遗物,如今完璧归赵。”
  吴小妹茫然地从吴老爹手中接过小箱子,然后无意识地随手打开。
  吴争好奇心重,探头看去,其中东西不多,一方被丝锦包裹有四方物体,象是一方印,一张明黄堞,一卷已经非常旧的黄绫。
  吴小妹伸手打开最大的那方被丝锦包裹的物体,果然如吴争所猜测的,是方印玺。
  可吴争却没有预料到,这方印玺竟会是玉玺。
  随着丝锦被打开,盘龙的钮柄显现,让吴争惊愕了。
  他已经是一方诸侯,手中便有官印,对于最基本的印玺规制还是懂得的。
  有道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从第一眼,吴争就惊愕住了,这不是一方普通印玺,而是玉玺,帝王的玉玺。
  不知道是好奇,还是别的原因,吴争突然出手,从吴小妹手中夺过玉玺,反转一看,上面刻着十六字,“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
  玉玺整体是一方青玉雕成。
  还没等吴争仔细看,就听耳边吴老爹怒喝,一掌扇来,“混帐!放肆!”
  还没吴争见机快,意识到自己面前的不再是他的妹妹,而是主公之女,赶紧将玉玺双手递上奉还。
  
第273章
震惊
  吴小妹接过玉玺,对吴老爹泣道:“爹……别责怪哥……哥。”
  吴争也解释道:“爹,孩儿无意争抢,只是有些好奇罢了,这想来应该是建文帝所用玉玺,况且建文帝之后,已经有那么多皇帝登基,这玉玺料想也没什么用了。”
  吴老爹没有理会吴争,而是对吴小妹道:“你原名朱辰妤,乃主公生前所取,当时主公取有两名,生男名辰晅,生女名辰妤。箱中黄堞记着你的生辰八字和姓名,那黄绫,就是吴家祖上在随先帝逃出宫前,所获洪武帝所留箱子中的遗诏。这些遗物,已经无关诸事,只是给你留个念想,望你好好保存……然后照主公遗命,找个好人家,过一生安乐日子。”
  吴小妹,不,朱辰妤整个人都木了,原本灵动的双眼,已经失神。
  这种对人生观的颠覆,不设身处地,根本无法理解。
  大明,原本是她家的。
  可也早已不是她家的。
  她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二百年前就已不存在。
  那她算什么?
  这个“朱”姓给她的不是荣耀,而是罪恶,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仇恨。
  而现在,这个大明朝却已经亡了,哪怕想要复仇,也找不到当事人了。
  自己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该不该复仇?找谁去复仇?如何去复仇?
  朱辰妤已经麻木了,她脑袋里嗡嗡地乱响,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去思考。
  就在吴家父子、女三人述说二百年前的秘事时,门外的周思敏震惊了。
  开始时,她并没有想偷听的意思,事实上,根本用不着偷听。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好的隔音技术,况且山寨中,也不具备这样的隔音条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