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1807

  莫亦清脸色一愕,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粮价之役,家祖功大于过,难道在夫君心中,还不足以交功折罪吗?”
  吴争反问道:“照你的意思,杀人与救人也可抵消喽?”
  莫亦清闻听大惊,“这……这事不可同论。”
  吴争道:“为何不可,本候说可,那就可。”
  “你……你不讲道理!”
  吴争呵呵一声道:“你冰雪聪明,难道不明白,杭州府里,本候的话就是道理?”
  莫亦清天资再高,可终究是个少女,原本她确实盘算过,以莫执念此役的功劳,足以抵消他运用公帑的罪过,甚至远远超过。
  可面前她的“夫君”看起来温文尔雅,偏偏实际上不讲道理。
  不,准确地说,只讲他自己的道理。
  功过分开论,先杀再赏,人还能活过来吗?
  这就需要阅历,如果此时莫执念在,就一定不会因此而惶恐,他会分析,得出吴争只是在恐吓。
  可莫亦清是个大门不出的闺阁女孩,虽然之前她随莫执念出过一次莫家门,可那也是众仆相随,轿帘厚重,不被俗人所见的。
  她的天赋也仅限于闭门造车,从熟读的史书、典籍中摸索、借鉴,从而为莫执念策划、出策。
  面对着面前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吴争,她那一套,还真成了无的之矢。
  被吴争这么一恐吓,莫亦清坐不住了,她无法想象,因她的方略,害死她的祖父。
  惊恐之下,莫亦清跪到在吴争面前,“夫君,家祖所为,皆是清儿指使,一切是清儿的错,望夫君赦免家祖,所有罪责清儿愿以身相代。”
  看着这个肌肤如同透明般的玲珑女孩,吴争心中闪过一丝怜惜。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世间有才能之人如过江之鲫,哪怕是个庸才,只要赐于他权力,他一样能做出一番成就。这也是从古至今,帝皇重用忠臣而防备能臣的主要原因。剑有双锋,可伤人也可伤己,以你冰雪聪明,自然能领会我的意思。”
  莫亦清眼神中有一丝茫然。
  吴争轻叹道:“令祖父是个能人,而你,才智更令我吃惊。可今日你声称为了我的利益,而兼顾莫家的利益,这话在常理之中,无可指责。但吴家不同于寻常人家,这一点你应该明白。”
  莫亦清本能地点点头。
  “我……不可能只有你还个女人,你知道,我已有了正室钱氏和偏室周氏。此二人的才智或许不及你,但她们皆出身名门,饱读诗书,见识可能还远超于你,若她们也是如你这般兼顾娘家利益,那么我身边就有了三个不同的利益团体,这种危害,你应该明白。”
  莫亦清身体开始轻颤,她突然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智慧,在这个男人面前,如同孩童沾沾自喜一般。
  任何的谋略,在他面前如同小狗的把戏,被实力轻轻一碰,便烟消云散。
  不讲理,其实就是实力。
  以实力为凭的不讲理,所向无敌。
  吴争的话,是歪理,可从他的口中说出来,那就是道理。
  不得不遵,不得不从,不得不奉的铁例。
  
第337章
本候不是伯乐
  “清儿知错。”莫亦清俯身拜倒,散开的衣襟,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沉声道:“你是一块未琢良玉,可惜少了些阅历。不过这也是你的可取之处,人嘛,顾本是优点。你尽可放心,在你来之前,我已经决定赦免令祖父。可这不是为了他化解了这次粮价危机,而是我还需要他。”
  需要,是一道免死金牌,足以化解任何危机。
  否则,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生死皆在人手。
  莫亦清突然明白了,她的一切谋略,在这个男人看来,都是可以替代的。
  正象他说的,天下有才之人多得是,少谁一个都可以。
  自己本想着,向他展露出自己的才能,或许可以在他的必里、他的势力中占据一份不一样之地,可现在看来,倒反而弄巧成拙了。
  这样一想,莫亦清花容惨淡。
  不过她俯着身,脸朝下,吴争是看不到的。
  “谢夫君宽宏,赦免家祖的罪过。”
  吴争起身,上前搀扶道:“你有才,我已经清楚了。你要兼顾莫家的利益,我也可以容忍,但有个前提,就是不得有任何隐瞒擅自作主,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若有下次……本候不是伯乐,眼中也没有千里马。”
  莫亦清泣声道:“清儿谨记夫君教诲。”
  “起来吧。”吴争扶起莫亦清,让于座位,“好了,这事到此为止,与我说说你的构想吧。”
  莫亦清一愣,随即想到自己的所有智谋,竟都在这男人掌握之中,这种震慑,让她突然有种被脱光的感觉。
  不过,这感觉却让她反而有了一种古怪的安全感,让她有了一种无端的信任和依托感。
  这是一种……幸福?
  “清儿遵命。”莫亦清反而轻松起来,“从祖父处得知,夫君有意实行一税走遍天下的赋税政略,清儿心中将此奉为经典。莫家世代经商,最清楚商人之苦,朝廷政策的朝令夕改,各地官府的盘剥和勒索,还有如今战乱纷纷,稍有不慎,便是货失命亡之局。于是清儿就想,真要是真能在杭州施行夫君所言之策,那将是天下商人之福音,甚至是天下人之福音。”
  吴争哂然道:“这马屁拍得比前面有长进。”
  莫亦清这次没有羞赧,而是正容道:“清儿并非奉承,而是心里话。只是天下纷乱,夫君此策想要实行,便须重整河山,否则,仅凭杭州一府之地,施行无望。幸好夫君此次北伐,光复了松江至应天府沿线诸府之地,这样江东一隅,皆已连成一片,夫君所言之策,已经有了施行的可能。”
  吴争有些意外。
  “于是,清儿便建议祖父,以夫君名义颁布政令,以浙江布政司衙门公文,行文嘉兴、松江、苏州、常州、宁国、太平、广德及应天府,在这九府之地施行一税通行之政令。想来夫君已有所闻所见,此政令受商人的拥护和推崇,杭州府的商贸在一月之间,迅猛扩张,城中的货物流通,已经超过往常数倍,增长之势尚未有停止兆头。由此可以想见,若此令推行至天下,会是何等受欢迎。”
  吴争自然是早已知道,也亲眼所见杭州城的巨大改变。
  虽然对于莫亦清祖孙擅自借用自己的名义很感冒,但不得不说,这祖孙二人,确实做了不少于己于天下有益的事情。
  吴争不得不感慨,有能力的人,总是不服管束的,以此来说服自己,赦免二人。
  “现在征几成商税?”
  “按夫君与祖父当日所言,试行期间,寻常商税十中取一,番商运入杭州货物征四中取一,杭州贩于海外货物,六中取一。”
  吴争问道:“坊间可有不满言论?”
  “听祖父说起,对于国内商人,虽说一成的商税较之以往,多出了许多,但九府之地一律通行,免去了各府加征,反而是省了不少耗费,所以都交口称赞,并无不满。只是偶尔有些番商不满,但或许是忌惮夫君军威,不满还没有形成气候。”
  吴争点点头道:“不必理会那些番人,令祖父还是手不够狠,要按我的意思,该二中取一才是。”
  莫亦清应道:“清儿之后就与祖父转达夫君的意思。”
  吴争一愣,摆摆手促狭地笑道:“那倒不必了,既然是试行,就不必朝令夕改了。”
  莫亦清无端地脸一红,沉默下来。
  “九府之地,可有当地官府阳奉阴违?”
  “至今还未曾听闻有各地官府阻拦、加征之事。”
  “那就好。”想了想吴争道,“之前是我一人掌控数府,可如今朝廷迁至应天府,监国也已经归南京,或许会有变故。”
  莫亦清轻声问道:“难道朝廷会阻拦这项善政?”
  “未尝不会!”吴争轻叹道。
  “可如今九府之地商路畅通,短短一月之间,所征收商税已经比往年全年的三成还多……阻拦对朝廷征收赋税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吴争哂然道:“牵扯到了利益,谁能不争抢这块饼?”
  “夫君是说,杭州府征收的商税不用上缴朝廷?”莫亦清有些惊愕了,她确实是不知道此情。
  吴争点点头道:“我麾下数万大军,在北伐之前于朝廷有协议,除非朝廷供养这数万大军的军饷补给,否则所属三府之地的赋税,可为我供养这些军队所用。况且如今应天府、苏州府皆在征召新军,三府之地的赋税恐怕还不入不敷出。”
  莫亦清这才明白过来,“难怪,这么说来,朝廷肯定会阻拦此策,不然,朝廷对于商税,就得不到一文了。可这么一来,这项政令恐怕只能实行于夫君所辖的三府之地……恐怕效果会骤然下降很多。”
  吴争沉默了一会,道:“这倒不至于,我与兴国公交情尚可,如今兴国公辖制镇江、常州、苏州三府,而镇江城虽然还在清军手中,可只是一座孤城,周边各县皆在我军控制之下,光复只是时间问题。这样,我私下与兴国公商议一下,分些利益于他,这项政令通行应该没有问题。”
  
第338章
一石三鸟
  莫亦清道:“加上兴国公沿江三府,有这六府之地,应该能减小不少影响。”
  吴争道:“我会找监国殿下商议此事……这事你与令祖不用费心,我自会解决。”
  “是。”莫亦清应道,然后犹豫着,试探地问,“清儿心中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