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1807

  说到此处,吴争左右四顾,想从中寻找钱肃乐的踪迹。
  而这时,董应第厉喝道:“奉殿下谕令,靖海候吴争桀骜不驯、目无君上,今日公然举兵谋反,罪不容赦。来人,将吴争拿下。”
  这话一出,不说董应第带来的士兵傻眼了,吴争麾下将士“轰”地一声炸了锅。
  开玩笑,这个时候的军队,往往是知将不知君的。
  往往一支部队,被冠以主帅的姓氏,譬如戚家军。
  而吴争这支嫡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支军队的前身是梁湖卫所一部分,然后是原平岗山山匪,还有一部分是钱肃乐曾经解散的义军。
  说难听点,这些士兵从未拿过朝廷一文钱,对于朝廷的淡漠,可想而知。
  而朝廷进入山寨,带来万人大军,这自然会压缩原部队士兵的生存空间和福利。
  可吴争不在,陈胜等人的官职根本无法与朝廷那些重臣抗衡,从山寨的主人沦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可有可无的三等人,这如何让将士们心甘?
  矛盾由来已久,今日是导火线,而此时董应第的话,就成了点燃导火线的香火。
  试想,今日这场骚乱,如果主帅吴争都被拿下问罪,可想而知,吴争以下的将士,将受到何种惩罚?
  于是,混乱再起,声势较之前更为强烈。
  好在吴争神智还清醒,急忙按捺住身边士兵。
  这个时候,吴争的身份已经非常清晰,所以吴争的命令对士兵情绪的遏制,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吴争回头按压鼓噪士兵,后背要害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在近卫军身后,一枝无声无息的弩箭扑面而至,直冲吴争背心。
  眼见吴争就要喋血当场,说是迟那时快,一道身影飞扑而上,直将吴争撞了个趔趄。
  然后这道身影发出一声闷哼,如折翼的大雁般坠落于地。
  吴争回头一看,才看清是沈致远。
  沈致远不是个蠢人,打小与吴争混在一块,所谓发小,自然心有灵犀。
  吴争除了第一脚确实用了些力,之后的拳打脚踢,是一下比一下轻。
  沈致远明白吴争的苦心,自己确实犯了军规,这罪过可大可小,关键还是在于造成的后果大小。
  所以,当吴争殴打于他,他是非常配合地大呼小叫。
  当吴争听到董应第喝问现身时,沈致远早已一骨溜起身,追赶吴争了。
  对峙的场内,光线最亮,沈致远由黑暗至明亮处,看得最清楚。
  对面一点异常的亮光一闪,沈致远心中就大呼不妙。
  可以说,这山寨中,吴争麾下将领中,沈致远最有灵性。
  他一察觉异状,便想都不想,向吴争飞身扑上。
  这换作是别的将领,必定会有一丝犹豫,毕竟这种亮光或许是来自于钢刀与火光的映照,而且扑吴争,这毕竟是种不敬,万一被吴争亲卫发觉,或许会以为自己图谋不规,白挨上一刀都有可能。
  可沈致远不一样,他没有这种顾虑。
  正是沈致远的果断,救了吴争一命。
  而沈致远被射来的弩箭贯穿了左臂,闷哼一声,整个人如同破麻袋一般,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变故的发生就在短短一瞬间。
  场面士兵经过短暂的惊愕,随即暴发出巨大的声浪来。
  “刺客!”
  “保护大人!”
  而吴争此时的愤怒已经无以言表——竟想要老子的命?!
  在这一刻,吴争心里如燃烧起来的火药罐。
  去他妈的大局,去他妈的忠义!
  “听本官号令,杀!”
  这一声,就如同宣判了对方的死刑。
  不用说近卫军士兵了,就连董应第也脸色惨白。
  他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按排刺杀。
  实际上,董应第根本不需要。
  以他尚书之官,拿下吴争,理所应当。
  虽说今日他假传了监国谕令,但这在董应第看来,只是小节。
  胜利者永远不会被追责。
  只要拿下吴争,那么山寨中的形势就会瞬间扭转,就是对朱媺娖最大的忠诚。
  没有君王会去追究忠诚于他、且刚立下大功的臣子。
  就算是追究,那也是装装样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所以,在董应第的谋划中,只要出其不意,拿下吴争,就是胜利。
  当然,事实上董应第想得太简单了,这不怪董应第,没有带过兵的人,永远无法想到,同生共死的将帅与士兵之间那种情份。
  
第283章
沈致远受伤,吴争暴怒
  吴争麾下这些将士,会眼睁睁看着吴争被抓?
  这就只有象董应第这样的文人,才会有这样可笑的预估。
  在董应第看来,只要假传监国谕令,就能号令三军。
  所以,他确实没有安排刺客,而这突然地行刺,造成了吴争不顾一切地发飙。
  眼看血战将启,此时从董应第身后传来一声,“靖海候且慢!”
  吴争止住了挥到一半的手。
  因为他听出了这是廖仲平的声音,所谓惺惺相惜,绍兴府武将中,吴争最看重的只有廖仲平。
  不过此时倒不是吴争给廖仲平面子,吴争心中怒火已燃,岂会因廖仲平的一句话而停止?
  没有继续挥下手,是吴争终究没有失去理智。
  廖仲平如今是指挥使,手下数千近卫军,也就是说,廖仲平的到来,改变了现场的实力平衡。
  吴争虽然怒火中烧,但也清楚,一旦暴发恶战的后果,只能是便宜了山外清军。
  之前挟怒放言进攻,是因为场内自己麾下士兵明显多于对方,就算打起来,也不怕。
  吴争冷冷地注视着廖仲平,“廖指挥使也是来拿吴争的?”
  可怜廖仲平跑得真他妈的累,他气喘吁吁地道:“靖海候误会了,廖某怎敢对靖海候不敬?”
  吴争怒喝道:“可董大人却传监国殿下谕令,要拿吴争,治谋反罪。”
  此时的董应第脸色已经不是惨白,而是青了。
  从行刺开始,他已经发现自己不是这场事变的主导者,这一点,已经勿容置疑。
  自己不过是颗棋子,可问题是他想不出还有谁来,将自己当作了棋子。
  如今吴争随口一句责问,就将他假传殿下谕令的罪过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这事就严重了。
  同样是假传谕令,可吴争还好端端地站在对面。
  董应第知道自己完了。
  而此时,廖仲平接下去的话,直接将他打入了地狱,“靖海候息怒,下官可以保证,在下官来此之前,绝无听闻殿下有意拿靖海候治罪。”
  吴争厉声大喝道:“来人,将董应第一众奸倿拿下。”
  已经枕戈待旦的士兵们哄然应声,一涌而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